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慈禧尸身竟然入殓了三次,这是为什么?

慈禧尸身竟然入殓了三次,这是为什么?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14 更新时间:2024/1/18 16:37:54

死后入土为安的观念一直深深刻在中国人的脑中,因此中国人对葬礼十分重视,皇家更是如此,但是尊贵如慈禧太后,却也经历了三次入殓,当真是死后也不得安宁。

“老佛爷”慈禧不仅在生前有许多奇特的经历,而且在她死后还有更令人难以置信的遭遇:慈禧的遗体在长达76年的时间里,先后三次殓入同一口棺内,遗体至今仍保存完整。副所长于善浦带着材料进京,向国家文物局汇报;副所长谢久增则前往石家庄,向河北省文物处汇报。我在王民的协助下,用一个长纸筒将黄缎被慢慢卷起…

第一次入棺:1908年死后第二天慈禧被殓入棺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二日未时三刻,慈禧走完了她74年的人生路程,撒手人寰。当天下午4时30分,掌仪司首领太监用鹅黄吉祥轿将慈禧的遗体从西苑仪銮殿抬出,5时15分到皇极殿,放在回床上。

第二天上午8时5分,在隆裕皇太后和瑾妃的敬视下,慈禧的遗体被殓入了棺内。宣统元年(1909年)十月初四日巳时,慈禧的梓宫葬入菩陀峪定东陵地宫。

第二次入棺:1928年遭盗墓抛尸全身长满白毛

慈禧死后20年,即1928年7月4日至10日。军阀孙殿英盗掘了乾隆帝的裕陵和慈禧陵,毁棺抛尸,掠走了全部随葬珍宝。慈禧遗体被抛出棺外,嘴里的宝珠被抠走,上衣也被扒光了,下体仅剩一条内裤。

盗案发生后,溥仪派载泽、耆龄、宝熙等人到东陵对慈禧的遗体进行了重新安葬。载泽等人钻进地宫,见慈禧遗体趴在棺盖上,头朝北,脚朝南,左手反搭在后背上。在地宫里已暴尸40多天,遗体上出现了许多斑点,长满了白毛。

慈禧内棺,日期定在1983年12月6日下午下班后没有游人之时。为清理慈禧内棺,清东陵文物保管所组成了一个由所长宁玉福带头的13人清理小组。

慈禧内棺通体朱漆,顶部四面收起,呈坡状。棺长225厘米,前高98厘米、后高91厘米,前宽128.5厘米、后宽123厘米。四壁内外均阴刻藏文佛经,填以金漆。棺盖上有9尊团佛像和凤戏牡丹图案。整个内棺基本完好。开启棺盖后,只见一件黄缎大被把棺内盖得严严实实,被上盖着一件黄缎袍,袍上又盖一件坎肩……显而易见,这是1928年溥仪派人重殓后的原状!

第三次入棺:1984年文物局清理内棺搬出尸体

宁玉福当即决定:不准接触棺内之物,立即盖上棺盖,恢复原状。几位领导连夜开会,做出两项决定:将开启慈禧内棺一事迅速上报省和国家文物局;暂时关闭慈禧陵地宫。

12月8日,副所长于善浦带着材料进京,向国家文物局汇报;副所长谢久增则前往石家庄,向河北省文物处汇报。

1984年1月4日,国家文物局派5人来到清东陵。第二天早饭后,清理小组成员及相关人员进入慈禧陵地宫。我们每个人都穿着白大褂,戴着白口罩、白手套,一切行动都在摄像机的镜头下进行。

开启棺盖后,看到的仍是上次开棺时的情景。在专家的指导下,我小心翼翼地依次揭取了蓝缎坎肩和黄缎袍。每次揭取前,都要拍照片,量尺寸。揭开黄缎袍后,在黄缎被的上面发现一个黄绸子小包。我左手托着小包,用右手慢慢打开,里面是慈禧生前掉的一颗牙齿、剪下的二节指甲。这个小包是1928年溥仪派大臣重殓慈禧时所包。

慈禧遗体三次入殓之谜慈禧遗体保存得比较完整。她头朝北,脚朝南,仰身直卧。脸和遗体的上身被黄绸子包裹着。下身穿着裤子,上面绣满“寿”字,每个字长7厘米,宽6厘米。两只脚上也裹着黄绸。揭开黄绸,只见两脚被一条紫红色捆着,右脚穿着白绫袜子,左脚赤裸,袜子放在左裤腿上。揭开脸及上身的黄绸子,遗体的真面目展现了出来。

她的头微向左偏,两眼深陷成洞。有些花白的头发一部分披散于胸前,一部分顺垂于右侧。右手搭放在腹部,左手自然垂于左胯外侧,腰间扎着一条丝带,胸部袒露。虽然肌肉无存,遗体上还有许多裂口,但全身仍然皮骨相连。我用钢卷尺量遗体,全长153厘米。以此推断,慈禧生前身高当不低于160厘米。

