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文人墨客雅到极致的享受,点茶、焚香、插花、挂画

文人墨客雅到极致的享受,点茶、焚香、插花、挂画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945 更新时间:2024/1/11 8:32:04

朝时期经济繁荣,在坚实的经济基础下,各种高雅的享受也开始重新出现在大众的生活中,而处在精神世界最高层的人们,则对于生活的享受,达到了一种全新的精神境界。

点茶、焚香、插花、挂画,被宋人合称为生活四艺(亦有称“四事”者),是当时文人雅士追求雅致生活的一部分。此四艺者,透过嗅觉、味觉、触觉与视觉品味日生活,将日常生活提升至艺术境界,且充实内在涵养与修为。这与现代人追求的生活美学与讲究个人品味的生活态度极为一致,亦与当今的东方美学主流意识不谋而合。

点茶:一壶沉香好茶,款待远方友人

宋代流行点茶法,将茶压辗成粉末后放入茶盏中以水注点,用力搅拌使茶水混合成乳状再饮用,日本抹茶道就是然自宋代的点茶。中国茶道是一门饮茶艺术,深入日常生活诗词、绘画中。乾隆帝曾曰:“君不可一日无茶”,此语成为了茶融入日常生活的最佳写照。

点茶是唐朝和宋朝时期的一种煮茶方法。点茶也常用来在斗茶时进行。它可以在二人或二人以上进行,但也可以独个自煎(水)、自点(茶)、自品,它给人带来的身心享受,能唤来无穷的回味。

焚香:一缕沉馥馨香,舒缓俗世烦忧

烧香一词很通俗,按俗解后面马上要跟上磕头二字才是,实际上焚烧二字义本无别,似乎说焚香便雅了许多,实际上只是语言习惯而已。

这里的烧香绝不是指佛寺道观或祭祖打醮之类的香,而是为了增添日常家居生活情调的焚香。

中国用的香历史可追溯至春秋之前,盛唐时期调香、熏香、评香已成为高雅艺术,香道文化俨然成形。宋代发展更达到鼎盛,香文化融入日常生活,文人雅士相聚品香读书,一边享受氤氲香气,一边读经谈画论道。历代不少帝将相、文人墨客皆惜香如金、爱香成癖,甚至有文人感叹“无香以为聚”。苏东坡晚年与弟子就是以沉香为伴,终日焚香作赋,度过晚年。

这事一副表现民间日常生活的小品,人物是妇女与儿童,在画左侧的桌上陈友香炉、筯瓶,还有一张琴、三轴画和一函书,可见四事、四艺的普及程度。

插花:一盆理念之花,品味百态人生

中国插花艺术始于隋朝之前,主要作于祭坛佛前供花,唐代时花艺在宫廷内大受欢迎,到宋代更普及至一般文人雅士,发展极盛。宋代插花艺术突破唐代的富丽堂皇,以清、疏风格,追求线条美,内涵重于形式,体现插花者得人生哲理与品德节操,被称做“理念花”,对后世的花艺风格影响颇大。

插花一词现在应经非常流行,90年代初以前中国已经很长时间不插花了。有迹可寻的插花,至少唐以前在中国已经出现,甚至有人认为是汉代就有,不管何时有的,都还相对简单,多与祭祀或供奉有关。说相对简单,除了指花的搭配外,还有就是插花的花器也很简单,基本上是借用日常的生活器皿。

挂画:一幅行云字画,寓藏山水美景

“挂画”最早是指挂于茶会座位旁的关于茶的相关画作,演变至宋代,挂画改以诗、词、字、画的卷轴为主。文人雅士讲究挂画的内容和展示的形式,作为平时家居鉴赏或雅集活动共赏的重要活动。

挂画也是一件雅事,估计不解者居多。按现在的现象,有文化否先不论,有品位否也不说,家里挂几幅画似乎是寻常事,其实不然,这有的是深厚的历史原因。宋代以前,多数的绘画是画在牆上,现在称为壁画,作为建筑装饰的一部分,和建筑融为一体,如画龙点睛的故事,点的就是壁画。画在室内的可移动的,就属画在或裱在屏风上的了。所以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既记载了许多名家的壁画,如我们如雷贯耳的吴道子等,都以画壁画著名。同时我们现在称成以偶数出现的竖轴的画如四、六、八、十、十二条屏,许多都是古人把画裱在屏风上的后来又揭下装轴的产物。唐以前方便收藏欣赏的都是横轴手卷形式,到五代出现竖轴。宋代小册页也很流行,我们要说的是,这一时期,人们把画裱成竖轴,作为平时家居鉴赏或雅集活动鉴赏的很总要的一个内容,这画如何展示、什么场景挂什么画是有讲究的,所说不宜戾家,至少得培养一个熟练的僕人来专门负责。

