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揭秘谁是三国最三心二意的人 不是吕布!

揭秘谁是三国最三心二意的人 不是吕布!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394 更新时间:2023/12/25 0:14:42

在《三国演义》中,吕布是个出了名的负义小人。

事主不忠,反复无常,谁收留他都等于养虎为患。因此当吕布被擒推上白门楼的时候,一向爱才惜才的曹丞相不仅没有因为吕布武功高强将其收于麾下,反而毫不犹豫地将其推出去斩首。人生悲哀,莫过于此。

吕布最大的悲哀在于:道德水准太低,自我定位太高。两者之间,太过悬殊。能力越强,危害越大。命运结局,自然也会背道而驰。

这个世界上,像吕布这样的人不少,并不值得惋惜。

在小说中,除吕布之外,还有一个极其相似的人物,也是三心二意,不得善终。这个人,就是数次易主的西川降将孟达

孟达,原来是西川刘璋的手下,后来刘备进取西川,孟达随刘璋一起投降。孟达的投降,不像张松李严法正等人,都是早有打算且有功于刘备。孟达则纯粹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到了刘备帐下,尽管手无尺寸之功,而刘备出于拉拢安抚西川降将的需要,还是让其做了养子刘封的副手。按说如此厚恩,孟达就应该振作精神,有所报答。但孟达出尔反尔、三心二意的秉性决定了,到哪里都不会从一而终,踏实工作。

尽管工作干得不怎么样,刘备为了大局,始终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没有认真追究。而后来的一件事却完全暴露出了孟达的“小人心态”。由于关羽的傲慢轻敌,吕蒙白衣渡江,奇袭荆州,万般无奈之下,关羽派廖化向驻扎上庸的刘封、孟达求救。

孟达平时工作不认真,关键时刻却能出坏主意。

当刘封与孟达商量是否出兵的时候,孟达说道:“量我等山城之兵,以抵两家之强兵,正如驱羊入虎窟耳。”这句话,孟达说的倒没错,论军事实力肯定不行。但能力大小是个水平问题,发不发兵却是一个态度和大局意识的问题。见孟达阻拦,刘封为难地说道:“奈关公是吾叔父,安能坐视而不救乎?”如果说孟达不愿发兵是因为力量薄弱还有情可原,但下面的一番话却真正表现出了孟达的小人做派和私心杂念。

见刘封有些为难,孟达进一步说道:“公以彼为叔,彼以公为草芥耳。昔汉中王登位之时,欲立后嗣……王遣人往荆州问于关公。关公却说:‘封乃螟蛉之子,使往山城之远,免遗祸于亲骨肉也。’以此观之,安得不以公为草芥乎?”

此语一出,至少说明了两点:一是孟达不顾大局,不忠不义。二是有干涉家事国事的嫌疑。想当年刘备立嗣时,第一个征求意见的就是诸葛亮,而诸葛亮却说:“此家事也,须问关、张可矣!”以诸葛亮的威望和地位,尚不敢对人家说三道四,而孟达却振振有词,可见其内心之阴暗。

或许是孟达的话深深刺激了刘封,二人始终不肯出兵,致使关羽大败被擒。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关羽在麦城被杀之后,孟达内心也是不得安宁,怕惹火上身,担上罪名,最后干脆以上庸城为进身礼物归附了曹丕。这还不算,投降之后,还写信给刘封:“阿斗无能,刘备立之。将军非其至亲骨肉,形同路人。”到了此时,孟达还在挑拨刘备和刘封的关系。可见,孟达不仅不忠不义,而且还有个“嚼老婆舌”的坏毛病。在这一点上,连那个号称“三姓家奴”的吕布也不如。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偏喜“嚼舌头”的人投降曹丕之后,却受到了极高的礼遇,“曹丕每称将相之才,时以骏马衣服、玩器金珠而赐之”,这还不算,“曾同辇出入”。后来,孟达被“封为散骑常侍,领新城太守,镇守上庸、金城等处”。如此重用,的确让人匪夷所思,不甚理解,以至于魏国“群臣无不惊讶”,真不知道曹丕脑袋是进水了,还是让驴给踢了。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好景不长,曹丕驾崩,曹睿继位。

此时的孟达,本来还在做着“两朝元老”的美梦,却不料曹睿对他“不感冒”,最后赏赐也取消了,待遇也降低了。这一来,孟达又不满意了,于是趁着诸葛亮出祁山伐魏的机会,孟达就写信给诸葛亮,表示要将功折罪,做伐魏的内应。结果刚有个风吹草动,就被司马懿识破。还未等孟达反应过来,司马懿就亲率大军突然出现在面前。最后将孟达斩首,并将首级送到了洛阳。

至此,这个间杂的小人终于结束了其复杂的人生。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需要感情,有些人需要培养,有些人需要结恩,而有些人你只能不停的给他填饱肚子。

