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文天祥在大都被囚禁3年多 拒绝劝降从容就义

文天祥在大都被囚禁3年多 拒绝劝降从容就义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792 更新时间:2023/12/21 19:47:48

作为我国杰出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在南宋后期曾两次路过建康(今南京)。在此期间,他的民族气节,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夫子庙题匾

细心人会发现,如今南京夫子庙“明伦堂”前挂着的匾额上,却是“明德堂”3个金色大字,与当年全国各地的其他学府不一样。而这事正和文天祥有关。

那是1276年,文天祥到高亭山(在杭州市北)元营议和被拘,好在得到老百姓救援而脱险,后迂回到建康(今南京)。那时节,建康学府(在今夫子庙)正在整修“明伦堂”,人们便再三邀请文天祥题写“明伦堂”的匾额。盛情难却,文天祥答应了。

题匾的那天,文天祥泰然自若地来到堂前,挽起长袖,挥挥手腕,抓起大楷羊毫,可再一看,觉得还是有些小,他愣了一下,看到一个来看热闹的老头儿手里拿着一把刚买来的刷锅用的小笤把,便借了过来。只见他将小笤把饱蘸了墨汁,挥“笔”疾书,写了3个大字,字字雄厚刚健、锋芒毕露。现场观者纷纷赞赏。

等到颂扬之声沉静下来,大家再细细欣赏品味,有人觉察,文天祥竟然把“明伦堂”的“伦”字写成“德”了。有心直口快的人告诉文天祥,有个字写错了,请他重写。文天祥却说:“连孔圣人还写错字哩!大家知道错了就行了,我还要组织抗元力量,没有精力和时间了。”人们见状,也就没再坚持。这样一来,建康学府的“明伦堂”上,就一直挂的是“明德堂”的匾额了。

文天祥这是故意写错的,他是要以此提醒人们,要注重实际,不要空谈“伦理”,却不讲“道德”。

据说清同治年间,曾国藩攻下天京(今南京)后,趁着学府重修之际,想自己重新题匾,把“明德堂”改回为“明伦堂”。不过,当他得知“明德堂”几个字为文天祥手书,也就作罢了。

天庆观囚居

文天祥再次过南京,已是祥兴二年(1279)。

在这前一年,他在广东海丰县五坡岭被元兵所执,元将张弘范要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不肯,却写下流芳后世的《过零丁洋》一诗。诗末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早已决心以身殉国。

崖山被破后,文天祥和他的军幕邓剡被解送大都(今北京),于六月十二日至八月二十四日被羁留于建康(今南京)。再次来到这个曾经的抗金前沿基地,缅怀故国,追忆往事,文天祥心里非常难过。他偶然间在路边墙上,看到一首《满江红》。这首词是昭仪王清惠作为投降的皇室随元军北上,路过建康,将要过江时题的。此词传遍大江南北,文天祥也有耳闻。他看见真迹,十分兴奋,走过去细读。读到最后的“若嫦娥于我肯相容,从圆缺”,他觉得逃避到月宫去太消极了,便唤人取过笔砚,在旁边又写了一首《满江红·代王夫人作》,最后是:“算妾身不愿似天家(皇家),金瓯(国家)缺。”

写完后,只听邓剡在背后大笑道:“改得好,改得好!天家投降了,王夫人‘不愿似天家’,只因金瓯已缺,神州沦丧。这一改,故国之思,充满字里行间。”说着他竟失声痛哭起来。

因为距离北上还有两个多月,文天祥和邓剡被安置在天庆观(今朝天宫)暂住。这天二人追念往事,文天祥感叹说:“16岁那一年,一个大雪天,先父带我到学宫去,殿上悬挂了4幅本乡先贤的画像,其中一位就是杨忠襄公(即杨邦乂)。先父把他的故事讲给我听,我很受感动。从我自己现在的处境看来,杨忠襄公的行为是更值得我效法和追随的。”邓剡也感叹道:“咱们国家历史上有多少英雄豪杰、多少忠臣义士啊!有这些杰出人物,即使本朝暂时沦亡,相信不久以后,还有恢复的一天。”

“那当然,”文天祥激动地说道:“咱们踏着先辈的脚印走过来了,将来一定还会有更多的爱国志士跟着上来,现在元军尽管十分猖狂,但肯定是占不长久的。陆放翁不是有过‘中原干戈古已闻,岂有逆胡传子孙’的著名诗句吗?只可惜咱们这一辈子是等不到这一天了。这没什么,只要后代子孙能恢复宋朝,那么咱们在九泉之下也是高兴的。”

