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历史揭秘: 杨贵妃有可能去日本定居了吗?

历史揭秘: 杨贵妃有可能去日本定居了吗?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189 更新时间:2024/1/13 9:35:05

杨贵妃在中国是“红颜祸水”,在日本却颇有人缘,上世纪20年代,著名“红学家”俞平伯先生在《长恨歌》的评论文章中就指出,杨贵妃可能并没死在马嵬坡,而是去了日本定居。

日本人和俞平伯一样,可能也是受了《长恨歌》的暗示:所谓“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这些诗句是指马嵬事变一年后,玄宗回朝改葬,却发现杨妃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说杨妃既未升天堂,也未下地狱,而是隐居在人世间的“海上仙山”—-日本的皇宫里。

传说杨贵妃一行人被日本遣唐使救走,在濑户内海的一处港口登陆,因为那时的日本皇家一切都是仿拟唐朝,对唐朝贵妃的到来,自然是热烈欢迎、礼遇有加。杨贵妃到达日本后,受到当时的孝谦女天皇的接见,安排居住在奈良附近的和歌山上。日本都城迁平安京(京都)时她又随至京都,后病逝于京都。此外,还有另外一个版本,杨贵妃在安史之乱的形势逼迫之下,无奈乘坐“空舻舟”飘往大海,经过漫长时日听天由命地漂泊至日本山口县一个叫做“久津”的渔村的“唐渡口”,杨贵妃在海上染病,上岸不久便香销玉殒。村人合力将她葬于隔山望海的地方,这里有她的墓碑和雕像,这个版本考证了山口百惠不是杨贵妃的后裔,最多是同去的杨国忠之孙杨欢的后人。

日本文学对杨贵妃也很关注,除《源氏物语》、《溪岚拾叶集》里提到杨贵妃外,近代的《今昔物语》等书中以杨贵妃为题材的故事也是不计其数。在日本的传统剧目里,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更是经典剧目。14世纪中叶由著名作家金春禅竹创作的日本“能乐”《杨贵妃》上演至今。李隆基和杨贵妃这一帝妃之恋的悲剧故事非常适合这些剧目的“物哀”与“幽玄”的要求,从而深受日本人的喜爱。在这些林林总总中可以看出,日本人传颂的是杨贵妃的“天生丽质”和她的“霓裳羽衣舞”,以及和她有关的爱情故事。

白居易的《长恨歌》在大多数中国人读来是“讽喻诗”,在日本人读来却成了“爱情诗”,可见身份的不同理解上就有不同。《长恨歌》激发了日本人的想象力,在日本人眼里杨贵妃是来自大唐国里的贵妃娘娘,是美的化身,甚至在名古屋的热田神社被供奉为“热田大明神”,杨贵妃俨然就是“大唐”的代名词。

标签:

更多文章

  • 揭秘爱尔兰发现4000年前神秘沼泽人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近日一具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的木乃伊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沼泽人”。这具发掘于2011年的木乃伊比著名的古埃及法老图坦卡门还要古老700年。这个4000年历史的年轻成年男子遗骸发现于爱尔兰莱伊什郡,考古学家认为他是仪式祭祀的受害者,这在铁器时代晚期是非常常见的。这具木乃伊最早是2

  • 五千年悬案:揭秘李莲英身首异处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1966年的时候,人们曾经打开过李莲英的坟墓,令人吃惊的是,他的棺材里除一颗头颅和一条长辫子外,没有尸身……李莲英原名李英泰,字灵杰。祖籍浙江绍兴,明末清初其先人流落山东,后来移居直隶河间府大城县。道光二十八年(1846年)李英泰出生。父名李玉,是个修鞋匠,家境极为贫困,在家乡无以为生,全家辗转进京

  • 洪兵起义的背景介绍:天灾人患国力下降导致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洪兵起义在清朝年间算是一次比较大型的起义活动,这次活动开始的时候只是以广州为中心,在周围展开反清活动的,但是随着他们的节节胜利,不久之后参与的人员就达到了一百万人以上,尽管这次的起义活动最终没有成功,但是却在历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意义。而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大的规模和重要的意义,还是和洪兵起义背景有着

  • 北宋开国元勋石守信为什么自毁英名?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在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背后,一直有几个人默默支持着他,石守信便是其中一位。史书记载,赵匡胤黄袍加身,石守信是六位“翊戴功臣”之首。这位年轻的开国元勋,接下来的政治生涯会怎样呢?开国元勋赵匡胤能当皇帝,石守信堪称首功石守信是北宋开国将领,浚仪(今河南开封)人。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仝相卿说,《宋史》

  • 历史谜团:孙权为什么把妹妹嫁给刘备?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孙权的妹妹是青春年少如花似玉,刘备是入土半截漂泊半生,两人怎样相遇都是一段错误。如此不和谐的画面大家想都不敢想象,孙权是个英雄,连曹操都非常赞叹:“生子当如孙仲谋”。既然如此,雄才大略的江东碧眼儿为何要如此打掉牙齿自己吞,为何要把自己心爱的妹妹嫁给刘备。孙权当时很厉害,是不怕刘备:其一,手下文武人才

  • 晚清几次外敌侵略 为什么能打下北方却打不下南方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中国近代史是一段屈辱的历史,从晚清道光年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到民国以来,国家一直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下。尤其是在晚清时期,列强可以肆意的侵略刮分我国的领土,但是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一个奇特的现象,晚清时期,虽然列强对我国侵略很严重,但是主要是北方的土地和城市被侵略,被攻占,而南方城市相对来说就不

  • 明末抗清大将:老百姓为什么争相食其肉?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袁崇焕(1584年—1630年),字元素,生于广东东莞石碣,祖籍广西梧州。明朝末年蓟辽督师。天启二年(1622年),明军与清军交战,明军在广宁大败,13万大军全军覆没,40多座城失守,明朝边关岌岌可危。就在这一年,袁崇焕挺身而出,投笔从戎,出镇山海关,替国家镇守辽东。四年之后,努尔哈赤率兵十三万,攻

  • 中国的行政区划省最早是什么时候建立的?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自元代开始,中国出现了一种新的行政区划制度,其最高一级的行政区划单位为行省(简称为省),因此称为行省(省)制时期。此时期从13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历经元、明、清三代。省名起源甚早,魏晋时期已有尚书省、中书省之称,然皆为中枢要署,不直辖地方。隋文帝于开皇八年(588年)伐陈,曾置淮南行省于寿春,但不

  • 东林党争起因 东林党争对明朝社会的影响多大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东林党争是指明朝末年东林党与阉党等其他派别之间的斗争。东林党争在明朝延续了很多年,甚至是清政府统治下东林党争还是继续存在着,可以说东林党争对明朝和清朝时时期的政治影响是非常大的,特别是明朝的崇祯皇帝在位期间东林党的势力是最大的时候,正是因为东林党的强大,使得明朝财政捉襟见肘。下面说一下东林党争起因。

  • 刘备到底有多奸诈虚伪?看白帝城托孤就知道了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帝王心术向来高深莫测且冷血无情。人一旦走上权欲的巅峰,就再难回归本真了,刘备也不例外。了解三国的朋友都听过白帝城托孤的故事,这是刘备夷陵之战失败后退守白帝城,向诸葛亮托付身后事的故事,白帝城托孤是蜀国的转折点,从此蜀国大权转移到诸葛亮手上,而实际上这是刘备一个阴谋。刘备托孤时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