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雍正王朝出现问题一堆,根子在雍正的用人上(图)

雍正王朝出现问题一堆,根子在雍正的用人上(图)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130 更新时间:2023/12/24 7:51:16

节选自《守成天子:喻大华评说嘉庆帝》,中国工人出版社

嘉庆帝任用大臣有三个特点:

(一)继续重用父亲栽培、信任的大臣。无论杰、董诰,还是朱珪,虽然他们都与和珅势不两立,但他们同样受宠于乾隆帝。可以这样说,除了和珅以外,嘉庆帝基本没改变乾隆皇帝确立的政治格局,乾隆帝在天有灵,应该感到满意。

(二)嘉庆帝用的这些辅臣都是老人。当然,在乾隆晚年,这些人年纪就不小了,但乾隆帝年纪更大,所以,跟皇帝比起来这些人不能算老;但嘉庆四年(1799年)太上皇驾崩时,嘉庆帝才四十岁,而王杰已经七十五岁了,朱珪六十九岁了,董诰最小,也有五十九岁了。这样一来,君臣间年龄差距悬殊。这些人政治经验丰富,影响力大,对国家的稳定有积极意义,但也应承认,岁月的沧桑使他们的锋芒消磨殆尽,普遍缺乏探索进取精神,为人处世也不愿意得罪人,嘉庆朝缺乏大刀阔斧的改革,或许与此有很大关系。

(三)嘉庆帝任用的都是品格操守没得说的好人。王杰、董诰、朱珪这些人位极人臣,当了一辈子官,但一个比一个穷。董诰的父亲董邦达官至部院大臣,又是闻名全国的大画家,董诰官做得更大,但父子两辈几十年,房没添一间,地没置一垄。

朱珪死在嘉庆十一年(1806年)腊月,嘉庆帝前往祭奠,但朱家的大门太窄,无论如嘉庆帝的轿子也进不去,嘉庆帝只好下轿进门,只见朱珪房间里除了布衣布被、几箱书籍以外,几乎一贫如洗。嘉庆帝回来对大臣说:“清寒之状,不减儒素。”所谓“儒素”,就是“素儒”,指的是没有地位的读书人。清朝官员的俸禄低,如果不贪污受贿,即使身居高位也只能过一般百姓的生活,王杰、董诰、朱珪一辈子安贫乐道,实在难得。

嘉庆帝重用的这批大臣,以其丰富的朝政经验和自身清廉刚正的声望,辅助嘉庆帝实现了政局的稳定,同时,应该承认,这些大臣对嘉庆帝影响很大。嘉庆帝一反乾隆帝的作风,力图做一位像儒家圣贤教导的那样清心寡欲、不追求声色奢华的君主,与这些大臣的引导分不开。

众所周知,儒家讲究“王道”,强调“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有一颗仁爱之心,让普天下的人民得到皇恩雨露,能礼贤下士、任用贤臣、明察秋毫、赏罚分明等。嘉庆帝在施政中,也尽量贯彻这些规范、准则。

据《清仁宗实录》记载,嘉庆帝上台初期,各地忙于镇压白莲教起义,嘉庆帝把各路官军将领大骂了一顿,其中说了一句话:“此等教匪滋事,皆由地方官激成,即屡次奏报所擒戮者,皆朕之赤子,出于无奈为贼所胁者。”嘉庆帝对白莲教起义原因的认识,对官逼民反的认识,的确是站到了客观公正的一边。

再则,据《郎潜纪闻二笔》记载,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为了筹备明年皇帝的六十大寿,决定豁免天下拖欠的钱粮。国家不富裕,勉强举行一次,各地眼巴巴地盯着。在安徽省,各地为豁免的比例争吵,互相指责,有的说对方报的高,要求重新核对上报;被指责者说时间紧急,来不及重新核对。嘉庆帝知道后是这样批示的:“损上益下,朕之愿也;存心刻薄,有伤政体。”这意思是说我不跟地方计较,国家受点儿损失,老百姓得点儿实惠,我愿意!就照原来上报的数字蠲免。b这副襟怀,还多少有些古代贤君的风尚。

儒家对君主的要求很高,一举一动都要给天下做出典范。不少参观了故宫的人都有个印象,太和殿里皇帝的那把宝座坐上去实际感觉肯定不舒服,往左靠也靠不上,往右靠也靠不上,往后靠更不行,椅子背上雕刻着不少龙,所以,只能挺胸端坐。其实,那把椅子可不是沙发,坐上去的人必须有个坐样,要坐出天子的派头。

当然,一般来说,太和殿的龙椅每年只能坐一次,就是新年接受朝贺的时候。其实,就是平时,嘉庆帝也很注意自己的仪表举止。有一年夏天,正赶上“桑拿天”,大理寺卿——也就是最高法院的院长杨怿会去见皇帝,进门看见嘉庆帝穿着整齐的皇帝礼服,正襟危坐,热得满头大汗,太监在一旁用力地挥动扇子。皇帝见杨怿会进来了,立即让太监退下,认真地询问各种事宜。召见的时间较长,皇帝热得不轻,但他一不用扇子,二不擦汗。杨怿会十分感动,他为什么感动呢?试想大臣去见皇帝,必然要顶翎袍褂,整整齐齐。大臣既然整齐庄重,皇帝更要以身作则,这是对人的起码的尊重。嘉庆帝做到这一点,这是修养很深的表现。确实,他时时刻刻践行朱珪提出的五句箴言,即使是小事,他也不放松。

不过,这位非有修养的嘉庆皇帝也有失态的时候。执政初年,他真是烦恼重重,有时,气得甚至流泪。他内心中的苦跟谁去说?他的工作、生活又会是怎样的情况?

