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死后身首异处?揭开绝世美人虞姬之谜

死后身首异处?揭开绝世美人虞姬之谜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005 更新时间:2024/1/16 3:28:07

她是一个绝世美人,有着令人羡慕的容颜;她是一个静定的女子,为了自己的爱人、为了自己的信仰,敢于横刀自刎、壮志牺牲;她一生跟随项羽打天下,最后项羽兵败而被迫自杀……这个奇女子就是历史上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大美人

虞姬为了不落入自己男人对手的手中,在关键时刻义无反顾地选择自刎。她自杀后被埋在哪里,在历史上一直存有争议。

有人认为,虞姬被埋在安徽的灵璧县;有的人认为,虞姬被埋在安徽省肥东县石塘镇附近的西黄村;还有的人认为,虞姬的头与尸身被分别埋在两个地方。那么,虞姬究竟被埋在哪儿呢?

京剧中有一出名剧,叫做《霸王别姬》,是当年“武生泰斗”杨小楼先生和“伶界大王”梅兰芳先生的拿手好戏。一旦杨小楼和梅兰芳共同演绎《霸王别姬》的海报一贴出,就会在戏迷之中引起轰动。

《霸王别姬》的剧情其实并不复杂,但是通过这两位京剧大师的共同演绎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虞姬是西楚霸王的爱妾,也是秦朝末年着名的女性人物之一。

相传她不仅有着倾国倾城的容貌,而且还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巾帼英雄。在项羽四面楚歌的困境之下,她一直陪伴在项羽身边,直到最后在楚营内挥剑自刎,由此上演了一场“霸王别姬”的美丽神话。

关于虞姬的这个美丽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感动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成为许多人心目中不朽的传奇。

虞姬的生前像项羽一样光芒四射确有其事,但是她死后异常荒凉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甚至她究竟葬身何处,在今天都一直存有争议。

随着考古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虞姬自杀后被埋的地点,在史学界引起了一定的争议。

有种观点认为,虞姬自杀后被埋在肥东石塘镇附近的西黄村。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是建立在一个在肥东流传了上千年的传说的基础上。

根据这个传说,楚汉相争之时,项羽兵败垓下,在肥东洒泪告别虞姬,后来虞姬被汉兵追至今肥东的石塘镇附近,饥乏交加,求食于一家从事牲畜买卖和肉食加工出售的店主,店主可怜虞姬等一行人,便以锅中卤煮之熟驴肉配料给这些饥饿的人食用。

俗话说,饥不择食,虞姬等也顾不得体面,就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风卷残云之后,也顾不得和店主告别,匆匆丢下一些钱财,就又向远处逃走了。可是,天不遂人愿,由于吃东西耽搁了时间,所以追兵很快就赶了上来。

面对一群杀红了眼的敌军,虞姬一个弱女子,而且又是美貌异常的弱女子,为了不落在敌军之手,为了表示对她深爱的西楚霸王项羽表示义无反顾的忠诚,虞姬将宝剑一横,向着霸王作战的方向深情地望了一眼,然后就自刎而亡了。

由于虞姬死志十分坚定,所以她选择了在江边自刎,死后尸体落入江中,不被敌军得到。后来,虞姬尸首随水淌于一石桥下被阻,随后,当地人将虞姬安葬在石塘镇的西黄村,“石塘”因此取之谐音而得之。

今天在该地确实可以见到一座虞姬墓,不过这个传说究竟是否属实,还没有人去考究。按照传说中的内容来看,痴情的项羽竟然与虞姬分路逃走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虞姬离开项羽单独逃亡的可能性更小,因此,其真实性令人怀疑。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虞姬自杀后被埋在灵璧当属无疑,因为当时项羽被困的垓下(就在今灵璧县城东南9公里处),虞姬自杀身亡后,在当时汉军猛烈地追击之下,如果项羽想突围,是不可能带着虞姬的尸体一起逃亡的,他很有可能是将虞姬的尸体就地埋葬。

