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吴三桂为什么要对永历帝赶尽杀绝?结果令人意想不到

吴三桂为什么要对永历帝赶尽杀绝?结果令人意想不到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00 更新时间:2023/12/30 14:32:31

众所周知,吴三桂年纪轻轻便被赋予辽东总兵之重任,深受国恩,崇祯皇帝没有负他,他却负了明朝和天下,忘恩负义,到最后为何还要杀掉已经逃去缅甸的永历帝朱由榔

在南明小朝廷里,永历帝朱由榔依靠大西军余部李定国孙可望等人的力量,在云南等地苟延残喘,强行为明朝延续了16年的国运。但是,清廷的统一已经没有悬念。1661年,当清军进攻到云南时,永历帝不得不放弃云南,逃奔到缅甸,被缅甸王莽达所收留。

想当年,永历帝在广东即位称帝,还没过上几天安稳日子,就被如狼似虎的清军穷追猛打,一路从广东逃到广西、从广西逃到贵州,从贵州逃到云南,从云南逃到缅甸,早已疲惫不堪、魂飞魄散。不过,到了缅甸后,清军并没有跟着杀进来,让永历帝君臣暂时休息了一段时间。

可是,就在清廷由于兵力、物力、财力上的不足,已放弃追击永历帝的时候,有一个人站出来,坚决要对永历帝进行追击。这个人就是平西王吴三桂。

吴三桂本是明朝一员统兵大将,镇守山海关。崇祯皇帝自缢身亡后,吴三桂打开山海关,放清军入关,被清廷封为“平西王”。在那以后,吴三桂就成为清廷的一名鹰犬,再也不提所谓“君父之仇”,而是率部进攻抗击清军的三大政权:大西、大顺和南明。为了表示对清廷的忠诚,吴三桂不但残忍地绞杀农民起义军,还不遗余力地围剿起兵抗清的朱明后裔。1659年,正是吴三桂亲自率部进攻云南,将永历帝赶到缅甸。

这样就够了吗?并没有。1660年8月,吴三桂上奏朝廷,指出出兵缅甸的必要性。吴三桂说,如果听任永历帝留在缅甸,将会导致云南有“三患二难”。要想解决“三患二难”,“惟有及时进兵,早收全局,诚使外孽一净,则边境无伺隙之虑,土司无簧惑之端,降人无观望之志,地方稍得苏息,民力略可宽纾,一举而数利存焉。”

顺治皇帝收到吴三桂奏报后,经议政王、贝勒、大臣会议后,决定同意吴三桂的意见,并命令侍卫内大臣爱星阿为定西将军,率领八旗军由北京开赴云南,协助吴三桂进军缅甸,捉拿永历帝。

当年11月,吴三桂、爱星阿率领的清军抵达中缅边境。吴三桂、爱星阿致信缅甸国王莽达,称:“吴三桂、爱星阿遣总兵官马宁等率偏师追之,自领大军直趋缅城。先遣人传谕缅酋,令执送伪永历朱由榔,否则兵临城下,后悔无及。”

在永历帝进入缅甸之初,莽达对他们还比较友好。吴三桂大军压境,让缅甸方面惊慌失措。1661年5月23日,莽达弟弟莽白发动宫廷政变,杀死莽达,自立为王。莽白早就对永历帝一行不满了,此时借机发起“咒水之难”,杀死了永历帝身边的护卫随从人员,以及护送永历帝入缅甸的黔国公沐天波。

1662年1月22日,莽白将永历帝交给吴三桂。吴三桂胜利班师。

接下来,怎样处置永历帝呢?吴三桂与爱星阿发生了分歧。爱星阿提出将永历押送到北京,由朝廷处置。吴三桂却不同意,要就地处决永历帝。两人争执了很久,谁也说服不了谁,只好上报给朝廷。

4个月后,朝廷批复:“仁皇帝命恩免献俘”“着将永历正法”。

那么,怎样杀永历帝呢?吴三桂提出“斩首”。爱星阿不同意,他认为永历帝也曾经做过一国之君,斩首对他来说太残忍,不如赐其自尽,保留全尸,“彼亦曾为君,全其首可也。”

吴三桂听了,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随后,永历帝及太子等人,全部被自缢于云南五华山西侧的蓖子坡金蝉寺。后来,人们根据蓖子坡的谐音,将此地称为“逼死坡”。

至此,南明小朝廷彻底覆灭。

吴三桂为什么要对永历帝赶尽杀绝呢?

