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努尔哈赤也曾为了皇位手足相残

努尔哈赤也曾为了皇位手足相残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251 更新时间:2024/1/16 6:47:47

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将松散的部落团结成为一个整体政权,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有触及他人利益之处,因此流血事件也是必然会发生的。

努尔哈赤要求建州内部权力高度集中在自己手中,这就与建州女真原始氏族社会军事民主的传统发生了矛盾。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齐,儿子褚英、代善……一个一个走上前台,充当了一场又一场家庭悲剧和政治阴谋的主角。

努尔哈赤的非凡,在于他淡化了亲人,表现出了“非人”。

胞弟囚死

努尔哈赤的第一个对手,是他的同母弟舒尔哈齐。

舒尔哈齐比努尔哈赤小四岁。两兄弟相依为命,共同,或者说是努尔哈赤拉着舒尔哈齐的小手,度过了苦难的童年。努尔哈赤起兵后,二十岁的舒尔哈齐始终是他得力的助手和冲锋陷阵的勇将。史载他“自幼随征,无处不到”。

舒尔哈齐身高体胖,白白净净,四方大脸,给人一种自然的亲和感。努尔哈赤则体态魁伟,无一丝赘肉,长脸铁面,不怒而威,使人常生敬畏之情。

两兄弟外貌、气质多有不同,但却同样勇敢,善战,坚韧不拔,特别是有着相同的雄心大志。

这一点,朝鲜使臣看出了端倪。他们在费阿拉城见到舒尔哈齐家大门上贴的残联,上联剩“远迹青山”,下联剩“身居绿林”。

舒尔哈齐在其兄努尔哈赤治下要“身居绿林”,这意味着什么呢?

事实上,舒尔哈齐的权势和地位已极为显赫。

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后,在费阿拉城“暗自称王”,舒尔哈齐作为努尔哈赤的佐贰,称“船将”。

对外,他与努尔哈赤并为建州女真“头目”。明朝官书称“都督努尔哈赤”、“都督舒尔哈齐”。朝鲜人称“老乙可赤(努尔哈赤)”、“小乙可赤(舒尔哈齐)”,或“奴酋”、“小酋”。

舒尔哈齐与努尔哈赤居室的规模陈设几乎相同,服色饰物一如其兄——都是貂皮帽、貂皮巾、金腰带、貂皮缘饰的五彩龙纹衣,接见、宴赏外人的礼仪也完全相同,唯一的区别是“老乙可赤(努尔哈赤)屠牛设宴”,“小乙可赤(舒尔哈齐)屠猪设宴”。

史载,聪睿恭敬汗之弟舒尔哈齐系唯一同母弟,故凡国人、贤良僚友、敕书、奴仆,以及诸物皆同享之。

万历二十三年,舒尔哈齐第一次代表建州女真赴京朝贡。其时他麾下有精兵五千、能臣宿将四十,他本人因战功卓著、颇得众心,势力已经可与努尔哈赤相抗衡。

舒尔哈齐的锋芒外露,发展到为努尔哈赤不能容忍的程度,藉端冷落、有意贬低舒尔哈齐的事情开始发生,舒尔哈齐家“凡百器不及其兄远矣”。

努尔哈赤的猜忌和无端削夺,刺伤了舒尔哈齐对兄长的亲情,也助长了他日益膨胀的权力欲。万历二十四年元旦,努尔哈赤设宴招待朝鲜使臣,舒尔哈齐当即提出他“亦当接待”。如此,才有了“两都督府”的分别宴请。宴后,舒尔哈齐对朝鲜使臣正言道:

“日后你国遣使送礼,却不可高下我兄弟。”

万历二十七年,努尔哈赤讨伐哈达贝勒孟格布禄。舒尔哈齐率先锋二千先抵哈达城下,见哈达城上城下军容整肃,不免为城中有备、是否出击心生踌躇。

正在此时,努尔哈赤率大军赶到,见舒尔哈齐陈兵城下,一矢未发,顿时勃然大怒。从未对弟弟疾言厉色过的他,竟当众质问舒尔哈齐:“汝此来,难道是因为城中无备吗?!”并呵斥道:“汝兵向后,给我闪开!”