现在的问题是,欲壑难填、反复无常的人很多,你即便是给他“吃龙肉”也不一定喂得熟分。到时候,反过来咬你一口,难免不受其害。

标签:

更多文章

  • 渭水之盟受到的评价到底为什么那么高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明君,他的贞观之治成为后世多少皇帝借鉴的典范。但众所周知的是他皇位的得来并不是名正言顺而是杀了身为太子的哥哥之后,逼着他的父皇传位于他的。也正是因为玄武门之变,引起了外族突厥的侵犯。唐太宗渭水之盟是他在玄武门之变后的第一个传颂万世的事迹。李世民画像在玄武门事变之后,唐王朝权力

  • 揭秘未解谜团:为什么从未发现元朝皇帝的陵墓?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封建王朝的皇帝死后一般都有陵墓,唯独元朝皇帝没有留下一座陵墓。这是一个千古之谜。明朝叶子奇《草木子》中记载:元朝皇帝驾崩,“用啰木两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加髹漆,毕,则以黄金为圈,三圈定(箍两头、中间)”。然后,掘深沟一道埋葬,“以万马蹂之使平。杀骆驼于其上,以千骑守之。来岁

  • 荣安固伦公主是谁 她的丈夫又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荣安固伦公主(1855年—1874年),清咸丰帝长女,母庄静皇贵妃他他拉氏。咸丰五年五月初七生,同治五年九月奉两宫皇太后懿旨指配给世袭一等雄勇公符珍为妻。同治九年九月破格封为皇后所出的嫡女等级——荣安固伦公主,十二年八月下嫁,次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逝世。荣安固伦公主(1855年-1874年),清文宗咸丰

  • 古代女性为什么对丈夫纳妾逛妓院视而不见?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导读:中国古代的女性为什么对丈夫纳妾甚至是逛妓院都当做视而不见呢?在我国古代有些女性甚至会鼓励自己的丈夫去纳妾,因此妾文化也才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似乎只有逼迫丈夫去纳妾才能给自己里一个贞节牌坊似的,这样的价值观在中国可谓是一大奇观了。所以在古代中国女性见自己的男人去妓院嫖妓倒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心中感

  • 获历史上第一称号破鞋的人竟是她?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有道是,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在齐子文姜眼里,她哥哥诸儿也就是齐襄公就是她的前夫。不仅是前夫,只怕也是她的初恋情人。因此,文姜虽然和鲁桓公过了十八个春秋,但是心里自始放不下她的哥哥情人。也不知是怎么整的,鲁桓公整了十八年都没把一个小女人的心整到自己这边,最后反倒把自己的小命给整没了。话说文姜嫁到鲁

  • 揭秘:沙僧挑的担子里到底装着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导读:《西游记》算是四大名著中最受人们喜爱的一部,其原著被翻拍成了很多电视剧和电影。但是细心地人们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沙僧总是会挑着一个担子,但是这个担子却很少被打开,这里面究竟装着什么东西呢?小编带你去了解一下。沙僧挑的担子里到底装着什么?看到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都不由地一怔,似乎从没有一个完整的

  • 揭光绪死亡的另一种说法:死于慈禧给他的有毒酸奶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号光绪,史称光绪帝。父亲醇亲王奕譞,生母叶赫那拉·婉贞为慈禧皇太后亲妹。在位三十四年。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年1月),被两宫皇太后立为帝,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光绪七

  • 揭秘考古发现:耶路撒冷发现耶稣被判死刑地点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导读:大多数历史学家都同意大希律王宫殿宫殿位于耶路撒冷的老城区的西部,但罗马总督本丢·彼拉多(PontiusPilate)是否在哪里判处了耶稣死刑的,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那么,耶稣判处死刑的地方究竟在哪?大卫塔:大希律王的宫殿遗址发现于15年前,考古学家对那里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在一扇门与凹凸不平

  • 揭秘恐龙庞大身躯之谜:与软骨层有密切关系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导读:大家都知道恐龙是一种体型十分庞大的生物。但你可能会很好奇,恐龙的骨骼到底有多坚硬,才能够支撑如此的庞然大物的存在。美国的科学家经过研究表示:恐龙的庞大身躯不仅仅与骨骼本身有关,还与骨骼之间的软骨层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家表示恐龙的关节比现代陆地哺乳动物更柔韧。恐龙的软骨层数超过现代哺乳动物,允许

  • 林则徐为什么晚年赞同种植鸦片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在晚清的特定历史条件下,清廷在客观上不能抵制鸦片的大量输入,也不能、无法防止白银的大量外流,但通过允许栽种罂粟、生产制造鸦片,却成功地抵制了洋烟的大肆输入,较为有效地防止了白银的外流……第二次鸦片战争,鸦片贸易合法化以后,洋药畅行全国,掠取了大量白银。这时的清朝廷禁烟政策已破产,已无法奢谈禁烟,便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