标签:

更多文章

  • 曾经给明王朝以沉重打击的唐赛儿去哪儿了?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唐赛儿(1399~?),明初农民起义军女领袖,山东滨州蒲台县人。1420年(永乐十八年)在益都(今青州)卸石棚寨率众起义,震动京师,给明王朝以沉重打击。朱棣为何如此兴师动众?据笔者分析有以下原因。1“迁都北京”前夕起义发生在“迁都北京”前夕,直接影响到皇帝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朱棣决不允许在

  • 他们才是夏威夷的主人,历史上还建过国家,今天数量不足1万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夏威夷人,今天所说的这个夏威夷人不指生活在夏威夷的美国人,而指一个民族。夏威夷本身是个民族,这个民族曾建立过独立国家,可惜在19世纪末被美国吞并。夏威夷人自称卡纳卡人,分布在太平洋东北部的夏威夷群岛。属于南方蒙古人种和澳大利亚人种的混合类型。夏威夷人头发为黑色,呈平直或波纹状,体型与毛利人一样,高大

  • 傅璇琮先生逝世 《唐代科举与文学》获思勉原创奖感言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学者,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华书局总编辑傅璇琮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1月23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3岁。2015年12月20日,第三届思勉原创奖学术研讨会暨颁奖典礼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傅璇琮先生的《唐代科举与文学》与另外4部学术著作共获大奖。傅璇琮先生时在病中,未克莅

  • 他被人抹黑数百年,至今有人不明真相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读过《三国演义》的看官都明白:书里的周瑜,被描绘成器量狭小,忌才妒能,眼光短浅,容易冲动,意气用事的无能之辈。其实,这是编书人为了神化诸葛亮而蓄意对周瑜进行丑化,是对东汉末年英雄形象的抹黑和扭曲,一代英豪周郎竟被罗贯中“冤枉”了近五百年,委实可叹可悲!其实,周瑜是历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杰出政治家和军事

  • 盘点中国那些让人脸红心跳的闹洞房习俗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中国自古就有闹洞房习俗,为的是增加喜庆气氛,也是婚礼上最为热闹的环节。可是,有一些亲友会以民俗名义大肆恶搞新人和伴娘,不少地方“闹洞房”习俗偏离初衷,愈加低俗、恶俗。这对于结婚大全来说,是一件很不能原谅的事情,对于亲友们来讲,之后肯定也会有很多的尴尬!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以下为常见的洞房

  • 韦小宝押注雍正帝成功,为什么2年后还被雍正判了无期徒刑?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节选自《四爷很忙》,中国工人出版社当年,既没有人缘又不得宠的皇四子胤禛最后居然着着实实地即位当上了皇帝。听起来虽然也像个神话,却由不得你不信。而一手造就这个神话的人据说就是隆科多。但是康熙皇帝晚年多疑敏感,弄得皇子和臣下们终日人心惶惶。而隆科多呢?一个犯了前科的小侍卫究竟有什么能耐把康熙皇帝忽悠得拿

  • 揭秘杨振宁的婚姻史:原配是杜聿明的女儿,现任是小54岁的翁帆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1944年8月,杨振宁考在取清华大学第六届留美公费生。在他等待出国的这一年,杨振宁在西南联大附中代课,在这期间他认识了杜聿明的女儿杜致礼。1950年8月26日,28岁的杨振宁与23岁的杜致礼美在普林斯顿举行了婚礼。婚后两人相敬如宾,共育有两儿一女。杨振宁曾说:“我并不知道杜致礼到了美国,我是无意中走

  • 喻恩泰,请问龙门镖局中沙溢,姚晨,喻恩泰分别在哪几集中客串?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喻恩泰

    沙溢在第9集回忆中中出现过一次,姚晨是第23集,喻恩泰是第29集。其中还有很多明星都参与了客串,其中陈晓在11集,陈赫在21集,黄晓明在18集,姚晨在23集,李佳航在23集,杜淳在25集都客串出现过。拓展资料《龙门镖局》是由小马奔腾壹影视文化出品的古装电视剧。该剧由张苏洲担任联合出品人,张子扬、王茂

  • 《石渠宝笈》乾隆的宝库清单「养在深闺人未识」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乾隆

    《石渠宝笈》乾隆的宝库清单「养在深闺人未识」,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清钱维城《山水四屏》记载于《石渠宝笈》但凡对收藏略有研究,听到「石渠宝笈」这四个字,首先想到的就是「看得见,但摸不着」。诚然,以目前书画市场的行情来看,但凡《石渠宝笈》中所着录的作品,罕有低于五百万元至一千万元的。平常我们所说的

  • 三国时期,刘备手下精兵良将众多,为何他最后没能统一天下?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精兵

    只要现在一提起刘备,很多人都会面露複杂之色,他的手下可谓是人才济济,不但有关羽、张飞这样的猛将,更有诸葛亮这种治世能臣,只要稍微加把劲,便会一统天下。然而,刘备终其一生也没有做到,还把江山留给了「扶不起」的阿斗,导致一帮人前期的努力都白费了。然而,世人口中的刘备真的如此不堪么?他没有一统天下的真正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