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曹丕给孙权封王,揭秘三国时曹丕给孙权封王的原因?

曹丕给孙权封王,揭秘三国时曹丕给孙权封王的原因?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994 更新时间:2024/1/4 9:41:27

曹丕接过汉献帝刘协禅让的皇位之后,就名正言顺地自认正统了,那么不管是蜀汉也好,东吴也好似乎都成为了“乱臣贼子”。那么这个时候曹丕正可以理直气壮去剿灭蜀汉和东吴的时候,为什么却偏偏封了孙权为“吴王”,曹丕这样的个性竟然能容忍自己身边还有一个人跟自己地位差不多吗?

首先,在曹操时期,三国所有的王以及州的刺史都是自封的。如果不是自封的,要么别人不承认,要么自己不承认。比如说曹操,这个魏王不是汉献帝封的吗?但谁都知道,汉献帝的命都攥在曹操手里,曹操不是自己想当这个魏王,汉献帝想封,有用吗?所以,周瑜在前面说曹操,“名为汉相,实则汉贼”,后来诸葛亮说,“汉、贼不两立”,魏国以外的人,谁把曹操当作汉丞相和魏王来着?赤壁之战孙、刘联合打败曹操之后,刘备表孙权为徐州刺史,孙权表刘备为荆州刺史,那意思是说,两人互相推荐对方任州刺史,但问题是,汉献帝批准了吗?说到底,两人无非是相互承认,在本区域内发个公告罢了。刘备称汉中王,也是上表汉献帝,但这个表是谁递给汉献帝的?所以说,自封一个官位,这是那个时期的常例。在三国前期,这种自封的官位是刺史或者是将军,到了鼎立之势确立时,就变成王或者是皇帝了。

可是,曹丕为什么要给孙权封王,而孙权为什么要接受呢?

曹操的时期就给孙权封过爵位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的赤壁之战,孙权打败了曹操,这一方面巩固了东吴政权统治根基,另一方面也让吴国成为曹魏更加重视的对手,因此,从这个时候开始,魏、吴两国的战事也多了起来。建安二十年,孙权和刘备为争夺荆州而打了起来,只是由于曹操要进兵汉中,刘备才不得已和孙权讲和。第二年,曹操亲自带兵来到居巢,打算进攻濡须。恐怕是孙权更担心荆州的关羽,于是在建安二十二年春天投降了曹操。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关羽进攻樊城,初战大胜,孙权内心害怕,就写信给曹操,要求进攻关羽。由于关羽没有防备,孙权背后偷袭得手,关羽兵败被杀。曹操因为孙权斩杀关羽有功,就表奏孙权为骠骑将军,假节,兼任荆州牧,封为南昌侯。

曹丕给孙权封王,有其父曹操的先例可循。曹魏受禅让当皇帝后,为了内部稳定政权的需要,要尽量减少战事曹操死后,孙权一直维持着对曹魏政权的称臣状态,如曹丕继承王位的这年(延康元年)七月,孙权派遣使者前来进奉贡品。尽管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外托事魏),但曹丕除非是选择战争,否则,这种表面平和的状态就不能打破,尤其是不能由曹丕首先打破。这年六月,曹丕虽然率领大军征伐过吴国,但这次南征更具象征意义,其目的有三:一是做给汉献帝看,证明这天下已经是他魏家的了;二是向孙权炫耀武力,看看孙权敢不敢乘大丧自立;三是看军队是不是调得动听指挥。所以,这次用兵只是做了做样子,并没有实际动作。但是,这次用兵效果却是十分有效。将军们就不用说了,其他两人马上都有了应对,先是孙权七月遣使奉献,后是十月里汉献帝就把皇帝位置禅让了出来。

这充分可以证明,曹丕不愿意选择战争,只要孙权暂时老实听话,曹丕不会吝啬一个王号,反正孙权实际上已经处在一个独立的状态下。曹丕不选择对吴的战争应该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避免两线作战,二是稳定内部。赤壁之战后,曹魏和孙吴两家的仗都是维持在中等规模以下,更多的时候是小打小闹,这和刘备的蜀汉不一样。曹丕给孙权封王,就是为了专心对付刘备,因为这时候的刘备,更具有进攻的势头。当然,曹丕给孙权封王,还有拉一个打一个的意思,这就是不久发生了夷陵之战的外因之一吧!

