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揭秘富春山居图:国宝一分为二背后的天机

揭秘富春山居图:国宝一分为二背后的天机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627 更新时间:2024/1/16 23:22:52

导读:这几天,由刘德华、林志玲等人主演的《天机·富春山居图》热映,再次将人们的视线拉倒了几百年前的那副名画上。由元代杰出画家黄公望所创作的书画《富春山居图》不仅价值连城,而且还有着一段离奇曲折的身世遭遇。为这件珍宝竟会险被焚毁?又是谁将这它一分为二?

明朝末年,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被传到收藏家吴洪裕的手中。自从在父亲那里得到这件宝贝,他便爱不释手,每天不思茶饭,反复地对它观赏临摹,恨不得时刻将画卷带在自己的身边。为此,吴洪裕还专门修建了一座名为“富春居”的小屋,以此来安放这幅《富春山居图》。

这一天,吴府上下忽然乱作一团,原来是家中主人吴洪裕病危了。寝室里,在烛光的映衬下,家人围立在病榻之前,焦急地等待着老人的临终遗言。而吴洪裕由于已被病魔折腾得不成样子,此刻已说不出什么话来,只是死死地盯着枕头边的宝匣。一旁的家人顿时明白了,老爷临死前念念不忘的依旧是他那幅心爱的山水画。于是,有人把画从宝匣中取出,递到他的面前,并慢慢将其展开。这时,吴洪裕的眼角忽然流出两行浑浊的泪水。好一会儿,老人的嘴里才吃力地吐出一个字:“烧!”说完,便慢慢地闭上了双眼。

原来,吴老爷子想要将这幅名画焚烧殉葬。既然老人如此珍爱此画,为何要将它殉葬呢?大多数人认为,那是因为吴洪裕本人太喜爱这幅画作了,以至于想将它带到阴曹地府,永久的陪伴在自己的身边。

眼见这幅在吴府传承三代,被视为传家宝的《富春山居图》即将付之一炬,从人群中猛然蹿出一人,只见他抓住火中的画卷用力一甩,愣是把画给抢救出来,这个人就是吴洪裕的侄子吴静庵。为了掩人耳目,他用了偷梁换柱的办法,将另外一幅画投入火中,从而救出了这幅稀世珍品。但是,画虽然被救了下来,却在中间部位烧出几个连珠洞,从而断成一大一小两段。此画起首一段已被烧去,而幸存留下的部分也是火痕斑斑。从此,这件稀世国宝《富春山居图》便一分为二。

1652年,吴家子弟吴寄谷得到画卷后,将损卷烧焦的部分细心揭下,在重新进行接拼后,正好出现一山一水一丘一壑之景,几乎看不出是经剪裁后拼接而成的,真乃不幸中的万幸。

于是,后人就把这一部分称为《剩山图》。而保留了原画主体内容的另外一段,在装裱时为掩盖被火烧过的痕迹,特意将位于画尾的董其昌题跋切割下来放在画首位置,这便是后来乾隆皇帝得到的《无用师卷》。至此,原《富春山居图》被分割成《富春山居图·剩山图》与《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长短两部分,身首各异。

吴洪裕宁可烧掉《富春山居图》,让它永远的陪在自己的身边,也不想让这幅名画流传后世。可是,他不知道的是,除了这幅《富春山居图》以外,还有另外一幅《富春山居图》流传在世。也许,您一定会感到奇怪,黄公望不是一生只画了这一幅《富山春居图》吗?哪里来的第二张画?

