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都说杨贵妃胖,那她到底有多胖呢?

都说杨贵妃胖,那她到底有多胖呢?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胖次 访问量:4799 更新时间:2024/1/18 4:06:51

唐朝以胖为美的说法现在已经成为共识了,但是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唐朝的审美十分多元化,并不是胖就是美丽瘦就是丑,杨贵妃能成为绝世美女,丰腴之美只是一个加分项,最重要的还是容貌和仪态。

地球人的知道。唐朝人审视女性“以肥胖为美”的说法,相沿已久,流传至广。有专家在经过一番考证之后,断言唐朝人审美的确是以肥胖为美的,并且指出了唐朝人以肥胖为美的若干原因:唐朝经济繁荣,人们有条件吃饱穿暖,保持健康丰满的体格;唐朝文化开放,兼容并包,心宽体胖;唐朝皇族身上鲜卑血统,使他们天生喜爱健硕体魄的女性……头头是道,言之凿凿。俺今天的话来说杨贵妃应该是唐代以胖为美的形象大使,杨贵妃真的有那么胖吗?据野史考证:杨贵妃身高一米六四米,体重一百五十斤斤,也有说杨贵妃身高一米五四米,体重一百三十斤的,但杨贵妃究竟有多胖,时至今日早已无法考证,只能从唐代诗词、书画、雕塑、陶俑及各类艺术作品中寻得一丝痕迹。比如唐人绘制的“贵妃出浴图”就给后人留下了尺幅春光。

另有“环肥燕瘦”这一成语的来源,也与杨贵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唐玄宗的贵妃杨玉环身材是丰腴的,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身材是清瘦的,这两位历史上有名的美人的胖与瘦,被苏轼老先生用来比喻书法作品风格各有所长,据苏轼的《孙莘老求墨妙言诗》言:“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瘦谁敢憎。”美人的胖瘦本与书法隔着十万八千里,居然也被苏老先生联系到了一块,真是够别出心裁。此后,“环肥燕瘦”这一成语也就流传开了,不过慢慢跟书法毫无瓜葛了,回归到它最本真的含义,说的就是女人的身材。

另有大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虽说对杨贵妃肥与不肥没多的描述,但一句“温泉水滑洗凝脂”,可让人从字里行间体会到杨贵妃的丰腴。周昉的“簪花仕女”,被称作“唐朝女子的符号”,也让唐朝女人的壮硕与丰美,如一朵恣意盛开的花,鲜活、饱满地养了无数唐代人的眼睛。而且,唐朝不仅女人肥,男人也肥,杨贵妃的干儿子安禄山就是其中的一个,据《旧唐书·安禄山传》记载:“禄山晚年益肥胖,腹垂过膝,重三百三十斤……至玄宗前作《胡旋舞》,疾如风焉。”三百三十斤,居然跳《胡旋舞》还能疾如风,真不可思议。更让人疑惑的是:唐人为何以肥为美?丰腴的杨贵妃缘何受宠?

唐朝是个富有的朝代,杜甫有诗记载“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国家繁荣昌盛,人们丰衣足食,大多可放开肚皮畅快淋漓地吃香的喝辣的,具备了身强体胖的外在条件,也就保持了健康丰满的体格。“环肥”之美,兴于盛唐,起自北方。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的姥爷是鲜卑有名的贵族独孤如愿,李唐皇室的血统中至少有百分之五十是鲜卑贵族的血统,李唐王室由鲜卑游牧部落的关陇军事集团起家入主中原后,依然是保持着游牧生活的一些习性的,喜欢欣赏牡丹花,喜欢肥臀大马,崇尚壮硕之美。而鲜卑族的游牧生活需要的就是剽悍、健硕的体魄,丰腴的杨贵妃受欢迎,得到宠爱也就不足为奇了。

再说,唐人自信,无忧患,当时的唐代当时是世界上最开放的国家,据史料记载不逊于今天的欧美,与一百三十多个国家交往着。唐代的长安城是一座雄伟壮观的都城,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化大都市,是东方文明的中心,吸引着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国的商人、旅行家、学者和不同信仰的教徒。比如波斯就与唐朝交往很是密切,唐长安城里有着大量的波斯人居住。

随着西域人的大量涌入,长安城中的生活方式也产生了变化,模仿“胡人”成为时尚。比如在服饰上,长安受西域风气的影响就较深,远自波斯、吐火罗,近至突厥、吐谷浑和吐蕃都为唐人模仿的对象。而西域人的块头都比较大,估计唐朝的“以肥为美”与此也有着一定的关联。现在想来,那个丰乳肥臀的唐朝令那么多人怀想,以胖为美也没什么不好的。胖美人杨玉环,都美得皇帝连朝政都不想理了,那么胖应该始终是有着它独特的魅力的吧。也许老同学阿华的说法是对的,呵呵……

标签:

更多文章

  • 清朝民间武术大师霍元甲死于日本人下毒?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清朝民间有很多武术大师,他们个个身怀绝技,其中霍元甲就是非常著名的一个,他是中国影响力非常大的人物,但是他的死却一直存在着疑点。2010年9月14日,是清朝末年武术大师霍元甲的百年忌日。提起霍元甲,大家都不陌生。1983年香港电视剧《霍元甲》引进内地时,万人空巷,人们被这位行侠仗义、富有民族正义的武

  • 给予后期唐朝致命一击的甘露之变,前因后果是如何的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唐朝后期,宦官和文官之间的斗争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为了彻底铲除宦官集团,文官计划进行一次大的行动,但是事情提前败露,最终文官集团被诛杀殆尽,史称甘露之变。大唐后期是一个很混乱的局面,党派之争十分严重,就我们所熟知的就有牛李之争。在这种混乱的背景下,大唐内部在悄然倒塌。而甘露之变更是让许多大官倒下

  • 放弃白富美而迎娶太监的女儿,汉宣帝是怎么考量的?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刘询的皇帝位置,几乎是上天白送给他的,若不是汉武帝刘彻晚年的巫蛊之祸,这皇帝怎么都轮不到他来当。据说,汉宣帝刘询即位后,公卿相们开始议论该立谁为皇后。大将军霍光的女儿霍成君,是上官太后的姨母,典型的白富美,大臣们都倾向于她,但都不敢道破。于是汉宣帝下诏寻求微贱时的一柄宝剑,大臣们知他有“糟糠之妻不下

  • 雍正要不是在位时间短功绩肯定远超康熙?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康乾盛世表现的风光已经被扒过皮了,和汉唐甚至是两宋的盛景都完全不值一提。那么清朝就没有值得称道的皇帝了吗,当然是有的,那就是被康乾夹在中间被忽视的雍正了。有人曾经说过这样一个观点,要不是雍正在位时间短功绩肯定远超康熙,这种观点有依据吗?如果说康熙乾隆期间是前史上一位散文家所书写的一篇富丽的骈文,处处

  • 正定还是临城,三国名将赵云究竟是哪里人?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提起三国名将赵云,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长坂坡前单骑救主,百万军中七进七出,一生征战未尝败绩,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并称蜀汉五虎将。那么,赵云是哪里人呢?有人可能要笑了,小编你嘛也不懂,还敢来头条写文章?《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中写得清清楚楚: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也。没错,赵云是常山真定人,但

  • 这些殖民者占了世界上最大的岛为啥却挨饿四百年?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通常说到殖民者都是一副狰狞的面孔,他们是弱肉强食中的那个强者,带着自己更为先进的知识和武器在莽荒陆地上开拓自己的领域,疯狂挖掘被殖民者的财富。但是历史上却出现过这样一批殖民者,堪称殖民者中又蠢又倒霉的一份子,他们是谁呢?为什么会这样评价他们呢?说起这群人倒霉,是因为这一群人却什么也没得到,还天天挨饿

  • 航海不许带女人为什么郑和却带了一船的老婆婆?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虽然有歧视女性的含义在,但是在传统观念里,像货船或者航海之类的船上是不许带女人的,认为女人会带来不详。郑和的航行本来就是充满了凶险和未知的,并且要航行很远很远,为何郑和还是带了女人并且是一船的老婆婆?但是,郑和特别造一只小船,船上载着几十个老婆婆,做的是针线工作,专门为官兵们补衣服。当时他们穿的是布

  • 什么是武曌金简,武则天传世遗物武曌金简发现了什么秘密?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武则天在这世界上留下了很多传奇,她是在男权社会里杀出重围的女人,成为了千古以来唯一的女皇帝。在她的遗物中,竟然发现了一块武曌金简。那么什么是武曌金简?武则天传世遗物武曌金简发现了什么秘密呢?1982年5月21日,河南省登封县王河村的村民屈西怀在嵩山游玩时,在山顶的石头缝里无意间发现一块金光闪闪的刻着

  • 为什么说后周攻南唐是历史必然的趋势?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如果没有赵匡胤篡权,或许当时统一全国的会是后周也说不定。因为在五代中最后的一个朝代,后周确实迎来了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也做好了要一统全国的准备,首先他的目标就放在了南方,一个是蜀国一个就是南唐。但是为什么要说后周灭南唐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呢?后周世宗柴荣画像后周是中原地区的大国,南唐是南方的大国,后周

  • 三国中王允的谋略水平并不低为什么却早早就惨死了?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说到王允,大家一定会忘不了他设下的美人计。这个谋略家的计谋也最终成功了,直接导致吕布和董卓反目,直接斩杀了三国重要人物董卓,然而他斩杀了董卓之后却忽然招来四面树敌的局面,最后竟形成了全家被屠尽的局面,王允的谋略水平并不差,为什么却把自己陷入到这样的局面当中,早早就惨死了呢?《三国演义》里的王允,官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