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朱元璋为什么要加强中央集权,将军政大权掌控在一手?

朱元璋为什么要加强中央集权,将军政大权掌控在一手?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187 更新时间:2024/1/17 1:51:21

明朝废除了宰相,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大权独揽的皇帝朱元璋因此要处理大量的国家事务,这是一个工作量惊人的差事,常常搞得朱元璋焦头烂额,那他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出身微贱的皇帝,也是一个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喜欢将军政大权全由自己一人独揽。在夺取政权的时候,他任人唯贤;在建立新政权之后,他对大臣们大行杀戮,其中的胡蓝狱更是骇人听闻。而这一切,只不过是在为他的朱氏朝铺路。

军政大权由自己一人独揽

朱元璋登基之后,立即召集文武大臣商议朝政,探讨为什么强盛的元朝会灭亡,大明王朝的当务之急是什么,如何才能使大明政权长治久安。群臣各抒己见,朱元璋最后总结大家意见说:“元朝统一海内,建国之初,政治还算清明,后来贵戚擅权,奸邪得宠,任用亲旧,结为朋党,内外官吏贪婪无耻,于是法度松弛,纪纲日坏,最终土崩瓦解,不可救药。现在大明创立之初,必须严肃法度,法度就是治理天下的根本。”朱元璋紧紧围绕着这些问题,颁布新法,在封建的政权机构、官吏制度、治民措施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朱元璋首先从改革政权机构、官吏制度着手。登基之初,朱元璋基本上沿用了元朝的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有左、右丞相,统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地方设行中书省,执掌地方军政事务。这是当时稳定社会的权宜之计。在政权逐渐稳定后,朱元璋筹划重建一套新的政权机构。最初的一段实践,也充分证明元制必改,否则遗患无穷。朱元璋经过认真的谋划后,决定采取先地方后中央的策略,对政权机构进行改革。

公元1376年,朱元璋为了避免重蹈元朝国家分裂的覆辙,将行中书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但习惯上仍称省。布政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统管一省的民政、财政。布政使是朝廷派驻地方的使臣,负责宣布皇帝的政策、法令,必须事事完全秉承皇帝的旨意,否则,随时可以罢免。另外,又设提刑按察使司,负责一省境内的刑法犯罪之事,其长官为按察使。设都指挥使司,执掌军务,其长官为都指挥使。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挥使司合称“三司”。三司互不统属,均属皇帝派出的机构,直接对皇帝负责,统属中央。这样,财政、行政和刑察、军务各自独立,互相牵制,大权收归中央,直接受中央控制。

省下设府,府设知府一人,掌一府之政。知府到任,多有皇帝亲赐给敕书,以加强权威。另设同知、通判,分管清匪、巡捕、农耕、水利、牧马等,还有推官,掌管刑名。与府同一级别的还有直隶州,即直接受省的领导,长官是知州,地位同知府平级。府下设县。县设知县一人,掌一县之政;设县丞一人,主管农、粮、马事;设主簿一人,负责巡捕、盗贼之事。这种改革,使元朝设置的路、府、州、县简化为三级,更便于统治。

经过省一级的改革,地方的民政、财政、军事、政法等控制大权,全都集中到了中央。中书省的职权越来越大,有时竟同皇帝发生冲突。这使朱元璋认识到:中央机构的改革也势在必行。早在登基之初,就有人给朱元璋上奏,列举了元朝灭亡的种种原因。朱元璋看后说道:“你说的都不是最重要的,元朝的灭亡在于委任权臣,下边事不通过中书省便不能达到皇帝手中,上下蒙蔽,造成大臣擅权跋扈。”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此话果然言中,丞相胡惟庸在朝中大权独揽,拉帮结派,排除异己,阴谋政变。朱元璋靠着直接控制的禁军和特务组织,才捕杀了胡惟庸及其党羽,当时被杀者达三万多人。朱元璋趁机废除了中书省和丞相制,对中央行政机构进行了彻底的改革。

废除了中书省之后,朱元璋提高原属中书省辖的六部权力,以六部治国。并且规定以后子孙不准设丞相一职,如有人敢奏请设丞相者处以极刑。这个规定在明朝后来的帝王中,没有一个敢违背的。这样,朱元璋既是皇帝,又兼行丞相职权,从而使他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最为集权的皇帝。

