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他是唐朝著名文人,却在贬官途中失去爱女

他是唐朝著名文人,却在贬官途中失去爱女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胖次 访问量:3113 更新时间:2024/1/17 4:48:55

贬官是古代对于官员的一种惩罚,被分配到边远地区为官,唐朝时期的贬官尤为严重,已经对文人官员和国家政体造成了影响。

八司马遭贬

公元805年八月四日,顺宗禅位。八月五日,改元永贞。宪宗李纯等不急登基,六日就下诏,贬王伾为开州(今四川开县)司马,王叔文为渝州(今四川重庆)司马。永贞革新失败了。转月十三日,革新集团其他成员也都被贬出了京城。先是被贬为远州刺史:韩泰抚州(今江西抚州),韩晔池州(今安徽贵池县),柳宗元邵州(今湖南邵阳市),刘禹锡连州(今广东连县)。韦执谊因是宰相杜黄裳之婿,故数月后,贬崖州(今海南琼山县)司马。

这一年十一月十四日,因朝廷守旧派大臣议论王叔文党贬罚太轻,在贬谪途中,加贬为远州司马。柳宗元为永州(今湖南永州市)﹑韩泰为虔州(今江西赣州市)﹑韩晔为饶州(今江西波阳县)﹑刘禹锡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市)﹑又贬河中少尹陈谏为台州(今浙江临海县)﹑和州刺史凌准为连州﹑岳州刺史程异为郴州(今湖南郴县)等地司马。这就是历史上说的“二王八司马事件”。王伾、韦执谊到任不久后死于贬所。王叔文第二年也被赐死在渝州。

残酷的贬途

贬官是罪臣,带罪之身形同囚徒。唐朝对贬官的处置是极其严酷的。《唐会要》卷四十一《左降官及流》载,天宝五年(公元746年)规定:“左降官量情状稍重者,日弛十驿以上起任,流人押领,纲典画时,递相分付,如更因循,所由官当别有处分。”这里说,获罪较重的贬官,一天得赶奔十处驿站,有官差押送。每到一站,还得按规定画押。这里还有时间的限制,而且,站站如此。如果做不到或违反了规定,还得受处罚。

据《大唐大典》卷五《尚书兵部主客郎中》的说法,正常一天的行程,“乘传者日四驿,乘驿者六驿”。乘传是指驿站用四匹下等马拉的车,乘驿应是驿站好马拉的车。一天要走十驿,是很难的。

《太平广记》卷一五三《定数》有记载说:凡遭贬谪,“自朝受责,弛驿出城,不得归宅”。遭贬官员从朝堂下来,连家都不能回,就被押接出城向贬地奔行。遭贬家眷也得随行。贬官拖儿带女,扶老携幼,还有差人押领,画时记数,翻山越岭,一天走三百里以上,这种超常人的精神和肉体上的痛苦折磨,让人无法忍受。

张九龄是玄宗时的宰相,在被贬到荆州时,写给皇帝的《荆州谢上表》里说:“闻命皇怖,魂胆飞越,即日戒路,星夜奔弛。”戎昱唐肃宗至德年间被贬为辰州刺史,他在《送辰州郑使君》诗里说:“惊魂随驿吏,冒暑向炎方。”诗人张籍《伤歌行》描写了柳宗元岳父杨凭贬临贺尉的情形:“皇门诏下促收捕,京兆尹系御史府。出门无复部曲随,亲戚相逢不容语。辞成谪尉南海州,受命不得须臾留。身着青衫骑恶马,中门之外无送者。邮夫防吏急喧驱,往往惊堕马蹄下。”场景之酷烈,让人心惊魄散。

