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中国最有名的四姐妹!娶了她们的男人无一不成功

中国最有名的四姐妹!娶了她们的男人无一不成功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786 更新时间:2024/1/15 16:34:11

民国闺秀、“最后的才女”、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张充和于2015年美国东岸时间6月17日下午1时(北京时间6月18日凌晨1点)在美国纽黑文去世,享年102岁。至此,“合肥四姐妹”成为绝响。

民国世家,除了站在权力顶端的“宋氏三姐妹”,还有文化界声名卓著的“合肥四姐妹”。台湾导演侯孝贤最想拍张兆和四姐妹的故事,但计划一直搁置,因为“绝不可能找到演员”。

如果投胎是门技术活儿,张兆和四姐妹一定可以拿到专业八级以上的证书。

1906年,张兆和四姐妹的妈妈陆英嫁给她们的爸爸张武龄时,嫁妆里的一个小木桶都是陆家花十年时间精挑细选、慢慢准备的。那是一场真正的世纪婚礼,光是抬嫁妆的队伍便从合肥市的四牌楼一直延伸到龙门巷,足足排了十条街。

唯一保存下来的陆英照片,摄于上海的一家照相馆

张武龄的爷爷张树生是李鸿章的左臂右膀,淮军第二号人物,和李秀成干过仗,当过直隶总督、两江总督、两广总督——清朝总督的职位总共才九个,他一个人就干了三分之一。张家的地多到无法用“亩”来计量,而是看每年播种的时候,究竟是播五千还是六七八九千担种子。

四姐妹和父亲

张武龄和陆英婚后总共生了四个女儿五个儿子(后来陆英去世,张武龄再婚又生一子),没法一一亲自照顾。每个孩子都由他们挑选贴身保姆照顾。很多年后,他们的三女儿张兆和嫁给沈从文,保姆朱干干去探望三小姐,把书房里巴金和茅盾的书全部看完,点评说“不过如此”。

抗战胜利后,张家孩子齐聚上海大团圆,前排从左依次为张充和、张允和、张元和、张兆和。后排从左依次为张宁和、张宇和、张寅和、张宗和、张定和、张寰和。

“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他们都会幸福一辈子。”说这话的是叶圣陶,当时他在张家创办的“乐益”女校教书,那个学校的老师堪称一流明星阵容:张闻天、柳亚子、叶圣陶、匡亚明……这些名字每个都直接影响了中国历史。当时四个姑娘也还年轻,短发,高中民国学生装。苏州九如巷,白墙黑瓦,垂柳摇橹。她们笑着,从巷子的尽头跑来。

后来,四姐妹的四位夫婿,果然都各有不凡,成就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段佳话。

三连襟合影。左起:顾传玠、沈从文、周有光

晚年的周有光傅汉思沈从文

大姐元和文静端庄,属于典型的大家闺秀。在上海大夏大学读书时有“大夏皇后”之称,追求者自然不少,但却无一人入她法眼,直到后来结识了风流倜傥的昆曲名伶顾传玠。

二人的相识颇具浪漫色彩。元和一生痴迷昆曲,当时正与二妹允和等一些女孩子学唱《牡丹亭》“拾画叫画”一折。这段近半小时唱念,正是顾传玠拿手好戏。但顾传玠当时在上海唱《牡丹亭》却没有这一折。张元便给顾传玠写了一封信,希望他能加演这一折。顾接信后很快就回复,同意在大世界上演“拾画叫画”一折——于是便有了张元和与顾传玠的初遇和相恋,这一年,张元和22岁,顾传玠20岁。

当时,优伶的地位非常低下,两人的婚事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上海小报都用“张元和下嫁顾传玠”之类的标题。

1949年5月18日顾传玠率全家去了台湾,再也不曾登台演出,偶尔在家中唱戏,扮演多是悲剧角色,听众只有元和一人。1966年,他因肝病去世。悲痛不已的元和,手书《昆曲身段试谱》,以作为纪念一场。

顾传玠去世后张元和致力于弘扬昆曲,80多岁还客串了王颖导演的电影《喜福会》。一次,在扮演《长生殿-埋玉》的唐明皇时,张元和忽然出戏,潸然泪下:“原来我埋的不是杨玉环,而是顾传玠这块玉!”

