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清朝官员的收入到底有多高?固定年薪外还有“规费”

清朝官员的收入到底有多高?固定年薪外还有“规费”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02 更新时间:2024/1/16 5:10:12

自古以来人们就对做官有着很大的渴求,我们也能从史料记载的清朝官员的俸禄中,看出做官的贫富差距到底有多大。

闲时翻阅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版四川《江油县志》,发现县官县吏工资收入差距特别大,县吏工资收入十分微薄。

据《江油县志》记载,那时县级政府中,被称作官的,仅有知县、巡检、典史、教谕和训导等四五人(大多数县未设巡检司)。知县年俸45两,加养廉银600两,计645两;巡检年俸31.52两,加养廉银90两,计121.52两;典史年俸31.52两,加养廉银80两,计111.52两;教谕、训导年俸各40两,这二位教官员也许是没有腐败的条件,而没有养廉银。

县衙分设快、皂、壮“三班”和吏、户、礼、兵、刑、工等部门,加上巡检司、典史署和教谕、训导署“四大班子”,共有衙役77名。除8名“民壮”(重体力劳动者)和6名弓兵(技术兵)每人年薪8两外,其63名占衙役总数82%,每人每年仅有6两,这些人包括门子(门卫)、皂隶(警务人员)、马快(特警)、仵作(法医)、轿伞肩夫(服务人员)、禁卒(狱警)、铺役(邮差)、仓夫(粮食保管)和膳夫(炊事员)等9个工种,不分科、股级,不讲工龄长短、技术高低、文凭和贡献大小。

年薪六两银过什么样的生活

两三千年来,中国内部市场来有“一米压百价”之说,政府控制以外的物价都随大米市价的波动而波动。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五月二十七日,苏州府织造(相当于中央直属纺织局长)煦奏报皇上说:“至于米价(每石)一两三四钱不等”。这是在“鱼米之乡”,川北地区江油县应在每石1.5两左右。

县吏们一年的6两银工资当买4石大米。清至民国时期,大米每石300斤,4石为1200斤。如今江油普通大米每斤2元人民币左右,也就是说,清代江油县吏年工资相当于今2400元,平均每月仅200元。

近几年,江油民政给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人均每月补足210元,由此可见,清代江油县吏的工资,竟比现在的“低保户”还差一截,自己都难糊口,更谈供养父母妻儿。

县太爷的折中办法

俗话说“天无绝人之路”,县吏们也绝不会饿着肚皮去执行公务的。据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十二月六日川北地区潼川知府阿通先生一份书面报告说:“访查该县(三台县)词讼,一经准理,差役持票下乡,往往择肥而噬,不论案情之重轻,先讲差规之多寡,千方恐吓,万计刁难,必随其欲而后已。迨至押带人证进城投到,又有房书开单等项使费,种种弊端,悉难枚举。”

原来,县吏们除6两银子的年薪外,另外还有工作中的“规费”收入。这“规费”没有明文规定,没有定额标准,是一种按“潜规则”收取的“灰色收入”。收多收少,视当事人经济状况和差役们满意度而定,也可视为一种津补贴吧。

“汰之,则不敷驱使;去之,则民累难堪”,两难之际,阿通知府采取了折中办法,把过去实行了两百多年的“差规”公开化、合法化、数字化,制订出《三台县书差规费条规十八则》并刻在石碑上公示于大堂前,体现出办事收费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规费条规”规定:“寻词讼一案,差役传唤,无论原、被告人数多寡,原告支给差头饭食辛力钱二千文(二两),被告支给差头饭食辛力钱三千文”,“刑房送案开单,每案原告共给纸笔辛力钱八百文,被告共给钱一千文”,“寻常案件,刑仵下乡斟验,五十里以内者,原、被告各给夫马钱四百文,各给饭食钱二百文;五十里以外者,照里数加增,最远者以三千文为止”,“吏、户、兵、工、盐、仓、礼各房下乡斟查,原、被告给夫马饭食钱,均如刑房之数……”

粗略统计,仅民、刑案件每件各个环节收费至少17两银子。江油县照此大大降低了的标准收费,每年办案200件计收费可达3400两,再加上契税、公证、下乡检查等其他收费,估计有五六千两之多。

这大笔收入,从《江油县志》看,未纳入省、中央财政预决算上缴,三分之一用作办公杂费,余下约4000两作为77名衙役工资补贴,每人再分配五六十两是可能的。按当时中等生活水平每人每年需银10两计,一名县吏一年列入国家财政预算的6两工资加上县财政补贴五六十两,供养五六口人是没有问题的。

标签:

