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秦朝如果是扶苏即位 大秦帝国会不会是个长久的王朝?

秦朝如果是扶苏即位 大秦帝国会不会是个长久的王朝?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890 更新时间:2024/1/16 5:23:36

秦始皇统一六国但是仅仅经历2世就亡国了,如果是长子扶苏继位,秦国的结果会如何呢?也许也会亡国,但至少不会这么短。

不可否认,秦帝国的灭亡,其因素很多,一个不容否定的因素,是关于接班人的,一旦有序地、顺利地交接班,秦帝国的基业自然会稳定发展。因此,如果当初秦始皇把秦帝国的皇位能够顺利地交接给长子扶疏,那么秦帝国的寿命不可能如此短暂,因为一个国家在稳定后,必然采取休养生息的国家政策,以尽可能地平复战争所带来的诸多影响。

根据现世仅存的一些史料,来看看扶苏公子,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扶苏的母亲是郑妃,颇有才学。给扶苏取得名字,也是来自于《诗经.郑风》里的一首诗:“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子都是传说中的美男子,但狂且是狡黠市侩的少年。这首诗是说:山上生长着扶苏,池塘里盛开着荷花。没见到像子都那样的美男子,却偏偏遇见你这样的轻狂少年郎。

从这个名字里可以看得出,秦始皇和郑妃对这个孩子的喜爱和寄予的厚望。并且,扶苏长大以后也是十分的宽厚和亲民。并没有什么市痞之气,反倒是峥峥士子之气。当年秦始皇在盛怒之下想要焚书坑儒的时候,是扶苏一人,顶着所有的压力上前冒死进谏。他说,现在的天下刚刚被平定下来,但是依然有很多边远偏僻的地方的臣民还没有及时归附。这时候依然坚持以前那种严刑峻法显然是不合适的,可能会让天下都陷入恐惧和不安之中。希望皇帝可以认真考虑。

但是,那时候的秦始皇哪里听得进去这些,还迁怒与他,一句话,把他送到上郡蒙恬的军营里去做监军,历练心智去了。当时很多朝廷大臣都觉得这是一项苦差,因为那边环境恶劣,远不及京城舒适。而且还远离朝廷政治中心。换句话说,朝中发生什么变故,扶苏也是鞭长莫及。其实,不见得这不是另一种方式的锻炼和爱护。秦朝历来就重视军功,只要立了战功,一切都好说话,毕竟,拳头硬了,谁都不怕。并且,几乎每一位继位的国君都是在军事上有所建树和造诣。所以,作为未来的继承人,理应接受战场的考验。

但是,那时候的南北军事都是初初平定,还有蒙恬这样的大将军坐镇,所以要说大的军事行动,其实很少,无非也就是去体验一把军队的生活。顺便,和军官士兵达成共识,建立自己的威望,有助于将来上位统兵作战。

秦始皇最后一次出巡,中途不幸病逝,始皇帝也知道只有扶苏继承皇位,才能把秦国带领走向强大,所以在临终前秦始皇立遗嘱,立扶苏为太子,即皇帝位。事情却急转直下,并不是和他想象的一样,丞相李斯伙同赵高一起伪造遗嘱,立了随军的胡亥为帝,胡亥生性残暴,又没有什么才能,只知道吃喝玩乐,所以大权全部落在李斯和宦官赵高手上。

可惜呀可惜,沙丘事变,胡亥和赵高一伙,伪造书信,让扶苏立即自尽。在那样动荡的时候,扶苏也并没有多想,准备动手。连蒙恬都看出书信有诈,让他不必急于一时,起码要把父亲遭遇的事情查清楚。说秦始皇派自己手握三十万大军在这里守备着,您作为监军,可是身兼重任呀。难道还不明白你父皇的苦心吗?但是,扶苏还是说,父亲要我死,难道还有再次请旨询问的道理吗?说完就自尽了。

胡亥继位后,首先就和赵高一起把宗室兄弟姐妹诛杀殆尽,而后大权全部交给赵高,自己只顾着享乐,老百姓比秦始皇时期还苦,赋税繁重,劳役不断,以至于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把建国才20余年的秦给灭了。

这是大秦的遗憾,也是扶苏的遗憾,更是千百年来中国的遗憾。我们假设要是扶苏如果能够顺利继位,那么以扶苏的仁厚,肯定会把秦国和百姓放在第一位,减轻赋税劳役,加上有大将蒙恬等人的辅助,秦国也许能是一个长久的王朝,至少不会2世而亡,可怜自秦国自秦孝公以来,经历六世君王的不断奋起,把一个积贫积弱的秦国带到最终一统天下,却败在一个不争气的胡亥手上。

假设永远只是假设,因为历史不会重演,即使是一个开明的君主,也不能阻止历史洪流的前进和改变它原有的步伐。

标签:

