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一个练过摊、当过贼、贩过毒的乡间二流子,竟是五代十国明君典范

一个练过摊、当过贼、贩过毒的乡间二流子,竟是五代十国明君典范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770 更新时间:2024/1/16 16:54:35

说起屌丝逆袭的皇帝,你可能会想到朱元璋和刘邦,但是下面要说的这位比上面两位可惨多了。

如果有钱有势的金正恩是80后的典范,那么这个年轻时,干过屠夫、当过贼的乡间二流子,绝对算的上中国屌丝逆袭的典范。

他善于审时度势,

忠义堪比岳飞

认太监当干爹,

抱着皇帝睡大觉,

在62岁的时候,

终于成为了一国之君。

他就是前蜀皇帝,

王建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以农民身份起义称霸一方,或者在历史留下名号的人有很多,但是能够真正逆袭成为一国之君者,那就少之又少了,王建算是一个典范。

他到底凭什么呢?

审时度势——认太监当干爹,抱皇帝睡觉

王建是一个地道的乡村二流子。他身上继承了地痞无赖的所有恶习。当父辈人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生活的时候,王建就已经想着怎么能捞块钱了。他先靠给人杀牛维持生计,顺便偷老乡们的牲畜赚点零花钱。之后,他敢冒杀头的危险贩卖私盐(封建社会里,盐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贩卖私盐=今天贩毒)。当时老乡看着这个孩子直叹息摇头,还给他取了一个十分不雅的外号:“贼王八”(姓王,排行第八)。就这样一个人,如果有人说他以后能当皇帝,不仅乡亲们不会信,可能当时王建自己都不会信。但王建也有出众的一面,他长相英俊、高大威猛。明明可以靠脸吃饭,老天非给了他一个极其善于审时度势的脑袋。

秦宗权像

王建是个很有头脑的人。黄巢起义席卷唐朝大地的时候,王建抓住机会先加入了当地一个小的武装,后来秦宗权重金招募勇士时,他便跳槽去秦宗权的部队,很快就因作战勇敢,在士兵中间有一定威望,做了一个千人军队的小主管——都头。

黄巢起义军快打到长安的时候,唐僖宗跑到了四川。本来王建是站在“革命”队伍里面,但具有政治头脑的他,却带了其他4个都头,跑了好几百公里到四川去护驾。他觉得,虽然唐朝廷已经分裂,但是还不至于被打垮,自己要出人头地来必须要得到中央政府的赏识才行,他把宝押到了唐僖宗的身上。

唐僖宗李儇

当时落难的唐僖宗看到王建带着几千人来护驾,感动之情溢于言表。王建得到了唐僖宗的绝对信任。大喜过望的唐僖宗当即重赏了王建在内的5个都头,封他们为“随军五都”——王建直接晋升为中央御林军首领。

此时王建仍然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他知道在中央政府里当差,没有背景是万万不行的。于是他做了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决定:拜田令孜为义父。田令孜是随军五都的最高指挥官,只不过,他是一个太监。果不其然,黄巢起义军被打回了老巢。唐僖宗的流亡政府重新回到长安。王建这次的投资赚大发了。他也被晋升为为神策军的主要将领。神策军就相当于现在中央警卫局,王建触摸到了核心管理层。

王建的事业也不是一帆风顺。军阀王重荣盯上了王建干爹田令孜掌控的国家盐税控制权。王重荣拉上几个军阀小伙伴,一路打到长安,唐僖宗回长安屁股还没坐热,又被田令孜拉着逃出长安。在从凤翔(今陕西凤翔)逃到兴元(今陕西汉中)的路上,王建又升官了。唐僖宗取下自己的传国之宝,叫来王建,他说:收好,别弄丢了。王建是个好同志,他将传国之宝背在身上,说:皇上你放心,我的脑袋掉了,也不会把这个弄丢。此时王建已经兼任中央警卫局局长又兼任中央办公室主主任,逐渐掌握了中央的核心权力。

在逃亡的路上,唐僖宗是又惊又怕。王建就寸步不离地为唐僖宗牵马。唐僖宗实在太累了,坐在路边睡了过去,醒来时发现自己竟然睡在王建的大腿上,而王建的手则像恋人一样,轻轻地抱着唐僖宗

画面实在太美,我不敢看。

一辈子没吃过苦的唐僖宗,看着这个陪他度过一夜的男人,流着热泪解下自己的御衣赐给王建,说:“我之所以把它赏赐给你,就是因为上面有我的泪痕啊!”