说起这第二幅画,就不得不提到沈周这个名字。沈周是明代着名的书画家,明代成化年间,这幅传世之作便传到了他的手中。得到《富山春居图》后,沈周自然是爱不释手,将它悬挂在墙上,反复欣赏。就这样,看着看着就发现了问题。原来,这幅名画上没有名人的题跋,于是,他不但自己在画上题了跋,还想请别人为这幅名画题跋。

像《富山春居图》这样的名画,别人都藏在最为隐秘的地方,可是,被冲昏了头脑的沈周却大张旗鼓地将画轻易地交给了别人。果不其然,在他将画交给一位友人题跋的时候,出现了问题。这位友人的儿子对这幅名画产生了歹念,随即将画偷偷卖掉,并对外宣称是被人偷了。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沈周在一个画摊上,再次见到了这件被卖掉的名画。于是,他连忙回家筹钱买画。可是当他拿着钱来到画摊时,《富山春居图》已被人买走。痛失名画的沈周不禁放声大哭起来,可是现在后悔却为时已晚。就这样,他费尽心力得到的《富山春居图》,成为了别人的宝物。而今,所剩下的也只是名画在脑海中的记忆了。即便是这样,沈周愣是凭借着自己的记忆,摹背出了一幅《富山春居图》。

而这幅由他所摹背的画卷,也在民间流传了数百年,直到1996年的北京瀚海拍卖会上,由北京故宫博物院以1000万元的高价拍下收藏。除了沈周摩背的这幅《富春山居图》以外,现可查询的临摹本还有十幅。清乾隆年间,不知是何人临摹的《富山春居图》,竟然与真迹《富山春居图》先后传入宫廷,并由此上演了一出真假画卷之争。

1745年,一幅《富山春居图》被征入宫中,乾隆皇帝对这幅画是爱不释手,经将它取出欣赏,还在六米长卷的留白处赋诗填词,并且加盖玉玺。可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就在这幅《富山春居图》征选入宫的第二年,即1746年,地方官员又呈上另外一幅《富山春居图》。

当然,这两幅作品中,肯定有一幅是假的。但是这两幅画,实在是太像了,很难区分出真假。但是,不知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乾隆皇帝认定最先进宫的那一幅为真画,也就是他在上面赋诗题词的为真迹,而另外一幅为仿品。但是,由于后来者实在是画得太好了,简直足以“以假乱真”,所以连乾隆皇帝也不忍将它丢弃,所以也将其收入到了内府。

而其后的百年间,也没有人去质疑乾隆皇帝的鉴定。直到清朝灭亡以后,学者们才对此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那幅经乾隆皇帝鉴定为假画的《富山春居图》才是黄公望的真迹。而理由自然是,只有那幅画是半截画,并且具有明显的火烧与修补的痕迹,与历史记载相吻合。

直到20世纪70年代,经两岸专家反复鉴定,才最终确定,由乾隆皇帝鉴定为真迹的画作是一幅假画,而那幅被鉴定为假画的才是真迹《富山春居图》的后半段《无用师卷》。

就这样,假作真时真亦假,这幅假画居然骗过了朝廷鉴定专家的眼睛,被天下第一收藏家乾隆皇帝所悉心珍藏。而黄公望的真迹《无用师卷》,则备受落,被放置在了一旁长达200年之久。不过也正因为如此,这幅真迹才没被乾隆皇帝题词赋诗,加盖玉玺,落了一个“干净之身”,从而完好地保持了原画的风貌。

标签:

更多文章

  • 来歙为什么没有进云台二十八之列?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来歙(?-公元35年),字君叔,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南)人,东汉名将、战略家。他对东汉贡献极大,但为何最终未能列入云台二十八将之列呢?汉兵兴起后,王莽因来歙是刘氏姻亲,将他拘禁起来,经门客营救得以免罪。公元23年,更始帝即位,任用来歙为小吏。公元25年,更始帝失败,来歙与妹夫刘嘉归附光武帝刘秀,光武

  • 揭百年疑案 光绪遗骨竟含2000倍的砒霜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崇陵是光绪死后,才开始修建的,直到到清朝灭亡时,仍尚未建成,后由大臣梁鼎芬向逊清遗老捐集款项,才得以继续修建完成。崇陵地宫虽规制并不宏大,但工料之精、耗银之多,也是相当可观的。墓道有四重石门,每重门由两扇整雕的清白玉石合成。上面有菩萨浮雕一尊。地宫内床为青石雕成的须弥座,上面左右并排停放着光绪皇帝和