门户之患

夫永历在缅,而伪王李定国、白文选、伪公侯贺九仪、祁三升等分住三宣、六慰、孟良一带,藉永历以惑众心,傥不乘此天威震赫之时,大举入缅,以尽根株,万一此辈立定脚根,整败亡之众,窥我边防,奋思一逞,比及大兵到时彼已退藏,兵撤复至,迭扰无休,此其患在门户也。

在吴三桂看来,永历帝虽然在缅甸,但是追随永历帝的晋王李定国、巩昌王白文选等人率领部分军队仍在国内的三宣六慰(明朝在中国西南地区和中南半岛设置的管辖机构)地区,他们打着永历帝的旗帜号召边境地区的百姓反清复明,对清朝在此地区的统治形成了很大的威胁。一旦让李定国等人站稳脚跟,他们将对清军形成较大的威胁,如清廷调配大军“进剿”,他们便就地隐藏,而大军撤退之后,他们又会出来骚扰地方,所以只有进入缅甸、抓获永历帝,才能斩草除根,失去旗帜的李定国等人便再也成不了清廷的门户之患。

肘腋之患

土司反复无定,惟利是趋,有如我兵不动,逆党假永历以号召内外诸蛮,饵以高爵重禄,万一如前日元江之事,一被煽惑,遍地蜂起,此其患在肘腋也。

除了边境线上的李定国残部之外,云南境内还有众多土司,吴三桂认为这些土司“惟利是趋”,一旦永历帝用“高爵厚禄”来引诱他们,他们必定会被煽动起来对抗清廷,虽然单个土司力量不足以与清廷对抗,但是众多土司联合起来,“遍地蜂起”,清廷必将难以应对。

吴三桂的担心并非无中生有,也并非毫无道理,前一年元江土知府(第一等土官,少数民族地区由部族首领世袭之土司文职长官,从四品)那嵩便和李定国里应外合,发动反抗清廷统治的起义,吴三桂历时数月才平定,所以吴三桂认为境内的土司是清廷的肘腋之患,而发作的根源却在境外——缅甸的永历帝。

腠理之患

投诚官兵虽已次第安插,然革面恐未革心,永历在缅,于中岂无系念?万一边关有警,若辈生心,此其患在腠理也。

在吴三桂和清军征服云南的过程中,有很多明朝官军投降清军,这些人虽然已经被安插在各支部队之中,但是吴三桂认为他们仍然没有洗心革面,如今永历帝还在缅甸,他们心中肯定仍以永历帝为尊,一旦永历帝号召反清,那么这些人难保不生异心,这是腠理之疾。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根源还是在永历帝,如果永历帝不在人世,那么这些投降官兵肯定会心无旁骛,最终只能选择效忠清廷。

一方面,是要对新主子清廷献忠心。另一方面,吴三桂也是想效仿明朝初期的沐英,世代镇守云南。而要镇守云南,就一定要铲除永历帝的势力,一劳永逸地消除所有的潜在威胁。

吴三桂在《渠魁不翦三患二难疏》中叙述的原因是一些客观存在的情况,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吴三桂绞杀永历帝的真正目的还是为了向清朝邀功,以显示自己与明朝皇室划清界限,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清廷的信任,才能为自己谋求更多的政治利益,至于为民着想,不过是一块遮羞布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更多文章

  • 长城用途那么广 为什么唐朝不修长城呢?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有很重要的军事意义,长城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它并非简单孤立的一线城墙,而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把长城沿线的隘口、军堡、关城和军事重镇连接成一张严密的网,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我国自

  • 慧能大师是何方人物,他对佛教做出了哪些贡献?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被尊为禅宗六祖的曹溪惠能大师,对中国佛教以及禅宗的弘化具有深刻和坚实的意义。惠能得到五祖弘忍传授衣钵,继承了东山法脉并建立了南宗,弘扬“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教法门。他弘化于岭南,对边区以及海外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启迪和影响,王维《能禅师碑铭》谓其:“实助皇王之化”;同时也引起了中原皇室的尊重和供养

