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战国时期楚国为什么能够独霸南方占据半壁江山,楚国南边有大片地域,楚国为什么不向南扩张?实力强大的楚国为什么很容易的就被秦国就打败了?

战国时期楚国为什么能够独霸南方占据半壁江山,楚国南边有大片地域,楚国为什么不向南扩张?实力强大的楚国为什么很容易的就被秦国就打败了?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123 更新时间:2023/12/29 5:14:26

楚国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楚国在周文、武之世开始崛起,楚庄王时,任用虞邱子、孙叔敖等贤臣,问鼎中原邲之战大败晋国而称霸,开创春秋时期楚国最鼎盛的时代。进入战国,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一时间兵强马壮,初露称雄之势。楚宣王、楚威王时期,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苏北部、陕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幅员广阔。楚国至此进入了最鼎盛时期。

我们在学习历史的时候,可能都注意到这么一个现象。就是战国时期楚国的版图面积十分大,基本上当时天下,楚国占了一半,楚国的版图甚至达到江淮、东海、南海、巴蜀。那么,为何会出现这个奇怪的现象呢?我们知道,周朝时期,天下诸侯都是周王朝分封的。从名义上来说,诸侯国都是周天子的附属国。那么,楚国当然也不例外是周王朝的附属国。但是楚国由于远离中原,地处偏远。因此,实际上从西周中晚期开始,楚国开始了对外扩张。

楚国原本被周天子分封的时候,只有方圆数十里,而且爵位是子,也被人们称为楚子。说明楚国的地位在当时是很低的。可能是在周天子那里得不到重视,加上荆楚一带远离中原且生性彪悍,楚国人骨子里不服周天子。至今在湖北等地仍然有“不服周”的谚语。在西周时期,由于楚国不向周王室进贡,也不带兵随从作战,甚至对外扩张势力范围。

这样楚国就破坏规矩了。周昭王时期,周天子为了遏制楚国对外扩张的步伐,同时为了教训楚国。于是周昭王御驾亲征,亲率王师渡过汉水,然而却中了诡楚国人的诡计。王师在还师的时候被楚国人用胶水粘贴的船沉没。史书记载:王师尽丧汉水之上,就连周昭王也被淹死。楚国这一次挑战了周天子的权威,树立了楚国的威望,在后来的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不断对外扩张,甚至楚国率先称王,公开挑战周王的权威,其他诸侯纷纷效仿。周天子不能遏制!

到了战国时期,楚国的版图达到了鼎盛,从原本方圆数十里的小国变成了沃野千里的大国,占据了半壁江山。楚国能够占据南方半壁江山很大原因是:当时南方都是落后的部落和野蛮人,人烟稀少。基本上在南方没有能够与楚国抗衡的势力,在春秋时期还有一个吴越国。但是到了战国时期,吴国和越国都衰落了,只能任由楚国在南方一家做大。

当时秦国、齐国是大国,自然不能对楚国一家独大坐视不管。诸侯们经常发动对楚国的战争,想要削弱楚国的实力。由于当时秦国也很强大。那些中小诸侯就在秦国和楚国之间徘徊不定。于是就有了朝秦暮楚的说法。朝秦暮楚指的就是那些诸侯反复无常,早上的时候还在楚国说要一起对付秦国,晚上的时候就与秦国商量着怎么遏制楚国了。

楚国南边有大片地域,楚国为什么不向南发展?

第一,南方百越之地价值不大,征讨困难。

南方百越之地,属于蛮荒之地。没有什么出产,而且瘴疠横行。这种情况,直到宋元时候,依然如此。宋朝的时候,要惩治一个大臣,就把他发配到这样的地方去受苦。苏东坡得罪了章惇,就被章惇发配到这样的瘴疠之地。蒙古人想攻打南宋,南下把安南都打败了,但是在穿过这片地域进入湖南的时候,却因为被瘴疠侵染,而不得不退兵。所以,楚国虽然和百越之地交界,但是对于这样的地域,其实兴趣不大。

除了兴趣不大外,这些地方还很难打下来。秦始皇当时派50万大军前往进攻的时候,有30万大军直接对阵广西那一带的百越之地。但是打了三年,都没有打下来,主帅屠睢还战死了,由副帅赵佗带领继续征战。秦朝那么强悍的军队,尚且打得如此艰难,何况楚国。

