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他是皇太极俘虏的一名少年,日后却成了大清战神

他是皇太极俘虏的一名少年,日后却成了大清战神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518 更新时间:2024/1/14 8:56:56

皇太极是清朝历史上的第二位皇帝,他不仅有着很强的才干,也有一双识人的慧眼,在早年的战争中,他曾经俘虏过一名天赋异禀的少年,而这位少年也不辱使命,后来成长为大清的强大将领,他就是刘兆麒。

公元1642年,皇太极率军入侵关内,当攻入丰台之后,皇太极抢走一位14岁少年,大清从此多一位战神。这到底怎么回事?这个被抢走的人又是谁?

原来,当时皇太极见到这个人,就认为他很不同,便决定将其带回去培养成才,史书记载:“(皇太极)见兆麒,异之,令入官学读书。”这个人当时年仅14岁,名叫刘兆麒,祖籍江苏沛县,其曾祖于明朝嘉靖年间,迁居到丰台。

据记载,刘兆麒“幼而端重,寡言笑,举止如成人;读书过目辄成诵,为皆有理法。”他出生在明末清初时期,当时明朝内有农民起义军的斗争,外有女真族的侵扰,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皇太极建立清朝之后,就常常带兵入关侵扰,与此同时,他也希望趁机网罗关内人才,为大清效力。也因为这一点,所以14岁的刘兆麒,便被皇太极给掳去。

被掳到关外后,刘兆麒被编入汉军镶白旗,开了他为大清效力的辉煌一生。前面提到过,皇太极让刘兆麒入官学读书,尽心尽力培养他。刘兆麒也不负期望,在顺治六年的一次考试中,取得第一的成绩,随后就成为皇帝的私人秘书。

顺治对于父亲为他培养的这位人才十分满意,久而久之,刘兆麒就发展为顺治帝的亲信,先后任都察院启心郎、宗人府启心郎、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等职。不过刘兆麒真正开始为清朝立下战功,已经是康熙时期了。

当时康熙刚即位不久,民间反清复明活动很盛,于是康熙任刘兆麒为湖广巡抚,让其负责镇压湖广一带反清势力。刘兆麒在湖广任职八年,期间他不仅肃清了当地反清势力,还疗治了不少民间疾苦和战争创伤,史称“仁恩被于江汉”,被加授工部侍郎衔。

之后,刘兆麒就像康熙心中的“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四川出现叛乱,就让他担任四川总督,因功加兵部尚书。台湾郑氏父子居于海防前线,就调他去当浙江福建总督,又进为光禄大夫。此时刘兆麒官阶已为从一品,可谓达到为官生涯的巅峰。

不过刘兆麒最辉煌的功绩,还体现于两个事件中。第一就是三藩之乱,康熙十二年,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造反,刘兆麒临危受命,为直隶援剿提督,专门被派去平叛。在平乱期间,刘兆麒将自己的军事才能,展现得淋漓尽致,不久京城捷报频传。这让康熙愈发认为,刘兆麒是个“宝藏”。

第二就是抗击沙俄,这算是刘兆麒人生中,最光彩的一页。当时沙俄不断侵略,清朝决定以战止战,于是任刘兆麒为黑龙江水师总管,负责率大清水师赴前线抗敌。

最初沙俄并不把刘兆麒放在眼里,结果却被刘兆麒、彭春等人率领的一万五千人击败,并捣毁了雅克萨城。这时候沙俄还不服气,试图要将雅克萨城夺回去。然而先后几次进攻,均被刘兆麒击退,且被围困。最后没有办法,沙皇只能清政府屈服,被迫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在这次真正意义上的“对外战争”中,刘兆麒作为主要将领之一,先后三次率军击退沙俄,立下赫赫战功。沙俄投降后,康熙龙颜大悦,下诏嘉奖刘兆麒,称其为“国之柱石”。

接下来,刘兆麒奉命一直驻守在黑龙江。直到八年后,“边塞既靖”,刘兆麒便以自己年过六旬,且家中还有老母亲要照顾为由请求致仕,康熙恩准。致仕后,刘兆麒又继续为家乡效力,监修运河,捐修天尊阁等等。康熙四十七年,刘兆麒寿终正寝,享年80岁。

标签:

更多文章

  • 秦始皇寻长生药只是借口,真正的目的竟然是这个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徐福是秦始皇派出去寻找长生药的术士,众所周知这是不可能存在的东西,因此徐福当然没有找到,他不敢回去,却因此发现了日本,这都是后话了,其实仔细看来,秦始皇当年派他出去的真实目的,很可能并不是寻找长生药这么简单。谈起秦始皇这一人物,想必大家脑海中立刻浮现出的,便是这位帝王的无情与残忍,再还有便是他穷极一

