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清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西选、年选和佟选?

清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西选、年选和佟选?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740 更新时间:2024/1/14 0:27:33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清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吴三桂是帮助满清皇帝打下天下的人,为了感谢吴三桂的功劳。洪承畴上书多尔衮,表示可以参考明朝沐王府的建制,在云南设立平西王府,总理西南事务。

所以吴三桂这个时候在西南地区,不仅可以招贤纳士,而且可以私铸钱币。整个云南地区的税收,全都归吴三桂所有。当时他选拔人才的方式,被大家戏称为西选。

雍正皇帝能够登基称帝,少不了年羹和隆科多的帮助。当时的年羹尧是陕甘总督,掌握西北粮草的调度权,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雍正遏制住了西北的十四阿哥胤禵。

等到雍正上台以后,便将年羹尧提拔为大将军,带领二十万大军前往西北平叛。等到年羹尧大胜而归的时候,他的声威可以说是达到了巅峰。为此年羹尧可以任意提拔自己的手下,他选拔官员的方式,被称之为年选。

隆科多当时是九门提督,在雍正登基称帝这件事上,隆科多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他控制着紫禁城所有的人马,雍正能够上台,他是最重要的人。

所以雍正称帝以后,隆科多也得到了提升,成为上书房大臣,后来又成为军机大臣。在此期间,隆科多长官户部,可以任意选拔官员而不用经过雍正的允许,所以他选拔官员的方式,被人们称之为佟选。

01个人选拔人才,比九品中正制还要落后。

汉朝比较喜欢以举孝廉来选拔官员,也就是谁孝顺谁廉洁,那就选择让谁来做官。其实最后做官的,全都是大户人家的孩子。

穷苦人家的孩子就算是再孝顺,那也没有露头的机会啊。所以说这种举孝廉的制度,基本上就是一个笑话。

汉朝的官员,大多数都是贵族出生。后来发现这么做不行,皇帝下令自己做官,就不可以举荐自家的孩子做官。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贵族们想了个办法,达成结盟关系。今天你来举荐我儿子做官,明天我就举荐你儿子做官。甚至有绕一大圈互相举荐的。

及即王位,封群昌武亭侯,徙为尚书。制九品中正制,群所建也。及践阼,迁尚书仆射,加侍中,徙尚书令,进爵颍乡侯。—《三国志》

到了魏晋时期,比较流行九品中正制。先选拔出大中正和小中正,再由他们来选拔官员。其实这也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落后。

这两种制度跟科举制度的科学性都是无法相比的,不过跟个人来选拔人才,那就高级太多了。举孝廉好歹这个人表面上看着要是个孝廉,总不能一个不孝子就拉去做官吧?面子工程还是要做好的。

大小中正好歹也是各个州府选拔出来的,他们选择人才虽然具有片面性,但是好歹走了这么一个民主的过程。

可是个人选拔人才,压根就没有经过任何表面现象的渲染,直接就来最丑陋的一面。这种做法注定是走不长远的。

02吴三桂搞西选,彻底触怒了康熙皇帝。

跟康熙抢点地盘,康熙想了想还是忍住了。根康熙抢点赋税,康熙觉得这也没什么。可是就连人才,吴三桂都要根康熙去抢。

这一点康熙就无法忍受了,因为人才是一个政权发展壮大的重要力量和因素。如果不重视人才的话,那清王朝也无法走那么远了。

吴三桂自己的手下当然是可以自己任意提拔,可是他居然还在云南地区搞科举,让西南地区的人才全到他那边参加科考。

十六年正月,由榔奔永昌。二月,三桂与尚善、卓布泰合军克云南会城,破文选玉龙关,取永昌,由榔走缅甸。师渡潞江,定国设伏磨盘山,诇知之,分八队迎击,斩杀过半。取腾越,追至南甸,乃振旅自永昌、大理、姚安还。—《清史稿》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因为自古以来,只有正儿八经的朝廷才能够举办科举。吴三桂不过是偏安一隅的藩王罢了,他哪来的权力可以搞科举呢?