外痞内忠——誓死效忠唐朝廷

但如果你觉得王建这是在作秀的话,那你就错了。在权势和道义中,他选择了后者。唐僖宗死后,他的弟弟12岁的唐昭宗继位。唐昭宗一生就是个悲剧,在位16载,一直是唐朝藩镇中势力最大的朱温李茂贞手中的傀儡。不过这个小皇帝到是年轻气盛,当年手握重兵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想扩大地盘,求任山南西道节度使时,他竟然要把人家老巢给占了——你去其他地方当节度使可以,凤翔节度使得给我让出来,还让新任者带着自己的3万禁军去上任。

这回好了,削藩不成,反倒人家打到京城了,唐昭宗被胁迫到凤翔,当时本来没有王建啥事儿的,但是他不忘唐僖宗旧恩,决定发兵北上,会兵讨逆。唐昭宗被李茂贞欺负过后,想讲和了之,朱温为了不让昭宗落入李茂贞手中,逼着昭宗东迁洛阳,这时候,郁闷的王建二度发兵北上,跟他讨厌的李茂贞一起,修复了烧毁的长安宫殿,昭宗得以重返长安。

朱温

公元907年,朱温自立为帝,建国号梁,史称后梁,这是五代中的第一个王朝。称帝后,朱温派使者前往成都,要王建做他的小弟。如果王建这个时候如果应了这一要求,在蜀做个四川王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这一次他丝毫没有犹豫,拍案而起,作出了一个可能自毁前程的决定——下令传檄四方,宣布讨伐朱温,复兴唐室。

王建为了联合其他军阀力量复兴唐室,他忍着与李茂贞这样的逆贼合作。后来朱温为了断了这些人复兴唐朝的念想,他杀了唐昭宗全家。王建问讯唐昭宗死后,情绪悲痛得极为夸张。史书记载,事情过了一年以后,去年痛哭的泪痕还在(……泪痕犹在,犬马犹能报主……)。王建当时的悲恸还真不是装的,最后他竟然联合李克用,李茂贞、杨渥这样的军阀去讨伐朱温,只不过后来没打过,只好撤兵。

回到四川之后,“蜀人请建行刘备故事”,大臣们力劝王建称帝。当皇帝要有个名由,大臣们就进行了一系列的“事件营销”,比如炒作各种祥瑞毕现,又以王建属兔而造“兔子上金床”等。

王建自认为才能不输朱温,对于屈居朱温这种叛徒之下的事实,他绝对不接受。但是称帝这件事,忠字当“心”,他一直很犹豫。连那些军阀的小伙伴都他说,“朱温你打也打了,忠心也尽了,现在复兴唐朝已经无望了,自己就自求多福吧。”他才勉强答应称帝,不过他提了一个条件

所有军民必须披麻戴痛哭3天!

以示向唐朝效忠,后即位,国号大蜀。

从乡间的牛贩子到皇帝,王建用了将近40年的时间。到他如愿以偿地坐上皇帝龙椅时,他已经是一个60岁的白发老人了。

一个流氓如何成为了一代明君?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电影桥段,一个玩世不恭的屌丝,在历经了人生挫折之后,成就了无人匹及的事业。这种桥段安在王建身上,一点不为过。很多人以为王建当了皇帝之后,他的流氓本性会显露无疑,很可能加入中国荒淫无道皇帝俱乐部。但是是他的所作所为让很多人大跌眼镜。王建称帝后,为王为帝勤于政事,容纳直言,整肃吏治倡导廉政,励精图治,兼重知识摧用人才,劝课农桑发展生产,为人谦恭,生活俭素而又政绩卓著者,却无出其右者。堪称唐末五代时期封建统治者的杰出代表。

比如,王建虽然目不识丁,但他秉承唐制,对文化人好得有点过分。大臣多有不解,他说:“盖汝辈未之见也。昔吾在神策军时,主内门鱼钥,见唐朝诸帝待翰林学士,虽交友不若也。今我恩顾比当时才百分之一尔,何谓之过当耶!”王建对待文人的友好态度,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许多原来的唐朝官员纷纷投奔到旗下。

王建还非常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他称帝之后,跟王建有过节的李茂贞势力越来越弱,很多大臣纷纷主张王建出兵攻打李茂贞。一个叫冯涓的大臣说:“打仗劳民伤财,而且朱温和李茂贞两虎相争,如果吞并一个,势必打破平衡,最终把祸水引到大蜀。不如跟他化干戈为玉帛,才是万全之策。”王建听后很高兴,虽然他很讨厌李茂贞,但是还是认为这个策略非常稳妥,竟然与李茂贞重修于好。王建死后谥号高祖。葬于永陵。他的墓地至今仍然是个迷。