废除了中书省和丞相后,大大小小的政务都全部集中到朱元璋的手中。这样,他每天要处理的事非常多,需要有人辅佐。因此,朱元璋在废除丞相后,便设置了殿、阁大学士,让他们随侍左右,以备顾问,但不能参与政务,也就是说他们只相当于皇帝的私人秘书。

将帅和军队之间的关系,历来是皇帝最为伤脑筋的事情。打仗必须靠军队,军队则必须有统帅,但是,将帅手中握有重兵,易产生骄悍、不易控制的状况。以往的皇帝为解决这个问题,采取了“兵无常将,将无常兵”的措施。朱元璋将元朝统兵的枢密院改为大都督府,节制诸军务。但不久,他仍觉得大都督府权力太大,便又将其一分为五,即前、后、左、右、中军都督府,让他们互相牵制。都督府管理军队、军政,但必须听从兵部的命令。兵部有发布军令、铨选军官之权,却不能统率军队;都督府有统率部队的权力,却无权发兵、调兵。如果有战事,皇帝下令,兵部传令,都督府率兵打仗。这样,兵权也集中到了皇帝手中。

司法监察机关在元朝叫御史台,专门审察、弹劾百官。朱元璋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职权是纠劾百官,辨明冤枉。都察院设左右都御史,统辖监察御史。监察御史官职不高,权力很大,对各级官员都有权力弹劾、告发。

经过一系列的政权机构改革,朱元璋把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到中央,最后归自己一人掌握,使封建皇权专制制度达到最高峰。在他的苦心经营下,自己的统治机构更加完善,威慑力量更加强大。朱元璋自己也认为这一套统治制度是极为严密的,是确保朱家王朝“万世一统”的最好的制度。他特地编订了一部《明皇祖训》,要求他的子孙必须世代遵守,不得改变。

发现贪官污吏,坚决治罪

在对待官吏上,朱元璋一面任用官吏为自己的统治服务,一面用严刑峻法,惩治官吏队伍中的不法之徒。朱元璋对官吏管制之严、打击之重、诛杀之多,在封建皇帝中是罕见的。

洪武初年,朱元璋召见文武百官,对他们说:“我从前在民间时,看见州县官吏大多不爱恤百姓,他们大多贪财好色,饮酒废事,对民众的疾苦无动于衷,他们败坏政令,坑害百姓,加上灾荒,弱者无法生存,强者就起来造反,这都是由于贪官污吏造成的。因此,我恨透了他们。如今要严肃法纪,发现官吏贪污、虐待老百姓的,坚决治罪,决不宽恕!”为了巩固皇权,朱元璋开始大力整顿吏治。他将监察各级官吏的规定布告民间,号召全体人民对官吏进行监督。并下令说:“凡是发现有贪赃害民的官吏,老百姓可以直接擒拿送至京师。如有胆敢阻挡者,即行灭家灭族。”他在《明律》中规定,如有人犯了死罪,大臣小官用巧言进谏,使之免除死刑者,处斩;如刑部及大小衙门的官吏听从上司主使,不按法律办事,徇私枉法者,也要处斩,并将其妻子充作奴婢,财产没收入官。朱元璋对贪污的官吏,处罪特别严厉。

标签:

更多文章

  • 明朝这位皇帝,竟然与这种重口味的药物有关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古代皇帝很多都迷信长生,对于药物的功效过于信赖,甚至对于春药也是十分迷信,在这个背景下,皇帝误服丹药一命呜呼的事情屡见不鲜。“红丸”又称红铅丸,是古代宫廷中特制的一种春药。其制法很特别:须取童女首次月经,盛装在金或银的器皿内,还须加上夜半的第一滴露水以乌梅等药物,连煮七次,浓缩为浆。然后加上乳香、没

  • 李元吉舍弃亲生兄弟而投奔太子李建成是什么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唐朝的一场玄武门之变彻底改变了继承人的格局,李世民除掉了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李建成和李元吉,顺利登基,开创了大唐盛世,那么李元吉为何要舍弃李世民而选择支持李建成呢?在唐高祖李渊的几个儿子中,李元吉的名声是最不好的,也是最没有成就的。可以说他能被封为齐王,成为唐朝的王爷之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是李渊与皇

