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费诗是谁,诸葛亮为什么不敢提拔费诗?

费诗是谁,诸葛亮为什么不敢提拔费诗?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320 更新时间:2023/12/25 17:51:37

刘备麾下能人良将颇多,这其中有一位很特殊,此人被贬15年关羽对他佩服有加,却惹得刘备记恨,诸葛亮也不敢提拔他。那么此人是谁呢?

读《三国演义》的时候,大家应该都认为刘备称帝是顺理成章的事,毕竟小说里的刘备是正义和正统的象征,加上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帜,就算是当皇帝也是继承祖业,与曹操等人的自立为王截然不同,称得上是众望所归。因此我们并没有在文中看到有谁反对。

那现实中是什么情况呢?讲道理,一般的大臣肯定是支持自家老大称帝的,毕竟称帝后一般都会给臣子们论功行赏,还会升官加爵,然而在刘备称帝之前竟然有一位大臣公然上表反对。这个故事在小说里没有,所以很多读者感觉陌生,但陈寿《三国志·费诗传》中有明确记载。

这个敢在刘备称帝一事上触霉头的大臣叫做费诗,从此他在刘备心里也算是挂了号。费诗,字公举,犍为(今四川省乐山市)人。他起先效忠于刘璋并担任绵竹令一职,后来在刘备进攻绵竹并准备谋取益州的时候,费诗连表面上的抵抗都没有就直接投降,绵竹顺利成为刘备的囊中之物,也算是为刘备接下来能顺利占领益州立下了不小功劳。

占领了益州之后,刘备宣布自己是益州牧,于是任命费诗担任督军从事,不久之后又擢升为州前部司马、牂牁太守,这一路青云直上,两人的关系算是蜜月期。等到刘备自称汉中王的时候,黄忠被封为后将军,关羽被封为前将军,对此关羽是怒不可遏,大发雷霆。于是费诗就私下里劝慰关羽,只是轻轻松松说了一番话,关羽就心服口服地收下了前将军的印绶,费诗的口才可见一斑。

都已经称王了,称帝的日子还会远吗?当然不会。刘备手下的大臣们在听说曹丕篡汉之后,也积极行动要推举刘备为帝。群臣们正忙着张罗的时候,费诗却冒大不韪地上了一道表章,公开反对自家老大称帝。这个表章的大概内容如下:

殿下您(指刘备)之所以千里迢迢来到益州,广纳天下英杰,为的是讨伐篡汉自立的逆贼曹操。如今我们正大敌当前,距离您“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理想也相去甚远,在这种情形下自立为帝,恐怕您难以做到服众。想当年高祖刘邦与霸王项羽约定,先推翻秦朝的人为王,率先达到这一目标的高祖尚且还有推让帝王之心,而殿下您如今的地盘还仅限于蜀地,因此我认为您自立为帝的举动很不合适。

其实在这种形势下,并不是只有费诗反对刘备称帝,不过直接一言不合就上表的就只有他了。根据《三国志·刘巴传》所注引的《零陵先贤传》记载,刘巴在听说刘备想要称帝之后,急急忙忙和主簿雍茂求见刘备,建议他暂缓称帝。

说实话,笔者还是很佩服这几个人的勇气。不过,敢于跟领导唱反调,往往下场不会太好,尤其是连诸葛亮都不赞同这几个人的意见。于是费诗在上表后不久,就被自家老大冠上了忤逆不道的罪名,直接贬为永昌从事,算是眼不见为净。这还算好的,毕竟刘备念其有功,开始说的那位提意见的雍茂最倒霉,直接被处死了。至于事件的另一位主人公——刘巴,虽然没受什么处罚,看到费诗和雍茂的下场也是冷汗直冒,从此少言寡语,私下也不与任何人往来,开口只说公事。

这三人之所以落得如此下场,其实原因大家都明白,不过是违背了自家老大称帝的意愿,在当皇帝这个事情上,我想没有任何人可以容忍反对者。当然,从这一事件中我们也能看出,刘备当初称帝其实还是遭到了一定反对的,反过来说,那个以宽厚待人著称的刘备也将自己的阴暗面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刘备称帝已成定局的形式下,费诗却是我行我素,敢于出头,不能不说是逆潮流而行,自然也有穿不完的小鞋,从此费诗的仕途一直没有任何进展,据常璩所著的《华阳国志》记载,在刘备称帝4年后费诗仍担任从事一职。在诸葛亮时期,由于先帝给他定下了“忤逆不道”之罪,诸葛亮也不好替他翻案。加上费诗在诸葛亮策反孟达一事上又表达了反对意见,因此他仍旧是原地踏步。

诸葛亮死后,轮到蒋琬当政,费诗才被终于迎来升迁,担任了谏议大夫一职。费诗整整用了15年多的时间才算是当上这个职务,他在以前的位置上浪费了太多时光,自身才华无法施展,着实令人惋惜。不过按照费诗的性格,如果他的主公不是刘备,估计也早就身首异处了。所以这么看来,费诗最后能在家里去世,也算是得以善终了。

