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俞伯牙的生平是如何的 他与钟子期是什么关系

俞伯牙的生平是如何的 他与钟子期是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胖次 访问量:4563 更新时间:2024/1/16 20:36:57

俞伯牙钟子期是春秋战国人士,通过资料记载得知,俞伯牙是春秋时期的楚国人,一生最爱弹琴。历代史书资料关于俞伯牙的记载颇多,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郑国人列御寇所著的《列子·汤问》篇。列御寇在这篇章中,不仅提到了俞伯牙的简介,还提到了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除此之外,荀子在《劝学篇》中,也提到了俞伯牙,书中写到“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科”。

伯牙子期画像

由此可见,俞伯牙的琴艺非常高超。话说,俞伯牙自幼聪慧灵敏,并且有着极高的音乐天赋。值得一提的是,俞伯牙的老师是当时名气颇大的琴师成连。和俞伯牙相比,史书对钟子期的简介少之又少。只知钟子期和俞伯牙一样,是楚国人。以今天的地名来说,钟子期是湖北汉阳人。相传,钟子期是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一位樵夫。俞伯牙与钟子期能遇见,得益于俞伯牙出使楚国一事。有一年,俞伯牙奉晋君之命出使楚国。中秋节那天,俞伯牙坐船来到了汉江口。

由于风浪很大,俞伯牙便停泊在一座小山下,等待风浪的平息。晚上,云开月出,景色十分美丽迷人。俞伯牙望着头上的明月,不禁琴兴大发,便席地而坐专心致志的弹起琴来。优美的琴声,刚好让钟子期听见了。钟子期沉醉在俞伯牙的琴声中难以自拔。随后,俞伯牙又为钟子期演奏了《高山》和《流水》两首曲子,两人随即结为知音。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与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这首诗歌讲述的就是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出自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一书,作者旨在通过这则故事,告知世人好友难寻的道理。话说,俞伯牙遇到樵夫钟子期之后,俞伯牙将钟子期视为知音。毕竟,钟子期能听得懂自己用琴声表达的心意。

伯牙子期画像

俞伯牙演奏结束后,便和钟子期谈天论地,把酒言欢。两人越聊越投机,互相都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于是,俞伯牙和钟子期拜为兄弟,并且约定每年的中秋节都要来此相会。和钟子期洒泪而别的第二年中秋,俞伯牙按照约定来到了汉阳江口。俞伯牙等了很久,依然没有见到钟子期的影子。于是,俞伯牙席地而坐,希望通过自己的琴声能召唤来这位知音。俞伯牙弹了很久,依然不见人来。到了第二天,俞伯牙一位过路的老人打听钟子期的下落,这位老人告诉他,钟子期在不久之前因身染重病而去世了。

临终前,钟子期留下遗言,让后人把坟墓修在江边,等到每年八月十五相会时,都可以听到俞伯牙的琴声了。听了老人的一席话,俞伯牙万分悲痛。按照老人的指引,俞伯牙来到了钟子期的坟前。俞伯牙席地而坐,用凄楚的琴声演绎了一曲《高山流水》。弹完,俞伯牙挑断了琴弦,并长叹一声,把自己心爱的瑶琴摔在了青石上,他悲伤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经不在人世了,那么我弹琴还能给谁听呢?”

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

“高山流水遇知音”讲述的就是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在古代文学典故中,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被奉为知音难觅的典范。胡说,俞伯牙酷爱练琴,为了成为声名显赫的琴师,俞伯牙曾拜成连为师,跟随他学习弹琴技巧。学习了三年,俞伯牙的琴艺大长,并成为了当地有名的琴师。但是,俞伯牙非常苦闷,因为他觉得自己在琴艺上还没有达到更高的境界。

伯牙子期画像

老师成连得知俞伯牙的想法后,便打算带着俞伯牙前往蓬莱山去拜见自己的老师方子春。准备好了充足的食物后,俞伯牙和老师成连便乘船向东海的蓬莱岛进发。一天,船行至到东海的蓬莱山,成连让俞伯牙稍微等一下,自己前去接拜老师方子春。说完后,成连就划船离开了。过了许多天,成连还未回来,这让俞伯牙非常伤心。他抬头看了看周边的一切景象,不禁触景生情。有感而发的俞伯牙即兴弹奏了一首曲子,曲调间充满了忧伤之情。从这时起,俞伯牙的琴艺大长。

事实上,成连老师让俞伯牙到蓬莱山,是让他自己感受大自然的波澜壮阔,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琴艺。俞伯牙身处孤岛,整日与山为朋,与海为伴。虽然俞伯牙成为了一代杰出的琴师,但是真心能听懂他曲子的人却没有几个。遇到钟子期后,俞伯牙感觉到钟子期能明白自己的心境,两人对琴艺有着共同的追求,因此俞伯牙和钟子期成为了知音好友。

标签:

