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揭秘:曾国藩为什么纵容湘军屠杀?

揭秘:曾国藩为什么纵容湘军屠杀?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138 更新时间:2024/1/18 0:07:15

撇开其他不说,曾国藩在诸多方面都为我国的复兴大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无论是创立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还是大力推行洋务运动,主西方学习等,都是在为国家的进步强大操劳。

然后就是这一次大屠杀,让曾国藩成为了一名备受争议的政治家,甚至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变成过大于功的厚黑学典型人物。

为什么会造成如此轰动的转变,曾国藩在当年又究竟做了什么,或者是什么导致他的屠杀道路。

1864年南京沦陷,湘军进入南京后,所展现的的确是一副土匪的模样,丑恶的嘴脸尽显无遗,不知道此时的曾国藩是怎么认为的,在看到自己用礼盒仁德教育出来的保家卫国的战士,为什么开始屠杀其自己守护的东西了。据说当时的湘军进城后就和饿狼看到肉一般,看到人就杀,看到房子就放火烧,百姓的钱财被掠夺,城中女子也惨遭蹂躏。南京城血流成河,霎时间尸横遍野。

这一次的屠城,是南京遭受的最大的创伤,灾难过后,城中连一颗树木也不剩。那一年,全中国人口骤减一亿多,除了饥荒瘟疫害死的三千多万,有五千万普通百姓是死于湘军的大屠杀。不禁让人可悲的联想到,将屠杀百姓视作功劳的,原来不止那东亚的小岛国,我们似乎是开了个先例,人家只是照搬照抄罢了。然而关于这次惨无人道的屠杀,曾国藩却没有作过多解释,他纵容这样的屠戮行为是我们不能接受的,更是全南京城受难的五千万百姓所不能接受的。为了延缓晚清腐败政府的苟延残喘,打着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光荣旗号,却干着屠杀自己子民的勾当。这样的官能叫好官吗。

曾国藩杀了多少人

腐朽的清政府卖国求荣,对人民剥削压迫,百姓连自己的生活都顾不上,哪有多的钱来上缴国库,偿还你清政府无能欠下的债。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并占领南京还改名为天京,对抗清政府。

曾国藩为了抗压太平天国,在自己老家拉帮结派,办了一支小分队,湘军。表面上看湘军是在受训练的正规军,其实曾国藩暗地里也干着不好的事。有百姓来抗议,曾国藩抓到就是杀,连问也不问。“曾剃头”这个外号就是当地人对曾国藩的称呼,说是他杀人就像剃头一样快、狠。

1858年,湘军攻下九江城,在江西省内屠杀太平军将士和家属两万多人,1862年,湘军又攻下宁国府(在安徽省),进城以后马上开始了大屠杀。过了两个月,城内城外的尸体还没有人收埋。

“曾剃头”这个外号不是白叫的,曾国藩除了杀害太平军,还把屠刀指向了平百姓。在湘军攻入南京城后,曾国藩更是对城中百姓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屠城。手下士兵按家按户的搜查,看到财务就抢,看到活人就杀,南京城里血流成河,尸体把秦淮河都堵住了,河水被染成了红色。

湘军一进城就放火,冲到哪里烧到哪里,傍晚时分城中已是一片火海,大火足足烧了三天三夜。更有无数百姓死于屠刀之下。

至此,天京城已成为废墟,到处是断壁残垣,宛如一座空城,百姓不要说家破人亡,想必应是来世相见罢了。

曾国藩湘军

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在湖南创立了湘军。当时太平天国运动声势浩大,清政府地位岌岌可危,朝廷的军队越来越抵挡不住各地兴起的起义运动。

曾国藩将湖南各地散乱的军队统一起来,并通过严格的执行军法,制定军规,将各路野战军训练成为能保家卫国的正规军,与起义军对抗,相比之下,太平天国的部队反而变得有些业余了,满清政府虽然不是很信任曾国藩的湘军,但是没有办法,要是不支持曾国藩,清朝的政权就要落到市井小人手中。曾国藩与很多湘军将领相互认识,大家也都非常赏识曾的雄才大略,愿意更随曾国藩,将军队越做越大,共同抗击不利于国家和平的势力。

曾国藩用儒家的礼教,尊卑上下等的思想约束军队,让每一位军中的将领时刻不忘自己的身份,时刻为报效国家献身。

在曾国藩的领导下,军队取得了赫赫战功,成功击退了太平天国的嚣张势力,湘军在执行任务时,都保持着遵守军纪的良好品质,湘军从来不打无准备的仗,在战事开始之前,他们必先考察地形,分析进攻利弊,筑好防御工事,以备不时只需,湘军极少主动出击,每次都是敌不动,我不动,察言观色,分析时局动态,然后一招制敌。

湘军的出现,给清朝的军队制度带去了质的变化,从此,这种由平民自由加入军队,兵权在领导组织的将领手上的新形势,在今后对抗入的战役中侵者起到了指导作用。

标签:

