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诸葛亮到底是哪里人,诸葛亮家在哪里?

诸葛亮到底是哪里人,诸葛亮家在哪里?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760 更新时间:2023/12/30 17:20:00

诸葛亮的故居在哪里,他自己也说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那么为何后来人还会对他的老家有所疑问呢?

公元227年,诸葛亮在向蜀后主刘禅呈递《出师表》时,并没有想到仅仅因为自己写的两个字,竟然导致后世争论了一千八百年,两个互为唇齿的兄弟城市开始没完没了地掐架。如果“多智而近妖”的诸葛亮能预料到这事儿,估计会在这俩字后面加上一个注释。

这两个字是什么呢?

南阳。

诸葛亮的原话是:“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诸葛亮自己都说了躬耕之地是在南阳,那有什么问题吗?

在诸葛亮活着和死后不久,这个问题还没有人追究;但在诸葛亮死后一百年,东晋时期的人已经搞不清楚这个问题了。现在我们能看到的除诸葛亮自述之外最早记载诸葛亮躬耕地的官修正史,是《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东晋王隐《蜀记》。上面说:

“晋永兴中,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观亮故宅,立碣表闾,命太傅掾犍为李兴为文曰:‘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登隆山以远望,轼诸葛之故乡。’”

史书上说,隆中是诸葛亮的家。《汉晋春秋》上说,隆中在襄阳城西边二十里。那么,问题来了。诸葛亮自己说自己家在南阳,怎么这里说的是襄阳?这个家就是他曾经的躬耕之地吗?三顾茅庐的故事,是发生在这里吗?此处还有一个问题,“沔之阳”,即汉水北岸,但今天的隆中在汉水南岸,南阳才在汉水北岸,难道是这个镇南将军刘弘走错了地方?

这个故事要从头讲起。诸葛亮既不是湖北人,也不是河南人,他是山东人。诸葛亮出生于徐州琅琊阳都,今属山东临沂市。因其父早逝,他追随叔父诸葛玄投奔荆州刘表。刘表这个人,史书上说他“外宽而内忌”,外表宽厚、和蔼,实际上心胸狭窄,雄猜多疑,像庞统徐庶司马徽伊籍这样的才子谋士,都居住或者曾经活动在刘表的辖区,但都未能被刘表重用。诸葛玄投奔刘表后,实际上也未能得到重用。等到诸葛玄一死,年幼的诸葛亮失去生活保障,不得不自谋生路。所谓的“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是才子潇洒的隐逸之举,实际是自谋生路的不得已选择。诸葛亮的躬耕生活从诸葛玄死去的建安二年就开始了,直到他被刘备邀请出山,这十年间一直过着半耕半读的生活。

刘表治荆州时,他的治所在襄阳。换成当代语言,如果荆州是个“省”,它的“省会”在襄阳。襄阳的对面是樊城。刘备走投无路,投奔同宗的刘表,被刘表安排到新野驻扎。新野在宛城的南面,襄樊的北面。当时宛城由刘表的爱将文聘把守。刘表和文聘一南一北把刘备夹在当中,实际上是对刘备留了一手。如果曹操大军南攻,刘备率军在新野也作为一道屏障;如果刘备生有异心,北面的文聘可以挡住他;同时南北夹持,也不怕刘备再次上演诛杀车胄夺城池的旧戏。刘表的如意算盘可谓打得精妙。后世史家也看出来刘表这一局作的好,明言刘表对刘备“惮其为人,不甚信用。”

刘备和刘表长子刘琦关系好,牵扯刘表废长立幼的家事,这也让刘表感到不爽。当时最让刘表受不了的事情,是刘备四处招揽人才,礼贤下士,一点不像当老实“小弟”的样子,完全是乱世枭雄的作派。但是,刘备每次招贤,都是等贤才主动上门来拜见他,他是不主动出去的。因为刘备屯兵新野八年间,史书上有据可查的离开新野只有三次,且三次都是去拜见刘表。这一点,从刘备对徐庶说“君与俱来”这句话也能看出来,他是不主动离开地盘的。这倒不是刘备倨傲,而是将领守土有责。东汉有“擅兴法”,专门惩治将领擅离军营之罪。刘备是被刘表重点监视的对象,自然不敢在他眼皮子底下随意来去。

现在,问题来了。如果诸葛亮住在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刘备从新野跑到隆中去拜访诸葛亮,实在是有点太远了。因为两地直线距离超过百里,实际距离要更远,其间还要乘船过汉水,按照当时的交通条件,刘关张三兄弟必须天不亮出门,一路不吃不喝急行军,这样才能在夜里或者第二天见到诸葛亮,又怎么能当天往返呢?而且以当时的政治生态,刘备又要经过刘表及其亲信居住的“省会”,三次干冒军纪和政治风险,不合现实。

标签:

