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皇帝生前退位这样的奇怪时间,为什么发生在两宋之际

皇帝生前退位这样的奇怪时间,为什么发生在两宋之际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38 更新时间:2024/1/3 19:01:02

禅让制是在世袭制之前的一种皇帝制度,他并不能将自己的权利传给自己的家族后代,因此逐渐被世袭制取代,但是两宋之际为何会有这么多的皇位禅让现象发生呢?

古代的内禅并不多见,但令人惊异的是,两宋之际尤其频繁。这一时期,不到七十年的时间里就有徽宗、高宗、孝宗和光宗四位皇帝五次内禅。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生前退位呢?

退位避兵燹:徽宗与高宗的内禅

宋徽宗的退位发生在宣和七年(1125年),他仅四十余岁。当时,金兵大举侵宋,兵锋逼近开封。宋徽宗欲南下避乱,于是打算命皇太子任开封牧,留守东京,抵挡金人。也就是说,他最初的本意并不想内禅放弃皇位。

《宋史?李纲上》中记载李纲对此表示异议,他对大臣吴敏表示,巨敌猖獗,形势凶险,皇帝必须传位给太子,才能使太子以足够的权威、名正言顺的位号,号令天下、招徕群雄,保存社稷。

李纲最后说:“肃宗灵武之事,不建号不足以复邦,而建号之议不出于明皇,后世惜之。”这里引唐玄宗西逃入蜀、肃宗在灵武自行即位的故事,指出皇帝如不主动传位给太子。

将会面临两重难题:第一,太子不即位,则威望不足以维持大局,难以拯救国家。第二,太子如果想维持大局只能自行即位。

那时内禅之议,就不再是皇帝主动与自愿的了,将使宋徽宗如唐玄宗一样,陷入非常被动的境地。李纲的提议与部分大臣取得了共识,这也成为宋徽宗决定内禅的关键原因。于是,徽宗“内禅,以道君号退居龙德宫”,没多久就仓皇南逃。

命运仿佛跟宋徽宗开了一个玩笑。金兵围攻开封未果,于是撤军,旋即徽宗北归。可不久之后,金国再次侵宋,这次直接将徽、钦二帝虏走。内禅没有使徽宗避开兵锋,堂堂数十年太平天子,沦为金国阶下之囚。

徽、钦二帝被虏走之后,徽宗第九子赵构即位,是为宋高宗。高宗一生充满戏剧性,单是内禅就搞了两次。他第一次宣布退位时年仅二十余岁,完全出于被迫。

建炎三年(1129年),南宋将领苗傅、刘正彦发动兵变,诛杀了高宗身边的宠臣与宦官,形势一度非常紧张。苗、刘二人要求高宗逊位,传位给不到三岁的皇子赵敷。

由高宗的伯母隆祐太后(宋哲宗的皇后)垂帘听政。高宗无奈答应退位,搬出宫室,居于显忠寺。大臣张浚联合吕颐浩张俊韩世忠等人整军勤王、起兵平叛,苗傅、刘正彦迫于压力,为自保计,又请赵构复位。

于是,在仅仅退位二十几天之后,高宗又重登帝位。由苗、刘主导的此次内禅近乎闹剧,他们二人最终也没逃脱被诛杀的命运。

时隔三十多年后的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高宗再一次宣布退位,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养子,也就是后来的宋孝宗。与上次内禅不同。

这次是完全自愿的。此时高宗仅五十余岁,年富力强,为何要退位呢?一个重要因素在于,高宗与当年的徽宗面临极其类似的境况,即金国南侵的威胁。

刚刚在前一年,金国皇帝完颜亮举全国之力南下攻宋,高宗欲出海避敌,被臣下劝止,勉强决定亲征。在南宋军队的拼死抵抗下。

金国军队并未取得什么进展。后来金国后院起火,完颜亮死于兵变,金军无功而返。尽管局势渐趋缓和,但此次战事意味着此前宋、金之间的和平协议“绍兴和议”成为一纸空文。

两国关系处于悬而未决的战争状态。这不得不使高宗心有余悸。国事纷繁,他已无心收拾。若金人再次南下,他以帝王之尊弃国避敌。

将为士大夫阶层所不耻;但退位之后,以太上皇的身份避敌,则顺理成章。对险恶局势的忧惧,对繁重国事的倦怠,使得高宗决定内禅。

他的禅位御札上有这样的文字:“(自己即位以来)惧不克任,忧勤万机,弗遑遐逸,思欲释去重负,以介寿藏……”

标签:

更多文章

  • 康熙的重臣纳兰明珠为什么后期受到冷落?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康熙作为一代明君,手下的臣子也是很有才能的,纳兰明珠就是这样一位十分有才的大臣,那么他后期为何逐渐被冷落,不再得到重用了呢?纳兰明珠满洲正黄旗人士,康熙时期重臣,在康熙任期时,积极的推动了康熙撤销三藩,抵御外敌以及统一台湾等等重大事件。虽然纳兰明珠出身贵族,他的祖父叶赫那拉金台吉是所在部落的统领,但

