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吕后不仅对待妃子手段残忍,对待开国功臣更是不留情面

吕后不仅对待妃子手段残忍,对待开国功臣更是不留情面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253 更新时间:2024/1/18 1:50:05

作为历史上最残忍的皇后之一,吕后所犯下的罪行可以刷新历史的下限了,她不仅残忍地将戚夫人制成了人彘,更是对开国功臣韩信痛下杀手,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将略兵机命世雄,苍黄钟室叹良弓。遂令后代登坛者,每一寻思怕立功。”这是刘禹锡写的《韩信庙》一诗,对他的死因做了充分糅合和提炼。但是,从“钟室叹良弓”推导出“后人怕立功”之论,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归谬法,好像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是小心眼似的,又好像后世觅封侯的人都成了绝对少数似的,很难自圆其说。实际上,韩信之死,纯属吕后“滥用私刑”。

韩信到底该不该杀?这是一个令刘邦纠结的问题。一方面他有不赏之功,没有他,就没有汉之立国;另一方面他确实不太安分,叫人很不放心。

高祖六年,韩信为楚王,有人密报其谋逆。刘邦迟疑不决,诸多将领却异口同声:信不信由你,反正我信了,陛下,发兵打吧(上问左右,左右争欲击之)。韩信的人缘看来不太好,“勋冠三杰”,让刘邦的兄弟伙集体患了红眼病。在陈平的建议下,刘邦伪游云梦,将韩信抓起来审查,结果就有了“良弓”云云。后来的事实证明,韩信确有谋反之心,并非空穴来风,但是刘邦顾念他的功劳,依然“赦信罪”,封为淮阴侯,留在京城颐养,也算有度量。

高祖十年,赵相陈豨在代地不听招呼,刘邦亲率大军征讨。之前,陈豨曾跟韩信有过一次密谈,记录在《淮阴侯列传》里,大意是陈豨在外,韩信居内,等待时机内应外合,跟刘邦争天下。果然刘邦一走,他就蠢蠢欲动,企图袭击吕后与太子。如果成功,则关中必乱,刘邦危矣。好在吕后探知了消息,与萧何设计,诱韩信入长乐宫的钟室杀之,这就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典故出处。

由此可见,韩信的死,跟刘邦没关系,他的态度亦值得琢磨,回京后,“见信死,且喜且怜之”。高兴好理解,老婆的快刀,解除了自己的纠结,也让一场大乱消弭于无形;可是他怜个什么劲呀?我个人理解,他是心有不忍,或者说韩信罪不至死,如果让刘邦自己决策,怕是下不了这种狠心的。

那么,问题来了,吕后为何私下里处决韩信?

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对违法犯罪的大臣,抓起来交给有司定罪好了,再说丞相萧何还在呢,你一皇后操的什么心?如果仔细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吕后实在是位了不起的女人,杀韩信,既有帮助丈夫“定天下”的现实考虑,又有为自己将来“安天下”的深远考虑。说来话长,我尽量长话短说。

读战国史,大家都有毁三观的感觉,譬如某人是a国人,转眼却成了b国大将,转眼又成了c国大夫,忠君爱国几乎是儿戏,以至“士无常君,国无定臣”成为潮流。由于秦帝国仅存活十余年,这一潮流在汉初仍有市场,是个人都想当“老板”,天下焉能不乱?项羽焉能不亡?

刘邦汲取了始皇帝的得失与项羽的教训,称帝后,既分封异姓诸王,又实行郡县制,内则设相国监督制约之,外则以郡县防范包围之,然则努力白费了,臧荼彭越、黥布以及原先的六国贵族等,还是先后造反,就连嫡系的老哥们卢绾也心有不甘。刘邦人生的最后八九年,基本就是个“灭火队长”。

作为妻子,吕后当然不能作壁上观。杀韩信,近则可以消除潜在危险,韩信太能打仗了,如果有朝一日放虎归山,那后患,想想都怕,不如杀掉,一了百了;远则可以震慑那些不忠之人消停些,此所谓“佐高祖定天下”!

如果不杀韩信,刘邦活着也还罢了,威望在,久战阵,能够压得住;可是,如果刘邦死了怎么办?还有谁能驾驭韩信之流?

《高祖本纪》里明确记录了吕后的这种担心,她与审食其谋曰:“诸将与帝为编户民,今北面为臣,此常怏怏,今乃事少主,非尽族是,天下不安。”这种担心不是多余的,卢绾是个鲜明的例子,本乡本土的老哥们尚且这样,何况韩信?吕后念兹在兹的目标,不啻是韩信一个,她是打算“尽族诸将”的,想法之狠,“安天下”之决心,可见一斑。

就“我执”而言,杀功臣肯定不对,包括她后来残虐后宫,迫害诸刘,重用诸吕等等,也是不对的。但是,就当时而言,缺乏忠心、浮躁如蚁的韩信之流,不杀还真不足以安天下。战国两百年,楚汉争霸那几年,都是怎一个乱字了得,如果韩信再闹上几年,汉王朝多半又是一个短命鬼,黎民百姓又将饱受战乱之苦。后人为韩信鸣不平,不过是谬托知音或自作多情。太史公评陈豨,措辞就很尖锐:“邪人进说,遂陷无道”。此“邪人”,即指韩信矣。