张允和的出生很惊险,不足4斤,被脐带绕脖子三圈,祖母坐镇指挥一群仆妇喷了108袋水烟,好不容易才把她救活。姐妹同样学昆曲,别人都喜欢杜丽娘,张允和却爱红脸关公,因为关公讲义气。

18岁那年,张允和跟同学的哥哥周有光相爱。谈婚论嫁时周有光担忧地写给她一封信:我很穷,恐怕不能给你幸福。张允和马上回十几页信,鼓励他:幸福是要自己去创造的。

等到周有光成为语言大师,成为汉语拼音的创始人之一,张允和已经80余岁。她每天跟丈夫依然娇娇闹闹,遇到矛盾轻轻跺两下脚,周有光不得不投降。夫妻两人每天上午一道茶、下午一道咖啡,喝时把杯子高举碰一下,举案齐眉。更多精彩搜索关注往事钩沉话历史

张允和93岁去世前一直优雅得体,被媒体称作“中国最后一个闺秀”。

出身好身体好,轻轻松松拿全校女子全能运动第一名;穿男装剪短发,却是中国公学的万人迷。沈从文在操场上见到这位边走边吹口琴、不时潇洒把头发一甩的女学生,瞬间沦陷。当校园纷纷传言沈先生再追不到张兆和就要自杀时,张兆和冲进胡适办公室投诉。无厘头的校长笑眯眯地说:“社会上有了这样的天才,你应该帮助他!”

半年后,张兆和接受了沈从文。

沈从文前往湘西探亲,旅途中给张兆和写信:“三三啊,上次我说到山中的花事,这次,我跟你说说行船的美妙”;张兆和则回复家里的米还能吃到几时,节衣缩食钱可不可以用到年底。与轰轰烈烈的开局相去万里的婚姻,是许多著名爱情故事最吊诡的转折。

解放后,沈从文被北大学生贴大字报,被严厉批评,被老友疏离。他想不开,数度自杀;张兆和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每个月只有微薄的收入,但她用微薄的工资资助了25个失学儿童;外面风大雨大,她只管悠闲侍弄花草,并按“品格”为它们排名。1969年初冬,张兆和已被下放到湖北挑粪,沈从文也即将下放改造。张允和来探望他,沈从文从口袋里掏出一封皱巴巴的信,面色十分羞涩而温柔,“三姐的第一封信——第一封”,接着哭了起来,快70岁的老头像一个小孩子哭得又伤心又快乐。

张家四姐张充和也是万人迷,她的文艺细胞受到蒋介石、章士钊、沈尹默的称赞;诗人卞之琳对她一见倾心,写出著名的《断章》四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她工诗词,年轻时曾请戏曲专家吴梅先生为她改词(吴梅先生是苏州人,为张家世交)。在重庆时,她也曾向沈尹默先生请教诗词。她还通音律,能度曲,善吹玉笛。1940年,她在重庆主演昆曲《游园惊梦》,文化界为之轰动,章士钊先生特赋七律一首志感,诸诗人纷纷唱和。

1948年十一月,傅汉思和充和举行了中西合璧的婚礼,婚礼采用基督教形式,但按中国规矩,新郎新娘也在结婚证书上盖了章。一个多月后,充和随丈夫前往美国。她随身携带着一方古砚,几支毛笔和很少的行李。

二姐夫周有光说:“张充和的古文造诣比其她姐妹都高。”充和赴美后,先是任职于加州伯克利分校的东亚图书馆,其后在耶鲁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书法二十余年,课外兼授昆曲,成为颇有名望的学者。在耶鲁大学她教书法,穿旗袍,带女儿学昆曲,带着丈夫成了著名的汉学家。

90多岁时,张充和依然在院子里种玫瑰,种牡丹,种梅花。

身为汉学家的傅汉思曾经这样写道:“我的妻子体现着中国文化中那最美好精致的部分。”

直到这个九如巷张家最小的妹妹也仙去了,曲终人不散,愿合肥四姐妹此时已在天上相聚。

标签:

更多文章

  • 晋献公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他真的和后母齐姜私通了吗?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晋献公是我国春秋时代的晋国国君,是曲沃武公之子,晋文公之父。晋献公在位期间,分裂的晋国也不过将将被武公统一而已,很多地方还不稳定。晋献公一继位,为了稳定局势,就做了一件特别惨绝人寰的事情,那就是杀光原晋国所有的公子,也就是晋国宗族的大宗之人。这种情形不禁让人想起那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来,晋献