标签:

更多文章

  • 群雄之一袁绍为什么在三国争雄中那么早败落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袁绍出身东汉名门”汝南袁氏“,自袁绍曾祖父起,袁氏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他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称。袁绍早年任中军校尉、司隶校尉,曾指挥诛杀宦官。初平元年(190年),与董卓对立,被推举为关东联军首领。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绍先占据冀州,又先后夺青、并二州,并于建安四年(1

  • 传国玉玺失踪之谜:传承1500年后最终消失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玺”在秦以前尊卑通用,官、私印均可称“玺”。汉蔡邕《独断》云:“玺者,印也;印者,信也。”到了秦始皇时,秦始皇下令镌刻皇印,宣称只有皇帝印才可称玺,奉为天命的象征。又独以玉,作为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所以叫“传国玉玺”,又称“传国玺”。“传国玉玺”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

  • 圣经中的巴别塔在历史上真实存在?众说纷纭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巴别塔又称通天塔,据《圣经》记载,远古人类联合起来兴建能通往天堂的高塔,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上帝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使人类相互之间不能沟通,计划因此失败,人类自此各散东西。圣经中所说的巴别塔,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据记载,古巴比伦王国的几位国王都曾进行过巴别塔的修建工作,但外来征服者不断地将之摧毁,摧

  • 慈禧为什么让光绪喊她为亲爸爸而不是皇额娘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慈禧,这位晚清历史响当当的人物,曾执掌中国命运数十载的女人,虽然没有登基称帝,却一直大权在握,历经咸丰、同治、光绪三朝,命非常硬,克死了丈夫和儿子,就算是1908年去世的前一天也要把光绪帝弄死,独断专行,霸道蛮横可以形象的来形容其一生的轨迹。大家都知道,光绪皇帝并不是慈禧的亲儿子,慈禧的亲生儿子是同

  • 曹操为什么要收降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徐晃?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徐晃三国时期曹魏名将,他第一次出场就让曹操赞不绝口:行不到数程,前至一高陵。忽然喊声大举,杨奉、韩暹领兵拦路。徐晃当先,大叫:“曹操欲劫驾何往!”操出马视之,见徐晃威风凛凛,暗暗称奇;便令许褚出马与徐晃交锋。刀斧相交,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败。曹操是个爱才的人,立刻动了收降徐晃的心思。说到做到,即刻便派

  • 神雕侠侣孙婆婆 孙婆婆临死前求了小龙女何事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神雕侠侣孙婆婆是金庸先生笔下一名善良人士。孙婆婆出生年月不详,虽然在《神雕侠侣》中孙婆婆是位配角人物,但是她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苏婆婆是古墓派的元老人士,当初林朝英开办古墓派时,孙婆婆一直服侍着林朝英直到林朝英死去。图片来源于网络后来,孙婆婆一心一意照顾着小龙女师父。原著中,孙婆婆长相非常丑陋,从

  • 顺治为什么不能在董鄂妃生前给她皇后称号?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顺治皇帝和董鄂妃的爱情故事可谓感天动地,顺治帝在册封董鄂妃为皇贵妃时,以册封皇后的礼节来册封董鄂氏。那么,顺治帝如此宠爱董鄂妃,为何不再董鄂氏生前给她皇后名号,而是要等到死后追封呢?顺治与董鄂妃初逢,一个十九岁,一个十八岁,正值花一般的年纪。顺治将董鄂妃视为倾城佳人,红粉知己,她对董鄂妃的情感可谓是

  • 诸葛亮没用子午奇计:是对是错?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魏延是一位足智多谋,骁勇善战的军事奇才,却受到诸葛亮的质疑和压抑。后来诸葛亮也没有采纳魏延所提的“子午奇计”,这一举措对蜀汉的政局来讲到底是对还是错呢?建兴六年(公元228年),第一次北伐,魏延献“子午奇计”,魏延综合分析了当时敌我形势和有利时机后提出:“今假延精兵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

  • 揭秘水浒传中武松最好的朋友为什么是鲁智深?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武松和鲁智深相见甚晚,大概是二龙山才真正成为知己的。除此之外,二人似乎并不相识。不过这并不妨碍,二人成为过命之交。一直以为,梁山上,只有武松鲁智深才是真汉子大英雄。武松一路打猛虎打蒋忠杀潘金莲杀西门庆,鲁智深救金翠莲救林冲,似乎一部水浒最荡气回肠的莫过于武松鲁智深二人,尽管一个杀人,一个救人。为何武

  • 未解之谜:木乃伊究竟是如何制作完成的?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美国得克萨斯州A&M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古代埃及的木乃伊进行了研究,从而揭开了3000多年前防止尸体腐烂的秘密。1、法宝提炼焦油制作木乃伊A&M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马龙·肯尼卡特、蒙库·基姆和钱瑶荣(音译)与亚历山大大学的同行一起经过研究发现,数千年前的埃及人用从中东地区搞到的石油提取焦油将尸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