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故宫太和殿曾经四度被焚毁,原因为什么?

故宫太和殿曾经四度被焚毁,原因为什么?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608 更新时间:2024/1/16 4:59:30

故宫作为我国古代保存完好至今的最大规模宫殿建筑群,在我国古代是至高无上皇权的象征,是我古代先智慧技巧的完美体现,但是这座木质结构的宫殿建筑群,也曾多次失火,其中四次严重的焚毁事件发生在太和殿上。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为汉族宫殿建筑之精华,东方三大殿之一。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太和殿这座地位最尊贵的宝殿,在明清历史上,却被焚毁过四次。

第一次是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初一日。奉天殿(太和殿)举行盛大朝会,庆祝北京宫殿正式用。永乐皇帝召见钦天监管时间的漏刻博士胡奫(yūn),让他占卜三大殿吉祥。胡奫受命占卜后,跪着奏道:“某年某月某日午时,三大殿当毁!”就是说,永乐十九年(1421年)四月初八日午时,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会遭火焚毁。这里说的午时,是指11点到13点,午正是12点。

永乐帝听后勃然大怒,下令把这位胡博士下狱。过了正月、二月、三月,三大殿都平安无事!到四月初八这一天,永乐帝静心地等待正午的时刻。报时官员奏报:现在是午正时刻!永乐帝既高兴又愤怒——高兴的是三大殿太平无事,愤怒的是胡奫胡言乱语,扰乱官心、军心、民心,也扰乱朕心。这时,狱卒报:以正午无火,胡奫在狱中服毒而死!但正午刚过三刻,突然接到奏报:奉天殿雷击着火了!三大殿都着火了!胡博士狱中自杀,永乐帝深为惋惜。

第二次是在三大殿重建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四月十三日,惊雷引火,三殿尽焚。这是三大殿第二次被雷火焚毁。为什么三大殿连续两次遭雷火焚毁呢?那时候古人不懂避雷针的科学知识,北京夏秋时节多雷雨,宫殿又是高大木结构,于是宫殿发生多次被雷火焚毁悲剧。

第三次是在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六月十九,归极门(熙和门)起火,火势蔓延,三殿再毁。这次三大殿仅在嘉靖、隆庆、万历三朝,使用了40年。

第四次是在康熙十八年(1679年)十二月初三日,太和殿火灾。(《清圣祖实录》卷八十一)这次大火是由御膳房起火,火乘风势,金銮大殿,化为焦土。四名宫监责任人,被处以绞刑。这一年,吴三桂叛乱、北京大地震、太和殿大火。

明清北京皇宫太和殿被焚毁过四次。这是因为:

其一,主要是木结构;

其二,建筑高大易引发雷火;

其三,没有避雷针的科学知识;

其四,人为因素,不慎起火,延及大殿;

其五,消防设备,不能配套。

所以,一旦失火,延烧无遗。高大雄伟的太和殿,兴建起来费时费工、开支浩大。因为太花钱,每次烧毁之后都是过了很多年才重修,结果明代起码有3个皇帝一辈子也没见过奉天殿(皇极殿)完好的样子。

标签:

更多文章

  • 芈月和情夫义渠王私通30年后为什么要置其于死地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秦宣太后芈八子是我国历史上的传奇女性,她依靠自己美人计收服了义渠王,最终成功将他解决,为秦国除了大患的同时还大大提升了国家实力。在秦宣太后与义渠王私通的30年内,秦国与义渠一直相安无事,直到公元前272年,“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于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历史上最后一个戎国义渠就此灭亡,秦国在其故地设

  • 秦始皇因为一句谎言修筑长城,是什么谎言?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秦始皇修筑长城是为了抵御北方外族入侵,这是目前公认最有信服力的说法,但是其实他修建长城其实是源于一句谎话,也就是说秦始皇被骗了。秦始皇是一个有着强烈危机感和忧患感的帝王。当上皇帝之后,他并没有因一统天下的成就而陶醉,相反却一直忧心忡忡。大秦帝国是在暴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反对的声浪即使很小,但大规模