  • 他是比诸葛亮还强的谋士,刘备苦求十三年未果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三国时期有许多优秀的谋士,他们是君王平定天下的重要依仗,在蜀国曾经就有这一一位谋士,让诸葛亮也自叹不如,他就是刘巴。在很多人心中,三国第一谋士当属诸葛亮无疑,然而却有一人连诸葛亮都对他推崇备至,自叹不如。诸葛亮曾说过:“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是谁有这么大的能力?此人便是刘巴。刘巴(?-

  • 它只是宋朝皇室的御用茶具 却是日本人眼中包含宇宙的“神物”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名称:曜变天目茶碗产地:福建建阳窑等级:顶级国宝价值:传世孤品年代:南宋质地:陶瓷流入日本时间:古代收藏地:东京静嘉堂文库南宋建阳窑烧成的此类天目“曜变”茶碗,历来最被人们称道。其“曜变斑”堪称无形之形、无状之状。远看影影绰绰,近看飘忽不定。可谓“玄之又玄”,“神之又神”。有人与老子所描述的深层灵物

  • 历史上居然有劈腿儿媳妇的帝王,还不止一个!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在我国的古代,爸爸劈腿媳妇的景象并不少见,尤其是我国的皇帝,尽管皇宫妃子有三千,但有些皇帝见到儿子的老婆是美人以后,根本不管身份,不怕闲话,也要将儿子的老婆抢过来供自个享受。最早劈腿媳妇的一位皇帝是春秋期间的卫宣公姬晋。姬晋是东周前期卫国的第十代国君,他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卫

  • 难道古人也看长相?满腹才华和诸葛亮齐名的他却没有得到重用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在三国时期战争不断,诸侯纷纷并起都想要称霸,在当时的时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英雄豪杰,在不断的吞并战争之后,刘备,曹操和孙权三大势力开始发展起来,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在他们的手中有着很多的能人异士,武将可以在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谋士更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其中著名谋士像诸葛亮,司马懿等人,这些都是非常

  • 智商这么低的司马衷为什么能成为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晋惠帝司马衷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弱智皇帝,在他手上,西晋被彻底带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为什么弱智的他能当上皇帝呢?他虽然智商水平低,投胎水平却特别高。他是司马炎的次子——虽然前面还有个哥哥,但两岁就夭折了,而且他又是杨皇后所生,按照古代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他自然是根正苗红、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据统计,

  • 古代夏天没有空调他们是怎么度过炎炎夏日的?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最近天气越发炎热了,如果这种夏天没有空调,简直就是过不下去。就算是在家里,躺在床上,如果没有空调的话,那也好像是躺在火炉之上。要不然怎么说空调就是我的命呢?当然,身为现代人有了电,有了空调,我们才能够过得如此舒适。能够躺在开着空调的房间里玩着手机,吃着冰镇西瓜,日子简直不要太逍遥。这么想来,好像古代

  • 西游记唐僧仨徒弟为什么只有孙悟空成佛,八戒、沙僧为什么混那么惨?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唐僧三个徒弟中为何只有孙悟空成佛,而猪八戒和沙和尚没有成佛呢?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猪八戒和沙和尚畏惧艰险,没有闯过凌云渡。唐僧师徒在金顶大仙的带领下,前往灵山。到达灵山脚下凌云渡后,金顶大仙告辞。见到前面有一条大河,足有八九里宽阔,水势汹涌,放眼望去一艘船也没有。唐僧大惊,发愁不知如何

  • 在普遍寿命不高的皇帝人群中为什么乾隆会那么高寿?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皇帝一共大约有600多位,可是这些皇帝的平均寿命不到40岁。古代中国的皇帝,虽然享受着全天下最好的衣食住行条件,有最好的御医保健,但是平均寿命却并不长。皇帝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寿命最低的职业之一了。但是历史上不缺少长寿的皇帝,清朝的乾隆帝就是其中一位,他活到了89岁的年纪。将近90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