曹丕还因为要专心于内务,毕竟,这是一个朝代的更替,尽管汉献帝以及他的那个大汉名存实亡,但名存就会让一些人心里有些许的满足,有了这一点点满足,他们就会安于现状,现在汉献帝让位了,大汉朝没有了,有些人心里不平衡,要表示要发作怎么办?不管有没有人这样表示发作,曹丕都必须要有所防备。正因为如此,曹丕做了一系列收揽人心的事情。如选拔官员、尊孔、修订刑法等等。给孙权封王,也是一种羁縻手段,为的是专心于内务。曹丕的重点攻击目标应该是蜀汉,因为刘备已经称帝。

曹丕给孙权封王,还有一个原因,在外部重点对付蜀汉。曹丕于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当上了皇帝,刘备认为曹丕已经把汉献帝杀害了,于是在第二年正月宣布自己继承汉祚当上了皇帝。这样一来,东吴和蜀汉国就有了一定的区别,也就是王和皇帝的区别。东吴虽然也是一个独立的政权,但既然还没有当皇帝,就是还在表面上服从中央。曹操给孙权封王,孙权接受,就是在表面上双方承认这种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蜀汉国则不同,刘备已经称帝,没有说一国可以有两个皇帝的道理。所以说,这皇帝和王是有区别的,这就是所谓的“天无二日”。也就是说,这时候的三国,曹魏和蜀汉已经变成了势不两立的敌对之国,而孙权还暂时可以算作是中性的地域性“王国”。曹丕不可能不首先解决这个敌对之国。正因为有了这个大的前提,所以刘备伐吴,就必须分出一部分兵力防备曹魏,而孙权抗击刘备,则迎来了魏国暂时按兵不动的有利时机。

但这种局面总是暂时的,不可能维持太久,毕竟,这是一种三国鼎立的局面,而曹丕不过是一种羁縻政策,孙权也只是一时权宜之计罢了。所以,孙权在黄初三年(公元222)闰六月打败了刘备,十月就背叛了曹丕。也就是说,曹丕给孙权封王,是双方各自的政治需要。至于刘备称皇帝时机是不是合适,这一方面不是本文涉及的内容,同时也是蜀汉国内部形势所决定的,无所谓对与错的问题。

三国鼎立最难的就是当两方掐架时,另外一方会趁机得利。曹丕打的或许就是这样的主意,安抚一个,打倒一个,剩下的那个就好收拾了。但是孙权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呢,但是那个局面已经不由得孙权了,东吴和蜀汉也是没有办法一直联合下去了,总会有利益冲突的时候,这个冲突就是荆州。

标签:

更多文章

  • 历史这个公主死后为什么要以军礼下葬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关于历史上古代的女将军,可能大家第一个想到的是代父从军的花木兰,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流传了一代又一代的人。除了她之外在古代还有一个出名的女将军,这个人还是一个公主,死后皇帝也以军礼为她下葬。她就是唐高宗李渊的第三个女儿平阳公主。隋大业十三年,李渊起兵取天下,此平阳公主表现出了她的镇定和缜密,她力促丈

  • 珍妃之死的原因到底有多曲折,光绪的珍妃到底在生前死后都经历了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珍宝馆的北边的门贞顺门里面,有一口水井。经年的水井已经枯竭了,但是这口井却非常出名,因为这是传说中的珍妃井,也就是光绪皇帝的宠妃珍妃的死去之地。这个珍妃在历史上也是非常有名的,在光绪和慈禧的斗争中,她也是个非常可怜的女子。关于珍妃之死没什么可说的,就是死在了这口井里,但是在死前,珍