更多文章

  •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几个不同?一个失败一个成功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150年前,日本的“明治维新”打出过一系列旗号:从“尊王攘夷”到“公武合体”,从“王政复古”到“公议舆论”,从“文明开化”到“富国强兵”。那戊戌变法跟它又有什么不同呢?一,改革的国情不同从1185年直到1868年明治维新前的德川幕府时代,日本的实际统治权都被各种不同的征夷大将军所掌握,日本的天皇只是

  • 唐朝一支精锐军队一共出了五位皇帝 这是怎么个情况?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在唐代的时候有一支名为晋军的军队一直忠于大唐,曾和来犯者朱温对峙过,但就是这么一支一直忠于大唐的军队在唐朝灭亡之后军队内一共诞生了五位帝王。第一位皇帝后唐庄宗李存勖,李存勖实际上是这支部队的主帅,虽然他姓李但是他并不是李唐的直系后人,他是沙陀族人,他的祖父被唐懿宗赐姓名李国昌,从而这一支改为李姓氏。

  • 解密:嘉靖皇帝朱厚熜是如何当上皇帝的?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朱厚熜,兴献王朱祐杬之次子。他幼时聪敏,吟诵唐诗,学习古籍,其父亲自辅导,还让他参加王府的一切例行仪式和典礼,并经常随父进京觐见皇帝,因而,嘉靖从小就熟知朝迁的仪式和典礼的规矩。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十四日,明武宗朱厚照无子,由内阁首辅大学士杨廷和等大臣,据宗法“皇明祖训”寻找继位人,立兴献王

  • 考古遗迹发现 传说中的诺亚方舟真的存在吗?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近年来,随着考古研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尽管《圣经》中所说上帝发水一说毫无根据,但在人类历史上确实有过全球性洪水的先例,也就是说远古时代的人们确实经历过毁灭性的水灾。1850年,考古学家亨利·莱亚德在古亚述国首都尼尼微挖掘出上千片残破的粘土板。这里被考古学界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

  • 武大郎原型:家境殷实 与潘金莲白头到老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潘金莲因《水浒》已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到《金瓶梅》里,她更跃为“女一号”。按书中所写,她是所有女子中生的最美,也最擅风月的一个。《金瓶梅》这个书名,一说是“金色的瓶子里插着梅花”的意思,一说是由该书头三号女角(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的名字各取一字组成,显然后一说更为通顺。《水浒》里的潘金莲形象还

  • 唐肃宗李亨的皇后是谁 唐肃宗为什么杀了她?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唐肃宗的张皇后唐肃宗的皇后,仙颜可儿,自小聪慧灵巧,辩才无碍,但长大后变患上狡徒尖酸,巧语令色,且倾慕虚荣。肃宗为太子时,纳为良娣,颇失宠爱。肃宗登基后,册为淑妃。与阉人李辅国勾搭,过问政事,谋逐李泌,屡遭建宁王李倓诘问诘责,乃与辅国谗杀倓。乾元元年(758年)被立为皇后。欲立己子为太子,常图害太子

  • 慈禧的陵墓如此奢华 结果却让人大吃一惊!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慈禧是历史上著名的“奢侈”太后,生前酷爱珍珠、玛瑙、宝石、玉器、金银器皿等宝物,死后其棺内陪葬的珍宝价值高达亿两白银。李莲英是慈禧太后最信任的太监,慈禧死后往棺内葬宝时,他也是参与者之一。李莲英和侄子合写的《爱月轩笔记》中,详细记载了慈禧随葬品的种类、数量、位置以及价值等。在慈禧棺内,底部铺的是金丝

  • 揭秘大陆板块为什么可以和大洋拼合在一起?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1620年的一天,德国的哲学家、政治家弗兰西斯·培根在看地图的时候突然意识到,南美洲东岸和非洲西岸可以很完美地衔接在一起。然而,培根毕竟不是科学家,尽管他将自己关于两块大陆的想法说了出来,却没有试图去寻找证据,来证实两岸曾经是相连的。大陆板块但是培根之后将近300年的时间里,竟然没有一个科学家认真思

  • 太不争气!海昏侯墓的主人为什么只当了27天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考古发掘工作14日正式启动,作为考古界的知名专家——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家组组长、国内知名秦汉考古专家信立祥在接受采访时介绍,海昏侯墓在内的庞大汉墓群及其近旁的海昏侯国都城紫金城遗址具备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基本条件,具有重大研究和展示利用价值。从14日到16日已有大批珍贵

  • 项羽设下鸿门宴:为什么刘邦却没死?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项羽和刘邦是清朝末年农民起义军中的两大领袖。项羽进入咸阳后在鸿门设宴欲取刘邦性命,但最终却造就项羽失败刘邦建立汉朝。我们要探讨的问题是:鸿门宴上刘邦为何没有死?这得从项羽的心理谈起。首先,项羽是守义的谦谦君子。中国人讲究一“义”字,古语曰“舍生取义,杀身成仁。”项羽,出身于楚国项氏望族,他秉承了上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