而后,亲自挥军攻城。六昼夜血战,哈达城被攻破。

努尔哈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不仅是上千建州勇士,还有,还有永远失去的胞弟的心。

对弟弟舒尔哈齐的羞辱、贬斥,并非无端,也并非没有借题发挥之嫌。舒尔哈齐的感受最为真切。

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件雪上加霜的事。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二月,舒尔哈齐之妻病故。由于明朝总兵李成的儿子李如柏纳舒尔哈齐之女为妾,李成梁与舒尔哈齐是儿女亲家,李成梁命守备佟某置办二十桌酒席,外带牲畜前往吊祭。

舒尔哈齐与李成梁的交往,本是努尔哈赤对明两面政策的组成部分,然而,在兄弟二人嫌隙日深的情况下,却成为对努尔哈赤潜在的威胁。况且努尔哈赤深知李成梁惯用“以夷制夷”的手段,他对舒尔哈齐的眷顾,是否说明他的离间术已经成功、舒尔哈齐之心已向明倾斜了呢?

万历三十四年十二月,舒尔哈齐第三次代表建州女真进京朝贡,明廷以“建州等卫夷人都督都指挥”的名义向他如例颁赏。或许正是那个时候,一个借明自立、分裂自立的危险念头开始在舒尔哈齐的脑海中出现。

万历三十五年,在接应东海女真瓦尔喀部蜚优城部众归附一役中,舒尔哈齐充任统兵主帅,同行将帅还有努尔哈赤长子褚英、次子代善,及大臣费英东等。

行军途中,舒尔哈齐突然借口大纛(军旗)发光,不是吉兆,提议班师回军,经努尔哈赤之子褚英、代善力争,队伍才得以继续前进。

到达乌竭岩,舒尔哈齐领五百人滞留山下,他的两名心腹骁将常书、纳齐布率百人逗留不前,只有褚英、代善率领不足乌拉四分之一的兵力,拼死奋战。

乌竭岩大战是努尔哈赤统一大业的关键性战役。

骁勇无敌的舒尔哈齐怎么了?

如果不是因为他与乌拉三次联姻——在一向以婚姻为政治手段的女真人首领(包括努尔哈赤本人在内)那里,以此构成退缩不战的原因基本没有可能,那么,他便是有意对抗!

努尔哈赤心如明镜。他一面以绝大讽刺赐给舒尔哈齐“达尔汉巴吐鲁”的勇号;一面以不为力战之罪,宣布将常书、纳齐布正法。

舒尔哈齐气急败坏,宣称:“诛二臣与杀我同!”

努尔哈赤眼中闪过不易觉察的轻蔑,改罚常书金百两、夺纳齐布所属部众人口,并以“临阵退缩,时有怨言”为由,自此“不遣舒尔哈齐将兵”。

这才是努尔哈赤要达到的真正目的:先将事情推到极致——要对方的命,而后在对方为保命不惜接受一切条件时,达到真正的目的。

军权被削,舒尔哈齐满腹牢骚怨气无从宣泄,从军国大政到人财小事,继续不断与努尔哈赤口角相争,甚至努尔哈赤命各部出役筑城,他却命属下不赴工,要自筑一城。

努尔哈赤不予理睬,仅冷冷抛给舒尔哈齐一句话:“弟所得家业及属人僚友,非我等之父所遗留之属人僚友,乃为兄所赐耳。”

一方喋喋不休,近乎无理取闹;一方不予理睬,尽管道理在手。

众人心中好恶的天平,日渐倾向努尔哈赤。

舒尔哈齐愈益憋闷哀怨,浩叹道:“此生有何可恋?不如一死!”

左不过是一死!借明势力以分裂自立的想法又涌上舒尔哈齐心头。他对三个儿子阿尔通阿、阿敏、札萨克图说明原委,道:“吾岂能为衣食所得而受制于人!”