更多文章

  • 九个妃子陪伴皇帝侍寝,周朝的皇帝也太幸福了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古代皇帝有着寻常人难以享受到的社会最高福利,大部分皇帝的奢华程度是寻常百姓难以想象到的,因此,民间才对皇帝的后宫生活展开了许多猜测,其中不乏各种香艳的轶事。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皇帝可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妻妾之众,可以想象。那么,她们是如何生活的呢?在一些影视文艺作品中,对这个神秘的“禁区”,随意

  • 在古代带兵打仗是不是人越多越好?越多越考验一个将领的能力!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在古代打仗,以少胜多的例子不在少数,不过想要取胜军队人数必须足够多,人多力量大嘛,不过更看重的还是一个将领的能力,如果一个将领的能力不够,那也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刘邦曾问韩信,我能够带多少兵,韩信回答道:十万。刘邦又问韩信,你能够带多少?韩信回答:多多益善。韩信的强大不在于他的兵法诡计,而在于

  • 吕雉大杀刘邦后人,为什么身为刘邦长子刘肥活了下来,原因竟然是如此?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历史上刘邦死后,吕雉掌权当政时,可谓是对于刘邦的后人是大肆残杀,那么为何身为刘邦长子刘肥活了下来呢,背后原因竟然是如此?史书记载刘邦共有八个儿子,而吕雉专权之时其中的三位死于非命,分别是刘邦第三子赵王刘如意(即戚夫人的儿子,被吕后所鸩杀)、第五子赵王刘恢(被迫娶吕产之女,后不堪折磨而自杀)、第六子赵

  • 贾元春:《红楼梦》中金玉粉饰下的悲苦皇妃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红楼梦》中贾元春是贾政的长女,生于正月初一故名为元春,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中,起初掌管王后的礼职,充任女史。不久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后来,蒙天子降谕特准鸾舆入其私第。书中用了几回篇幅写“元妃省亲”贾府流金淌银之盛,然而,虽然如此,元春却称她居住的皇宫是一个见不得人的去处,可见她在帝皇之家既

  • 日本签署投降书时一些很有趣的细节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与同盟国签署投降书。当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雪耻的日志不下十五年,今日我国最大的敌国日本已经在横滨港口向我们联合国无条件的投降了,五十年来最大之国耻与余个人历年所受之逼迫与侮辱,至此自可湔雪净尽。”作为二战史上具有伟大意义的时刻,这一签字仪式无疑是庄严而神圣的,然而鲜

  • 人生如梦:大明最懂“情”的高考复读生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文|十年砍柴《国家人文历史》2016年6月上,原标题《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汤显祖:帝国逢衰世,大才写残梦》,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明万历十九年(1591)九月,岭南和江右交界的大庾岭尚是草木葳蕤,秋意未浓。地处岭北的南安府(府城在今江西大余县)府衙后花园来了一位面容清癯的中年人,他在花园内盘桓了许久。

  • 揭秘:秦始皇修建长城背后的秘密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秦始皇修建长城背后的秘密,中国古老传说饕餮竟是真。秦始皇当地修建长城,世人都以为是为了防御匈奴,不过事实上确是另有隐秘,而且秦始皇还亲自在长城下驻扎秦朝最精锐大军,为的就是……下面小编带你看秦始皇修长城的秘密。饕鬄羊身虎齿龙爪,眼睛长在腋下,恐怖至极,并且嘴大如牛,连巨石都咬得碎,从山下至山腰,十几

  • 民国三大任性“姑奶奶”,一个比一个厉害,在她们面前男人算老几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杨步伟,中国第一个留美医学女博士,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的妻子。杨步伟出生于南京望族,虽然是个女儿身,但杨步伟却有一颗男儿心。七岁时,竟然敢于质疑夫子,因为她觉得“割不正不食”是完全浪费食物的观念。虽然她的做法遭到了父母的责骂,但是敢于质疑的思想却让她显得鹤立鸡群。16岁的杨步伟,转眼间到了出嫁的年龄,

  • 未解之谜:南唐后主李煜死亡之谜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李煜被押往北宋京城,他住的地方是宋太祖亲自选的,而且还翻修了一下,院子里种满了梧桐。现在开封城西北角的西城墙外,有一个叫逊李唐庄的村子。“逊李唐”,就是囚禁南唐后主的地方。宋太祖赦免了他的罪行,封他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千牛卫”是负责保护皇帝和王公贵族的侍卫,当然不可能真的让他去带兵,而“违命

  • 世称一代名将的李广为什么难封?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李广是我国西汉时期名将,人称“飞将军”,论其功绩和战术素养,能够排进中华历史上名将的前几名,但就是这样一员猛将,却没有加官进爵,这是什么原因呢?说卫、霍,就不能不提李氏一族三代:李广、李敢和李陵。我们分析一下,世称一代名将的李广为什么难封吧。李广,陇西成纪人,祖上为秦国将领李信。虽然统帅一个军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