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刘备禁卫军的最高统帅,勇猛无敌,却是三国最神秘的人

刘备禁卫军的最高统帅,勇猛无敌,却是三国最神秘的人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156 更新时间:2023/12/21 6:19:23

三国历史上有大批传奇人物出现,他们个个大名鼎鼎但是其实也有很多并不是很出名的三国武将,他们也是非常勇猛的将军,陈到就是其中一位。

纵观三国历史,文有戏志才郭嘉贾诩荀彧荀攸诸葛亮庞统等经天纬地的无双国士,武有关羽张飞张辽黄忠马超夏侯渊曹仁等气拔山河的盖世猛将。一部不足百年的三国争霸史,演绎出中华五千年的军事、文化、社会、政治、民族、宗派斗争史。在这条短且浅的溪流里,却因著名史家陈寿的“能力有限”和小说家罗贯中的“难得糊涂”让一名堪比虎痴许褚的重要战将凭白无故的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那么,他究竟是谁呢?

这得从刘备说起,刘备起家时依靠的是在涿郡招募的一支兵马,经过无数次战斗的洗礼,在他担任豫州牧后,这支兵马被建设成为三国历史上一支著名的部队——白毦。白毦是刘备的贴身卫队,不参加攻城夺地的战斗,专门负责保卫刘备及重要部属的生命安全。而被安排统领这支白毦的人就是长久消失在人们视野之中的陈到。此人不仅武艺与虎痴许褚齐名,更因其生平轶事的“高深莫测”让他变成三国历史上最神秘的战将。

陈到(?——230),字叔至,汝南(今河南平舆)人氏。自刘备入主豫州(公元196年)时追随他转战各地,直到建兴八年卒于永安都督任上。因为他职业的需要,陈到投靠刘备后就被刻意的“冷藏”起来,无论敌人还是同僚都无法得知他的真实年龄、家庭出身、以及父母亲人的情况。曹操为彻底消灭刘备曾先后多次派遣特务组织进行大规模的暗杀行动,但每次都被这位“冷藏”将军彻底粉碎掉,从而使刘备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后来,曹操、孙权集团接二连三的进行某种利益交易时,逐渐获悉刘备身边这位“隐形人”的存在。

曹操、孙权集团曾多次绞尽脑汁追查陈到的身份。可在当时,刘备对陈到的身份实行封锁政策,不仅让敌人摸不着头脑,同时在内部进行严密的保护工作,除刘备、诸葛亮等重要人物以外,几乎无人知晓陈到的真实身份。于是,民间开始流传出许多谣言,将陈到的事迹演绎的神乎其神,几乎已经不能让人相信,而这些近乎于神话的江湖谣言后来被附加在另一位战将身上。

对于陈到身份的绝密“冷藏”,我们可以在蜀汉旧臣陈寿撰写的《三国志》中读出几分端倪,这位身价不菲的中央军司令员在该书中没有列传,在他追随刘备的二十六年中,没有任何关于他的信息,陈到被彻彻底底的打造成了“幕后英雄”。当然,陈寿或许已经察觉到不给陈到专门列传的不当之处,他对此事的解释是因为陈到的事迹已经无从考证。其实这只是陈寿冠冕堂皇的托辞,人们无法相信堂堂的一位中央军司令员竟然象人间蒸发一样在人世间只留其名,难觅其踪。当然,即使没有史书的浓墨重彩,也无法掩埋陈到的文治战功。众所周知,刘备一生极其坎坷,在长坂、荆南、益州、猇亭等战中经常被杀的丢盔弃甲。长坂一役,刘备丢妻弃子,只顾一人逃命。陈到身为刘备的白毦统领,担当保卫刘备的重任,定然会拼死奋战。

陈到的绝密身份和事迹让他变得“神秘”起来,不过他的“神秘”并非只是因为他近乎“白纸”的人生简历,更加让人疑惑不解的是他身为刘备嫡系部队白毦的统领,曾多次冒死相救刘备。从刘备背离曹操后,陈到先后在多场战斗中表现英勇,即使面对败退之势,也仍然处变不惊,力挽狂澜。可他在刘备时期担任的最高官职仅是护军,那么刘备的葫芦里究竟卖着什么药?陈到明明掌握刘备集团最精锐的部队,却不担任重要职务,不在公共场合抛头露面。这实际上是刘备“冷藏”他的另一方法,保卫元首的将领完全不需要担任重要的职务,以免树大招风,陈到是元首最信任的人,手上掌握刘备集团的王牌之师,尽管官小职微,表面上看起来不足论道。但他在刘备南投刘表时,已经是刘备集团里仅次于关羽、张飞第三员虎将。