历史终究是公允的,玩火者必自焚,求仁者必得仁。惠帝之后,吕后临朝称制,十五年间,“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她的作为,功在社稷,惠在万民,达到了一个帝王的境界,也为文景之治汉武盛世打下了良好基础

标签:

更多文章

  • 曹操最想得到的刘备手下的两个人,他们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三国时期,三个国家对于人才的渴求十分强烈,其中曹操尤为甚,唯才是举不问德行的做法也给后世埋下了严重的祸患,那么在刘备帐下,曹操最想要得到的两个人才是谁呢?曹操最希望得到刘备手下的两个人,一个是大家都知道的关羽,曹操与关羽的故事,网友们都知道,在此不多说,另一位也是三国中大名鼎鼎的人物,凤雏庞统。曹操

  • 解密:五亿年前物种大灭绝或源于火山喷发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历史上第一次生物大灭绝究竟是因何原因发生的?在距今5亿年前出现了第一次生物物种大灭绝,然而导致这次生物大灭绝的罪魁祸首竟然是远古火山的喷发。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应用地质系副教授佛瑞德-乔丹(FredJourdan)和同事将这项研究报告发表在《地质学》杂志上,他们使用放射性测定年代技术精确估测出Kalka

  • 震惊!古城墓室惊现神秘海底人鱼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老普利尼是一位记述过“人鱼”生物的自然科学家,在他的不朽着作《自然历史》中写到:“至于美人鱼,也叫做尼厄丽德,这并非难以置信……她们是真实的,只不过身体粗糙,遍体有鳞,甚至象女人的那些部位也有鳞片。”1990年4月《文汇报》有这样一则报道:一些科学家正在竭力设法找到这一当今考古学最惊人的发现,一个3

  • 清朝重臣曾国藩为什么动用公款请客送礼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晚清重臣、两江总督曾国藩是一个被人评价趋于极端的历史人物,不是大奸大忠。在晚清乃至民国时,曾国藩俨然被捧至“教主”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后,他又是以“汉奸侩子手”的身份出现在历史教科书里。及至当前,在铺天盖地的“曾国藩热”里,他又成为大家励志的对象。曾国藩的画像两面曾国藩不过,在这种还原历史、研究历史的

  • 探究清朝律师界:方唐镜与陈梦吉谁更厉害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方唐镜是谁呢?此人可厉害了,在古时候是个状师,不巧的是他牙尖嘴利很有本事,不幸的是在那时候他与衙门勾结,一起欺压百姓,人称“扭计师爷”,虽然这状师不一定都站在正义,但是这么直白还是惹人生厌。放现在来说就是个大律师,再加上站的立场号,发展应该相当不错。图片来源于网络关于方唐镜的资料不多,但是经常会被放

  • 枭雄曹操杀死自己儿媳妇的真实原因揭秘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曹操是个做事很有分寸的人,他胸怀很宽阔,气度也非常宏大。曾经宽恕过杀死自己儿子和大将典韦的张绣,只是有时候,曹操爱发脾气,甚至动不动就要杀人,那是在极度恼怒的时候。曹操杀人的条件一:当对方危及到自身的时候比如孔融,这是一个顽固分子,尽管学问很大,名望很高,可总是跟曹操做对。曹操很嫩恼火,最后让人寻了

  • 明朝最后的首辅周延儒为什么被认为是大奸臣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明朝最后一个首辅,只要对明朝历史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那就是周廷儒。周廷儒于1593年生,幼年时期,就有了一定的名气,从小就能写一手的好文章,为人比较有个性,民间对其的传说有很多。周廷儒肖像(网络图)据说,周廷儒4岁的时候,他的祖父驮着他去街市上瞎逛,看到了一座徐阁老徐溥的碑坊,就问道:“徐阁老当了

  • 张献忠万两金银真的是埋在金马河之谜?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张献忠,人们讨论最多的除了其屠杀四川万万人以外,更多的是对于其国宝藏的猜测与探秘。张献忠真的有那么多金银珠宝吗?这些宝贝被张献忠埋藏在金马河吗?张献忠万万两金银之谜张献忠于1630年参与农民起义,自号八大王。他骁勇善战,很快就在农民军中出名了。开始跟随王嘉胤,但是在其死后,张献忠便和李自成一起投靠了

  • 拿下益州后的刘备,最先做的事情是居然是娶一个寡妇进门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刘备一生中有很多妻子,但是在占领益州之后所娶的这一位,实属无奈之举。不过这也侧面反映出了刘备的帝王之气。公元214年,在法正、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文臣武将的协助下,刘备顺利占领益州。在地盘扩大,事业即将走向巅峰时,刘备的孙夫人却返回孙吴娘家了。在这个背景下,手下就一起劝说刘备迎娶一位寡妇——吴氏。当

  • 对于大部分犹太复国主义者来说,复国运动是他们的唯一出路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作为欧洲弃儿,备受其他种族排挤的犹太人千年之前被赶出了圣城耶路撒冷,开始了长达千年的流亡生活,他们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逐渐掌握了大量的财富,但是在教义的指引下,他们从未忘记自己的故土,复国的火焰也一直在胸中默默燃烧,等待着一个机会掀起焚天烈焰。1897年4月15日的夜晚,一艘小小的火轮悠悠划过湛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