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谜案:孝庄太后到底有没下嫁多尔衮?

谜案:孝庄太后到底有没下嫁多尔衮?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185 更新时间:2024/1/15 17:01:36

导读:孝庄太后有木有下嫁多尔衮?这个是影视剧中被炒到沸沸扬扬的话题到底是不是真的?今天,我们就为大家解开其中的历史真相。

清开国帝王努尔哈赤在天命十一年的一次大战中受伤身亡,他的第八个儿子皇太极继承王位。公元1636年,后金改称清,年号为崇德,皇太极为清太宗。太宗朝一位最显赫的人物是太宗的弟弟多尔衮。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个儿子,因大败明将袁崇焕,全歼山海关明军,一时声威大震。崇德元年,多尔衮进封为睿亲王,其实力和声望几与太宗比肩。

崇德八年,太宗去世。围绕着皇位继承宫中展开了激烈的争斗。最后,各方达成妥协,共立太宗幼年的儿子福临即位,是为清顺治皇帝,时年六岁。朝政由多尔衮和济尔哈朗共同辅佐,但实际上,拥有两白旗雄厚实力的多尔衮渐次取得了统治地位,进而独有天下,俨然为一代皇帝,以至能自由地出入宫禁。

宫中则由太宗孝庄文皇后主持。孝庄文皇后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二月初八日(公元1613年3月28日),死于清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公元1687年1月27日)终年75岁。孝庄文皇后姓博尔济吉特氏,来自蒙古科尔沁部,是贝勒寨桑的女儿。天命十年,嫁给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极,时年十三岁。

孝庄文皇后先后生下了三个女儿:固伦雍穆长公主固伦淑慧长公主、固伦淑哲长公主。崇德六年,皇太极改后金为清,封她为永福宫庄妃。两年后,生皇九子福临。福临在多尔衮等拥立下,即皇帝位,博尔济吉特氏尊为皇太后。康熙即位后博尔济吉特氏又被尊为太皇太后,去世后谥孝庄,因此,史称她为孝庄文皇后。

孝庄文皇后精明能干,工于心计,颇有智谋。太宗皇太极暴病身亡时她曾痛不欲生,想以身殉情,但念及子女尚幼,便决意抚育和保护子女。年方六岁的儿子福临即位,她更加看出了宫廷争夺皇权的险恶,便不惜一切,竭尽心力的保护自己的儿子和幼年的皇帝。福临即位是折中妥协的产物。福临即位,并不能阻止多尔衮独有天下的野心。

顺治元年,顺治皇帝来到北京,成为坐上龙椅的第一任满清皇帝。多尔衮自通州接顺治入宫以后,一直坐镇北京,控制着整个政局。多尔衮雄姿英发,心里很得意,这皇宫和天下,实际上不就是自己的?

顺治帝福临进入北京后的第一件大事便是进封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多尔衮势焰熏天,权倾朝野,朝臣无不惶悚。随即众臣尊多尔衮为皇叔父摄政王。多尔衮大权在握,俨然以天子自居,哪里会把小小的皇帝放在眼里?多尔衮自由出入宫禁,结果和皇嫂博尔济吉特氏私通,最后明媒迎娶。

当时的博尔济吉特氏虽然生下了几个子女,但正值盛年,风华正茂,楚楚动人。博尔济吉特氏的姿色和才华早就遐迩闻名,最典型的便是感化了绝食寻死的明大将洪承畴,使他归顺满清,以至成为满清铁骑顺利入关的带路人。博尔济吉特氏小太宗二十岁,时年刚刚三十,正是渴求爱抚的年龄。但博尔济吉特氏决定下嫁皇叔多尔衮,并明诏天下,将一件本应藏于深宫的个人隐私公之于世,不是出于对爱的渴求和考虑,完全是出自保护她年幼的儿子——顺治皇帝。

多尔衮也是正届壮年。他体格魁梧,仪容英伟,长于骑射。多尔衮对这位肌肤雪白如玉、美艳夺人、时人称为大玉妃的皇嫂早就垂涎三尺。他经常出入宫禁,两人眉目传情,俨然一对夫妻。多尔衮想结束这种偷情,让盛年寡居的嫂子成为自己的正式妻室。这一点,首先要征得大臣们的同意,起码是默许。多尔衮密召心腹大臣范文程,授以密计。范文程依计而行。廷议的结果当然是顺利通过,没有人敢提出异议。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于是下嫁皇叔多尔衮。

关于太后下嫁皇叔多尔衮,史学界一直众说纷纭。有的根本就否认此事。在笔者看来,太后下嫁是确有其事的,也合乎满族的传统。而且,多尔衮死后,清廷还破例追封多尔衮为诚敬义皇帝。至于下嫁时的规模如何,是否向天下颁发诏书,这还有待进一步考证。一些颇具历史价值的史书确切地记载了这件事。

孝庄文皇后下嫁多尔衮以后,皇朝的礼仪、奏章、请旨之类都要相应地发生变化。顺治三年以后,群臣上书进奏,均称摄政王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和皇上字号并列,上谕也直书皇父摄政王,甚至在殿试士子的策颂文字中,也是皇父、皇上并称。可见此事在当时几乎是家喻户晓。

