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汉文帝皇后窦氏出身卑微,是如何做到皇后位置的

汉文帝皇后窦氏出身卑微,是如何做到皇后位置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741 更新时间:2024/1/13 6:42:07

窦皇后是汉文帝的皇后,她虽然出身低微,但是却能在重视门第的封建社会坐上皇后的位置,一定是有她的过人之处的。

窦氏在一些后世文人眼中是工于心计、手段厉害的宫斗女,干掉刘恒的原配和4个嫡子之后才成为皇后。事实当然不是这样。

窦氏被发配代国

汉文帝的皇后窦氏的名字于当时史载无考,只有唐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里头,提到西晋皇甫谧曾说窦氏的名字为“猗房”。

不过皇甫谧老先生是以名医和文学家留名史册,他关于商纣王等的记录都有些不实之处,且当时离窦氏的时代亦有数百年了,所以暂时还是叫她窦氏吧。

窦氏出身草根,这个草根和吕雉的草根还略有不同,吕雉家好歹有钱有人,她爹还能做县令的贵宾。窦氏家一穷二白,父母双亡,不得已入宫为奴,与一兄一弟各自天涯。

宫里的日子也不是特别好过,后宫升级之路基本上在窦氏进宫不久后就没有了,因为皇帝驾崩了。

汉高祖刘邦驾崩之后,太后吕雉执政,把一部分后宫妃子放出来随其子到封地去,同时又把一些多余的宫女分赐诸王,而窦氏也成为被分配出去的宫女。

窦氏是清河郡人,在赵国附近,她自然是希望能够分到赵国去,这样也可以回故乡寻找亲人。不过赵国是个大热门,想去的人太多,窦氏给经办人的钱不够,结果她不但没分到赵国,反而被分到了代国。

代国和赵国离首都长安的距离用地图就可以看得到,赵国明显更近更强大,而代国就属于偏远地区了。当时被封为赵王的是刘邦爱子——戚夫人所生的刘如意;而被封为代王的刘恒,是不得宠的妃子薄夫人所生。

窦氏不得已,只得去了遥远的代国,和另外4个宫女走上了迢迢行程。那时候她可能感慨自己运气太坏,这一去代国,很可能就与首都长安城,与自己的亲人永别了。

然而她并不知道,这并不是她的噩运,而是她的好运。

意外被册封为皇后

代国虽然偏远,日子艰苦,却因为这样,竞争压力也小,想来这些因贿赂不够被弄到代国去的宫女应该也不是什么出挑的人才。

窦氏被薄太后指派去照顾当时才8岁的代王刘恒。窦氏从小在家当惯了姐姐,把刘恒照顾得很是周到,两人渐渐有了感情。在刘恒长大娶妻之后,窦氏也成了刘恒的小妾。

然而,世事出人意料,就在刘恒登基元年元月,他宣布所立的太子是小妾窦氏所生的长子,转眼他又在3个月后册封窦氏为皇后。

一夜之间,似乎刘恒的原配王后以及她所生的4个嫡子就这么人间蒸发了,在人们心中,似乎新帝的王后一直就是窦氏,而嫡子就只有窦氏所生的二子刘启刘武一样。

而在史书中,这位代王后和她的4个儿子,就含含糊糊地被“病死”一笔带过。窦氏这个草根女忽然间一飞冲天成为皇后,这就给了人无穷的想象。

窦氏在一些后世文人眼中变成了工于心计、手段厉害的宫斗女,干掉原配和4个嫡子之后才成为皇后。

但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以刘恒执政时的手段,以太后薄氏历经数个王朝几任婚姻在残酷的刘邦后宫活到最后成了胜利者的心机,一个普通的草根女窦氏想在他们眼皮子底下玩这种花样,等于是找死。

何况,能够生出4个嫡子的代王后,更不可能是一个宫女出身毫无倚仗的窦氏一个人就能够干掉的。

那么,代王后和她的4个嫡子是怎么死的呢?真是如史书上所说“病死”的吗?是什么样的病恰好让代王后和她的4个儿子死了,而其他人毫发无损?

弱出身反而成了优势

其实,干掉代王后和她4个嫡子的是当时的政治时势,也是刘恒本人及薄太后。

代王后是谁,史书含糊不提。当时吕后执政,广嫁吕氏族中诸女给刘姓诸侯王为妻,甚至有不惜强令诸侯王杀原配娶吕氏女的旧例。刘邦死时才8岁的刘恒所娶之原配正室,很可能就是吕后强派给他的吕氏女。

这些吕氏女嫁给刘姓诸侯王,有些婚姻和谐,有些则夫妻翻脸。赵王刘友甚至因宠爱姬妾,而被其妻吕氏诬告谋反而死于狱中。

一向小心谨慎、谦和待人的刘恒母子,自然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从这位代王后连生4个嫡子的情况来看,这位吕氏女在代国一定过得相当心满意足。而窦氏能够在这样的情况下生出一女二子来,也一定是很低调很温顺,让这位代王后不至于生出要除了她的嫉恨之心。

然而曾因为善待吕氏女而平安度过危险期的刘恒,一旦登上皇位之后,就面临着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刘恒的入选,是因为他母族薄弱且为人温和,那么他如果有一个吕氏女的王后,还带着有吕氏血脉的4个嫡子进京,会让那些刚刚诛杀完吕氏全族的重臣们怎么想?

