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促织皇帝”朱瞻基:太平天子创盛世

“促织皇帝”朱瞻基:太平天子创盛世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163 更新时间:2023/12/24 7:53:28

大明王朝仁宗皇帝朱高炽驾崩之后,皇长子朱瞻基即位,是为明宣宗,年号宣德。

要说这宣宗皇帝朱瞻基与他父亲仁宗皇帝朱高炽一样,仁德。在他所统治的时代,德政治国,国力强盛,和他父亲的时代统称“仁宣之治”,大抵清明有余。但也并非毫无弊端。那么今天,笔者就来说说咱们这位大明朝的“促织皇帝”朱瞻基,又是如何在太平中创盛世的。

洪武三十一年,朱瞻基出生在北平。有这么一个故事说,朱瞻基的出生的那天晚上,他祖父朱棣做了一个梦,梦中说到洪武帝朱元璋给了朱棣一个象征权利的大圭。只见那小瞻基长得非常像自己,英气逼人,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非常高兴,说此乃大明朝之福也。

据说,朱瞻基这个孩子,对朱棣下决心发动靖难之变有着很大的作用。那么事实是不是如此?我们不得而知,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朱瞻基不一般。

要不然,朱棣也不会在靖难之役胜利以后,亲自挑选著名文臣担任朱瞻基的老师,并多次指示,皇孙是个可造之才。

总之一句话,朱瞻基是颇受自己的祖父永乐大帝朱棣所喜爱。远征漠北的时候永乐大帝把朱瞻基带在身边,教他带兵打仗,锻炼他的勇气,不可不谓用心良苦。据说,每次远征归来经过农家,朱棣都要带朱瞻基到农家看看,让他了解农家人的艰苦。这或许也就是朱瞻基以后成为著名的守成之君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朱瞻基与他父亲仁宗皇帝朱高炽所不同的是,虽然他也有他父亲的那种学习经籍和文学的天资,但作为一个青年,他尤其是一个杰出的武士,也正因为如此备受永乐皇帝所喜爱。笔者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永乐皇帝立朱高炽为太子,一方面是因为宗法缘由;另一方面恐怕就是因为这个像极自己的皇孙朱瞻基。

永乐九年,在他父亲朱高炽被立为皇太子后,朱瞻基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皇太孙。

跟他父亲相比,朱瞻基在健康方面倒是得益于尚武。不仅长得健壮,生气勃勃,而且在胡广的指导下攻读儒家的经籍和为政之道,也是一刻都未曾有落下。很大程度上朱高炽被立为太子是沾了儿子的光,但在朱瞻基叔父朱高煦等人眼中,朱瞻基和他父亲一样,都是眼中钉,肉中刺。

从26岁立为皇帝,但终究也不太平。我们知道,仁宗皇帝朱高炽非自然去世在北京,而那时的朱瞻基在金陵城谋划迁都工作,此时朱高煦准备在半路截杀太子,蠢蠢欲动。

朱高炽的非自然死亡、朱高煦的措手不及、朱瞻基的从容即位是历史留下的谜团。但即便如此,朱瞻基安全抵达京城,从容处理后事,从容登基,开始了他的帝王生涯,不得不说在文治武功方面,朱瞻基的确是有一套。

大明朝,说到宣宗朝,那不得不说说文武和地方的那些个人才们。宣宗朱瞻基时代,文有“三杨”、蹇义、夏原吉;武有英国公张辅,地方上又有像于谦、周忱这样的巡抚大人,偌大的大明王朝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也并非空穴来风。要知道,算起他父亲仁宗朝,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仁宣之治”是继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之后最为著名的一次盛世。

那么,宣宗皇帝朱瞻基难道没有诟病吗?显然也不是。

要知道,宣宗皇帝朱瞻基还有一个“促织天子”的称号。说的是宣宗朱瞻基喜好养蟋蟀,多官吏因此竞相拍马,因此被称为“促织天子”。

有记载说,宣宗觉得朱瞻基北京的蟋蟀不好,派太监四出采办。其中,苏州的蟋蟀特别好,宣宗为此还特意敕令苏州知府况钟协助太监采办1000只蟋蟀。有道是上命下达,摊派给了当地的百姓,弄得鸡犬不宁。后来蒲松龄就根据这个里面的一些故事改编了一下,就有了《聊斋志异》中著名的《促织》一文。不得不说,这一件事确实是比较荒唐,有点劳民伤财的意思。

废后风波如是,此外还有一件致命的,宣宗皇帝朱瞻基设立了内书堂教宦官读书。读书识字本是好事,但在宫廷里面也就未必见得,内书堂这事儿的的确确是给后来明英宗时期的太监乱政埋下了隐患。

有道是瑕不掩瑜,尽管宣宗皇帝朱瞻基并非毫无弊端,但后世把宣德之治作为明代的黄金时代来怀念,其中的道理是不言而喻的。为什么这么讲呢?