  • 委内瑞拉变天,美国不会高兴太久,再对美有利能有2002年有利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2015年,阿根廷、委内瑞拉全部变天,拉美左派政权又被美国掀翻两国。拉美左派政权,是在卡斯特罗的旗帜下,逐渐形成的。美国之所以不敢动古巴,一方面古巴太小,又是美国的邻居,他要顾及在美洲的形象;一方面古巴也不是吃素的。2015年12月12日,已经90岁的卡斯特罗给竞选失败的马杜罗打气儿。其实,这没什么

  • 阮玲玉的人生悲剧,告诉我们说好要慎言,别做无形的刽子手!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值班小编:言萍萍矫正:袁载誉绘图:袁载誉中国无声电影时期,她是当之无愧的默片皇后,她的存在,令当时所有女星黯然失色,她是中国默片时代一颗璀璨亮丽的明珠,她是谁?她是民国四大美女之一阮玲玉。中国默片时代的一抹惊鸿掠影,她的一生,宛如一逝而过的流星,美丽短暂,给予人无限遐想,回味无限。自古红颜多薄命。上

  • 揭秘日本和尚为什么可以吃肉喝酒还结婚?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首先日本大多数最早的和尚都有避祸逃税的目的,社会上曾出现过大规模的出家避祸的习惯。就连藤原道长、九条道家、后白河法皇、北条时赖、足利义满等我们熟悉的日本曾经的当权者都有出过家的履历。而这一切的主因,跟日本人系统学习唐朝脱不了干系,历史上把次学习称之为“大化改新”,但是这对于还处于奴隶社会制度下的日本

  • 真穷?日本国内闹法西斯,结果领袖还在上海喝清水加面团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当们提到二战,就避过日本,逃不了法西斯,更躲不过日本法西斯理论的创立者北一辉,一位帅气的小伙子,从照片上完全看不出他是恶魔般日本的导师。其实,作为日本法西斯化的提出者,日本法西斯理论的奠基人,其最初并不是一位法西斯分子,而是其天敌共产主义者。他最初的设想是通过天皇的影响在日本开展“社会主义大革命”,

  • 郁郁葱葱的山.清凌凌的水.民国西湖风景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民国,原汁原味杭州西湖美景

  • 揭秘:毛主席遗体在什么地方存放了一年?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1976年9月18日,百万人在天安门广场参加毛泽东追悼会。由于党中央已决定建造毛泽东纪念堂,而建设纪念堂大约需要一年时间。因此,必须选择一个地方存放毛泽东的遗体。经过研究,党中央选定了一个地方,以毛泽东去世的时间为代号,叫“769”。“769”不在中南海,而在北京一个郊区,是一个较大的地下室。因为它

  • 越南人眼中的大越南帝国!贵州、广西、广东都是他们的领土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近几年,越南的部份学者有着向韩国棒子看齐的倾向,他们为了增强民族自豪感,给自己创造一个霸气的历史。认为中国秦末割据政权南越国是越南的祖宗,并自豪的对全世界宣布,我们大越南也曾跟中国划江而治,占据中国半壁江山,是个很牛逼的文明古国。通过前文的地图,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依照越南学者的思维,如今的广西、广

  • 1950年溥仪回国受审,为什么下车后走路跌跌撞撞!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1950年7月30日,溥仪怀着忐忑之心踏上了归国之程,苏联政府决定将它遣返回国,在火车上的溥仪显得有点焦虑,他怕自己回国后受到非人的待遇。一闭眼睛就是不久前在远东国际法庭当证人的时候,一位律师对着他怒吼道:你是战犯,你必将受到审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溥仪被咆哮声所惊醒,浑身惊起了一身冷汗。一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