更多文章

  • 慈禧如何让肱骨重臣曾国藩尽快裁军?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曾国藩是晚清政权的肱骨重臣,慈禧太后也非常仰仗于他。组建了湘军,替朝廷打败了天平天国,为晚清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功高容易盖主,这一点曾国藩自己心里也是非常清楚的。于是打败太平天国之后,曾国藩就主动以“湘军作战年久,暮气已深”为由,像朝廷提出了裁军。慈禧一听那自然是高兴啊,可是过了一阵子,慈禧见曾国藩

  • 揭秘:为什么古代皇室子女难以养活?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一般来说出生在帝王家的孩子应该是荣华富贵享之不尽的,但是别看他们表面上风风光光的,实际上非常不幸。中国历史上一共有帝王611人。其中,正常死亡的,也就是死于疾病或者衰老的339人;非正常死亡的,也就是自杀或他杀的,有272人,非正常死亡率为44%,远高于其他社会群体。这其中,有确切生卒年月可考者共有

  • 西汉朝特务机构:绣衣使者的职责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汉武帝时期,中国出现了一支秘密警察,这些人身穿绣衣,手持节杖和虎符,四处巡视督察,发现不法问题可代天子行事。对于这类特殊力量,汉武帝给他们冠名曰“绣衣使者”,也称作“绣衣御史”、“绣衣直指”、“绣衣执法”、“直指绣衣”、“直指绣衣使者”等,有时也简称“直指”。作为御史的一种,“绣衣使者”官位很低,且

  • 考古发现2000多岁汉代城墙 附近或有楚王宫殿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近日,徐州市中心区域一工地发现城墙遗址。昨天,省市考古专家判断,城墙系西汉楚国及后继东汉彭城国之都城——彭城的东城墙遗址。此次发现对今后徐州考古具有坐标作用。专家猜测,在城墙附近地下,或有楚王宫殿。该工地位于徐州市老城区中心彭城广场东侧,2012年8月开挖,开挖不久,工地便先后发现明、唐宋、六朝时期

  • 揭秘古代女人是如何洗澡的呢?有什么讲究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随着我们对历史不断深入研究,也发现了诸多的奇闻轶事。其中包括了古代女人一生只洗三次澡,这对我们来说太不可思议,那么这是真的吗?那么古代女人是怎样洗澡的呢?一起来看看吧。在隋朝建立以后,盘踞着蒙古大草原的突厥大可汗派遣使臣携带厚礼,进入长安向隋文帝杨坚请求和亲。隋文帝为了稳定北方的局势,也确实考虑仿效

  • 揭秘:狮身人面像为什么没有鼻子?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导读:除了金字塔以外,我们不鞥忘记的还有在金字塔旁默默守候的狮身人面像。看过狮身人面像的童鞋都会觉得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其实主要是因为狮身人面像没有鼻子。那它的鼻子究竟到哪里去了呢?挺立在人们面前的这座狮身人面像确实气宇不凡,它高22米,长75米,脸宽5米,鼻长2米,耳长2米,头戴“奈姆斯”皇冠,额刻

  • 刘备干儿子为什么不救关羽,只因受孟达怂恿吗?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熟读《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关羽大意失荆州后其实还有一线生机,他派廖化到驻扎在上庸的刘封那里求救。刘封是刘备的养子,顾念叔侄情分,本有意搭救,但一旁的孟达却进谗言:“你拿关羽当叔叔,人家并不拿你当侄子。当初汉中王立嗣犹豫不决时,曾经征询过关羽的意见。他以你的身份低微不当立,而且劝汉中王把你调到上庸

  • 宪章运动失败原因:缺乏明确的指导方针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宪章运动是一场发生在英国的工人阶级的革命运动,其主要原因则是认识到了自己重要性的工人们为了争取自己应得的利益而举行的反抗运动。宪章运动图片宪章运动背景是在英国完成了光荣革命之后的时间段开始的。首先在革命之后英国签订了《权利法案》还有《王位继承法》等一系列的法案,在法案中非常明确的定义了议会与国王之间

  • 揭秘:孝圣皇太后为什么不愿和乾隆葬在一起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中华民族历来就有子随父葬、夫妻合葬的传统。夫妻的最高境界,就是生能同房,死能同穴。在封建社会,一个女人能与自己的男人合葬,尤其是能与最尊贵的皇帝合葬在一个地宫里,是每个女人的梦想,是她们最大的心愿,这不仅是一种荣耀,更是女人尊贵身份的象征。清朝初期,皇后无论死于皇帝之前还是之后,都与皇帝合葬。能与皇

  • 考古新发现:首次在内蒙古发现辽代贵妃墓葬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辽代贵妃墓葬的发掘在我国尚属首次,它的发现对研究辽代历史,特别是辽代后族的萧氏家族及辽代奚族的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墓葬中的主人萧氏贵妃育有两女一男,是辽代后族最为显赫的开国皇后弟弟萧阿古只一系。在辽历史上,有三到四名皇后都出自该家族。而发现萧姓贵妃墓葬的另一个重大意义,就是证明了少数民族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