  • 揭秘恐龙灭绝新解析:源于小行星撞击和火山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恐龙灭绝的原因一直备受争议,它们究竟是死于小行星撞击,还是死于火山喷发,亦或是死于几千万年前气候的变化?恐龙死于6500万年前小行星撞击事件是一个科学史上的一个大发现,虽然我们有比较充分的证据显示恐龙死于小行星撞击以及撞击所引发的环境剧变,但仍然有研究人员认为小行星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影响因素,恐龙灭绝

  • 揭秘我国古代离婚制度:唐朝讲究好聚好散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在我国古代婚姻结构还不严密时,离婚相当自由,所谓“夫妇之道,有义则合,无义则去”。自周朝开始,夫权制婚姻家庭制度建立起来。在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夫权制家庭的基础并不稳固,如《周易》记载妻子离家出走。秦始皇巡游时发现男子招赘、寄宿女家和死了丈夫的妻子抛弃孩子改嫁的现象,于是才刻石颁令天下维护家庭稳定。

  • 历史未解之谜:朱元璋陵墓其中的明孝陵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1、明孝陵选址布局之谜去过明孝陵的朋友如果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明孝陵的神道蜿蜒曲折,跟以往朝代任何一个皇陵的神道笔直大气截然不同,为什么要如此构建?历史上诸多说法,后人伤透脑筋。直到近年专家在航拍明孝陵时才发现端倪,原来整个皇陵的布局居然是北斗七星!而为明孝陵的神道蜿蜒曲折什么要如此呢,据说朱元璋农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故事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杯酒释兵权的后果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杯酒释兵权有好的影响,促成了宋朝初年的安定局面。另一方面,杯酒释兵权也出现了不好的影响,宋朝军队战斗力的衰退与杯酒释兵权有很大的关系。图片来源于网络赵匡胤之所以实施杯酒释兵权,是因为赵匡胤看到了五代十国时期的武将作乱局面,一些高级将领在军队中非常有威望,如果国家出

  • 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面隐藏这什么秘密?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乾清宫正殿高悬着由清代顺治皇帝御笔亲书的“正大光明”匾,由于它特殊的历史意义和近年来影视作品的不断渲染,几成清王朝的一大标志。原来是顺治帝所书,康熙摹勒上石,原迹藏于故宫御书处,乾清宫悬挂的是乾隆摹拓的,后来嘉庆朝失火,匾额被烧毁,嘉庆皇帝命人重新摹拓,现在所悬挂的应当是那个时候的吧。乾清宫正殿高悬

  • 揭秘三国曹操将衣袍赐功臣的意义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对于“反面典型”,固然要不忌辣手,快刀斩乱麻,同时,对于需要倚重或者立下战功的人,也要及时激励,不吝封赏,这样才能使得人人奋勇争先,锁定下一个胜局。一代枭雄袁世凯手下有个师长叫王怀庆,是直隶宁晋人。他很小的时候就参军入伍,后来投靠了袁世凯,得到了赏识和重用。民国建立之后,蒙古的各亲王在前清肃亲王的游

  • 繻葛之战中郑军的鱼丽阵法首次得以实践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在对繻葛之战简介之前,先来介绍一下当时东周国内的形势。自从犬戎灭了西周之后,周天子东迁洛邑,建立东周。实际上此时的东周,在诸侯国内的威望已经大不如前,对底下的诸侯失去了控制。繻葛之战郑桓公因为是周厉王幼子的后代,和东周王室的血缘关系比较近,因此郑国逐渐掌握了东周王朝的权力。在郑庄公在位期间,国力得到

  • 揭秘:欧坦市古罗马文化遗迹 或为法国最古老学府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导读:在法国中东部的欧坦市有一处罗马帝国时期的文化遗迹。专家估计该遗迹建造于1至2世纪,距今已有两千余年,很可能是法国最为古老的学府遗迹。欧坦市建于罗马帝国奥古斯都大帝统治时期。该市内至今仍有不少高卢—罗马式建筑遗迹,得以保存的多数是门廊装饰,还有一座古戏院。此前,在筹建多媒体馆及儿童文化宫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