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魏忠贤死后 崇祯煤山自尽前为什么厚葬这个奸宦之臣?

魏忠贤死后 崇祯煤山自尽前为什么厚葬这个奸宦之臣?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829 更新时间:2024/1/17 9:14:49

魏忠贤死前被公布罪状、发配凤阳,死后被碎尸万段、悬首示众,崇祯上台后对魏忠贤的这一系列处置,在给当时的黑暗政坛带来些许新鲜空气的同时,也让他赢得了圣明之君的欢呼颂扬。

然而,17年后,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前夕,崇祯却下密旨收葬魏忠贤的遗骸,墓址就选在了魏忠贤生前早已看好的香山碧云寺。崇祯在李自成大兵压境的危急时刻,不把全部心思放在调兵遣将上,居然还有闲心做一件与御敌守城毫不相干的事情?

崇祯在国破人亡的慌乱绝望中,为什么会突然改变自己打倒和否定魏忠贤的初衷,重新审视魏忠贤的价值和功绩,并出人意料地为其收集骸骨、修坟立碑。明熹宗临死前曾专门叮嘱崇祯说,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朱由校在生命最后时刻对魏忠贤给予如此高的评价,固然掺杂着个人私情,但最主要的是他认识到了魏忠贤在处理“大事”方面的清醒和果决。尤其是在维护大局、知人善任、赏罚分明的关键问题上,在事关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政治立场上,所表现出来的深明大义和远见卓识。

平心而论,魏忠贤为巩固个人权势,未免有党同伐异、残忍歹毒的罪恶一面,但从他曾经力排众议、大胆起用辽阳战败后遭受谗言的熊廷弼。不徇私情、果断罢免宁锦一战中畏缩不出的袁崇焕,抛开私怨、违心推荐赵南星、孙承宗等一批能臣直臣等诸多方面,可以看出他还是心系国家、讲求原则的。

明朝崇祯皇帝

魏忠贤主政期间,国内形势良好,辽东局势平稳,这层能力、这种魄力、这份功绩,还是应该被认同和肯定的。崇祯即位的时候,海内难民揭竿四起、关外清兵虎视眈眈,在这种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朝廷迫切需要一位魏忠贤这样富有处理军国大事经验和把握动荡时局能力的“能人”来独当一面。

虽然无法扭转国势日衰、积重难返的败亡趋势,但也不至于在短时间内坍塌崩溃。但崇祯为了整饬内政和平息民愤,更是为了报仇雪恨和独掌大权,借着朝廷文武大臣的“倒魏”怒潮,以迅雷之势彻底肃清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集团。

能够不动声色地一举铲除魏忠贤,一直是崇祯自我标榜的人生得意之作,然而,正是由于过分欣赏自己的才干,过度迷信自己的能力,却让他从自信变得自负,最后变得刚愎自用。

魏忠贤死后,崇祯起用了倡导儒家思想的东林党人,但在国内动荡、边关危急的存亡之际,那些擅长空谈、治国乏术的文人儒将能有什么作为?杨鹤对民风剽悍的起义军实行“招安”,袁崇焕与狼子野心的皇太极私下“和谈”,无不表现出东林党人的庸俗、懦弱、酸腐和无能。

尽管崇祯志向远大、励精图治、宵衣旰食、事必亲躬,但他既无治国之谋,又无任人之术,加上他严苛、猜忌、多疑,对大臣动辄怒斥、问罪、砍头、凌迟,其残忍和冷酷与魏忠贤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因为不相信文武百官,崇祯还频繁地调整官吏,17年间他竟然换了17个刑部尚书和50个内阁大学士。这种让人噤若寒蝉、如履薄冰的高压态势,造成国家人才匮乏,有心报国的志士既不肯也不敢请缨效命。无奈之下,崇祯只好培植私人势力,重新起用大批更加腐朽无能的太监,最终导致“十万太监亡大明”的历史悲剧。

明朝宦官魏忠贤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四日,也就是他煤山上吊自杀殉国前的第五天,崇祯在大势已去、大厦将倾的绝望中,在听到太监曹化淳说的那句“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的话之后,终于领会到了皇兄临终前强调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的深意所在。

国难当头,非常时期,个人恩怨和个人私欲是不是应该暂时放一放呢?毕竟,国祚永存,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最硬的道理。在幡然醒悟的同时,也让无力回天的崇祯在精神上彻底崩溃。收葬魏忠贤遗骸,既是对魏忠贤价值和功绩的重新肯定,也是对自己17年执政生涯的全盘否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更多文章