  • 盛极一时的大唐,最终灭亡的景象竟是如此凄惨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大唐帝国的末期,西域各州被张义潮的归义军所平定,在这远离政治中心的地区,往往最高指挥官有着更甚于皇帝的威严,朝廷与西域各州的联系,也只是凭借中心耿耿的将领而已,面对强大的军事力量,完全没有牵制作用,这对于大唐来说是个巨大隐患,天宝十二年(753年),也就是西域唐帝国与阿拉伯帝国在怛罗斯的大战后两年,

  • 清朝武术大师霍元甲真的死于日本人下毒吗?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清朝时期的武举考试十分盛行,民间的尚武之风也十分浓厚,因此诞生了一大批民间著名的武术大家,霍元甲就是其中之一,传言他是被日本人毒死的,这种说法真实吗?霍元甲(1868-1910),字俊卿,兄弟三人,排行老二。祖籍河北东光县安乐屯。父亲霍恩第,迷踪拳的第六代传人,常出入东北为客商当镖师,颇有名望。19

  • 梅妃江采萍是唐玄宗的宠妃,梅妃江采萍简介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皇帝的后宫之中并不缺乏才女,而唐玄宗的后宫之中就有八大才女,其中之一就是梅妃江采萍,那么她有什么故事呢?梅妃,本名江采萍,莆田人。生于医学世家,其父江仲逊是一位饱读诗书又极赋情趣的秀才,精通医道,是当地一位颇有名望的儒医。江采萍自幼聪明过人,从小便受到良好的教育,九岁能诵读《诗经》,其父以《诗经·召

  • 神秘的罗布泊惊现古墓,遗体岁月超过4000年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罗布泊是我国最为干旱的地方,也是著名的死亡之地,由于这里土地盐碱化程度很高,因此终年是一篇荒凉的景色。据媒体报道,罗布泊一直都是神秘的象征,存在很多神秘的现象,又被称作“死亡地带”,据悉,1934年曾有人发现一片神秘的古墓,但后消失不见,近期,考古学家通过GPS和GoogleEearth的帮助,再次

  • 秦始皇突然暴毙之谜,传奇帝王竟然死于这个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秦始皇在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地位最高的历代皇帝之一,有关于他的死,有着很多谜团,后世也一直在不断努力揭开秦始皇的死亡之谜。秦始皇自幼有疾,所以体质较弱。他为人又刚愎自用,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裁决;每日批阅文书一百二十斤,工作极度劳累;加以巡游中七月高温,以上诸因素并发,促使他在途中病发身亡。至

  • 这个老臣的口臭,竟然让皇帝发明了口香糖?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口香糖是现代人经常使用的一种保健品,它能有效去除口臭,但是在古时候,人们没有应对的方法,如何避免这尴尬的口臭呢?古人由于缺乏科学的口腔保健知识和有效方法,口腔清洁不够彻底,有时肠胃消化不良,以致口臭。而如何去除口臭,古人也有很多妙方,最主要的一个方子,就是口衔“鸡舌香”。因为“花实丛生,其中心最大者

  • 孙膑最后的结局是如何的,孙膑有什么功绩?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春秋战国动荡的乱世,造就了许多英雄人物,其中孙膑就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下面我们就来一起聊一聊他的生平,以及他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孙膑战国时期齐国人,他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据说是孙武的后代,孙膑的真实姓名不可考,据说他的原名叫做孙伯灵,后人叫他为孙膑是因为孙膑受膑刑被人挖去了膝盖骨,因此而得名。孙膑

  • 福全是康熙的什么人,他的一生经历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宫廷内的皇子争夺皇位的斗争十分惨烈,但也有一些皇子并没有当皇帝的野心,一心为国贡献自己的想法更加可贵,顺治的长子福全就是这样一位皇子。福全是顺治的第二个儿子,也是康熙的哥哥。因顺治的长子夭折,福全实际上就是长子。生在帝王家,福全是幸运的,能够处理好君臣关系,最后安全落地,更属难得。一、愿为贤王,参与

  • 和珅贪污的银两高达11亿,为什么乾隆不杀他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清朝的贪腐十分严重,就算是乾隆这样比较盛世的年代,也会有和珅这样的巨贪,那么乾隆明知和珅的罪行,为何却不查办他呢?和珅贪污了多少钱呢?据嘉庆朝的《查办和珅案》及晚清薛福成的《庸庵全集》记载,初略估值总计约11亿两白银。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当时清朝政府每年的国库收入才7千万两白银。也就是说,和珅贪污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