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揭秘:乾隆为什么选择在执政六十年时禅让皇位?

揭秘:乾隆为什么选择在执政六十年时禅让皇位?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777 更新时间:2024/1/15 4:03:00

乾隆六十年,已是八十五岁高龄的乾隆皇帝决定将皇位禅让给第十五子永琰,也就是后来的嘉庆帝,自己退位称太上皇帝。

乾隆为什么要选择在他执政六十年的时候做出如此举动?在这一举动的背后是否有一种压力笼罩着乾隆帝呢?在这千古罕见的权力交接中,究竟发生了哪些波折?

永琰终于通过了父皇乾隆帝长达二十二年的考察,最终登上皇帝宝座,确实有他的过人之处。那么,在这漫长、苛刻的皇储考察中,永琰是如何表现的呢?面对禅让皇位的父皇乾隆,嘉庆帝该如何对待呢?而乾隆帝是否能默默无闻地退出政治舞台呢?

乾隆六十年正月初二日,公历是1795年1月22日,乾清宫内外花团锦簇,顶翎辉煌,乐曲悠扬。八十五岁的乾隆老皇帝设家宴招待前来拜年的家族成员和近支宗室。由于钦天监预报正月初一恰逢日食,于是,推迟到了今天举行。皇子、皇孙、皇曾孙、皇玄孙济济一堂,依次向皇帝行礼拜年。看着子孙满堂的盛况,遥想临御天下六十年的历程,乾隆皇帝感慨万千。

太监抬来了满满几大箱银元宝,乾隆帝要给子孙发红包。领到红包的人忙不迭地叩头谢恩,还没领到的人两眼直勾勾地期待着。然而,红包发完,唯独一个人没给,这个人是谁?您猜,他就是皇十五子永琰!

为什么不给我,本来应该人人有份,为什么偏偏落下了自己?永琰不敢质问,但一脸错愕,楞在那里。大家也百思不得其解。看来是故意不给十五阿哥的,不像是忘给了,这是为什么呢?

这时,乾隆皇帝不紧不慢地轻声说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你要银子何用?”

“你要银子何用”?这是什么意思?什么人有钱无处花?

短暂的沉寂,现场立即迸发出一片轻声的惊叹,大家明白了,皇帝留给永琰的“红包”最大,堪称是“超值大礼包”–未来大清朝的锦绣江山!

几十年的秘密揭晓了,尽管现场的所有人对这个秘密都有心理准备,但当这一时刻到来的时候,大家还是心潮澎湃,尤其是皇子们更是说不清酸甜苦辣;另外,储位归属本是皇家大忌,皇帝欲言又止,并没有说得很透彻,大家都不知如何表态,永琰本人更是尴尬。

权臣泄密,欲立首功

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二日黄昏,永琰居住的跟冷宫差不多的撷芳殿的大门被拍打得山响,几个侍卫怒气冲冲开门一看,顿时矮了半截,有的弯腰请安,有的飞奔上房,向永琰通报,您能猜到来人是谁吗?

来人是乾隆皇帝的大红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和珅,而且,和珅的儿子是自己的妹夫,说起来也是亲戚,所以,永琰赶紧将和珅迎入客厅,请教此时来访,有何贵干?和珅笑而不答,扑到在地,连连叩头,口称主子大喜,又从怀中取出一柄玉如意,按宫廷礼节呈给永琰。永琰心里全明白了,大事已定,即将公布;和珅抢在公布之前报喜,欲立拥戴之功。和珅哪里知道,三年后,这成了杀他的一条罪名,什么罪名,拿今天的话说,叫泄露国家机密。确实,和珅这一举动有欠考虑,他提前一夜向永琰透露秘密,对永琰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反而让永琰产生疑问:你是向我卖好,还是向我示威?你无外乎就是在显示你的地位的优越吗!你敢小瞧我,莫道幼主可欺!可见,和珅弄巧成拙,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和珅刚走,宫中太监便来通知:明天在圆明园勤政殿,皇帝召见。永琰哪里还有睡意,过了午夜,立即套车程,前往圆明园候见。此时夜深人静,但出了城就发现在前往圆明园的御道上,铃声喧腾,鞭声震野,一群群马队簇拥着一辆辆马车,向西北奔驰,灯笼火把照耀得一路通明。原来皇子、皇孙以及在京的公大臣接到通知,都在往圆明园赶。看来,要改朝换代了。