金陵驿北上

八月二十三日,元军头目让文天祥他们次日起程。此时由于长期劳累加上着了风凉,邓剡还在病中,被留在天庆观养病,文天祥则单独北上。

分别的时候,邓剡写了一首《酹江月》词给文天祥送行,文天祥也依韵和了一首《念奴娇·驿中言别友人》(又作《酹江月》),他在这首词中百恨交集:“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此恨凭谁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千古冲冠发,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另外,文天祥还写了一首著名的《金陵驿》诗,表达了永离故国乡土的沉痛心情:“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原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文天祥渡江北上到达大都后,被囚禁了3年多,元朝千方百计劝降,他坚决不从,最终于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从容就义。

标签:

更多文章

  • 秦始皇焚书坑儒之谜:帝王到底有没有“;坑儒”;呢?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提起秦始皇,人们就会想起“焚书坑儒”这一典故,但是秦始皇到底有没有“坑儒”呢?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便加强中央集权。在完成政治上的诸多加强控制的举措之后,秦始皇便开始了精神上的控制。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为群臣及众多的儒生大排酒宴。在宴会上,围绕着是否实行分封制,众多儒生

  • 揭秘五霸之首齐桓公晚年为什么死得那么惨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春秋时期齐桓公与管仲的故事一直被当做君主知人善任,不计前嫌与臣子誓死报恩,权利辅佐的典型,一直为后人所称赞。齐桓公与管仲之间和谐的君臣关系也是极为难得的,不过这种关系的形成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管仲拜相齐桓公的心里也未必毫无芥蒂的,只是管仲是真的有才,齐桓公为了图谋霸业必须要用上管仲,管仲能为他抵挡来自

  • 揭秘什么是九星连珠,九星连珠真的会穿越?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九星连珠想必大家都有听说过,很多的影视剧作品中经常出现这一现象,那么什么是九星连珠呢?九星连珠的出现真的会让我们穿越吗?九星连珠九星连珠的定义九星连珠(九星联珠)是一种极其罕见的天象。九大行星在各自的轨道上不停地围绕着太阳运转,它们的轨道大小不同,运行的速度和周期也不一样,通常它们散布在太阳系的不同

  • 历史揭秘:春秋战国鬼谷先生的身世之谜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历史上的鬼谷子是谁?鬼谷子,姓王,名诩,又名王禅、王利,号玄微子。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鬼谷子常入山采药修道。因隐居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一说是河南淇县

  • 宋朝绍兴和议的原因是什么 绍兴和议几时破的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绍兴和议是宋朝与金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这个条约直接导致了抗金名将岳飞的死亡。宋朝与金国签订绍兴和议条约的时间是绍兴十一年,也就是1141年的十一月,真正开始实施的时间是1141年的十二月除夕夜,在岳飞被杀之后。图片来源于网络北宋灭亡,南宋苟存。在绍兴1141年的11月份,宋高宗与丞相秦桧为了阻止宋钦

  • 揭秘秦兵马坑俑到底是为谁而建的?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一九七四年三月,在陕西省临渔县秦始皇陵东侧,发现了大型的兵马俑坑。当它独特的雄姿一露出大地,就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专家的重视和兴趣。参观者蜂拥而至,有人称它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毫无疑问,秦俑坑的发现,又一欢证明了我国无愧于世界文明古国之称号。但是,秦俑坑的发现也给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提出了一些需要解答的

  • 至今未解的谜团:西周九鼎何去何从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一:武则天为何要立无字碑?树碑立传,自古就是惯例,但武则天是一例外!武则天为何要立无字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一种说法是,武则天为了夸耀自己,显示功高德重不能用文字表达;一种说法是,武则天有自知之明,是聪明举动,“是非功过”留待后人评说;还有一种说法是,武则天左右为难,想到死后与高宗合葬,

  • 历史上三国时期的徐庶如何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徐庶怎么死的?徐庶,字元直,本名徐福(《魏略》中为徐庶立传也是以徐福的名义立传【《三国志·裴潜传》:魏略列传以徐福、严干、李义、张既、游楚、梁习、赵俨、裴潜、韩宣、黄朗十人共卷,其既、习、俨、潜四人自有传(指的是在三国志中有传),徐福事在诸葛亮传。】)。那么,徐庶怎么死的?徐庶幼年爱击剑,行侠仗义,

  • 火烧圆明园真相揭秘:火烧圆明园元凶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对于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真相,历史学家们一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猜测及争议,迄今为止,关于火烧圆明园真相存在着两种说法。圆明园遗址第一种,也是最普遍的一种说法就是英法联军在抢夺圆明园中的宝物之后,不想让他们盗走的商品被清点出来,为了掩盖他们抢夺圆明园的罪证,所以决定火烧圆明园去销毁其抢夺的痕迹,销赃灭迹

  • 荀彧和荀攸什么关系,他俩如何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荀彧(163-212)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首席谋臣,杰出的战略家。官至侍中,守尚书令,谥曰敬侯。荀攸(157-214),字公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曹操的五谋臣之一,荀彧之侄,被曹操称为“谋主”。官至尚书令。正始五年(244)被追谥为敬侯。荀攸为人心思机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