  • 卫长公主是否真的被汉武帝腰斩了?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晚年的汉武帝逐渐晚节不保,震惊后世的巫蛊之祸也让他威信全无,还失去了自己的继承人和很多亲人,其中被腰斩的卫长公主就是受害者之一。卫长公主,她是卫子夫进宫之后,所生的第一个女儿。她所得到的宠爱是超过其他所有同辈的,虽然她早期的日子过得很滋润,但是她的结局让人叹息,据说她是历史上第一个遭受腰斩的公主。卫

  • 古代秀才到底是什么水平,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我们在很多影视作品中经常听到秀才这个说法,只是将他与读书人联系到一起,但是秀才二字究竟代表了什么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抱朴子·审举》:“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这句话说的是汉代的选官制度,“秀才”并不是现在所认为的读书人,是通过荐举制选拔上去的人才,东汉时为了避讳光武帝刘秀的名

  • 长孙皇后是隋唐英雄传中长孙无忧的原型吗?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长孙无忧是近年来上映的电视剧《隋唐英雄传》中的人物,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正妻,长孙无忧的原型是李世民的正妻长孙皇后,长孙皇后是李世民唯一的一位皇后,长孙无忧终生都得到自己的夫婿李世民的宠爱,甚至是很多朝政上的事情,李世民也会听长孙皇后的意见。通过长孙无忧简介可以看到一个女中龙凤。长孙无忧简介:长孙无忧生

  • 他是治水功臣,功劳不在大禹之下却默默无闻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在远古时期,河水泛滥是非常严重的灾难,因此治水成功的人往往能得到巨大的威望和信任。“大禹治水”是家喻户晓的故事。大禹也因此得到舜的赏识,为他最后得天子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禹治水”大家都很清楚,还有一位,也是以治水得到天子的赏识,最终成为天子的古人,他叫鳖灵。《蜀王本纪》是这样介绍他的。说古代楚国

  • 婉容作为溥仪的皇后,为什么会精神失常?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晚清的时候,国家已经是千疮百孔,皇室成员的命运也是十分凄惨,其中溥仪的皇后婉容,就因为长久的生活不如意,最终精神失常。郭布罗·婉容,满洲正白旗,字慕鸿,是清朝逊帝溥仪的妻子,中国的“末代皇后”。自小接受良好的文化熏陶,端庄高雅,秀外慧中。但是她的一生非常凄惨,30岁发疯,40岁香消玉殒,命途多舛,一

  • 在我国民间人气极高的穆桂英,历史上真的确有其人吗?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穆桂英和杨家将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是我国抗击外敌侵略的一段千古佳话,那么在历史上,穆桂英这个人是否真实存在呢?穆桂英是明代作家熊大木笔下的一位巾帼女英雄,有关她的故事家喻户晓。她与杨家将一起出征保卫国家,在军事上有很大的才能,屡次获得战争的胜利。穆桂英也是诸多影视作品中常见的主人公,但大多数都以她

  • 作为国家最为重要的制度,人才的选拔在历朝都是如何的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国家的发展和治理,最重要的就是人才,我国历朝对于人才的选拔都是采用的什么政策呢?禅让制度: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的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夏朝启时取消。世袭制度:我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爵位世代相传的制度。由夏启建立,贯穿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始终。夏、商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建立和初步发展时期。在这种

  • 故宫大殿门匾之上,为什么会有一支箭插在那里二百多年?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故宫是大清的皇家寝宫和办公场所,是我国明清二朝权利的中心,就是在这样一个神圣的地方,为何会在大殿的牌匾上插着一支箭呢?去过故宫博物院的朋友不知发现没有,在“隆宗门”口的匾额上有一支箭头非常醒目,它至今已经存在二百余年,且生满了铁锈,这是怎么来的呢?我们都知道,清王朝是正儿八经的在马背上打下的天下,所

  • 面对严重的地方割据,赵普是这么解决的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我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国家的稳定性,但是也有着它的弊端,不过北宋开国大臣赵普的进言,却是非常适合刚刚初生的大宋的。北宋建隆二年(961年)的一天,在京城开封的皇宫里,皇帝赵匡胤问心腹大臣赵普:“从唐末以来,皇帝换了几茬,战争不断,百姓深受刀兵之苦,这是什么原因呢?我很想结束经常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