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朱元璋删孟子:不满民为贵 君为轻

朱元璋删孟子:不满民为贵 君为轻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452 更新时间:2024/1/4 12:20:59

明太祖朱元璋“删孟”,是中国化史上一个意味深长的事件。

作为亚圣,孟子的火气很旺,思想中也颇有一些原始民主主义的原素,他并非无原则地强调臣民对君的服从,相反还认为,恶法非法,暴君非君,面对恶法和暴君,人民有反抗的权利。“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些都是中国思想史上光彩夺目的名言。历代的帝王,面对这些话不可能多么舒坦,不过他们更愿意装聋作哑,因为你孟子宣扬的是暴君非君,而我是明君圣主啊,必和这些话过不去?

然而,朱元璋却不干了。他读《孟子》,到“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那一段的时候,不禁暴怒:这哪里是臣民能够说的话?皇帝一发怒后果就严重了,居然要罢免孟子千百年来在孔庙里和列位大儒们吃冷猪肉的资格,而且特地下令,不准臣下对此发表反对意见,否则就要处以“大不敬”的罪名,杀头。可偏偏也有不怕死的读书人,一个叫钱唐的士子还是毅然上疏,反对皇帝把亚圣打入冷宫,且公开声明说:“我为亚圣而死,虽死犹荣。”朱元璋这个时候总算冷静了一些,没有处罚钱唐,不久也恢复了孟子配享孔庙的资格,不过终究恨未消,于是命令臣下“删孟”,将上述那些光彩夺目的名言尽皆删去,共砍掉孟子原文85条,只剩下100多条,编就了一本《孟子节文》,又专门规定,科举考试不得以被删的条文命题。

朱元璋为什么“删孟”?“删孟”背后的心理是什么?

在我看来,朱元璋对孟子强烈不满,和其“删孟”的举动,正是他竭力建立一种“新道统”的标志。

读中国历史,当代人常会奇怪,传统社会“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在君王淫威之下,那时的人们肯定是极度缺乏尊严,天天垂头丧气的,特别是在自尊方面比较敏感的文人,但事实是,旧时代的士子们似乎并不觉得自己活得有多么窝囊,哪怕要直接面对高高在上的君王,他们也并非总是那么一副谦卑可怜的贱相,自认为该争的也还是要争个不亦乐乎,甚至常常至死方休。

更令人诧异的是,这些“渺视”君权的狂人,虽然难免结局凄凉,有的要被打屁股,有的会被杀戮,甚至遭遇灭门灭族之祸,但民间的清议,也就是“社会舆论”,还是公然站在他们的一边。被君权打压甚至消灭了其肉体的,虽败犹荣,虽死犹荣。即便是要啥有啥的皇帝,对这样一种状况,也好像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之所以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就是因为,中国的读书人死扭着“一根筋”:他们倔强地认为,代表世俗权力的“治统”在皇帝那儿,而代表意识形态的“道统”却在我们手里。

这种“治统”和“道统”分割的现状让朱元璋愤怒,他要将“治统”和“道统”合二为一。朱元璋“删孟”所暴露的,正是一个封建帝王的狂妄,他极欲按照他个人对君王与臣民关系的理解,建立一种“新道统”。

从此,朱元璋不再满足于做一个世俗政权里的国王,而且还要做“教主”。他对臣民思想的钳制是无孔不入的,他的发号施令不仅局限于政治、经济、军事领域,连臣民的生活方式,包括服饰、器皿、居处、往来称谓、婚丧嫁娶的礼俗等,都要过问和监管。比如他特制一种束头发的网巾,取“万发皆齐”“万法皆齐”相谐,正与其专制心理相合,遂颁行天下,全国百姓都要服用;又如他因为对战国时期的纵横家不满,便下令学校里不得诵读《战国策》……

和儒者争夺道统的话语权,朱元璋们肯定是会成功的,不是别的而是因为他们握有权力。到了清朝的康熙,就更牛了,他径直宣告:“道统在是,治统亦在是。”从此只有皇帝才是最大的理论家、思想家,只有圣旨才是判断一切是非曲直的标准,传统儒家在君权之上的道统被彻底颠覆。

标签:

更多文章

  • 貂蝉如何死的,吕布死后貂蝉最终结局成迷?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公元199年,三国第一悍将吕布黯然落幕,被曹贼活活缢死在白门楼,“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曹贼为何竟能对这个击杀董卓有首功之猛将下此重手,令人痛心万分哪!没有吕布愤然一击,袁绍,曹操之流,什么时候才能有出头之日?饮水思源,也得放人家一马啊!算了,就此按下不题。吕布死亡时,40岁,他认识貂蝉,约在公元1

