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李严也是托孤大臣之一为什么却被诸葛亮废为平民?

李严也是托孤大臣之一为什么却被诸葛亮废为平民?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895 更新时间:2024/1/16 12:45:02

三国时,刘备临死前托孤诸葛亮的戏码已经被分析过很多次了,但是在这场重头戏之中,其实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人总是会被人遗忘,那就是同样身为托孤大臣的李严。然而李严和诸葛亮都被刘备寄予重托,为何这两个人却先打起来了?李严甚至被诸葛亮直接废成了庶人,这是这么回事呢?

这件事在蜀国内部影响非常大,也是很多人认为诸葛亮专权的标志之一。

首先,我们看,李严的被废,是有一定的根由的。两条原因导致他由位高权重的一个托孤重臣,沦落为一名普通百姓。

一,谎报军情,贻误军机。诸葛亮北伐,用李严在后面筹措粮草,以接济全军,我们看《三国志李严传》的记载:“亮军祁山,平催督运事。”意思就是说让李严监督运粮的工作。按道理来讲,行军打仗,当以粮草为重,军若无粮,军心必乱。这是兵家常识。因此诸葛亮对粮草看的很重,我们也知道,诸葛亮北伐的失败,很多次都是因为粮草不济,无法进军,导致他被迫撤兵。那么这次用李严来运粮,显然他对后勤补给这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让一位托孤重臣去管粮草。也说明这个任务比较重大。李严派人运粮之际,赶上了夏秋交际,天降大雨,道路泥泞难行,因此耽误了交割的日期,运粮不继。那么出现了这种状况,属于天灾,非人力可为,属于不可抗力因素。那么按照规定,延误粮草交割日期,是要受到军法处置的,李严是怎么做的呢?他不是把实际情况如实报告给诸葛亮,而是采取了欺骗手法,欲掩饰自己的责任。他派人请诸葛亮撤军,等听说诸葛亮真答应退军了,又假装感到很惊奇的样子,说:“军粮饶足,何以便归。”好象撤军是诸葛亮的责任。等诸葛亮大军退回来了,一调查,发现是李严运粮不继,为了推卸责任造成的,顿时非常生气。这就是属于典型的谎报军情,因为作为三军统帅的诸葛亮,他不知道后方究竟出了什么状况,他是按照正常的时间来推算粮草到军中的日期,如今因为下了大雨而耽误了行程。作为监管运粮任务的李严,不报告实际情况,而是采取欺骗手段,使得诸葛亮错过战机,这一次北伐,又无果而回。谎报军情,贻误战机,这是一项不小的罪过啊,在军中都可以够的上斩首。可见李严这个错误犯下的如此之大。

二,欺君罔上。我们看,当李严听说诸葛亮退军后,又表奏后主,说:“军伪退,欲以诱贼与战”。意思就是说,诸葛亮这是在诱敌深入,是准备引敌人来追,好同他们作战。可是当诸葛亮全军退回来的时候,双方开始对质。发现了李严的漏洞。于是追查下去,查到了是李严的责任。

李严

那你李严之前的上表,就是在欺骗后主刘禅,你说诸葛亮是要诱敌深入,可以人家却因为你运粮不继,被迫撤回来了,这不是典型的欺君罔上吗?在古代,欺君也是一项大罪名啊,也是要杀头的啊。所以说,李严本人,他是犯下了两条足以让他掉脑袋的罪名。而诸葛亮念在他是托孤重臣,又有功劳。因此只是废他为庶人,又起用他的儿子李丰来继承父职,可以说是法外开恩,仁至义尽了。

那么,至于说到现在很多人都提到了一个观点,就是说到诸葛亮为了达到巩固自己权力,打击异己的目的,借李严运粮之事,把他废掉,从而除掉了自己的一个政敌。对于这种说法,我个人不太赞成这种观点。两点理由。