为此康熙皇帝终于发怒,表示要撤掉吴三桂这个藩王,结果引发了三藩之乱。这是必定会到来的一件事,人才的争夺是必经之路,不管是谁都不能阻挡康熙夺回人才市场的决心。

为此8年的平叛之路,让康熙彻底夺回了属于自己的人才选拔权,这才是真正至高无上的东西,所谓荣华富贵,在人才面前,一文不值。

03年羹尧搞年选、隆科多搞佟选,雍正皇帝决不能容忍。

对于雍正来说,年羹尧和隆科多,那可都是他的恩人,他能够做皇帝,少不了这两位的帮助。可是同时年羹尧和隆科多也都犯了大忌。

年羹尧当时被誉为宇宙第一人,是大清国的再造功臣,所夸赞的话语已经无法形容年羹尧的功绩。雍正并不生气,因为他知道年羹尧的功劳的确不小,帮助自己夺取了天下不说,还帮助大清国平定了西北的叛乱。

这么一来,年羹尧变恃宠而骄,开始动起了皇帝的权力,那就是选拔人才。他将自己手底下的参将们清一色全都任命为各种地方大员。

雍正初,隆科多以贵戚,年羹尧以战多,内外夹辅为重臣。乃不旋踵,幽囚诛夷,亡也忽诸。当其贵盛侈汰,隆科多恃元舅之亲,受顾命之重;羹尧自代充为大将军,师所向有功。方且凭藉权势,无复顾忌,即于覆灭而不自怵。臣罔作威福,古圣所诫,可不谨欤!—赵尔巽

这对雍正来说,是一种极端的挑战,雍正是不可能容忍这种情况发生的。这就好像是年羹尧在布局一样,一旦年羹尧布局成功了,可能天下就是他的了。

所以雍正将年羹尧扼杀在了摇篮里,在年羹尧最骄傲的时候,把他一撸到底,彻底断绝了年选这件事。

隆科多跟年羹尧类似,都是想要染指皇帝选拔人才的权力。隆科多是长官户部的人,所以他利用职权,开始选拔自己中意的人才。

其实就是谁给他贿赂,他就选择谁来做什么职位。这种卖官鬻爵的做法,是雍正绝对不能容忍的。这就好像借着国家机器来赚自己的钱一样,对大清国没什么好处,可却把隆科多自己的钱袋子给装满了。

所以雍正随后也把隆科多给灭了,佟家三代人的荣华富贵,到了隆科多这一代,因为他的小聪明,全都给毁了。

总结:最合理的人才选拔制度,那还要算是科举。

世上没有绝对公平的事情,就连科举其中也是有猫腻存在的。但是你不能说科举就不合理,其实几千年以来,科举制度,一直都是最合理的选拔人才制度。

因为但凡读过书,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不管你是大户人家的公子,还是贫苦人家的穷小子,只要你肚子里有货,那就不怕没有买主。

而且科举还分为了好几个等级,秀才、举人、进士必须要一个个过关,才能够往上升一级。这就合理地过滤掉了一大帮不怎么会念书的人。

而剩下来的,那可都是人才中的人才。他们只要顺利通过科举,拿下进士的头衔,将来可就都是王朝的官员。

对于作弊问题,其实科举制度相对来说管理是相当严格的。即使是有那么一两个人是因为蒙混过关过来了,这也不影响整体局面。

大的局面是通过科举制度,为国家选拔有用处的人才,这才是关键所在。所以说科举制度比举孝廉和九品中正制度都要合理得多。

光有人品没有能力,未必就能够做好官,可是有能力,人品一般的人,却可以做一个有作为的官员。这就是世上最矛盾的一件事。

你或许喜欢好人,希望父母官都是好人,这样自己才能过上好日子。可是你眼中所谓的好人,只是对你有利的人,真正的好人是不存在的,只有相对有利人而已。

或许你许下的愿望,就是其他人的不幸呢?所以说,用好坏来评论一个人,其实是不公平的。可父母官一定要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只要有能力,那就能够处理好辖内的所有事务。