更多文章

  • 刘邦这个人有如何的性格特点,他的缺点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关于刘邦人品,历来都存在着褒贬两种说法,甚至是极端的两派,说他人品差的一方会把他与厚黑学联系到一起,说他人品好的一方则会结合他的功绩。不管怎样,大多数人品上的好坏都不是绝对的,更何况刘邦是一朝的开创之主。在贬低刘邦人品一方的观点中,他是一个浪荡好色的地痞无赖,在家的时候毫无劳作之心,也没有经济收入,

  • 赵云无法得到蜀汉的重用,竟是因为这个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赵云是蜀汉的著名大将,而诸葛亮是蜀汉最为重要的丞相,诸葛亮官位要高于赵云,为何诸葛亮一直没有重用赵云呢?蜀国,可以说是三国中最为弱小的国家,夹在东吴与魏国之间,好在军师诸葛亮,才得以生存。不过历史总是那么的有趣,在蜀国后期曾经出来一位名将,叫做赵云,但是却一直得不到诸葛亮的赏识,这让大家都十分的奇怪

  • 白起的“人屠”称号是怎么得来的,四十万赵军不算多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战国四大名将中,最为恐怖的当属白起了,他人称“人屠”,一生征战所杀敌军数不胜数。南北朝时期,南朝梁武帝命令时任员外散骑侍郎的周兴嗣编写《千字文》。也正是这本书确定了战国四大名将:起、翦、颇、牧。赵国的廉颇、李牧二位将军自不用说,史书上的介绍甚繁,然而介绍秦国名将白起、王翦的史料却相对简单。尤其在历史

  • 秦武王真的是举鼎失败,被巨鼎砸死的吗?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秦武王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大力士君王,他天生神力,喜好与人角力,同时也非常欣赏力大无穷之人,但是最终他却死在自己喜欢的力量举事业中,令人唏嘘不已。他叫嬴荡,虽然听起来很搞笑,但也是有大寓意的。因为他们家族的愿望是要平六国。作为嫡子,他很小的时候便已是秦国太子。在他20岁时,他成了秦国大王,带领这个东方

  • 暴毙的雍正帝死因是什么,为什么尸体头部不见了?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清朝的皇帝雍正,他的死亡就如他继位一样成为千古悬案,1735年8月22日,雍正帝暴死于圆明园内,对于史书关于雍正的死的记载并没有说明雍正帝是怎么死的,只是称雍正帝病重第二天就暴死于圆明园。而人们关于雍正帝的死因也是众说纷纭,有认为只是病死而亡,有认为是他杀,更有称是因服用过量的金丹而死,这一说法是源

  • 李世民开创的贞观之治,到底是个如何的盛世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贞观之治是唐太宗治理时期的别称,用于强调这一时期的强盛和富庶,那么在历史上,贞观之治是一个怎样的面貌呢?贞观之治的表现有哪些呢?大唐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带领下,出现了贞观之治,使得百姓生活安定,社会政治清明,正因为如此,唐朝也成为世界上文明强盛的国家。贞观之治的表现主要有六点: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生产发

  • 同治皇帝的尸身腐烂只剩骨头,皇后为什么尸身不腐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古代土葬之后人们的尸体往往会腐烂只剩一堆白骨,但也有例外状况,同治与皇后同葬,尸身化为白骨,同葬的皇后却一直尸身不腐,这是什么原因呢?当年日本投降后,东陵地出现了许多盗墓者,其中同治帝的皇陵就是在当时被挖掘,然盗墓者却发现,经过数百年的同治帝早已经剩下一堆骨头了。然而,在其身边同葬的皇后的尸体却丝毫

  • “托银子”是什么东西,为什么西门庆对其格外喜爱?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金瓶梅》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另类,它描写的古代人们的房事故事,主角则是在水浒传中臭名昭著的西门庆,读过之后你会发现,古人在性爱的方面绝对没有看起来的那样保守。西门庆淫荡不已,有时甚至一日数人,一人数次。在金瓶梅中提到的淫器有很多,比如相思套啊、勉铃啊、硫黄圈啊、悬玉环啊,银托子啊等等!而在这些“淫器”

  • 好色如命的曹操,为什么放着蔡文姬这个大美女不娶呢?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曹操的一生可谓是戎马倥偬、刀光剑影,历经无数次的征战杀伐,最终达到了权力的顶峰。然而,曹操生前有两个谜团一直困扰着世人:一是手握天下生杀予夺大权为何不称帝?二是喜欢拥有天下为何不娶蔡文姬?先说说大权在握的曹操为何不称帝?其实,当时由于曹操对于朝政的控制越来越严密,使汉献帝的傀儡化程度也就越来越深。此

  • 宋徽宗的二十一位公主在靖康之耻后流落何处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生育帝王家的孩子,并非百姓想象中的那样幸福,比如北宋靖康年间的靖康之耻,皇室的女性成员就遭受了奇耻大辱。据统计,“靖康之难”时宋徽宗有成年女儿二十一名,除保福帝姬、仁福帝姬和贤福帝姬三人死于刘家寺,富金帝姬被真珠大王强纳为妾,惠福帝姬被宝山大王强聘为妾外,剩下的十六人中,发配浣衣院的九人,遣送到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