你看宣宗皇帝朱瞻基,在施政时,朱瞻基既懂得怎样授权,也知道如何行使领导权。这是很难能可贵的。他知道什么时候采纳三杨的意见,什么时候支持大学士和大臣们的建议。朱瞻基作为一代君主,一方面要兼顾皇帝权威,另一方面出现危机时,行动是果断和负责的。这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做好。

作为一个宽厚的君主,虽然对待失职的官员时是严厉的,但除了惩罚宦官外,他很少判处死刑。在那个时代,上到文武重臣,下到黎民百姓,哪个能不感激他呢?所以说,后世把宣德之治作为明代的黄金时代来怀念,这是不足为奇的。

有明一代,朱瞻基是继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之后,鲜有有作为的皇帝,而朱瞻基是为数不多的一个。可惜的是,他的继位者,却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标签:

更多文章

  • 民国名媛盛佩玉真的美吗?明眸皓齿、温文尔雅、风华绝代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名媛

    民国名媛盛佩玉真的美吗?明眸皓齿、温文尔雅、风华绝代盛佩玉是民国典型的名门闺秀,祖父是晚清洋务运动代表人物盛宣怀,她4岁丧父,由父亲的大房夫人抚养成人,大娘视她为己出,平时出门看戏、应酬都喜欢带着她。虽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盛佩玉却「出淤泥而不染」,长得明眸皓齿、温文尔雅、风华绝代,如同一朵洁白的莲花,

  • 一直以为八路军没有领章没有臂章没有帽徽,看过老照片才知道错了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帽徽

    一直以为八路军没有领章没有臂章没有帽徽,看过老照片才知道错了,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看电视剧的时候,我发现八路军是没有领章、没有臂章、没有帽徽的,穿得的是乾乾净净,整整齐齐,如下图:如图1所示,吴奇隆出演的电视剧《向炮火前进》中穿着大皮衣,打着髮蜡。注意看女八路很漂亮,穿的衣服没有领章、没有臂章

  • 鑒定乱象能否就此被终结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鑒定亂象

    鑒定乱象能否就此被终结,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各地举办的鑒宝活动总是人气爆棚。不少细心的收藏者发现,国家文物局不久前批準的面向社会开展民间收藏文物鑒定试点工作的7家单位,已开始对外经营。这7家鑒定机构会如何运作?其鑒定结果可靠吗?7家机构的适时出现是否能够解决一直困扰大众的民间鑒定难呢?专家权威

  • 宋代官窑瓷器鑒定有哪些方法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宋代

    宋代官窑瓷器鑒定有哪些方法,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宋代官窑瓷器鑒定方法有哪些?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许多专家学者都对宋代官窑瓷器作了详尽的研究和论述,官窑和汝窑一样,以釉色为美,没有纹饰,立器只有凹下或凸起的弦纹或边楞。器型种类较少,除了盘、葵口洗以外,多仿古青铜器的造型,如长颈瓶、贯耳瓶、贯耳

  • 历史故事思维导图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思维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北京元申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专题一古代中华文明的演进历程中国古代史第1讲古代中华文明的奠基、形成和发展——先秦、秦汉时期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是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阶

  • 宗教四大特征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宗教

    我只听说过教会有四大特征的,没听说宗教有四大特征的。宗教的共同特征多了,宗教甚至可以不以教为名:1、救赎承诺2、不信恫吓3、描绘“天堂”“来世”“极乐”4、教义【伦理】构建5、由教义伦理生教法、戒律宗教是人类非理性一面的产物,蒙昧时代,人无法理解、解释,善、理。先贤只能以宗教的方式教导正道。但是时代

  • 石家庄设立贾大山文学奖,首届申报工作即将开始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大山

    石家庄设立贾大山文学奖,首届申报工作即将开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记者从石家庄市文联获悉,为传承弘扬贾大山现实题材的文学创作精神,鼓励和引领作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向,促进多出精品、多出人才,进一步推动文学创作的繁荣和发展,石家庄市设定贾大山文学奖,每两年一届。目前,首届贾大山文学奖的组织

  • 着名思想家孔子与孟子并称为什么?孟子是哪国人?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孟子

    孔子与孟子并称什么孔子是春秋时期着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和政治家,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今山东曲阜人。早年时,孔子是道家老子的弟子,他曾在鲁国担任过官职,后来带领着一些弟子云游列国,整整十四年。之后回到鲁国,开设私人讲学,打破了当时教学垄断制度,开创了私人讲学的先河。孔子画像晚年,孔子

  • 中国历史上最残忍的名族——羯族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中国有56个民族,除了人口众多的汉族、壮族、满族外,还有些人口极少的少数名族。还有一些少数名族你肯定没有听过,像接下来要讲的这个少数名族——羯族。这是一个最残忍的名族,曾给汉族带来不可磨灭的灾难记忆。中国历史中,有一个少数民族作战,他们从来不考虑自己的补给线路,因为,他们的物资,都是边打边抢来的。甚

  • 清政府禁止杀降 为什么李鸿章还是把苏州投降的太平军给屠杀的一干二净?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清末的时候李鸿章对于清朝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生中也留下了不少的丰功伟绩,可却被人称作为汉奸,清朝即将灭亡的时候也正是他代表中国签订下了各种的不平等条约。少年不识李鸿章,如今才知真中堂,大清的劣势是不可挽回的,面对残破的局势,李鸿章已经做的很好了,甚至不少国外友人都称李鸿章是当时唯一能够与列强叫板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