于是刘恒母子当机立断,让这位代王妃连她的4个嫡子在代国“病死”。而进京的新帝妻儿,就成了一向老实低调的窦氏及其儿子。他们一进京,刘恒就迫不及待地宣布册封“长子”刘启为太子,封窦氏为皇后。

在这么紧迫的时间内决定一个皇后的人选,以薄太后和刘恒的谨慎,一定会选择一个能够绝对掌控的人。而出身卑微、温驯老实的窦氏,便是最好的人选。

标签:

更多文章

  • 大清在冬天去世的皇帝一共有九名,冬天有点冷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寒冬时节人们的抵抗力下降,也是老年人最危险的时候,就算是大清的皇帝,也有很多人没能熬过漫漫长冬,死在了冬天。在清朝的300多年的时间里,如果从清朝入关开始算共有九位皇帝,而这几位皇帝却大多都死在了冬天里。春节过后天气还是一样的寒冷,所以这里把这一段时间也归到冬天里。在春节刚过的时候有三位皇帝去世,顺

  • 诸葛亮和关羽的关系很不好,传闻是真的假的?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小说中的关羽和诸葛亮是互相尊敬的,但实际上呢,目空一切的关二爷很可能对于这个年轻后备并不放在眼里,为什么这么说呢?关羽看不起诸葛亮,那是从骨子里看不起。从刘备第一次把诸葛亮从隆中那一所破房子里请出来的那一瞬间。关羽就感到大哥变了,变得不再像以前对自己贴心贴肺了。关羽为什么看不起诸葛亮?其一,诸葛亮没

  • 嘉庆帝是个好皇帝吗,乾隆为什么传位资质平平的嘉庆?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嘉庆是乾隆众多儿子中资质和才能都比较一般的一个,但是他继承了清朝皇帝一贯的勤勉踏实,或许乾隆正是看上了他的这一点,才将皇位传给他的。清朝作为距离现代最近的一个朝代,拥有许多能让现代人产生共鸣的东西,而清朝虽然最后走向灭亡,我们却不可否认它曾经有过最辉煌的鼎盛时期。在位的十二个皇帝无一不是勤勉努力的好

  • 一无所有的刘备,是如何打动诸葛亮加入他的?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说起诸葛亮辅佐蜀汉刘备,可以称得上是一段千古佳话了,诸葛亮为了蜀汉付出了自己一生的心学,最终积劳成疾死在了五丈原,那么当初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是为什么要答应为他效力的呢?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诸葛亮早年躬耕南阳。后刘备三顾茅庐

  • 荀彧是再世张良,曹操为什么给出如此高的评价?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荀彧是曹操阵营的重要谋士,在历史中也是一员非常有才能的谋士,曹操对于荀彧有着极高的评价,竟然说他比得上张良。公元191年,曹操为奋武将军在东郡,荀彧知袁绍终不能成大事,离袁绍而去投曹操。曹操大悦曰:“吾之张良也。”用为司马,时年二十九。曹操除了司马懿,还有一个很厉害的谋士,是曹操心目中的“张良”,那

  • 华夏文明差点被朱元璋发明的这两个东西毁灭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现在人们探讨华夏文明衰落,中国与西方拉开差距,一般大多指向19世纪晚清时期。然而,如果你发现一个大厦将倾,那首先不是居住者的事,而是建筑者的事。都说华夏文明毁于满清之手,我以为那只是雪上加霜。清朝统治者比明朝没落,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这不证明明朝就是进步的。有人拿清朝和明朝相比,认为明朝比清朝文明程度

  • 秦、明两代长城有何区别,秦长城保存情况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我们现如今见到的长城,大都是明朝时期修建的,通过修建长城来抵御北方外族入侵,从秦朝时期就开始了,秦明两朝的长城有何不同呢?秦长城经历这么多年的风雨,如今是否还保存完好呢?秦长城修筑于秦朝,距今已跨越了二十多个世纪了,千年岁月的风霜足以摧毁地面的一切痕迹,即使是坚固的城墙也不例外。那么,秦长城还在吗?

  • 顺治帝是否出家为僧,成为清朝的三大疑案之一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相传顺治帝十分宠爱董鄂妃,后来董鄂妃因病去世,心如死灰的顺治帝于是剪去三千烦恼丝,出家做了和尚,这个说法到底可不可信呢?“世祖出家”被列为清初三大疑案之一,是说顺治帝因爱妃董鄂妃之死,悲恸万分,痛苦异常,最后竟看破红尘,跑到五台山清凉寺当了和尚。此说法流传十分广泛,有鼻子有眼儿,而且还据此派生出康熙

  • 目前中国发掘的最大墓穴,是否是秦景公墓?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我国古代王公贵族的墓穴有很多,其中埋藏了很多的财宝,寻常大户人家也往往会在墓穴中陪葬一些财物,这就造成了我国特有的墓穴陪葬文化。秦国统一华夏,历时30多代,600年历史,是浩浩中华历史上最强悍的一个国家。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秦景公是谁及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公元前576年,秦桓公死了,他的儿子秦景公继位

  • 清朝白莲教起义的领袖,竟然是个江湖艺人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王聪儿是我国清朝著名的白莲教起义首领,也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女英雄,她有着怎样的经历呢?白衣女侠王聪儿出生于湖北襄阳(今湖北襄樊),她出身于江湖艺人,曾参加白莲教起义。在此期间,她曾担任起义军总指挥,是八路义军的统帅,算得上是一个貌美如花,德行高尚,武艺高强,有勇有谋的女英雄。白衣女侠王聪儿在参加白莲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