韩愈说贬路

韩愈五十二岁那年,因谏迎佛骨被贬八千里以外的潮州做刺史。时值寒冬,韩愈一家老小加上仆从上百口,啼哭嘶嚎,窜奔离京。他的十二岁小女儿挐(ná),病死在途中,也只能草草埋于荒山路野。韩愈在他的诗文里对这些都有详细的记述。《祭女挐女文》说:“我视汝(你)颜,心知死隔。汝视我面,悲不能啼。我既南行,家亦随谴。扶汝上舆(yú车),走朝至暮。天雪冰寒,伤汝羸肌。撼顿险阻,不得少息。不能饮食,又使渴饥。死于穷山……魂单骨寒,无所依托。”

这次贬谪对韩愈的打击是巨大的。他在行至篮关(今陕西篮田县蓝田山南)时写了一首传诵千古的著名诗篇《左迁至篮关示侄孙湘》,记述了他当是的心境。他在诗篇里写到:“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篮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其惨痛的心情是可以想见的。

贬吏死在路上

贬谪途中的艰辛和痛不欲生的精神磨折让一些贬官死在路上。晚唐诗人杜牧的文友李甘,在做侍御史时因反对郑注为相,被贬死在路上。杜牧《李甘诗》记述此事说:“明日诏书下,谪斥南荒去。夜登青泥板,坠车伤左股。病妻尚在床,稚子初离乳。幽兰思楚泽,恨水啼湘渚。怳怳三闾魂,悠悠一千古。”还没走到谪所,就再也不能“斗气”,死去“竟作炎荒土”了。

柳宗元《故御史周君碣》祭悼的周子谅,是玄宗朝的御史。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周子谅因抗言奸相牛仙客,被杖朝堂,后在贬放瀼州途中死于篮田。碣文作于贞元十二年,柳宗元二十四岁,为博学宏词。他在碣文中说:“古之不得其死者众矣。若公之死,志匡王国,气震姦(奸)佞,动获其所。”是死得其所。这种“忠”、“美”的谏死的行为,“独申其节,犹能奋百代之上。”柳宗元年青时彰显的做人气节和对人生死价值观的认识,印证了他一生的为人道路。他替别人作的碣文,也成了他自己“独申其节,犹能奋百代之上”的真实写照。

柳宗元对遭贬途一字不说

永贞元年(805)九月十三日,柳宗元遭贬。接到贬诏,他带着年近七旬的老母卢氏,母亲卢氏的侄子,表弟卢遵和堂弟柳宗直踏上了贬谪的路程。柳宗元和刘禹锡这些人,是宪宗皇帝和权宦们刻骨仇恨的罪人,其贬放路上的酷烈,必然远甚过一般人。可对此,柳宗元没有留下只言片语的记述,这可能与他的为人气节有关,他不会低声下气地去哀怨自己的苦痛。大概连柳宗元也没有想到,从他踏上了这条贬途起,他一生再也没能从这里走出来。

标签:

更多文章

  • 杨家将中的杨四郎是谁,他身上隐藏了什么秘密?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杨家将的故事我们都有所耳闻,在民间故事中,杨家将是忠君报国的民族英雄,满门忠烈可歌可泣,但是杨四郎的故事却十分曲折,而且他的故事也是历来被修改最多的,导致这个人物出现争议的背后有什么秘密吗?杨四郎,名贵,字延朗杨业第四子。历史记载、戏曲小说、民间传说关于杨家将中的老四。武艺高强,也在阵前立功,封明威

  • 说到梁山第一阴狠负心之人,如今想来非他莫属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我们印象中的梁山好汉,个个都是忠义之士,将自己的义气和名誉看的比什么都重,但是现在看来,梁山中也不乏阴险不义之徒,其中最为恶劣的,竟然是林冲?火并王伦,貌似是窝囊了一辈子的林冲做得最有血性的一件事但细细分析,却让我对林冲之为人更加的鄙夷。林冲杀王伦的理由是什么?林冲的原话是:“这梁山泊便是你的?你这