  •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腐败的一个朝代吗?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宋朝开国为了避免唐代末朝以来藩镇割据和宦官乱政的现象,采取重文轻武的施政方针,一方面在军事上积弱,1127年徽、钦二帝受金人掳去,迫使宋室南迁;1276年,忽必烈破宋都临安,宋朝亡国。但宋朝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儒学复兴,社会上弥漫尊师重教之风气,科技发展亦突飞猛进,政治

  • 柴荣和赵匡胤是什么关系,给他三十年能创造出盛世帝国吗?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唐朝末年,天下大乱,自从朱温弑君之后,天下分崩离析,陷入了藩镇割据的局面。短短五十三年中,权力的更替在走马灯般地进行着,这个时代,是武人角逐的时代。朱温代唐之后,表面上的中央亦不复存在,各方势力没有了任何顾忌,为所欲为,在几十年的战乱,阴谋,流血,厮杀中,历来至高无上,神圣不容侵犯的皇权,变成了只要

  • 她先后克死两任丈夫,后成皇后却令一个朝代败亡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王政君,魏郡元城(今河北正定县)人,阳平假王禁的次女,汉元帝刘奭的皇后,性软弱,无主见,起初先后两次与他人定亲,而两任丈夫都死于非命,那她后来怎么成为皇后断送一个朝代的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公元前71年,李氏晚上在散步,突然看到一轮明月飞入直接的怀中,从此她就怀孕了,李氏是汉朝廷尉史王禁的夫人,十

  • 古代守宫砂确有其事,但效果却令人震惊?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在现代许多的古装武侠剧中,女子都会出现守宫砂,从许多历史记载中,历史上是确实有出现守宫砂的,那它到底有没有作用呢,为何效果令人震惊?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守宫砂是中国古代验证女子贞操的药物。即在少女白藕般的手臂上点一颗鲜艳的红痣,以验证女人们的贞操,在古代是常见的。据说只要拿它涂饰在女子的身上,终年都

  • 传国玉玺失踪之谜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件独一无二的无价之宝,它作为开疆拓土、驰骋天下的印迹,作为执国理政、养民生息的法物,更作为江山一统、万世无穷的凭证,一直传承了1600余年,这就是传国玉玺。“传国玉玺”,又称“传国玺”、“传国宝”,为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

  • 曹操唯才是举有什么后果?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读过《三国演义》,《三国志》的历史爱好者,或是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的观众朋友们,应该都对曹操非常熟悉,他就是东汉末年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当然曹操还在的时候,确切地说,我们不能称其为三国,毕竟曹操还是汉朝的官,官至丞相,也就是汉朝的大管家,皇帝就是东汉的末代皇帝汉献帝,虽然东汉已经是名存实亡了,但

  • 姜子牙的师傅是谁?历史上姜子牙有师傅吗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封神演义》改编的古装神话大戏《封神英雄榜》正在热播中,剧中的哪吒、杨戬、土行孙等人纷纷称姜子牙为师叔。除此之外,剧中还出现了玉鼎真人、慈航道人、惧留孙、太乙真人等人,他们纷纷为阐教十二金仙。历史上确实有姜子牙其人他是道家学派人士,他还是一名军事家和谋略家。而在小说《封神演义》和根据该小说改编的电视

  • 崇祯皇帝上吊的树后来怎么样了?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说道崇祯皇帝大家都知道,他最后是上吊死亡的,那么他最后在那上吊的,上吊的树后来又怎么样了,现在还在么?今天就由小编来和大家进行揭晓。大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王朝面临没顶之灾。明军在与农民起义军和清军的两线战斗中,屡战屡败,已完全丧失战斗力。三月十七日,农民起义军围攻京城。十八日晚,朱由检与贴

  • 他是曹操救命恩人,却说杀就杀,人们都纷纷叫好?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说到枭雄那非曹操莫属,相信大家都对于三国中曹操都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但是你知道么曹操曾杀过救命恩人,这不稀奇,但是稀奇的是他犹豫都没犹豫,而且人们都纷纷叫好,这是怎么回事呢?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是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奠定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凭借自己敏锐的政治眼光,劫回汉献帝,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

  • 官渡之战,曹操到底是怎么打败袁绍的,哪些人立了大功?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官渡之战,曹操到底是怎么打败袁绍的?哪些人立了大功?白马之战——关羽阵斩颜良绍遣大将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於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围。”——三国志袁绍派遣大将颜良进攻东郡,包围刘延于白马,曹操派遣张辽和关羽救援白马,关羽在白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