标签: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的五大传奇神童,竟然没有一个善终的?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我国古代不乏智商超群的孩子,他们在很小就显露出了超凡的智力,我们将这样的孩子称谓“神童”。神童也被称为圣童、奇童、天童,是对才赋优异的儿童的一种称呼。在中国古代的观念中,更注重小孩子三岁看大,所以从小就表现出优异才华的儿童,自然备受历史的推崇。提到历史上著名的神童,战国时期秦国的甘罗,十二岁时就被秦

  • 揭秘史上被歪曲的七大名人,他们被小说害苦了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我们了解历史人物的一个很重要途径就是文学和影视作品,但是这些作品中许多人物的描写跟历史都有很大出入,因此很多人也就背上了莫须有的罪名。历史是历史,文学是文学。但是我们很多人从小读书,文学被当历史教,历史被当文学教。搞得我们掌握了很多错误的知识,而且还把它当真去跟别人聊。文学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娱乐,对于

  • 清朝皇帝的礼物:黄马褂和勋章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古代西方君主为了表彰军功或者其他功劳,采用的形式多为颁发勋章,与之相对的,中国古代帝王采用的是御赐黄马褂的形式,相对于西方,我国的封赏更加实际一些。清宫戏常有皇上赏某大臣穿黄马褂骑马绕紫禁城一周的桥段,宠臣自然是风光无限。马褂是满清的一种官服,服饰形制便于骑射,用明黄色的绸缎或纱做的才叫“黄马褂”。

  • 吴清源:我为什么加入日本国籍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吴清源被认为是近现代最为伟大的围棋大师,他不仅棋力技压群雄,还努力提携后辈,是围棋界标杆式的人物,不过他一直是日本国籍,关于他的国籍,这其中还有一段曲折的故事。吴清源,姓吴名泉字清源,1914年生于福建,同年移居北京。7岁那年,吴清源从留日的父亲那里学会了围棋,年仅13岁之时,已隐然有中国顶尖高手之

  • 商朝统治者的“年号”为什么都用“天干”?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不同于后来的皇帝命名年号,商朝的年号都是以天干为名称的,较高的重合度使得辨识和记忆都比较困难,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使用这种命名方式呢?首先,先看一下商朝的帝系:汤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纣)怎么样?有没

  • 刘备为什么要叫关羽守荆州?荆州只能关羽守!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我们都知道关羽大意失荆州的故事,但是为什么要让关羽去守卫荆州呢,多派几个人或者换个人去守,会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呢?刘备为什么要叫关羽守荆州?荆州只能关羽守!有人说可赵云守,又有人说可以关羽守,又有其他人说诸葛亮,我认为只有关羽才可守荆州,因为选关羽的原因:跟随多年,忠心耿耿:关羽由刘备开始起义时跟随

  • 曹丕被其母骂作猪狗不如,竟然只为了这件事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说起曹丕,他可以说是完美继承曹操优点的人,是一个全面的人才,你几乎找不出他的短板来,要硬说的话,也就是继承了他老爹好色这点算是短板吧。人总有两面,在这一方面英明神武,在另一方面可能就是猪队友,别听那些成功人士自我吹嘘,把自己的经历说的那么高大上,好像他妈就不是人似的,恨不得说自己天生异象了。如果我们

  • 司马懿家族成为三国最大赢家,竟是此皇太后一路协助司马家族篡魏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我们都知道,司马家族从曹家手上篡位,夺得了魏国的实权,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曹家传人曹奂的夫人郭氏齐了很大的作用。天时地利人和,成事之要素也,然某些时段,一个女人,胜过千军万马。曹魏明元皇后郭氏,也许是无意的,但事实上,从历史结果看,她帮了司马懿家一个大大的忙。郭氏是今天青海东部地区人,河西大户人家的千

  • 一个失踪百年的皇帝——朱允炆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朱允炆时朱元璋钦定的接班人,他是朱元璋的孙子,在这么多战功卓著的儿子中间,册立一个孙辈为太子,我们也能想象得到这个皇帝有多危险。提到朱允炆,我们大概会想到那部由张婷和徐峥主演穿越剧《穿越时空的爱恋》,这部剧的结局把朱允炆的失踪解释为其穿越到了现代。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从历史上纷纷杂杂的说法中寻找朱允炆的

  • 日本一政府职位名称 居然和清朝厕所名字一样 这下可出丑了吧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日本的传统文化是在我国唐朝的文化上发展来的,因此能够在日本见到非常多与我国相似的地方,但是厕所这种污秽之地,名称就不要模仿了吧,怎么连厕所的古称都学了过去呢?日本人学习中国文化一直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然而直到清朝日本人都不忘学习中国。今天要说的这段历史和日本一政府官员职位相关,怎么就让自己内阁政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