遗体下面铺着一件黄绸里蟒缎褥。褥子下面是一块长条木板——如意板。这是当年抬遗体用的。我们就是用这块木板又将慈禧遗体抬出棺外。国家文物局的一名专家往棺内喷洒了防腐消毒药液,然后将慈禧的遗体又抬进了棺内,我将取出之物按原样依次放回棺内,恢复了原状。再次往棺内喷洒药液后,盖上了棺盖。这时木工已将残破的外椁维修好,随即将椁盖盖上。清理工作整整进行了一天。

标签:

更多文章

  • 有关朱元璋的明孝陵,还埋藏着如何的秘密?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但是他的陵园却设计的很奇怪,道路都是弯弯曲曲的,与传统观念中的中正大道有很大区别,这是为什么呢?去过明孝陵的朋友如果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明孝陵的神道蜿蜒曲折,跟以往朝代任何一个皇陵的神道笔直大气截然不同,为什么要如此构建?历史上诸多说法,后人伤透脑

  • 这座为皇家建造的陵园,竟然埋葬了一位太监?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北京是明清两代王朝的首都,永乐皇帝朱棣将明朝的皇家陵墓群定在了现在十三陵的位置,然而在这个专为皇室成员选定的陵墓中,竟然有一位太监也埋葬在这里,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位葬入皇家陵墓的太监又是谁呢?十三陵修建于永乐年间,是明朝皇帝的墓葬群。永乐皇帝朱棣派出大臣踏遍大江南北寻找最佳风水宝地建皇陵,足足两年找

  • 杨再兴是杨家将的后代吗,杨再兴是如何战死沙场的?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杨再兴是南宋时期岳飞手下的一员大将,他武艺高强勇猛无敌,曾经立下赫赫战功,那么他有着怎样的经历呢?他真的是杨家将的后人吗?在《说岳全传》中,杨六郎的玄孙杨再兴,阵前败给了岳飞。从此,他投到了岳飞帐下,几度大破金军。只是,在小商桥遭遇了金兵,寡不敌众,身中多箭而亡。那么,杨再兴是杨家将的后人吗?刚开始

  • 春申君黄歇有什么故事,他与汗明有什么关系?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战国时期的优秀人才有非常多,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战国四公子”了,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他的生平。“战国四公子”这一称呼的由来是在战国时期,各国为了抵御实力最强大的秦国的进攻,避免被秦国吞并的命运,于是纷纷开始招募天下的能人志士,来壮大自己的实力,而对来自不同国家的四位此方面的代表

  • 狄仁杰竟是羌族后裔?被时代成全的一代名臣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在我国古代的著名大臣中,唐武周时期的狄仁杰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位,他甚至改变了历史进程,使得唐朝江山重回李氏,但是关于他的身世,却一直是个谜。他是蜚声海内外的“中国福尔摩斯”,但在史籍中,他是知人善任、能力超群的政治家;他帮武则天驾驭帝国航船躲过多处险滩,却在临终前预谋政变将大周带回大唐;他品德高尚

  • 秦始皇陵墓被盗过吗,项羽盗过秦始皇的墓吗?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秦二世而亡,最终灭在了项羽和刘邦手上,面对秦始皇陵这样巨大的财宝,项羽不可能不动心,那么他有没有盗过秦始皇陵呢?秦始皇陵墓是不是还保存完整呢?说到陵墓,相信大家第一时间都能够想到的就是秦始皇陵。秦始皇陵可以说是我国最著名,并且也是最大的陵墓,是我国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坟墓。秦始皇一生征战,一统六国,最

  • 急先锋索超有什么功绩,索超最后是如何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水浒一百单八将中,每个人都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其中急先锋索超就以脾气急躁而闻名,每次上战场都是身先士卒第一个厮杀。在北宋末年,因为政治日益腐败和黑暗,导致百姓生活无比艰难,活不下去的人们纷纷开始举起起义的大旗开始反抗昏庸腐朽的朝廷的统治,于是一时之间各地起义声势一浪高过一浪。而在这些起义势力中,对后

  • 太平公主是李隆基的什么人,她是一个如何的公主?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武则天之后,还有很多女性想要效仿她称帝,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太平公主了,她也曾经大权独揽,但最后还是失败了,落得个被皇帝李隆基赐死的结局。太平公主(约665年~713年),唐高宗李治之女,生母武则天。下嫁薛绍,再嫁武攸暨。生前曾受封“镇国太平公主”,后被唐玄宗李隆基赐死。太平公主是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

  • 古代冷兵器战争中几十万大军对战的场面,是真实的吗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中国古代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军队人数往往只是一个虚数,用来威慑敌人用的,实际上根本没有那么多军队,史书中记载的上百万大军对战的场景,也大都不甚可信。在中国古代,基本上所有超过30万大军的故事都只是一个传说。到了明末以后,虽然军队出战,还依旧把人数号称的无比多,但已经没有什么人相信了。比如明朝第一次讨伐

  • 西夏皇帝李元昊是个如何的人,如何评价他?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西夏王朝是与宋、辽并立的一个政权,它位于西北地区,后期与金、蒙古、南宋并立,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李元昊生于公元1003年,去世于公元1048年,是西夏国的开国皇帝。他虽然姓李,但是却并不是汉族人,而是党项族人。之所以姓李,是因为远祖是唐朝的大臣,因功被赐予国姓“李”,后世子孙因此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