这种观点的可信度是比较高的,据史料记载,在项羽被困垓下之后,韩信为了引诱他突围,便故意让士兵们歌唱张良所编写的一首歌谣:“人心都背楚,天下都属刘。韩信屯垓下,要斩霸王头。”暴躁无比的项羽在听到这首歌谣后果然中计,但是几次突围都没有成功。

汉军的士气越来越旺盛,此时,张良又叫汉军唱楚地的歌曲,项羽的士兵绝大部分都是楚地人,在听到楚歌之后,思乡之情顿时弥漫全军,士气更为低落。

在这种形势万分危急的紧要关头,项羽同大将虞子期桓楚商量,决定天亮前突围。美丽而又聪明的虞姬为了不给项羽突围造成累赘,于是便趁项羽不备,自杀身亡了。

虞姬死后,项羽含悲忍痛,掩埋了虞姬的尸体,天亮便率军突围了。由此可见,虞姬被埋的地点只可能是项羽被困之地,在当时那种形势之下,项羽即便想带虞姬尸体一起突围,也是不可能的。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虞姬的头与尸身分别被埋葬在不同的两个地点。尸身被埋在灵璧县,而头被埋在了定远县。在今天的灵璧县城东、宿泗公路南侧(也就是当时项羽被困的地点)所见到的虞姬墓里,只安葬着虞姬的尸身;而在位于安徽定远二龙乡(也就是明朝开国元勋蓝玉的家乡)虞姬的墓里,则安葬着虞姬的头颅。

这种观点与第二种观点在虞姬自杀身亡的原因上是相同的,不同之点在于,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在虞姬自杀后,项羽曾经带着虞姬的尸体向南突围,不料汉兵追至,项羽被迫丢下虞姬的尸体。

后来,人们便将项羽丢下虞姬尸体之处称为“霸离铺”,在项羽突围成功后,虞姬的尸体便被来不及突围的楚兵移葬于“霸离铺”东2.5公里处,人们便将虞姬葬身之处所在的村庄改名为“虞姬村”,两处自得名以来,自今沿袭不变。

这种观点尽管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并没有指明为何虞姬的头被莫名其妙地砍下来埋在了定远县,因此不足为信。

今天在定远县境内的虞姬墓,很有可能只是当地的百姓根据传说而进行的一种不切实际的推测。

一代美人在香消玉殒之后,仍然能够引起上到专家学者、下至平民百姓的讨论和探究,这仅仅是因为虞姬有着高人一等的身份,是西楚霸王的爱妃吗?仅仅是因为虞姬有着千载以来无出其右的美丽容颜吗?或许,这些都不足以使虞姬介入到专家的学术讨论范畴,以及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话题当中。

那么虞姬“引人注意”的闪光点在哪里呢?是她对霸王项羽的不离不弃,是她对爱情的忠贞!忠于自己的爱情,这才是虞姬的芳名传播千载的秘诀。

标签:

更多文章

  • 清初诗人宋琬何以被堪称莱阳一代诗宗?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宋琬(1614-1673),清初著名诗人,清八大诗家之一,字玉叔,号荔裳,汉族,山东莱阳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清顺治四年(1647)进士,曾任户部河南司主事、吏部稽勋司主事、陇西右道佥事、左参政,康熙十一年(1672),授通议大夫四川按察使司按察使;翌年,进京述职,适逢吴三桂兵变,家属

  • 刘永福为什么称自己的部队为黑旗军?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刘永福(1837~1917年),字渊亭,本名义。祖籍广东钦州(今属广西),后随父母迁徙广西上思,是我国近代史上着名爱国将领。1883年率黑旗军参加中法战争,屡次大败法军。甲午战争期间,奉命赴台抗日,但最终失败。1895年5月25日台湾割让后,拥立巡抚唐景嵩为台湾民主国总统,自称大将军。同年6月自立为