  • 秦朝为什么被称为“史上最短命的王朝”,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国利用十年时间,横扫六国,实现了华夏大一统,建立了秦朝。但却只存在了十四年,便如昙花一现,烟消云散在历史长河中,堪称“史上最短命的王朝”。说起“千古一帝”秦始皇,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暴君,感觉他穷凶极恶,修长城,驰道,灵渠、阿房宫、始皇陵等,耗费大量人力财力。推行严

  • 古代皇帝不爱御驾亲征,因为大多都失败了,唯独一个全胜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西方的国王爱御驾亲征,比如古代希腊、波斯的国王,每次出征都是亲披盔甲上阵,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英国狮心王理查,更是索性死在亲征异域的路上。但是,中国皇帝似乎更习惯养尊处优,亲征这种事,除了少数开国皇帝,基本当它不存在。而且,御驾亲征的皇帝,严格军事意义上打赢的只有一个。一、失败的御驾亲征者中国历朝历

  • 唯一一位坐过牢的皇帝——刘询,他的三任皇后的悲惨人生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对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诠释的这个道理,既适用于普通百姓,也验证于尊贵帝王。刘病已为史皇孙刘进之子,号皇曾孙,出生数月,即逢巫蛊之祸。在此之前,征和二年(前91年)正月,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被诬告为巫蛊咒汉武帝、与阳石公主通奸

  • 历史上孙权的妹妹嫁给刘备后的命运究竟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故事从什么开始呢?有些东西本来跟她不相干,作为江东郡主,大哥孙策是名动一时的英雄豪杰,二哥孙权是一代霸主,天之娇女,自幼尚武,无忧无虑。孙夫人本来是应该快活的,但是因为一个地方,命运转轴开始发生改变。公元208年,“夏,六月,罢三公官,复置丞相、御史大夫。癸巳,以曹操为丞相”(《资治通鉴·卷六十五》

  • 隋文帝杨坚的长子杨勇是如何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杨勇,隋文帝长子。好学,喜词赋。北周时,曾任洛州总管、上柱国、大司马,统领禁卫。隋建国后,立为太子。虽性奢华,又多内宠,但当参预国政时,每多建议。其后渐受猜忌,弟杨广欲谋夺太子之位,遂乘机构陷杨勇。开皇二十年(600年),杨勇被废为庶人。及后杨广杀文帝,赐勇死,追封为房陵王。杨勇详细介绍:这寥寥数字

  • 李斯为什么帮胡亥继位,而不是英明的扶苏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李斯如此聪明,为何不帮英明的扶苏继位,而去帮纨绔子弟胡亥?扶苏假如继位,就宣告李斯政治生命的彻底结束。这是一个多重选择的问题,是百姓更重要,还是他们的繁荣更重要?很可惜,李斯选择了后者,在他跟胡亥、赵高同流合污的那一刻,政治形式就已经形成了!秦二世—赵高—李斯的三巨头执政,就在嬴政死的那一刻开始生根

  • 父子都抢着丢皇位,却因此成就盛世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在古代统治亿万百姓的皇帝应当算是天下都羡慕的角色,传说中的三千粉黛,佣兵无数,事奉其左右的无不是才情集于一身的名人志士,身上穿的是绫罗绸缎,吃的是山珍海味,似乎一切都是最好的,这种生活当然是人人得艳羡,恨不得做一天皇帝都人生无憾。但是只有生在帝王之家的人才懂得权力之争的痛苦,甚至有人为此放弃江山。李

  • 历史上长寿皇帝前五名 他们分别活了几岁?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留下了无数的历史故事,值得一读。皇帝在现代人看来,绝对是一件牛到爆的职业。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可谓对这份职业的精辟总结。皇帝不仅是天下最大的大佬,同时也是天下最富裕的人。不过皇帝虽然钱权两得,但实际却也不是那么好当的。若说当个明君吧!虽然有大臣辅佐,但是天下那么大,刨除小事儿,大

  • 荀彧是自杀还是被曹操杀死的,为什么说是曹操杀了荀彧?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作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荀彧二十八岁就开始为曹操出谋划策,建功立业,帮得曹操功成名就后,五十岁却抑郁而亡,或许他的人生还有些不为人知的内情!当初荀彧舍董卓弃袁绍,一心投到曹操帐下,主要是因为他感觉曹操是为了扶汉并且有能力扶汉的英雄,但随着战诸侯、迎天子曹操势力一天天壮大以后,他发现曹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