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郗鉴是谁,王羲之岳丈郗鉴是个如何的人?

郗鉴是谁,王羲之岳丈郗鉴是个如何的人?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61 更新时间:2023/12/21 18:35:18

东晋是我国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朝代之一,门阀士族道德逐渐崩坏,政局动荡群雄并起,但是在这一时期却诞生了许多著名的文人,王羲之的岳丈郗鉴就是其中之一。

有关东京著名书法家郗鉴的生平简介,在《晋书》中有所记载。

据郗鉴生平简介描述,郗鉴是高平金乡人,原本是显赫的世家子弟,其高祖郗虑曾担任过东汉御史大夫。然而郗家到了郗鉴这一代,已然家道中落,只剩几亩薄田几件旧家具,于是,少年时期,郗鉴的大半光阴只能在田间劳动中度过。

然而即使生活清贫,也没有令郗鉴丧失读书求学的兴趣,于是,人们时常能看见他一边在田间挥汗如雨,一边津津有味吟诵诗词的身影,乐此不疲。也因这勤奋好学的精神,郗鉴年纪轻轻便已博览群书,出口成章,还写得一手好书法,更以清节儒雅而远近闻名,于是,他终于有了入朝为官,一展才华的机会。

据郗鉴生平简介记载,太宁二年,郗鉴被晋明帝任命为假节行卫将军、都督从驾诸军事,并授予军权,令其参与平定王敦之乱,郗鉴不负众望,凯旋归来,遂被皇帝封为高平侯。在此期间,东晋朝堂之上,政治斗争日益激烈,然而郗鉴却以军功和良好的人缘而始终保持屹立不倒,在当时,是一位口碑不错的名臣。

晋成帝继位后,郗鉴再次被升迁为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并加封他为散骑常侍,官位更加显赫。

不久苏峻之乱又引起了新一轮战事,郗鉴再次领兵,与陶侃等共同征讨叛军,又一次取得了胜利,被加官进爵,同时,他拒绝了庾亮王导的建议,以高明的政治手腕阻止了朝中的士族斗争。

郗鉴择婿

关于东晋大书法家郗鉴择婿的故事,有一个著名的典故,叫做“东床坦腹”。

据刘茂辰考证,郗鉴择婿一事发生在太宁元年。当时郗鉴家有一独女,名叫郗璿,生得品貌出众,性情温顺,自幼爱好书法,是远近闻名的才女。郗璿十六岁时候,风华绝代,到了成婚的年纪,远近许多人家慕名前来求娶这位聪慧美丽的名门闺秀,由此郗鉴择婿的标准自然不低。

作为书香世家,郗鉴并不看中男方家的财帛权势,却将人品才学与“个性”列入甄选条件,因而将目光投向当时久负盛名的琅邪王氏,希望从王氏子侄中挑选一位称心如意的少年佳婿。

王家子侄们听说郗家来选婿,都十分高兴,他们久慕郗小姐贤名,都很希望能娶她为妻,于是,在郗鉴到来之前,他们个个都精心打扮了一番,竭力保持庄重,想给郗鉴一个好印象。在这些年轻才子中,唯有一人显得漫不经心。只见他神情自若,斜靠在东边的床上露出肚皮吃胡饼,仿佛根本没把郗鉴择婿这回事放在心上。郗鉴见此情景,心中暗暗吃惊,遂向旁人打听这个年轻人是谁,一问才知原来是王羲之,郗鉴十分喜爱这个率性的青年,随即决定将女儿郗璿许配给了他,一段美满姻缘就此缔结。

此典故传至后世,有人戏称王羲之因坦腹睡东床而娶得美妻,因而才有“东床快婿”一说,于是,东床快婿便成为品性豁达,才学出众之婿的代名词。

郗鉴是个什么样的人

郗鉴是个什么样的人?据史书记载,东晋太尉郗鉴,是高平金乡人,书圣王羲之的岳父。有关郗鉴此人,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他择婿的那段典故“东床袒腹”了。王羲之因侧卧东床之上吃饼而被郗鉴相中,成为其东床快婿,这样的择婿眼光,别说在古代,即便在崇尚个性的现代社会,也是绝无仅有吧?那到底郗鉴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要了解郗鉴是个什么样的人,首先需要了解其生平。

郗鉴原本出自名门,是扬州刺史郗隆的内侄。然而不幸的是,他还未成年即家道中落,穷困潦倒,只得以耕田为生。

在清贫的岁月中,他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即使在田里挥汗如雨劳作之时,也忘不了摇头晃脑,吟诵诗文,因而成为远近闻名的“儒雅耕夫”,也因为才学出众,他最终有机会进入朝堂为官,重振家声。

八王之乱”时,郗鉴辗转任多个官职,还曾被匈奴俘虏,却坚决不降,继而成功越狱。

郗鉴潦倒回乡,适逢饥荒。然而由于他过去乐善好施,积下不少人缘,因而时常有人携财物前来看望。郗鉴便用这些财物接济穷苦百姓,救活了许多人。乡民为了感谢他,遂推举他为领袖,南下避难。

于是郗鉴南下出任兖州刺史,并在得以在东晋的政治舞台上一展抱负。由此可见,郗鉴在当时的社会,不仅是为才学出众的书法家,更是一位具有卓越政治眼光的士大夫。

标签:

更多文章

  • 朱元璋诛杀功臣,真的只是为了维护统治吗?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朱元璋由于诛杀功臣的行为,被后世称为暴君,他这一系列卸磨杀驴的行为看似不够仁义,其实有着非常深远的考量。朱元璋诛杀功臣似乎有瘾,不管是明初的空印案、郭桓案、胡惟庸案、蓝玉案这种动不动就诛连上万的大案、还是借机诛杀个别功臣名将的小案件都表现的十分顺手。朱元璋为何如此喜欢诛杀功臣?是因为“走狗死,狡兔烹

  • 汉朝实行的推恩令是怎么回事,推恩令有什么好处?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汉武帝是我国西汉乃至封建王朝历史上都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他施行的推恩令加固了自己的统治,稳定了国家的格局,配合附益之法的实行,给国家带来了很大的好处。汉朝推恩令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的一项制度,推恩令是在西汉汉武帝时期确立起来的,之所以要颁布推恩令,是因为在当时一些权势大臣的势力过于大,已经影响到了皇帝的

  • 夏侯惇拔矢啖睛是真的吗,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夏侯惇是三国时期魏国的一员猛将,他不仅饱读诗书,而且作战异常勇猛,是一员文武双全的将领,关于他独眼的故事,下面我们就来一起聊一下。夏侯惇眼睛怎么瞎的三国名将夏侯惇一生中最为出彩的篇章便是拔矢啖睛,还上了小说《三国演义》的回目,《三国演义》第十八回有贾文和料敌决胜、夏侯淳拔矢啖睛的故事。夏侯惇拔矢啖睛

  • 从老子的著作中,领略传承千年的传统道家文化智慧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作为道教的创始人,老子李耳是我国历史上最受尊敬的人之一,他是我国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史学家,对于后世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世人常认为老子具有其他人没有智慧,是因为他拥有了常人不具有的眼睛。这双眼睛看过了世间的丑态,洞悉了世间的世情。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是需要勇气的,更需要他人所不具备的智慧。老子

  • 这个女子到底有多美,能让汉武帝心旌动荡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卫子夫是汉武帝刘彻的皇后,她是历史上著名的美人,也是千古传诵的一代贤后,但是她最后却被晚年老糊涂的汉武帝逼得自杀,下场非常凄惨。建元二年(前139年)春,汉武帝刘彻去霸上祭祀,回官的路上去了姐姐平阳公主家。皇帝弟弟来了,平阳公主自然得好好招待,她摆酒设宴,并且让家里的歌女助兴。平阳公主家歌女众多,且

  • 和尚不能吃肉竟然是皇帝规定的,是哪个皇帝规定的?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汉传佛教中的僧人斋戒十分严格,禽蛋肉类一切都不能吃,但其实最早传入中国的佛教并没有这样严格的的戒律,那么是谁规定了和尚不能吃肉这一条戒律呢?其实和尚原来是可以吃肉的。佛经《戒律广本》写得很明白:佛教没有吃素的规定。佛家禁止吃的,是“荤”。这个荤,不是我们现在的概念,指鸡鸭鱼肉一类的动物食品。我们现在

  • 薛举为什么要反唐?同为隋末起义军,相煎何太急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隋末起义军有很多路,他们大多都各自为战,不仅对隋朝,对其他起义军也是敌对状态,其中唐军和薛举军最为强盛,战斗也日益激烈。薛举,隋朝末年群雄之一,祖籍在河东汾阴,后来跟随父亲薛汪搬迁至兰州金城,位于现今甘肃兰州。薛举此人相貌魁梧,骁勇善战,家族兴旺,钱财千万,因为培养其结交豪杰的性情,在北方地区极有名

  • 秦始皇兵马俑的头发装饰中暗藏玄机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兵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品,这是一比一高度仿真的士兵全身陶俑,彰显了秦帝国军队的无上威仪,但是在一些细节之处,却暗藏玄机,比如秦陶俑的发饰。秦兵马俑中的一部分武士俑,头上盘有一种罕见的发髻,它偏向头顶一侧,与历代汉人的装束习惯大相径庭。通过对比历史文献和考古记录,本书作者大胆推测:梳“歪髻”的兵马俑与我

  • 收复台湾郑成功的主力战舰是什么样的,对后世有何影响?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明朝航海技术领先全球,但是后来的海禁政策阻碍了航海的发展,到了荷兰入侵者打到家门口才反应过来,于是郑成功一举击溃荷兰人,收复了台湾,那么在历史上,郑成功的战船是什么样的呢?郑成功作为中华民族的英雄收复我国领土台湾岛的故事一直广为流传,不过对于郑成功收复台湾所使用的战船,很多人缺并不了解,其实郑成功军

  • 司马错是谁,司马错有什么功绩?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司马错是谁?他是秦国的将军,是一个很有才干的人,不可否认他的军事才能,但是颇有些生错了时代的感觉,那么他到底有何功绩呢?又应该怎么评价这个人呢?司马错是个神人,他拥有着纵横家的头脑,能够在朝堂上舌战张仪,让张仪这个擅长争辩的人才都哑口无言。而他又是一个能够带兵打战的神勇将军,不管在政治领域还是在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