  • 他是唐朝名将,仅凭十几万人就扫平四十万越南叛军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历史上的太监给后世留下的大都是不好的印象,除了郑和、王承恩等少数人有重大贡献,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另一位唐朝时期的宦官将领,他为国平定了越南地区的叛乱,可谓居功至伟。如果说太监这种“皇帝家奴”的群体中还存在着什么正面人物的话,大家能想到的恐怕也只有蔡伦与郑和这两位罢了。至于在军事上,太监的作用就更是被

  • 20亿年前的水源还能喝吗?据说味道很特别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黄河长江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母亲河,由此可见水源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多么重大的影响,你能想象距今20亿年的水源是什么样的吗?那样的水还能喝吗?2013年,多伦多大学的地质化学家在安大略的基德矿坑的2400米处发现了15亿年前的古老水源。但在相同地点的一项最新研究刷新了这一纪录,科学家找到了距今20亿年

  • 曹操死后真的有七十二处墓冢吗?说法源自何处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临死之前,嘱托后人设立72疑冢以防别人挖掘自己的坟墓,那么在历史上曹操真的设立72疑冢了吗?这种说法又是源于何处呢?七十二疑冢,是指传说中的曹操坟墓。传说曹操怕死后被人发掘坟墓,在河北省磁县一带造了七十二个疑冢。关于曹操陵墓,在历史上有很多传说。特别是“七十二疑冢”的真相,更是

  • 在后宫比慈禧还要厉害的女人慈安是如何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慈安是咸丰皇帝的第二位皇后。慈安,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16岁入宫即被封为嫔,之后在4个多月的时间内,就以火。箭一般的速度,登上皇后的宝座,这在整个清代都是十分罕见的。第一位皇后是孝德皇后萨克达氏,实际这位萨克达氏一天皇后也没有当过,她是于道光二十七年二月,由道光皇帝指配给皇四子奕詝为嫡福晋的,可

  • 曹操有虎豹骑 刘备有白耳兵 那孙权有什么特殊兵种?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汉末,群雄争霸。在众多诸侯中,笑到最后的乃刘备,孙权,曹操这三人。这三人之所以能笑到最后,就是因为都组建了一支强悍的军队,在关键的时刻能挽救他们不利的局面。乃三国王牌部队,三国版的特种兵。刘备的白耳兵白耳兵,是刘备的亲军卫队。在刘备这么多年的战争生涯中,白耳兵一直都跟随刘备南征北战,战斗经验非常的丰

  • 宋哲宗为什么将岳母处斩?背后隐藏的阴谋直至40年后揭晓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宋哲宗名叫赵煦,是北宋王朝的第七位皇帝,他以父皇宋神宗为榜样,继续推行变法,在政治、军事上颇有一番作为。可是在1096年,这位19岁的少年天子,做出了一个让世人震惊的举动,他把自己的岳母,也就是皇后的母亲公开处斩!宋哲宗为何做出这样的举动呢?原来这背后隐藏着一件鲜为人知的宫廷阴谋!事情还得从宋哲宗的

  • 被盗墓者垂涎千年的武则天墓为什么能幸存至今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历代帝王墓,一旦年代久远,疏于保护,就难免被盗、被毁坏。但大名鼎鼎的乾陵虽然令无数盗墓者垂涎千年,率遭劫难却仍幸存了下来,这是为什么呢?乾陵里合葬着的是李治和武则天,是中国唯一的两个帝王合葬墓,被誉为“唐陵之冠”。乾陵花费23年修建完工,据估计,里面的文物珍宝最少有500吨:唐高宗李治的随葬品价值占

  • 故宫里水井的水竟无人敢喝?原因让人不寒而栗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到故宫游玩,细心的朋友会发现故宫里有许多的水井。或许绝大多数朋友会认为这些水井是明清时期紫禁城饮用水的主要来源。如果大家这么认为的话,就真的想错了。那紫禁城里的这么多水井是干什么用的呢?如果不是饮用水,那么紫禁城里日常饮用水从哪儿来呢?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寻找答案。首先,我们要搞明白紫禁城里有多少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