第一,刘备死后,诸葛亮的官职是丞相,武乡侯,领益州牧,丞相是中央行政权力机关最高的官职,而且诸葛亮是开府治事,是中央的实际一把手。除了皇帝,就是丞相。再没有比丞相还大的官了,可谓诸葛亮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李严要想跟他争夺中央的实际权力,根本就不可能争的过。诸葛亮是什么人,那是开国元老级功臣,李严是什么人,是一名降将,论功劳,论威望,都不及诸葛亮高。这点诸葛亮也是清楚的。另外诸葛亮还身兼益州牧,我们知道,蜀国的领地,主要绝大部分是益州。诸葛亮身兼益州牧,等于同时掌握了地方行政的权力。是地方行政机关的一把手。那么诸葛亮在中央,地方权力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李严又不可能争的过他,对自己够不上威胁,诸葛亮怎么可能去主动打击一个威胁不到自己的人呢?

第二,刘备之所以在临死前,把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和李严两人,是有着很深的意义。刘备一直都在拉拢东州集团来打压益州集团,因此刘备的荆州集团和东州集团的关系一直都保持的不错。那么在他即将要死的时刻。

他考虑到东州集团和荆州集团的稳定因素,为了平衡两个集团的关系,使他们以后能更好的合作,因此加封李严官职,委以托孤重任。李严是刘璋那边的降将,本身代表着东州集团。刘备此举,就意在使两个集团能够更好的合作,在自己死后,东州集团不至于离心离德,而是继续能够为蜀汉政权服务和效力。对此,诸葛亮也十分清楚。他也明白如果对李严采取过激的措施,很有可能造成东州集团站到益州集团的一边,倒戈反对蜀汉政权,从而引起内部分裂。那么根据是什么呢?举个例子。李严提出要从益州划分出几个地方,另外再成立一个州,自己担任太守。我们看李严这么做是什么用意。他是在跟诸葛亮争地方实权。李严也明白,诸葛亮以现在身份,地位,他是不可能在中央争的过诸葛亮,但是他现在还是地方行政官,还有能力跟诸葛亮争争地方权力。所以就提出上述方案。我上面提到过,诸葛亮是身兼益州牧。你李严在人家的地盘上提出要分出一些地方,从而想壮大自己的实力。这不是明摆着老虎嘴里拔牙,搞分裂,想争地方实权吗?那诸葛亮是如何应对的呢?他是极力反对抵制。但是因为出于团结的需要,他没有对李严采取任何过激的措施。力争大家团结一致,治理好国家。这就是在处理东州集团和荆州集团的矛盾上,诸葛亮做了一定的让步,稳定了内部的统治。所以说,诸葛亮其实一直都在争取东州集团和益州集团的合作。惟恐他们不支持掌权执政的荆州集团。那么既然是争取他们的合作,又怎么会主动去打击一个代表东州集团利益的李严呢?

看来刘备最初只是想要李严牵制诸葛亮,但是这个人选似乎没有选择好。李严有他的利益立场,在牵制诸葛亮这件事上并没有做好,反倒让诸葛亮抓住了他的把柄,以非常工正的名义将他废掉了,在这一点上或许诸葛亮是有私心的,但是在做法上却没有什么问题,确实是李严犯了法。

标签:

更多文章

  • 第一个称帝的女人陈硕真是如何被裸刑处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唐朝前后,对于谋反的人基本都用肢解,肢解时要剥光衣物,对女性要割去双乳,陈硕贞就是受肢解刑。(野史上说她受尽唐军凌辱后,凌迟处死)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受裸刑的女人是毛皇后,是前秦皇帝苻登的妻子,出身将门,美貌出众、善于骑射,被俘后惨遭裸刑而死。第二个遭到裸刑的女人,是陈硕贞(陈硕真)。唐太宗李世民算

  • 为什么古代封建王朝的传承通常在300年左右无法超越了?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中国古代王朝更替过很多次,绵延了千年了封建体制,但是各个王朝的国运却都在三百年左右就有一次更替。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古代封建王朝的传承通常在300年左右无法超越了?中华历史五千年,各式各样的王朝政权不知出了多少,但是一一数过来国运超过300年的王朝不超过十个,还要加上夏商周这三个奴隶制国家。其中汉