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公历是1795年的10月15日,在圆明园勤政殿,乾隆帝当众开启了密封二十二年的鐍匣,取出发黄的上谕,宣布永琰为皇太子,改名颙琰,命他即日移居紫禁城内毓庆宫。颙琰叩头谢恩,表示谨遵圣谕,修身历练,以期不负重托。

紧接着,乾隆帝又宣布了更为惊人的决定:

以明年为嘉庆元年,正月初一举行传位大典,自己退位称太上皇帝,仍自称“朕”,太上皇谕旨称为“敕旨”。至于皇帝和太上皇的分工,乾隆帝也作了安排,皇帝处理“寻常事件”,如果有重要军国大事以及官员任免,由太上皇亲自指导处理,新授府道以上官员,都要到太上皇前谢恩。太上皇还有一个职责,就是每天要对皇帝进行“训谕”。

截止此时,乾隆帝统治中国六十年,除了乾隆帝以外,在场的人打记事起就使用乾隆年号,漫长的时光使人们习惯于乾隆皇帝的永存,现在,亲耳听到乾隆帝宣布他的时代即将结束,这个震撼力跟晴天霹雳差不多。

不过冷静一想,立即发现乾隆帝退位退得并不彻底,实际上大权未交,就连紫禁城里边的天子寝宫–养心殿,乾隆帝也不打算腾出来,因为他说他住了六十年,一直很顺当,不想搬家;而且,他说怕换个地方睡不着(乾隆有失眠的病)。那么,新皇帝住在哪儿?乾隆说还住在毓庆宫,可以把毓庆宫改个名,不叫毓庆宫。至于叫什么,现在没想好,以后再说吧。

看来,颙琰这个“儿皇帝”不好干。

颙琰不能不出面表态了,他说他接受太子的地位,但不接受明年改元归政的安排,因为自己一方面年纪还轻(三十六岁还年轻!古人三十而立,不像现在,三十岁还叫男孩儿、女孩儿);另一方面,虽然他这些年一直刻苦用功,但感觉还是学识有限,阅历更少,所以,他愿意“谨当备位储宫,朝夕侍膳问安之睱,得以禀受至教,勉自策励”。总之,请父亲把皇帝当到底,如果一定要归政,也应该等到寿登期颐,什么是“期颐”?期颐就是一百岁,那个时候再传位给他,他肯定不会推辞。总之,现在父皇才八十五岁,年纪不算太大,离一百岁还远着呢,所以,绝对不能接受父亲的禅让。

对于乾隆帝的退位,中央官员中除了和珅集团以外,普遍发自内心地赞同。大家都感到乾隆帝执政六十年,难免日久懈怠,目前国家积重难返,问题成山,换个统治者可能会有一番新气象;而且,乾隆帝已经八十五岁了,相比之下,国家部院大臣、封疆大吏差不多都是四十到六十岁之间的人。大家知道,老人跟老人谈得来,年轻人跟年轻人谈得来,总之,人和人的交往多局限在同一年龄段内,现在君臣之间年龄相差悬殊,隔着好几条“代沟”,根本无法沟通,平时全靠和珅上传下达,经过他这一“传达”,实际上皇帝不了解下情,臣子也难以领会皇上的旨意,结果就是和珅一手遮天,这已经影响到国家机器的运转。

但是,按照中国传统,不管是虚情还是假意,你不能不客气一番。于是,群臣言不由衷地纷纷上书皇帝,有的大臣劝乾隆帝顺应“亿兆人之心,久履天位”,有的大臣顺着颙琰的话说如果非传位太子不可,也应该“俟寿跻期颐”再举行归政典礼。前边说了,期颐就是一百岁的代名词,乾隆能活到一百岁?你还别说,乾隆对此也有点儿信心。同时,蒙古王公、满洲王公也上折恳请,一时声势浩大。

面对朝野反对他退位的呼声,乾隆皇帝是什么态度呢?