更多文章

  • 鸿门宴背景疑云 项羽到底生刘邦什么气?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首先,刘邦造访事出仓促。本来刘邦并没有打算跟项羽道歉,或者有,也并没有提上议事日程。是因为头天晚上项羽的叔父项伯去给张良通风报信,将项羽要灭刘邦的军事计划和盘托出,刘邦方觉事态严重,这才听从项伯的建议,决定第二天亲自面见项羽,把事情解释清楚,去前也并没和项羽打招呼。其次,项羽并不知道刘邦一定要来。项

  • 糜芳最后为什么要投降东吴?糜芳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糜芳本来是徐州牧陶谦部下,后来因为拒绝了曹操的任命之后就投奔到刘备那里去了。本来在刘备那里当太守当得好好的,最后又投降给了吴国。也正是因为他的投降最后导致关羽兵败被杀,不得不说这个糜芳真的是一个收人唾弃的叛徒。话说糜芳为什么最后要投降给吴国呢?这其中的原因有哪些?一是关羽看不起糜芳,言语行为方面自然

  • 《水浒》有处描写金圣叹多加了几个字,有人说改得好有人说不该改,你怎么看?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水浒传》是一部群像小说,故事有来自民间传说,但是也有作者自己本身的加工。书中有两段杀虎的情节,但是两者的写法却是一个细致,一个粗糙。为什么武松打虎可以写成名段,而李逵杀虎却写的浑沦吞枣呢?所以金圣叹在修订时,对李逵这段进行了改写,但是后来人却褒贬不一,为什么会这样呢?在金圣叹的版本里,李逵杀虎的情

  • 因为宠幸男人他竟然被皇后用烙铁刺进菊花而死?揭秘史上最悲剧的同性恋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在中国历史上宠幸男人的皇帝可以说不在少数了。有的确实是同性恋于是有了断袖分桃,有的皇帝只是男女通杀,所以也有不少男宠。但是这些皇帝中要论一个最悲剧的。莫过于因为宠幸男人,被自己的皇后用烙铁刺进肛门而死,这种死法光是想象都觉得痛吧。那么这个悲剧皇帝是谁呢?这位皇帝来自欧洲,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德华二世

  • 夷陵之战中刘备为什么要亲自作战?原因竟是这个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三大战役这一,这一场战役是在刘备刚刚当皇帝不久便主动发起的一张战役。我们都知道那个时候刘备刚当上皇帝,并且当时的国家也还不太稳定,刘备发动这场战役本来就不恰当,并且他还有亲自作战。这不是置国家的安危不顾吗?话说刘备为什么要亲自作战呢?刘备作为夷陵之战的发动者,对这场战役的失败

  • 孔子办学的经费哪里来的,都是学生资助的吗?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学识渊博。同时,他又是开办民间私学的第一人,招收三千弟子,造就七十二贤人,而且他还周游列国,四处推行儒家学说。我们都知道办一所学校是需要花费很多钱,而且当时孔子招收的学生都很贫困,所交的学费抵不了开支,更别说四处旅游了。那么孔子的办学经费是从哪里来的?第一,所收的学

  • 吴佩孚声称自己是裕仁天皇的大爷为什么日本特务竟然不敢反驳?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吴佩孚在近代史上的地位就不用过多赘述了,要不是他被日本人暗算了,恐怕张作霖都不敢在他手下冒头。可是他再怎么狂也不至于到声称自己是裕仁天皇的大爷吧,最搞笑的是,日本人竟然没敢反驳,难道吴佩孚真跟日本人有什么关系?那当然是没有的。这事还得从直奉战争中吴佩孚被冯玉祥摆了一道说起,吴佩孚军队大败,不得不退往

  • 雷峰塔当年压住的并不是白娘子,雷峰塔到底藏了什么秘密?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说到中国文化中最有名的蛇精,除了葫芦娃里的那个,那就一定是白娘子了吧。白娘子的故事在百年以来都一直被世人所传唱,白娘子的结局我们也都知道,水漫金山后被镇压在了雷峰塔下。西湖的雷峰塔今天倒是还在,但是当年被镇压在雷峰塔下的真的是白娘子吗?雷峰塔到底藏了什么秘密?。传闻这个宝塔可以镇压各种妖怪,不过这终

  • 武则天墓其实早就被洗劫一空,武则天墓千年未被盗的真相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早在去年新的学年到来之际,学生们又升了一级值得庆祝,但对于考古界来说可不是个好日子。因为在那一天,考古届有一个爆炸式大新闻——武则天与唐高宗合葬的乾陵已经被发现有盗过的痕迹!乾陵是一个集万千传奇历史于一体的陵墓,比如它曾有一段守陵石像无头之谜。而且它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即从未遭盗的一

  • 什么仇什么怨?这个听都没有听说过的欧洲小国竟然对日宣战了102年!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史上最短的战争,是英桑之战,按分钟计算就结束了。而史上最长的战争则是英国人和荷兰人之间创下的记录,按百年来计算,到1994年才签署和平协议。但是欧洲还有个小国竟然跟日本之间也创造了一场百年之战,他们到底和日本结下了什么仇怨呢?这个小国就是欧洲黑山共和国,面积为1.38万平方公里,还没有1.6万平方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