第二,周朝前期楚国一直想提高自己的地位。

楚国原本是黄帝的后裔,后来在商朝败落,周朝崛起的时候,楚国首领鬻熊率领部落投奔周文王,和他一起共同灭商。灭商后,楚国被周武王封为“子爵”。这是一个非常低的爵位。之所以封得这么低,一是楚国当时的地盘确实比较小,二是楚国处于“蛮夷”的位置,不大被中原地区的国家瞧得上。这也就因此让周楚结下了矛盾。此后,楚国的地盘渐渐扩大,渐渐不听周朝的招呼。后来,周昭王的时候,率领大军攻打楚国,没想到全军覆没。因此楚国的势力更加强大。

但是,就算势力变大,楚国的爵位依然很低,这是楚人心中的一个梗。他们一直想提高自己的爵位,让自己居于正统地位。熊通的时候,向周王室提出了升爵的要求,但是周王室并没有答应,熊通一怒之下,干脆自封为“王”,一下把爵位提到与周王室分庭抗礼的地步。显然,要想提高地位,只能向北发展。因为向南发展,不管你占有多大的地盘,政治待遇也没有得到提高。

第三,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想取代周朝问鼎中原。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由于在战争中兼并了非常多的诸侯国,无论地盘和国力,都有了空前的提高。从熊通的儿子楚文王开始,历经楚成王楚穆王、楚庄王、楚共王楚康王,楚国与中原国家,尤其是晋国发生了数次大战,目的就是要争霸中原,问鼎中原。尤其是在楚庄王的时候,他打到周王室边界地方,还问了“九鼎”的大小、轻重,明显有取代周朝的意思。

由此可见,楚国作为周朝的一个诸侯国,他和其他强国一样,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取代周朝,成为中原的霸主。既然是这样的想法,因此,楚国显然不会把兵力和精力,放在那对于他们来说没什么意义的南方了。

强大的楚国为什么很容易就被秦国给打败了呢?

其实,战国七个国家能被秦国统一真的是不容易,三个国家就能够形成鼎立之势,互相牵制,可见当时的战国有多热闹,两个国家开战,其他的国家都会来凑热闹,国与国之间就紧挨着,也不好防备,可是,在这个时期,所有的国家就奉行一个理论,那就是,合纵连横。如果有哪个国家比较强大了,那么这个国家就会被其他的六个国家群起而攻之,很多人以为只有面对秦国时才采取了这种策略,其实是不对的,在很早的时候大家就都这么干了。

比如早先的魏国,就被这么招待过,在吴起的带领下,魏军所向披靡,可是,他一走,事情就变了,魏国被各种欺负,庞涓孙膑打的不成样子,最终还自杀了,从此魏国就一蹶不振了,齐国也是,早先耀武扬威,别人都看不顺眼,然后被大家群殴了,从此再也不敢高调做事了,所以说为什么后期对待秦国的合纵这么脆弱了,大家互相都有血海深仇,结盟根本不可能牢固,一点利益纠纷就容易被破坏了。所以当时六国就在张仪连横的策略下,很快就瓦解了,进攻秦国的计划也就接着破灭了,只能说是很可惜了。

而楚国也是这种情况,在秦国想要灭掉楚国的时候,大家没有去帮助楚国,反而都落井下石,帮着秦国军队一起攻打楚国,虽然在楚国失败的原因中,楚怀王的昏庸是要占到很大一部分的,但是,这份战功也并不完全是秦军的,而是其他几个国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而这也是楚国很快失败的一个原因。除了这个,还有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

这就要从楚国的上层说起了,一个国家如果腐败了,肯定是从上层开始的,楚国也不例外,他的军队凝聚力不够强,这也是因为楚国的执政理念,他们的上层执政人员基本上都是历代楚王的亲戚之类的,楚王没有绝对的权力,这就导致了军队不能同心同德,这也是楚国灭亡很快的原因。

因为大家没有一个同样的目标,这样的话,一旦战局失利,大家就一起往回跑,自然就输的快了,而相比于实力弱小的赵国和魏国,他们在灭亡之前,却都能够以死来捍卫自己国家最后的尊严,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热血。可是,楚国却没有很激烈的抵抗,军队失掉了这一切,也就难怪国家会灭亡了,可叹楚国原本有机会统一战国的,他并不比秦国差多少,只是太过张扬,也没能够改变自己国家的一些弊端,最终走上了覆灭的道路。

标签:

更多文章

  • 龙城之战是大汉对匈奴的首次胜利 是汉军反击匈奴胜利的第一战 为什么其他三路都失败了唯独卫青一路取得了胜利呢?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公元前129年,匈奴入侵上谷郡。汉武帝亲自部署战略计划,分派四路出击。车骑将军卫青直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从代郡出兵,轻车将军公孙贺从云中出兵,骁骑将军李广从雁门出兵。四路将领各率一万骑兵。最终只有卫青一人取得了胜利,斩首700余人,虽说战果不是很大,但是这毕竟是汉王朝对匈奴的首次胜利。为什么卫青能取