长子阿尔通阿、三子札萨克图立即回应。他们在明朝军事重镇、铁岭东南八十里远的黑扯木伐木造房,拟为将来据点。因为黑扯木地近明朝边关,东接乌拉,北邻叶赫,不仅可得到明朝就近庇护,还可借助努尔哈赤之敌乌拉叶赫的声势,更可得到三次联姻的乌拉的援助。

兄弟束甲相争的可怕端倪。

正当舒尔哈齐秘密筹划分裂自立的关键时刻,努尔哈赤突然命他以建州首领的身份入京朝贡。

也许出于直觉,也许纯属偶然,努尔哈赤这一决定,无疑是调虎离山

舒尔哈齐尽管心中一百个不愿意,但无法推托,遂率领一百四十人的朝贡队伍,第四次进京。

这一次,明朝以他为建州右卫的代表。

建州右卫首领的头衔已经久违,此次再现,是明朝欲扶植舒尔哈齐、削弱努尔哈赤势力的明白暗示。这恰与舒尔哈齐欲在黑扯木自立的想法不谋而合。

万历三十七年初,舒尔哈齐回到建州。他有恃无恐,与三子密谋投靠明朝、叶赫,随即移居黑扯木。

二月,努尔哈赤得知消息,怒责舒尔哈齐,劝其归来。

舒尔哈齐不听。

三月十三日,努尔哈赤断然剥夺了舒尔哈齐全部家产,杀死舒尔哈齐两个儿子阿尔通阿和札萨克图,将与此事有关的舒尔哈齐部将武尔坤,吊在树上活活烧死。而后,仍余怒未息,欲加刃于舒尔哈齐二子、四大贝勒之一的阿敏。代善、皇太极等诸兄弟极力谏止,阿敏方免于一死,但也受到被剥夺所属人口之半的惩戒。

建州女真血溅萧墙,明朝边军置若罔闻。

或许是惮惧努尔哈赤的精兵,或许是静观龙虎之斗、欲得鹬蚌相争之利,总之,明朝边军没有像舒尔哈齐所希望的那样出手干涉。

舒尔哈齐只有归来,请安谢罪道:“兄汗优养恩深,弟却妄想赴别处居住,实乃大谬大错了。”

努尔哈赤并不多言,大度赐还没收的舒尔哈齐全部家产。

在他人眼中,努尔哈赤是顾念手足之情。

在舒尔哈齐看来,努尔哈赤是故作姿态。

他不感恩。他认为自己没有理由感恩,反而应该牢记哥哥对待亲弟弟的刻薄寡恩!

努尔哈赤何尝感觉不到这些?

舒尔哈齐完了。他永远不再是弟弟,而是敌人,一个无用、有害,又再无必要与之周旋的敌人。

努尔哈赤佯称新宅落成,邀舒尔哈齐赴宴,将其幽禁。又以舒尔哈齐之命召来他的两名心腹骁将常书、纳齐布,在二人步入房门之时,使潜伏甲士拦腰斩杀之。

舒尔哈齐铁索锒铛,被囚禁在暗无天日的禁所,囚室门窗皆被砖石密封,仅留“通饮食、出便溺”两个洞口,生不如死。两年后,亦即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八月十九日,舒尔哈齐忧愤而亡,时年四十八岁。

努尔哈赤大权在握,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元旦,顺利登上了后金天命汗的宝座。

五十八岁的努尔哈赤,以吞吐天地的雄才大略,横扫千军的赫赫战功,统一女真的光辉业绩,赢得了此时的殊荣。而他光辉灿烂的宝座,染有其胞弟——舒尔哈齐的血。

舒尔哈齐死于女真上层权力与汗位的争夺。关于他的死,有各种不同猜测。除一些猜测认为他是被努尔哈赤囚禁、“忧愤而死”外,更多的猜测则认为他是被努尔哈赤杀死的。

清朝官书隐去了努尔哈赤囚禁舒尔哈齐的情节,含糊记载道:

弟贝勒自责曰:“多蒙兄汗赡养,曾欲别往以居,洵属狂妄,实乃我之过也。”于是翻然归来。聪睿恭敬汗遂以籍没之国人、僚友于当年悉数归还弟贝勒。后弟贝勒仍不满其兄聪睿恭敬汗之待遇,不屑天赐之安乐生活,遂于辛亥年八月十九日卒。

舒尔哈齐之死,是后金国初四大疑案的第一个疑案。同许多宫廷疑案一样,舒尔哈齐的死,成了永久的谜。

标签:

更多文章

  • 孙权给刘备送的美女, 为什么没能成功迷住刘备?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东汉末年,东吴孙权想取回刘备“有借无还”的荆州,于是,大都督周瑜提出最佳方案,就是“假招亲扣人质”。诸葛亮识破了东吴的美人计,便安排赵云陪同前往,首先拜会了周瑜的岳父乔国老。乔国老说动吴国太在甘露寺见面,吴国太见刘备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就真的将女儿孙尚香嫁给了刘备。但是,如愿以偿的刘备还是没有将荆

  • 刘备一生看走眼的3人,他们分别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刘备一生看走眼的3人,他们分别是谁?下面历史资料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三国说起来,大家应该都不陌生,而刘备大家肯定都知道,刘备识人特别能干,识得了不少的人才,不少人都是从敌军那里挖过来得,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刘备这个人很会观察,很会识得人才,看的出敌人那里有哪些不被重用的人才。还有许多得良

  • 秦国为什么能统一六国?因为制造出了先进的武器和工具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秦国是周朝分封的诸侯国,最终在秦王嬴政的带领下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王朝——秦朝。下面历史资料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五千年的文明史,造就了中国悠久而灿烂的文化,这些绚丽多彩的文化瑰宝是我国民族宝贵的财富。但我国历史的发展并非一马平川,中间也有许多曲折。说起我国的历

  • 省港大罢工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省港大罢工的意义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沙基惨案1925年6月23日,回到广州的罢工工人偕同广州工人、农民、学生和革命士兵共10万余人举行示威游行。当游行队伍经过沙基街时,驻在沙面的英、法等帝国主义士兵突然向游行群众开枪射击,停泊在沙面附近的帝国主义军舰也炮轰游行群众,当场打死52人,重伤170余人,轻伤者不计其数,这就是著名的“沙基惨案

  • 在秦国没有崛起之前 其他诸侯国为何看不起秦国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还不了解:秦国和诸侯国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秦国在没崛起之前,国家内外是什么情况,为何六国都瞧不起秦国?秦国在人们印象中一直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可是秦国在强大起来之前,却只是西北地区的一个小国,并且被六国死死的锁在西部边陲,根本没有东出的能力。尚未崛起的秦国无论

  • 隋朝开创的科举制,唐朝为何要进行改革呢?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是隋朝开创的科举制,这一选官取士制度在唐朝得到承袭并完善。此后历代沿袭,直至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正式废除为止,科举制度在历朝统治中发挥着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不过世人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唐代科举制除了考试方式和没有变革“科举”这一名称外,整个选人用

  • 古时候的很多人吃不起盐,他们是如何生活的呢?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平日生活里,人们做菜的时候都会用盐来做调味品。虽然看起来非常的不起眼,但是它确实是不可或缺的。如果生活里失去了盐,那么生活将变得毫无滋味,干活也会没有力气,所以说,食盐对我们的生活是很重要的。现在盐的价格非常便宜,几块钱一包,每个家庭都能买得起,吃得起。但是在古代的时候,食盐的价格却是不低的,平常百

  • 在唐宋元明清五大王朝中 宋朝为何没有存在感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还不知道:为何唐宋元明清五大王朝只有宋朝毫无存在感?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宋朝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存在。宋王朝的经济非常发达,文化也是中华史上的巅峰时代,宋王朝也是中华文明的正宗,这些都是宋王朝时代取得的辉煌成就。但如果拿宋朝和唐朝以后的王

  • 中国历代皇帝的妃子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妃子

    中国历代皇帝的妃子,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隋朝文献独狐皇后独孤伽罗炀帝萧皇后唐朝高祖太穆皇后窦氏窦皇后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长孙皇后高宗废后王氏王皇后高宗皇后武氏武曌中宗和思皇后赵氏中宗韦皇后韦庶人睿宗肃明皇后刘氏睿宗昭成皇后窦氏窦德妃玄宗废后王氏玄宗贞顺皇后武氏武惠妃玄宗元献皇后杨氏肃宗张皇后肃宗

  • 三国时代最腹黑的五件事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件事

    三国时代最腹黑的五件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1.刘备摔子有一点几乎是三国迷所公认的,阿斗的弱智低能与童年的遭遇有着很大的联繫。大家试想一下,不到一岁的小孩,被虎将裹在怀里,左沖又突,可能早已被震晕过去了。如赵云所说,「适才尚在怀中啼哭,此一会不见动静,多是不能保也。」好不容易逃脱曹军的魔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