  • 明朝是怎么选皇后的,明朝选妃的流程是如何的?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今天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常常会有各种各样的选美比赛出现,其实仔细一看这些所谓的选美比赛的流程大体上和明朝皇帝选妃子的流程相差不大。如果一定要说哪里不同,我想大概就是古代的流程规则更加得严格吧。这种选美方式到底和明朝选妃的方式到底有多大,我们来看一下明朝皇帝选妃的过程你就知道了。明代选后妃的制度十分规范

  • 当着皇帝的面他竟然用武力打败另一个文人?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始于隋炀帝,历经唐宋,其形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唐初,只有解试、省试两道关卡,没有殿试。载初元年(690年)二月,武则天曾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是殿试的起源,但并没有形成制度。殿试制度真正确定下来,始于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由皇帝亲自主持。一级有一级的水平,一级有一级的标准

  • 千金小姐背后竟然是个悲剧故事,伍子胥和千金小姐有什么关系?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今天我们在说千金小姐的时候,通常是指那些出身富裕的姑娘。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形容背后,竟然藏着一个令人悲伤的故事,故事竟还牵扯到伍子胥。那么伍子胥跟千金小姐有什么关系呢?伍子胥是春秋末期楚国人,由于自己的父亲和哥哥被楚平王所害,不得不潜逃他国,伺机报仇。最后,他来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公元前5

  • 历史上的北齐武成帝高湛如何死的,和《陆贞传奇》中的高湛结局一样吗?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陆贞传奇》的热播让北齐武成帝高湛吸引了一大波迷妹,但是历史上的高湛真的有这么好吗?历史上的高湛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历史上的北齐武成帝高湛怎么死的?和《陆贞传奇》中的高湛结局一样吗?高湛简介高湛(537年-568年),小字步落稽,河北景县人,北齐第四任皇帝(561年-565年在位),东魏权臣高欢第九子

  • 二战时期纳粹党是如何在各色人种之间区分犹太人的?真相竟然如此残酷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犹太人是世界公认的十分聪慧的人种,这个群体之中的商人非常多,他们也非常地会赚钱。在二战时期,以德国纳粹为首的集团对这个群体都非常仇视,不知道是不是也是因为仇富的原因。纳粹党大肆抓捕犹太人,那么他们是怎么在人群中区分犹太人的呢?犹太人一般以群居的生活方式居住,但凡发现集体居住群众活动人员就会被抓住核查

  • 历史上有三大惊天谎言  “焚书坑儒”是谎言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在哲学课上,老师都教我们:真理并不一定是真理,特别是历史常识。毕竟中国古代是封建社会,史官所书都是照着皇帝的心意而写,有一些还比不上野史来得真实。这不,在我们教科书上的一些常识就被认为是虚构。比如第一个谎言“焚书坑儒”。魏晋时期,伪书《古文尚书》中有篇“孔安国序”,序中说:“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

  • 曾经的南京明故宫为什么会最后就消亡了?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我们都知道北京故宫,其实在明朝时期还有个南京明故宫,这个故宫是朱元璋在即位之后建成的,南京明故宫气象万千,气势磅礴是当时社会上的世界第一宫殿。这一座曾经这么辉煌存在的故宫,可惜最后消亡成了一道公司的惨景。那么曾经气势蓬勃的明故宫究竟毁于谁手?流传甚广的一个看法是,明故宫毁于太平天国。90年代,明故宫

  • 为什么日本地震死了十万余人但是日本人却找韩国人泄愤杀害七千多人?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天灾往往都伴随着人祸,这句话当真是一点错都没有。天灾虽然无情,但是人总归是有情的,不然也不会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然而在日本却发生过一次很奇怪的事情,在一次大地震死了十万余人之后,这些人不是忙着去救灾,而是找韩国人泄愤杀害七千多人,这是为什么呢?这次地震就是发生在二战之前的关东大地震。1923年9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