  • 皇帝宣布大赦天下,大臣说了一句话,让他羞愧难当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历朝历代从来不缺靠溜须拍马来实现自己加官进爵目标的官员,他们大多都没有什么真才实学,资质平庸却也并没有做什么危害朝廷的事情,不过下面这位软弱无能的官员,可谓是验证了教科书版的卖国求荣了。北宋末年,朝廷出现了一个败类,此人名叫张邦昌。张邦昌出身进士,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但他为了加官进爵,出人头地,通过

  • 开国十大元帅都有外号:当代刘伯温竟然是他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何谓“雅号”?“雅号”就“绰号”而言,即“外号”。本文所说的解放军十名元帅和大将“外号”不含有“憎恶或开玩笑的意味”。下面笔者将所搜集到的这些故事由来实录如下,以飨读者。朱德的雅号是“红军之父”。朱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曾任八路军总指挥和解放军总司令。他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

  • 被长生药毒死的第一个皇帝是谁?贪图长生竟然只活了25岁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古代帝王在达到权利的顶峰之后,就会开始享受到了人间最顶级的享受,于是不免幻想长生不死,好能够永远这样享乐下去,但是下面这位因为贪图长生,导致中毒而亡,实在是愚蠢。人,总希望自己长生不老,或者活得更长久一些,贩夫走卒如此,王侯将相如此,皇帝更甚。历史上,因为幻想长生不老服食长生丹药而死的皇帝不在少数,

  • 嘉靖皇帝朱厚熜是怎么从一个开明圣主变成一个不理朝政一心只顾修道成仙的皇帝,嘉靖皇帝究竟是有能力的明君还是徒有其表的昏君?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明世宗朱厚熜是明朝历代皇帝中统治时间较长的一位。朱厚熜即位之初,通过大礼议逐步掌握皇权。在位早期,他英明苛察,严以驭官、宽以治民、整顿朝纲、减轻赋役,重振国政,开创了嘉靖中兴的局面。后期崇信道教、宠信严嵩等人,导致朝政腐败。朱厚熜究竟是有能力的明君还是徒有其表的昏君?说起嘉靖皇帝恐怕对明朝历史有所了

  • 盛世末年的白莲教起义打破了康乾盛世粉饰的太平 使得清王朝逐渐走向衰败 白莲教起义为什么会失败?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白莲教起义爆发于嘉庆元年,持续九年的时间,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导致清朝一蹶不振,彻底走向衰败。盛世末年的白莲教起义为何会走向失败?乾隆末年,由于乾隆皇帝的好大喜功以及众朝臣的骄奢淫逸,各级官员贪腐暴虐,横征暴敛,康乾盛世走到了尽头,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因此,起源于唐宋时期的白莲教又逐渐兴旺起

  • 仁义之师:对印反击战俘虏被解放军所折服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1962年对隔着喜马拉雅山的中国和印度来说都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的战争彻底改变了两个文明古国交往的历史,两国终于大打出手。关于这场战争的起因我们已经非常清楚,印度人想实现他们的理想,建立一个大印度联邦国家,称霸印度洋。这是尼赫鲁的梦想,也是印度精英的梦想,但是当这个梦想和中国遭遇时,印度人大国梦碎

  • 揭秘:清朝灭亡哪两位才是真正的罪人?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清朝国祚二百余载,历经13位君王的统治。那么清朝最为外族统一华夏的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谁又该为此负责呢?1911年,随着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走向了灭亡,同时延续了300多年的清王朝走向了覆灭。然而清朝灭亡不是一朝一夕,既有列强入侵的外因,也有清朝腐朽落后的内因。如

  • 揭秘:古代皇帝采选美女不为人知的四大途径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后宫粉黛如云,为皇帝一人所有,无论大老婆、小老婆,还是没有老婆名分却随时可以被占有、玩弄和抛弃的无数后宫美女,这么多的后宫女子从何而来?从帝王选取后妃、宫人的途径上看,有正式的规范化的礼聘和采选,也有非程序化的籍没、进献和劫取掠夺。一、礼聘和采选这是后宫女子的基本来源,亦是正途。采选,又称选秀,主要

  • 秦皇汉武都是古代明君为什么傻到要追求长生不老?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秦始皇嬴政经过长年的战争,终于统一了六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在得到了无上的权力后,他开始害怕死亡,舍不得离开这花花世界。秦始皇想寿与天齐,于是把精力都放在了寻仙问药上,但是到死,也没有找到长生的办法。可惜的是,秦始皇未完成的目标就被历代皇帝继承了下来。那么古代皇帝为追求永生,都干过哪些蠢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