  • 中国历史上最昏庸最残暴的皇帝以睡觉而出名并且直接“睡到死”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北宋时期辽国有位著名的皇帝,但这位皇帝则是遗臭万年留下的全部都是骂名,他在历史上是以残暴和昏庸而成名的;他有一大爱好,但同时也死在了这个爱好上。为了解决后顾之忧,耶律璟收回各位王爷的兵权,还刻意疏远以前的大臣,提拔重用亲信。搞定这些事情,耶律璟觉得再没人能威胁到自己,以后就能高枕无忧了,开始为所欲为

  • 张飞和他的儿子张苞都是冤死 那么关羽的儿子关兴是如何死的呢?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说起蜀汉的猛将,人们一般都会想到关羽和张飞,只可惜在厉害的人物终究有陨落的时候,最终关羽战败死亡,张飞被小将杀死,甚是可惜。张飞的儿子张苞,据说是摔死的,这也是够惨的。不过小编今天要和大家聊一聊关羽的儿子关兴是怎么死的?关兴,字安国,河东解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东汉末年名将关羽次子,关平之弟,弱冠

  • 清朝历史的三位董鄂妃简介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董鄂源冬古河之名,后为部落名,最后成为姓氏。冬古河之名,最早见于明正统五年(1440年)九月,明廷敕谕建州左卫都督凡察“安插尔等于三土河及婆猪江迤西冬古河两界间同李满住居处”的敕文中。冬古河即今天桓仁满族自治县境内的大雅河上游支流黛龙江。董鄂氏人先人,原居图们江上的瓦尔喀(今珲春)地方。其族源原是北

  • 诸葛亮死前上报了家产和家事 刘禅明查暗访后得知实情为什么勃然大怒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三国中刘备得了诸葛亮之后就简直有如神助一般,从来没有打过败仗;但在诸葛亮去世之后刘婵却直接到诸葛亮家里去搜刮财产去了,可惜是什么都没有找到。章武三年(223年),刘备为关羽报仇伐吴,起初诸葛亮是反对这样做的,但拗不过刘备报仇心切,故诸葛亮留下筹备军粮。刘备御驾亲征。结果被东吴新锐都督陆逊打败,陆逊施

  • 嘉靖皇帝差点被宫女给勒死?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地位最高的就是皇帝了,而皇宫中的宫女按道理都应该,希望博得皇帝的喜爱,可是他在位却发生了一件事情,差点被宫女勒死,这是怎么回事呢?嘉靖皇帝被宫女谋刺的壬寅宫变:嘉靖皇帝通过逼迫杨廷和退休,通过严惩在左顺门请愿的官员,通过对张璁等拥护者的提拔和对杨慎等反对派的惩罚,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 古语中的‘竖子’是什么意思?优雅的骂人 没点文化都听不懂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在文字方面;现在听到一些晦涩的古文不反应一会儿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中国古语中有很多骂人不带脏字的词句,要是没点文化还真听不出被骂,毕竟古人也是有脾气的,但是古人骂人却依然保持优雅,骂人都很有水平,比如“竖子”,当你理解其意思后,才知道有侮辱性意思。我们看小说会发现,许多谋臣

  • 向文彬:带领川军抗日 一战之后直接连升三级成少将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抗战期间,共有350余万川军出川抗战,约占全国出兵抗战军队总数的1/5,是除国民党中央军外的第一大地方武装,几乎参加了抗战中的所有大型战役。在长达20余年的军阀混战中,川军各部人数虽众,但纪律极差,战斗力极弱,被世人称之为烟枪和步枪并有的“双枪兵”。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川军以贫弱之师在历次大会战中,

  • 辛酉政变是哪一年 辛酉政变的过程及成功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辛酉政变是哪一年,顾名思义,是辛酉年即1861年咸丰病死的那一年。辛酉政变是哪一年和清朝的命运息息相关。因为自那一年后,慈禧、慈安铲除政敌八大臣后开始垂帘听政,自那一年后,权欲膨胀的慈禧手握清政府的最高权力,屈膝列强,竭力维护清朝的统治。咸丰画像咸丰帝病死于热河避暑山庄行宫,年幼的同治继位,慈禧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