刘备死后,陈到立即快速上位,成为蜀汉集团的二号军事人物,名位位列赵云之右。他的身份则由绝密人物逐渐转变为半公开的地方大员。当时蜀汉有四大军区,分别是汉中、江州、永安、庲降,其中汉中与魏国交界,由魏延担任都督。而永安(即原白帝城,刘备败退白帝城以后改名永安)与吴国交界,陈到此时被委任为永安都督、征西将军,加封亭爵,他的麾下则是他已经统领二十六年的王牌部队——白毦。

陈到上任以后的吴蜀两国关系面临新的考验,蜀汉朝廷对两国边境重镇永安都督人选的抉择慎之又慎。陈到的委任,不仅体现了蜀汉集团对陈到的重视,还体现了陈到“神秘”光环的足够威慑力。刘备在猇亭一役中,身边没有一位嫡系战将,只有白毦统领陈到随侍左右,陈到跟随刘备进行了数月艰苦卓绝的攻吴之战,结果虽然令人叹息,但却让陈到成为了蜀汉阵营仅有的一位与吴国有丰富作战经验并能全身而退的重要将领。刘备的去世终结了陈到作为白毦统领保卫元首的重要使命,可在此时却赋予了他新的历史任务,那就是率领保卫先帝的白毦死士继续巩固蜀汉边防,随时防备东吴的袭击。因为陈到的“神秘”,让东吴集团上下捉摸不透蜀汉派遣这位先帝白毦统领的意图究竟何在?当时诸葛亮曾在给长兄诸葛瑾的信中公开表示:“到所督,则先帝帐下白毦,西方上兵也。”(《诸葛亮集》)。而葛氏写这封信的意图无非是向东吴宣告陈到作为先帝刘备的白毦统领此时正统领蜀汉最精锐的部队镇守永安。这不仅对东吴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同时也向东吴发出和平的讯号——蜀汉无意与东吴开战,因为陈到一定会义无反顾的执行先帝的遗诏。

蜀汉历史上有三支精锐部队,一支是诸葛亮在南中招募的无当飞军,另一支则是马超统领的西凉骑兵,还有一支就是保卫刘备的中央军白毦。据史书记载,刘备自豫州组建白毦以后,统领这支部队的一直是陈到,前后长达三十四年。而一些野史曾记载刘备猇亭战败以后,陈到亲率数百白毦死士击退数万东吴追兵的进攻,为刘备败退白帝城争取到足够的时间。这支白毦的战斗力究竟有多强,今人已无法得知。可是白毦能在二十多年里保卫元首安然无事,更加让人觉得陈到“神秘莫测”。

后人对陈到“神秘身份”的猜测,不仅因为蜀汉集团对他进行战略上的“神秘”包装,还因为他与常山赵子龙的神秘关系。关于陈到的很多传说,早在明朝时就已经被罗贯中加工以后全部罗列到赵云身上,可是赵云在刘备时主要担任文官的职务,怎么可能屡次三番的救刘备于危难之中?有人说,《三国演义》里的赵云实际上就是陈到,历史他们两人有着大同小异的性格特征,有着相同的战斗经历,在刘备时期担任职务上几乎也都是“官小职微”。杨戏评价蜀中名臣时曾说:“征南厚重,征西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烈。《三国志·蜀书·杨戏传》”。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有人将他们捆绑在一起,后来成为《三国演义》里常山赵子龙形象的基本特征。

那么,陈到和赵云究竟是怎么样的关系呢?他们共同参与了长坂之战、赤壁之战、益州争夺战、汉中之战等重要战役,但在《三国演义》中却没有关于陈到丝毫的记载,只留给读者一张白纸,供人浮想联翩。他们在刘备时期担任相仿的职务,可在《演义》里却将赵云刻画的忠勇无比、能征善战,由此读者自然而然会认为陈到是否也是如此神勇?赵云虽然威名远播,但毕竟不是白毦统领。陈到虽然不为人所熟知,却是货真价实的白毦统领,整天随侍刘备左右。在《演义》中,赵云多次单骑救主,被曹操评价“一身是胆也”。可是陈到长期担当白毦统领,却没有半点救主事迹。这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赵云冒了陈到的功劳,将许多陈到的英勇事迹“占为己有”。

所幸的是现代史学界一般认为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对赵云的描述有相当一部分是取自陈到的事迹。应该说如今在民间广泛流传的赵云形象,实际上是陈到和赵云两人合二为一的历史形象。而随着历史长河的不断洗涤,陈到这位“神秘”的三国战将也一定会变得逐渐清晰起来,让世人亲身感受到“叔至一身是胆也”。

标签:

更多文章

  • 兵强马壮、猛将如云的赵国,为什么不敌秦国?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战国时期,国家间的吞并和被吞并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军事问题,影响国家命运的因素非常多,军事只是其中一方面。在战国中后期,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的赵国,不仅国土扩张了数倍,而且士兵精锐,将星云集。其中,在战国四大名将中,赵国的拥有李牧和廉颇这两位,而在东方六国的八大名将中,廉颇、赵奢、李牧等赵国将领依然在

  •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归纳朱棣将国度迁至北京的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明朝是我国最后一个汉人建立的王朝,最开始首都定的是南京,最后迁址北京,关于迁都的原因,后人总结了大概下面几点。明代原本定都南京,但朱元璋对于南京作为首都并不满意,曾一度想定都于凤阳,后来又派儿子到西安考察而未果。到了朱棣从侄儿建文帝手中抢走帝位后,遂迁都北京。自此,明朝的首都北京开始面临劲敌蒙古的觊

  • 马王堆《地形图》被誉为中国海图之母的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汉代没有留下描绘国土的全国版图,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汉代地图是1973年湖南马王堆3号墓出土了汉代的帛地图。虽然,它仅仅是“湖广两省”的地图,但人们有幸借此看到一扇“面朝大海”的历史之窗。马王堆出土的3幅帛地图,原图都没有名字;为便于后人引据,专家们根据图中所绘主要内容进行了命名。其中与海相关的即是那幅

  • 这个人有着刘备手下最高的职位,诸葛亮见到也要礼让三分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三国时期的蜀汉有着很多派系,但是如果说到职位最高的人,我们可能想到的都是丞相诸葛亮,其实并不是他,刘备手下最高官职另有其人。如果大家举出刘备帐下职位最高的人,想必大家都会异口同声的说是诸葛亮,诸葛亮最后在刘备当了皇帝之后做了丞相,而且在刘备死之后,诸葛亮也是被刘备赋予了最高权力的人,就是说皇帝是刘禅

  • 韩赵魏瓜分了晋国,为什么最弱小的国家是韩国?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东周列国志是一段非常值得了解的历史,它纷繁复杂却又趣味十足,可以类比古希腊城邦之间的征战,有很强的的故事性。在整个东周历史上,三家分晋通常被认为是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的分界线。这里的三家成为了魏国、韩国、赵国三个国家。但是,同样是来自于晋国的三个国家,韩国无疑成为了其中最弱小的一个。不仅在战国时期默默

  • 揭秘唐朝夸张的士族制度,“五姓女”竟然比皇族公主还要抢手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我国古代历朝历代出现了很多强大的帝国,唐朝就是其中最为强大的一个,而创建唐王朝的李氏一族,自然也是享有崇高的地位。历数中华五千年各朝代,最为繁华的非唐代莫属。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这些都是耳熟能详的唐朝时代。不管是科技经济,还是文化艺术,在唐朝时期都得到了空前绝后的发展。就算是今天,外国人想到中国古代

  • 历史上死的最惨的十大功臣,第一名竟然是他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韩信是汉朝开国的第一功臣是无可争议的,但他到底有没有谋反实在是个难解之谜。可怜一位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千古名将,竟被小女人吕后斩之于长乐钟室,诛杀父、母、妻三族。商鞅死因:五马分尸秦孝公通过变法使秦国国力跃于各国之首,商鞅功不可没。但他由于执法严厉,得罪了不少人物。秦孝公死后,曾被商鞅割去鼻子的公子虔

  • 用各种动物化的神来守卫门户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中国古代的大门上,常见各种猛兽图案的神守卫,有猛虎、石狮等,房顶还有各种珍稀飞禽,这种习俗是什么时候兴起的呢?其实,门户之祀起源于西汉。初起时,人们以“桃人饰门”、“画虎于门”、“户贴画鸡”等非人格化的神来守卫门户。而后出现的人格化的门神是“神荼、郁垒”。典出王充《论衡·订鬼篇》,所以《山海经》佚文

  • 细数清朝科举考试中的舞弊现象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考试作弊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利,清朝年间就有很多作弊的考生,即使当时监考很严,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清代,科举是绝大多数人改变命运的唯一希望和途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远比我们今天的高考要激烈和残酷。可以预料的是,当时的科举舞弊也是绝对少不了。清代科举考试检查极为严格,对试前、试后、场内、场外,都有

  • 大器晚成的刘邦,真如传说中那样是炎帝之子吗?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有志不在年高,我国古代很多人都是大器晚成,在中年之后才开始发迹,刘邦就是其中一位。刘邦是中国第二个封建王朝汉朝的开国皇帝,史称“汉高祖”,他在中国历史上算得上是一位“大器晚成”的帝王(约50岁左右才当上皇帝)。据史料记载,刘邦出生于今天的江苏丰县,父亲刘太公和母亲刘媪都是地道的平民,没什么靠山,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