标签: 清朝

更多文章

  • 多感情戏的历史小说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小说

    我个人非常喜欢三戒大师的《官居一品》(已完结)和《一品江山》(连载中)。堪称神作的是猫腻的《庆余年》(已完结),超喜欢。(一部《庆余年》,缓缓道来的仿佛是一个异时空的灵魂的再生,却讲尽了这片大陆上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在这个叫范闲的年轻人的成长路程里,庆国几十年起伏的画卷慢慢地呈现出来。几十年的历程里,

  • 金朝历史介绍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金朝

    居住在长白山和黑龙江流域的女真族,早在战国时期,即见于历史记载,译名作“肃慎”。《国语・鲁语》记载:肃慎在西周时“贡矢石弩”(音库kù),大约还处在使用石器的时代。契丹建国后,女真族处在辽朝的统治之下,文献上确立了“女真”的译名。辽朝统治下的女真族生活在林木众多的山区和江畔,从事狩猎生产,同时也经营

  • 一辈子默默无闻,死后还被刘禅利用的赵云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默默无闻

    说起三国,很多人都是三国迷。小编也是。三国时期,小编是比较偏向希望蜀国统一世界的,结果却并未如人意。虽然蜀国最后没拿到取得胜利,但是蜀国却流下许多传奇的故事,也留下许多人生道理给世人,对后人简直是受益无穷。特别刘备等人基本就代表着正义的一方!今天小编要介绍的是蜀国时期的赵云,这个一辈子默默无闻的将军

  • 餐饮历史文化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文化

    国家的历史有长有短,疆域有大有小,实力有强有弱,人口有多有少,民族构成、宗教信仰、政权性质和经济结构也有差异,故而各国的饮食文化是不一样的。中国饮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

  • 清末女性到底穿怎样的旗服?修复后的文物原味呈现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末

    清末女性旗服,罕见的清末民初的社会团体旗帜等文物在长达几十年的传承过程中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破损、发霉、褪色、变皱,是怎样的修复才能让这些文物旧貌换新颜?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珍藏了一批清末民初的女性装束和社会团体旗帜,其中包括极其罕见的抗战时期日本国旗、清末民初的上海书业商团团旗、上海商团书业卫生队队旗等,

  • 历史学者史泠歌:皇帝生了病 国家有点悬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皇帝

    历史学者史泠歌:皇帝生了病国家有点悬,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点击查看高清原图(长江日报)记者万建辉秦始皇确立帝制,到清末宣统帝被废,皇帝制在中国存在了2132年。史泠歌研究显示,这其中生卒年可考的皇帝有310人普通人生病会影响日常生活,皇帝生病,还影响政治,甚至关乎国家危亡。历史学者史泠歌研究发

  • 培训心得体会怎么写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心得体会

    企业员工培训心得体会学习班上,台领导及各个部门主任的讲话精彩纷呈,深入浅出,就像给我们煲了一锅八宝粥,味道好,营养更好。台长的讲话显然成为点睛之笔,“三个珍惜”道出了台领导对我们的希望和要求,让我们深受教育和鼓舞。珍惜机会。机会是社会给与的,可遇不可求,但如何把握就取决于自身的条件和做人的态度了。电

  • 马鸿逵带着7.5吨黄金逃走,那么马步芳呢?黄金将9架飞机都压趴窝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噸黃金

    马鸿逵带着7.5吨黄金逃走,那么马步芳呢?黄金将9架飞机都压趴窝,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笔者在之前文章就介绍道,「宁夏土皇帝」、「西北四马」之一的马鸿逵带着7.5吨黄金逃往美国。当这些黄金被挥霍一空后,马鸿逵萌发了叶落归根的想法,最终愿望落空。马鸿逵并不是「西北四马」中最出名的,「青海王」马步芳

  • 昭君出塞历史意义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昭君

    昭君出塞历史意义,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昭君出塞历史意义是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后来呼韩邪单于在西汉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昭君出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故事。后来也有根据这个故事创作的诗歌、琵琶曲、戏剧、电视剧等艺术作品。王昭君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其人其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成为

  • 历史又关你事?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历史

    陈平忍辱苦读书》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