  • 越王勾践剑是武器还是礼器,结果让人意外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春秋战国时期的传世兵器越王勾践剑是一把非常有研究价值的文物,那么在遥远的古代,这把剑是武器还是礼器呢?我们都知道,越王勾践所在的越国在浙江绍兴一带,那么问题来了,这把剑怎么会出现在湖北的贵族墓穴里呢?有的人说,这把剑是战场上的兵器,后来楚国强大起来,出兵攻打越国,在战场上缴获了这把宝剑,这把越王勾践

  • 诸葛墓无人敢染指,竟是因为这个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一生为了光复大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此等气节与忠心,名垂青史千古流芳。诸葛亮五丈原失利,病死后葬于今陕西勉县定军山脚下,钟会攻陷成都时,诸葛亮显灵,给钟会托梦,让他不要残害蜀中百姓。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君王将相的墓都被盗墓贼光顾过,只有极少知道墓地所在之处而没被盗

  • 玄奘法师有多受百姓爱戴,死后五百里百姓前来送行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玄奘法师对我国佛教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贡献,他本身的经历也足够证明他对佛法的虔诚,值得受到世人的尊敬。公元642年,大法会在曲女城开始了.那一天全印度的十八位国王都率领着著名的佛学领袖,学者们来参加.大乘佛教,小乘佛教,婆罗门教和其他宗教徒,还有数万名信奉佛教的老百姓都参加了佛学辩论大会.讲法道场上有

  • 他是李世民的最强猛将,为什么玄武门之变没有参战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我们都知道李世民是通过玄武门之变成功夺取皇位的,而李世民手下的最强战力就是秦琼,那么为什么在玄武门之变中,秦琼没有参战呢?公元626年是大唐建国的第九个年头,是李世民虎牢关大捷,扫定中原的第五年后,这一年唐朝终于由战乱开始走进天下初定的和平。这一年的一个夏天,太白经天,这样一个往往预示某种重大事件的

  • 北宋六贼说的是谁,北宋六贼有哪些消极影响?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无论在什么朝代,奸臣和贪官总会受到人们的唾弃,北宋年间的这六个官员史称北宋六贼,就是遗臭万年的大奸臣。“北宋六贼”是民间对北宋年间六个奸臣的合称,这六个人分别是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李邦彦,基本都是宋徽宗时期重要的大臣,这六个人贪赃枉法、横行霸道,弄得民不聊生,是导致当时江南方腊起义和金国

  • 隋唐英雄中,裴元庆和雄阔海谁的功夫更高?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隋唐背景的演义小说,其精彩程度不亚于三国演义,里面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的打斗场面描写都有着很高的可读性,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小说中的人物。裴元庆隋唐时期的名将,说到他想必喜欢看隋唐演义的朋友对他有一定的了解,另外《说唐》、《兴唐传》书中也有写到裴元庆这个人物。裴元庆,隋唐第三条好汉,也是隋唐八大

  • 这位壮士宁可自杀身亡也不愿见刘邦,这是为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公元前202年,田横应汉高祖刘邦的一再要求,带着两名宾客,从今山东的某个小岛出发前去洛阳。在距离洛阳只有三十里的尸乡驿站。田横下车沐浴后,割断脖子,自杀而死。那么,田横为何宁愿选择死亡,也不愿意去洛阳见刘邦呢?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简单了解一下田横。田横是田儋的堂弟,是田荣的亲弟。秦末诸侯起义

  • 诸葛亮的用人之道,其实存在着很大问题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古往今来能够成就大事的人,身边无不是人才济济,能得到更多人才的帮助才能够实现大业,在这一点上,诸葛亮就没有做好,蜀汉因此也陷入了无人可用的尴尬境地。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可他的智慧更多是个人的聪明才智,他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是战略专家,他联络江东孙刘抗曹是外交高手,他借东风借雕翎烧新野烧樊城是军事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