标签:

更多文章

  • 柏林战役中德国战败的原因在于希特勒吗?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柏林战役对于世界历史来说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世界历史的转折点,如果没有苏联红军206万人投入柏林战役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因为柏林战役德军战斗力可以用恐怖两个字来形容,根据不完全统计,在柏林战役之前德国号称80万人,一共集结了48个步兵19个摩托化16个装甲师,除此之外还有七百门火炮和迫击炮,五百辆

  • 三国的夏侯杰怎么会被张飞吓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夏侯杰怎么会被吓死历史上的夏侯杰是曹操的侄子,长得高大,相貌英俊。夏侯杰的胆子非常大,在乡间很有盛名。那夏侯杰怎么会被吓死?在小说中,夏侯杰被张飞的巨喝声吓死了。夏侯杰一死,曹军败退,成就了张飞的赫赫威名。夏侯杰也至此成为大家的笑柄。夏侯杰在三国演义中是曹操的侄子。为人非常的胆小,曹操为了锻炼他,经

  • 历史探案:揭秘雍正帝死亡之谜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一是正常死亡。官方记载说雍正是忽然发病身亡。作为第一手资料的《起居注册》中是这样记载的:“八月二十一日,上下豫,仍办事如常。二十二日,上下豫。子宝亲王、和亲王终日守在身旁。戌时皇上病情加重,急忙在寝宫发布遗诏给诸王、内大臣及大学士。龙驭上宾于二十三日子时。由大学士宣读朱笔谕旨,着宝亲王继传。”由以上

  • 郑成功被日本人当成民族英雄的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郑成功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你们知道郑成功被日本人当成民族英雄的原因是什么吗?今天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在中国古代,很多帝王都为了可以提高自己的声望,稳固政权而四处占领地盘,因此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战争频发,人们经常生活在跌

  • 史迹档案:唐朝皇家龙脉被隔断之谜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在他统治的时代,中国成为当时世界唯一的文明最为强盛的大一统帝国。作为一个政治家,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功。据史书记载,贞观年间“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

  • 揭秘千年木乃伊:马王堆女尸头顶神秘的皇家光晕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神秘的古墓,离奇的传说,传世的奇闻,诡秘的咒语……1972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发掘的汉墓,是我国考古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其中一号墓发掘出了一具女尸,该女尸埋于地下已经二千一百余年,但出土时外形完整无缺,全身皮肤细腻,皮下脂肪丰满,软组织尚有弹性,肌肉组织和软骨等细微结构也保存较好,往其体内注射防腐剂

  • 屋大维在哪次战役取代安东尼成为罗马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屋大维是罗马帝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他是罗马帝国著名的凯撒大帝的继任者,也是他的养子。在凯撒大帝被元老院刺杀以后他继承了位置,他的到来结束了罗马帝国的分裂状态,为罗马带来了两百多年的和平。屋大维塑像照屋大维被称为奥古斯都是因为他为罗马做出了巨大贡献。奥古斯都屋大维的成就很高,他继位的时候罗马帝国还处

  • 北周静帝宇文阐为什么禅位给杨坚?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北周静帝宇文阐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孙子、北周宣帝宇文赟的长子。579年,受宣帝内禅即位,时年7岁,由隋国公、外祖父丞相杨坚辅政。大象三年(581年)禅让帝位于丞相杨坚,杨坚登基。至此北周灭亡,隋朝建立。北周静帝宇文阐为什么禅位?北周边界被揉冉人侵犯,官员们眼见宇文阐年纪幼小无力主理国事,于是请求杨坚登

  • 三国时曹操为什么要收降与自己为敌的徐晃作将军?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徐晃(?-227年),字公明,河东杨(今山西洪洞东南)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本为杨奉帐下骑都尉,杨奉被曹操击败后转投曹操,在曹操手下多立功勋,参与官渡、赤壁、关中征伐、汉中征伐等几次重大战役。樊城之战中徐晃作为曹仁的援军击败关羽,因于此役中治军严整而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之风”。三国演义第14回中描写

  • 皇陵居然葬太监!揭秘史上唯一葬入太监的皇陵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导读:十三陵是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建于永乐年间。永乐皇帝朱棣派出大臣寻找最佳风水地建黄陵。然而,足足寻找了两年的风水宝地,居然葬了一位太监,这位太监是谁,为什么可以葬入黄帝陵呢?十三陵修建于永乐年间,是明朝皇帝的墓葬群。永乐皇帝朱棣派出大臣踏遍大江南北寻找最佳风水宝地建皇陵,足足两年找寻的地方没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