  • 德国发现有7000年历史古井:欧洲最古老的水井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据国外媒体报道,考古学家们近日在德国东部发现四口水井,有7000年历史。考古学家们认为这四口水井是欧洲最古老的水井。考古学家们在德国萨克森州(Saxony)莱比锡城(Leipzig)外挖掘出了四口水井,他们从井边的木头围栏推断,这四口水井建造于公元前5206年到5098年间,那时处于旧石器时代。这四

  • 揭秘:嘉庆是如何杀掉大贪官和珅的?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和珅一生颇为传奇,他是贪官的集大成者。富可敌国的他是如何被刚上位的嘉庆皇帝杀掉的呢?历史上大家都知道嘉庆在乾隆死后,轻轻松松就把和珅杀了,杀得和珅连一点反抗都没有!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嘉庆帝在诛杀和珅之前做过好多有利的事!足足三点,缺一不可第一个办叫欲擒故纵。嘉庆在做皇子的时候,对和珅这个问题已经是看

  • 清嘉庆皇帝的名字叫什么 嘉庆还有哪些兄弟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颙琰,是清朝入关以来的第五位皇帝,是清高宗乾隆皇帝的第十五位儿子。图片来源于网络乾隆皇帝对清朝皇子的命名做了规定,定下了字辈“永、绵、奕、载”,后来又添了“溥、毓、恒、启”,这样来算,嘉庆皇帝应该是永字辈的,但是因为皇帝名字有很多的避忌讳,所以后人在称呼的时候也出现了很多混乱的情

  • 埃及第一神庙雕像群 阿布辛贝神庙奇观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阿布辛贝神庙位于埃及阿斯旺以南280千米处,建于公元前1300-前1233年,是古埃及最伟大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RamsesⅡ)所建。年代久远并不算神奇,因为还有比它年代更久远、工程更浩大、内部结构更复杂、施工更艰难、揭秘更费周折、堪称世界之最的“金字塔群”。拉美西斯二世神像的第二尊没有头部和上身,

  • 项羽为什么要烧了阿旁宫,阿旁宫的结局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秦始皇嬴政十三岁继位,二十二岁行加冕礼,三十九岁就统一了六国,这样一个传奇的人物,后世对他的评价有褒有贬。虽然秦始皇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几百年的分裂,但他也给百姓们带来了各种繁重的徭役。大兴土木就是秦王朝灭亡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唐代大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就描写了秦始皇修建的阿房宫的的兴建、规模以及阿

  • 项羽为什么不直接称帝,项羽为什么会败给刘邦?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西楚霸王项羽是秦末时期的著名的将领,但是他可不是秦王朝的将领,而是反秦的队伍中的大将军。项羽,名籍,字羽,是秦末下相地方的人。他从小就跟随着自己的叔父项梁。项羽的来头应该不算小了,他的祖父是战国末期楚国的大将军,一生征战无数,是楚国数一数二的大将军。项梁在项羽小的时候就教导项羽读书识字,教给他领兵打

  • 祢衡和孔融是什么关系 误杀祢衡的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说到祢衡,应该很多人不认识他。其实他也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人物,只是没有周瑜、曹操等那么有名而已。但是,他的性格在三国中也算是数一数二的有个性。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祢衡是个怎样的人。祢衡画像祢衡的性格非常刚直也非常高傲,但是他的这种性格也造就了他容易轻视其他人,包括比他大的长辈们。因此,祢衡也得罪了很

  • 朱元璋的部队是否历史上最强大的农民起义军?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自秦末开始,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农民起义有(有不全及错漏处请各位批评指正):秦末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刘邦斩蛇起义;西汉末年的绿林、赤眉起义;东汉末黄巾起义;隋末瓦岗寨;唐末黄巢起义;北宋方腊起义;元末朱元璋;明末李自成的大顺军等。在以上几个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中,能够玩到最后,统一全国建立起自己王朝的,

  • 同样是封建王朝为什么清朝的皇帝昏庸无道的少?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满族,开始只是一个塞外的小族,一步步发展,最后入住中原,成立了清王朝,弄了一个康乾盛世。无论正史还是野史都记录清朝的皇帝中没有太昏庸无道的,这是为什么呢?清朝虽然大力使用汉臣,最后被汉化的也很严重。但开始规定的满蒙是一家,满族人可以和蒙古族人通婚,但不能和汉族人通婚的祖训却没有被打破,在一定程度上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