焚香重嗅觉之美,品茶重味觉之美,插花重触觉之美,而挂画则重视觉之美。四艺合一展现宋代文人雅士风雅,韵味的生活美学。

标签:

更多文章

  • 重骑兵是何时出现的,为何会被慢慢淘汰呢?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一部分人说,重骑兵出现在三国,例如曹操的“虎豹骑”。但是并没有完整的史料可以说明曹操虎豹骑就是重骑兵,而三国则是一个轻骑兵的时代,骑兵的主要作用是快速作战,快速撤退,像重骑兵这种,在三国的战场中基本上是有去无回的。也没有哪个势力会花费人力物力财力去培养这样一支部队。关于重骑兵的记载最早出现在“五胡之

  • 明朝为何采用募兵制,有哪些利弊呢?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朱元璋是明朝的建立者。在他推翻蒙元的过程中,征集和招降了大量军队。不断增加的军队数量对于他打败蒙元和竞争对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军队数量的不断增加,所对应的军费开支也随之水涨船高,为解决这一问题,朱元璋在隋唐府兵制度的基础上,借鉴参考了历史上的军屯制度,创立了具有明朝特色的卫所制度,正是他

  • 探索历史上真实的窦漪房,她为什么能压制汉武帝七年?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孝文窦皇后,《史记索隐》记载其名为猗房,汉文帝刘恒的皇后,馆陶长公主刘嫖、汉景帝刘启、梁孝王刘武的生母。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中国古代所有的女性掌权者当中,西汉的窦太后,绝对算是个人经历最精彩的一个了。这位窦太后,早年只是一个普通宫女,后来机缘巧合之下,嫁给了一个不得

  • 古代的武状元如何选拔,到底有多厉害呢?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随着电视剧的广泛传播,让我们现在的人对于武状元这些人的身份有一些羡慕的成分,大家都知道文科状元通过殿试后,就会直接被朝廷任命为官员,武状元就是不喜读书的人的出路,那么古代的武状元到底有多厉害?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武状元就是我国选拔武将的一种方式,开始于隋朝,结束于清朝,小编查阅了一下记载发现一个很可笑

  • 汉武帝登基时年仅16岁,他是如何掌权的?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3月29日),西汉第七位皇帝,在位五十四年,功绩甚多。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文学家。汉景帝刘启的儿子,母为王皇后。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武帝的掌权过程,简单来说,就是先做乖宝宝,暗中培植自己的亲信。等到他熬死自己的奶奶之后

  • 李怀光深受皇帝器重,为何却选择了谋反呢?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古代的大臣立了大功,皇帝认为赏赐财物已经不能配得上他所立的功劳了,就赏赐其免死金牌(铁券)给他。这样的话,臣子就等于多得到了一条生命,以后,就算犯了再大的死罪也可以免死。因此,若是能得到一张免死铁券就被臣子认为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北周时期,有一次周太祖遇到危险,紧急时刻大将李穆出手相救。为了答谢李穆的

  • 长平之战后,楚国为什么没趁机进攻秦国呢?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长平之战楚国为何不趁机的打秦国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到历史上的长平之战,其实一直是一个谜团,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当时的秦国实力并不是那么强,最后却可以完胜,其实,小编觉得这应该还是与当时的统治有关的,当时楚国的实力一般,可以最后却输了,在不得

  • 王守仁是谁,王守仁有什么主要成就?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我国数千年的文明留下了无数丰厚的精神食粮,其中哲学方面尤为突出,明朝时期的王阳明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他创立的心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出现的启蒙哲学。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后世学者称其为阳明先生,因此又有别称王阳明。他是明朝著名的军事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既然能获得这几种头衔,那么也就

  • 曹操非常欣赏关羽,为什么却一直无法收服他?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三国的历史上,曹操应该算是最有气魄也最有人格魅力的了,他非常欣赏关羽,但是却一直无法收服关羽为己所用,这是为什么呢?曹操这个人做人很大气,也很有政治魄力。一生提倡唯才是举,又挟天子以令诸侯,当时好多读书人和武将以来曹营为荣耀的事,不过刘备手下的人马很少被劝降的。比如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曹操为何无

  • 武则天挑选男宠的标准,符合现代人的审美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历史上关于武则天的野史,人们一直津津乐道,尤其是她豢养男宠的事情,且不论传闻的真实性,她对于丰富广大群众的谈资还是很有意义的。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武则天让人津津乐道的除了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外,还有就是武则天的风流韵事了,要知道,女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