  • 宫女是皇帝的奴仆 她们是怎么保护自己的?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宫女是皇帝的奴仆,皇帝想让他怎样他就得怎样,完全不可以有自我意志,但宫女也毕竟是人,怎么可能任由皇帝摆布,日常生活中总有不方便的时候,那么他们又是怎么保护自己的呢?女子在月经期间可以拒绝皇帝的临幸,只是不能明着拒绝,否则将会触犯龙颜,招来杀身之祸。唐代著名诗人王建写过一首《宫词》诗:“御池水色春来好

  • 平将门之乱的发生产生了如何的深远影响?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平将门之乱的简介中介绍平将门之乱是公元940年发生在日本的一场叛乱。根据这场叛乱的名字就可以知道这次叛乱的主人公就是叫平将门的人,那么平将门是谁呢?他又为什么要发动叛乱呢?平将门石像平将门是日本平安中期的武将,也是恒武天皇的第五代孙子,其父亲就是镇守府的将军平良持。平将门也被称作是相马小次郎,早年的

  • 揭秘东平汉墓壁画上现孔子的真实相貌?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汉代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语言和样式形成及发展的重要时期,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汉代墓室壁画作为汉代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时代特征。到了魏晋时期,壁画墓在中原地区几乎绝迹,直至北朝才又开始逐渐复苏。在齐鲁大地和东北这片黑土上都曾挖掘出许多汉代存留下来的墓室壁画,由山东省博

  • 未解之谜:为什么很少挖掘到元朝皇帝陵?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封建王朝的皇帝死后一般都有陵墓,唯独元朝皇帝没有留下一座陵墓。这是一个千古之谜。明朝叶子奇《草木子》中记载:元朝皇帝驾崩,“用啰木两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加髹漆,毕,则以黄金为圈,三圈定(箍两头、中间)”。然后,掘深沟一道埋葬,“以万马蹂之使平。杀骆驼于其上,以千骑守之。来岁

  • 揭秘西藏野人之谜 女野人掠男人为夫?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西藏“野人”之谜是“世界四大谜”之一,历来被各界人士所关注。早在1784年,我国就有西藏野人的文献记载。近年来,在喜马拉雅山区不断有人目击野人活动,并发现有女性野人强行抢走当地男人婚配生子做性奴之事。据看见野人的人说,野人体格健硕,2米多高,女性长有丰满的乳房,男性拥有雄壮的身体,浑身长满黑色或棕色

  • 朱元璋的太子朱标是如何死的?抑郁还是被害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现在网上有很多人讨论,如果太子朱标不死,朱棣会不会造反,如果造反了,会不会成功,一搜一大把,大致的观点是朱标虽然宽厚善良,但是朱棣毕竟是弟弟,朱标即位,合理合法。况且朱标是跟随朱元璋一起成长起来的,跟朱元璋的老部下关系都不错,所以朱棣应该不会造反,另外就算朱棣造反,朱标可比朱允炆要英明的多,朱棣造反

  • 揭秘:恭谨节俭的唐宣宗出家为僧之谜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唐宣宗,汉族,初名李怡,后改名李忱。唐朝第十八位皇帝。登基之前封为光王,在位13年。唐宪宗李纯十三子,母郑宫人,元和五年六月廿二日生于大明宫,是唐穆宗李恒的弟弟,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唐武宗李炎的叔叔。唐宣宗继位后,便“尽革武宗乱政”,下令恢复货款,并诛杀赵归真、刘玄靖等撺掇武宗灭佛的十名道士,“

  • 揭秘:为什么横扫六国的秦国军队全都有将军肚?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战国时的秦国军队无疑是勇敢的,连史家都称之为虎狼之师。他们崇尚武力,英勇无畏,视死如归,令敌人闻风丧胆,因此,秦军扫灭六国如风卷残云。(图片来自网络)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规模宏大,栩栩如生,有两个令人费解的现象:其一,秦国的士兵没有一个人戴头盔,一些士兵戴的是麻布做成的小圆帽,更多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