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清朝的士兵为什么不穿重要的护身工具盔甲?

清朝的士兵为什么不穿重要的护身工具盔甲?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709 更新时间:2024/1/8 0:44:54

兵器时代盔甲对士兵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护身工具。那么,为清朝的士兵不盔甲呢?

这揭露了古代部队的真正形象。只有有钱、装备的精兵才有盔甲。

1、清军里是有装备盔甲的军队的。但是大部分地方练、绿营军都没有着甲,八旗有一部分铁甲或清朝棉甲(只是分类命名,并不纯粹是棉花)。

2、因为火器的装备与使用,使得古代盔甲都没用了。前期清朝的棉甲淋水之后,还能防御早期的明朝火绳枪(仿制于日本铁炮,日本又从葡萄牙人那里学的),到了后期,抬枪出现以后,基本上也就没什么用了,加上装备盔甲,又很贵,所以,干脆不大量装备了。明朝武备志里总结选择盔甲对抗火器中提到了铁甲对抗铁炮(日本仿制的葡萄牙火绳枪)的情况:“铁甲易生金肃烂,必不可用矣。倭夷土贼率用火铳器,而甲有藤有,皆可用。但铅俱能洞入,且体重难久。”西方人也一样,他们经在火器时代发展完善了板甲,在艺复兴末期甚至十年战争时期都有一定规模的装备,但是很快他们就放弃给部队装备盔甲了,因为没用,火枪照样能穿透。

3、作战条件问题,明朝武备志:(南方)天雨地湿,铁甲易生金肃烂,必不可用矣。

4、钱的问题,古代的经费也是有限的,大量装备铁甲,那是明朝都不会干的事情。其实西方国家也是一样的,铁甲时代,普通部队都仍是一副皮甲装备,原因就是钱不够,打仗在什么时候都是花钱的。

所以,其实,也许火器时代清朝也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影响,但是要原因还是财政支出的问题。其实历朝历代的古中国军队,也是不能统一装备铁甲的,都是有钱有粮的精兵部队才会全身闪亮亮。

标签:

更多文章

  • 为什么明朝的皇帝大多平庸 明朝却能存在近三百年?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首先是明朝的开创了新的政府机构——内阁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之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中书省和宰相,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权利都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但是全国需要处理的政务实在太多,明太祖朱元璋虽然尽心尽责,但是长久以往也难以承受,于是朱元璋设置了文华殿大学士,征耆儒鲍恂、余诠、张长年等人担

  • 揭秘郑和竟比哥伦布早70多年发现新大陆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据英国《每日邮报》10月8日报道,英国历史学家加文.孟席斯(GavinMenzies)近日表示,中国明朝大航海家郑和早于哥伦布70多年发现了南美新大陆。报道称,孟席斯是英国资深历史研究学者、退役海军指挥官。他在新书《谁发现了美洲》中称,郑和是世界环球航海第一人,他最早发现美洲大陆,并绘制了世界海图。

  • 清文宗咸丰帝简介 咸丰帝是如何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人物档案:姓名:爱新觉罗·奕詝出生地:北京圆明园父亲:道光帝,爱新觉罗·旻宁母亲: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信仰:萨满教生卒日期:1831年7月17日——1861年7月逝世地: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民族:满族代表作品:紫碧山房用杜甫诗韵得二律主要成就:除弊求治,重用汉族官僚国籍:中国职业:皇帝别名:清文宗,图格

  • 鼻衄宿疾,皇太极究竟得了什么怪病而死?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在封建集权制度森严的中国古代,帝王的死亡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而死亡原因则是其中最忌讳的部分。因此,中国古代大部分的帝王死因都是一笔带过,其中不乏引人怀疑的历史悬案。今天,我们要探究一位清朝皇帝的死亡之谜,他正是清朝的奠基人之一——清太宗皇太极目前关于皇太极死因的两种说法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是后金

  • 清末立宪运动:一场最终失败的政治制度实验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立宪运动其实是晚清的政坛上一件轰轰烈烈的大事,它曾经引发了无数当时开明人士的追捧,认为中国从此得救了。可是他们注定失望,因为立宪运动最终只是喊了一个很响亮的口号,最后却是失败了的。立宪运动配图关于立宪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几点解释。但是根本原因就是,中国的经济问题。中国经济还是非常落后的,小农经济已经成

  • 寡妇门前是非多,古代女子丈夫去世了该如何过活?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从尚有文明的古代到科技发到的今天,婚配制度经历了几个阶段:杂乱性交时期、群婚(血缘群婚、族外群婚)、对偶婚、一夫一妻制。婚姻的动机早已不在是单纯满足生理性需求,而是双方财富、心理及生理的多样性的结合。说现代人对待感情心思复杂,不如古代人来的单纯。那是你不了解,古代的对于婚配的扭曲与毫无人性。不信,那

  • 为什么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陵墓是倒葬的?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在位16年。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提倡文人政治,开创了中国的文治盛世,是一位英明仁慈的皇帝,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可惜在49岁的时候就过世了。葬于永昌陵。也就是现在的巩义市西村镇。时过境迁,如今的赵匡胤墓地,墓南侧一石碑上写着“宋太祖赵匡胤之陵墓”,碑不大,高大的墓丘上长

  • 揭秘传国玉玺失踪之谜:石沉大海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导读:“万里号”津沪特快客轮在1948年4月12日沉如海底,有传说是秦始皇登基时用过的“传国玉玺”也石沉大海。庆幸的是解放军营救及时,船上1230名旅客和船员全部安全上岸,其中包括着名的“翡翠大王铁百万”铁宝亭。平津富豪商贾撤往上海南京1948年3月,蒋介石集团在战场节节失利的形势下频频下达密令,将

  • 咸丰帝的妻子都是谁?咸丰帝后妃列表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风流皇帝一生醉心肉欲,沉迷于酒色之中,实际上他的后宫妃嫔,却并不像人们想的那么多。咸丰帝一生共有两位妻子,还有一位是因为生了其独子同治帝,而登太后位的,这位猛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后。咸丰帝的原配妻子为孝德温惠诚顺慈庄恪慎徽懿恭天赞圣显皇后萨克达氏,萨克达氏是咸丰帝为皇子时的嫡福晋,道光二十七年,清

  • 史上各朝帝王御幸制度揭秘 先秦一夜御女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在君主后妃制下,从根本上说,不存在和谐平等的性生活。不仅在制度规定中不存在,即就帝王性生活的专用术语来看,也是绝对不平等的。先秦“御幸”蠡测《礼记》、《周礼》都有所谓天子立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的记载,却没有具体的御幸之法。东汉经学家郑玄在注《礼记·昏义》时认为,天子御幸之法,是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