多尔衮和皇太后同宫不久,以微罪为口实,将政敌领两黄旗的太宗长子肃亲王豪格监禁致死,并夺豪格的爱妻,纳为自己的妃子。顺治七年十二月初九戍时,多尔衮突然暴死边外的喀喇城,终年38岁。多尔衮死后,顺治帝颁发诏书,命丧礼一如帝制,并追尊多尔衮为成宗义皇帝。顺治帝亲政,时年14岁。

所以说,这件事很有可能就是真的,毕竟少数民族都有妻母妻嫂的传统。

标签:

更多文章

  • 盗墓贼如此猖狂 为什么诸葛亮的墓没人敢碰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盗墓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件很流行的事情,可以说盗墓这个行当是由来已久,也是从古至今遗留下来的一种社会现象。据史料记载,最早被盗的墓葬是商朝第一代君王商汤之冢,而随着春秋时期的“礼坏乐崩”,社会急剧变化,兴起了一股厚葬之风,而且由于社会动荡和战乱频繁,已经严重的干扰人民的正常生活了,于是盗墓之风由此兴

  • 一代枭雄曹操生前两大谜团 难倒了国人上千年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颇受争议的一代枭雄。他身世卑微却志向远大,依附着过人的权术和聪明,在东汉末年的董卓之乱中脱颖而出。董卓身后,曹操接管荀彧、程昱所议,于建安元年,即公元196年迎接汉献帝至许昌,最先了“挟皇帝以令诸侯”的历史。曹操因此在政治上占有了绝对的上风,夺徐州诛灭吕布,战官渡大北袁绍,慢慢同一了

  • 为什么宋朝的这三个皇帝都拒绝登基?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导读:宋英宗赵曙———藩王登基的惊悸英宗赵曙,宋朝第五帝。明道元年(1032)正月生于宣平坊,为仁宗弟濮王赵允让第十三子。仁宗赵祯久宋英宗赵曙———藩王登基的惊悸英宗赵曙,宋朝第五帝。明道元年(1032)正月生于宣平坊,为仁宗弟濮王赵允让第十三子。仁宗赵祯久未得子,遂于宗室内择选幼子以为建储之备。谁

  • 揭秘武则天陵墓骇人一幕 盗墓士兵瞬间毙命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若问起来历史上哪个皇帝的陵墓最难挖,那么毫无疑问是武则天的“万年寿域”——乾陵。她的陵墓可以说被冷兵器时代的刀剑劈过,被热兵器时代的机枪、大炮轰过。但却依然保存完好。在过去的1300多年里,光有名有姓的盗陵者就有17人之多。然而时至今日,汉武帝的茂陵几乎被搬空了,唐太宗的昭陵也被扫荡的所剩无几,康熙

  • 刘备平定益州后做了哪一个英明决定?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刘备是三国时期蜀汉的皇帝,他个人有极强的个人魅力。在刘备平定益州之后,为了巩固统治,故而将刘璋迁往荆州,孰料此一英明决定却因关羽破坏,致使刘璋及其儿子被孙权利用,在刘备死后,竟然使得诸葛亮为此心烦三四年。刘备是不是个仁义之君,在此不便议论,但就刘备平定益州后,为了巩固政权,没有让刘璋突然“暴毙”,从

  • 李白水中捞月死?或者是因为是中毒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又称为“诗仙”。李白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

  • 未解之谜:孔明的八阵图到底是什么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八阵图在阵法上,包含六十四种,根据不同战场和敌情,选择运用。《三国志·诸葛亮传》:推演兵法,作八阵图。诸葛亮继承了前代兵家的思想,结合黄帝的“五井法”与孙膑的“八阵法”,创制出自己的八阵图,同时,他还建立了一支特种部队,安插在阵中央,提高了部队防御和反击能力。诸葛亮说:八阵完成,现在出兵,希望不败。

  • 徐福东渡日本是传说还是史实?徐福墓在哪里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有些事情并不一定是因为有了结果才让人们记住,相反,有些事情就是因为没有结果所以才被人们记住并流传。徐福东渡的故事就是这样一个人人知道的迷,到底徐福东渡日本是传说还是事实?图片来源于网络话说,秦朝年间,秦始皇追求长身不死,遂召集天下能人异士为他修炼长生不老仙丹,而徐福就是被秦始皇选择的人之一。后来,徐

  • 中国最后两个朝代明朝和清朝:哪朝明君多?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在大家的印象中,中国最后两个朝代明朝和清朝,相对来说清朝的明君相对多些,而明朝除了前几位皇帝好一些以外其他都不行了,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皇帝是明君就真的能带动国家进步吗?还是说昏君的统治就会使国家退步?其实不然,那么为什么清朝皇帝看上去没有昏君?其实清朝只是看上去都行,并不是没

  • 大秦帝国观感之二战神白起悲剧是怎么形成的?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大秦帝国观感(2)秦将白起,神一般的存在,毛泽东说,“论打歼灭战,千载之下,无人出其右。”白起又被称作人屠——战国因为战争死了300万人,有165万是白起杀死的。特别是长平之战,白起歼灭赵军45万,这里的歼灭不是受降,而是真正的歼灭,灭绝生命,只留下240少年回到了赵国。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一将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