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揭秘:为什么清朝一直没有出现宦官乱国的现象?

揭秘:为什么清朝一直没有出现宦官乱国的现象?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188 更新时间:2024/1/16 13:47:28

在中国历史上阉宦最为严重的当属东汉和唐朝,尤其是唐朝,到了唐朝后期,这些宦官已经可以任意废立最为最高统治者的大唐皇帝,唐朝的亲王看到他们甚至要站在路边行礼,天可汗的子孙竟然沦落到这步田地。明朝的宦官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王振刘瑾汪直魏忠贤等等。他们从只能干些粗活的杂役,一步步太高,到了最后,内阁大学士们也要对他们礼让三分。他们的肆无忌惮加快了明朝的崩溃。作为前车之鉴,清朝又是如何防止宦官专权的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清朝初期对宦官的限制苛刻

清朝在入关以前,宫中没有太监的存在,如果你在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看到了公公们的身影,那只能说你被电视剧骗了。清朝入关以后,决定防照明朝的旧例在宫中使用太监,鉴于历朝历代的惨痛教训,清朝在使用宦官的初期,对他们警惕性很高。人数上也做了很大的限制,明朝时,宫中宦官最少的时候也在两万以上,而顺治皇帝只使用了1000名宦官。并且对他们做出了严格的限制,平时宦官们只准干些粗重的杂事,只有四品以上的太监才可以出宫居住,并且绝对不准将宫中之事向外泄露。

顺治12年,顺治皇帝在宫中特意设立了警示铁牌,警告大小各级宦官各司其职,不许干预政事,交结官员,越级奏报事务,否则凌迟处死。不过顺治皇帝不是一位有眼见着实的君主,他保留了明朝宦官的十三衙门,这使得他在位时期,后宫的情况是一团糟。他的继任者康熙皇帝在位的初期,年少无知,但成年以后立即撤销了烧钱的十三衙门。

二、雍正时期有所抬头,乾隆时期再次被打压

在康熙在位时期,宫中的宦官人数一共只有700多人,但是到了雍正时期增加到了2000多人,并且宦官在朝中的影响力开始抬头。这和雍正皇帝纵容分不开,在雍正皇帝还是皇子的时候,他需要宫里的宦官为其传递消息,以获取父亲康熙皇帝的欢心和信任。在雍正登基以后,自然不能亏待这群人。在雍正在位时期,宦官们可以说比以前好过多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惜的是雍正仅仅在位13年就撒手人寰了,他的儿子乾隆皇帝就没有这么好说话了。乾隆皇帝大力整顿了已经开始冒头的宦官们,将雍正时期几个比较猖狂的太监全部处死。并以秦、赵、高三字为宦官的姓氏。三字组合就是秦赵高。以警惕自己随时防范宦官乱国的情况。乾隆皇帝对犯罪宦官的处罚是非常严厉的,最轻的也要罚俸三年,一般的都发配到东北为奴,有个叫高云从的宦官,在乾隆23年泄露了乾隆对黄河水利的处理情况,乾隆皇帝勃然大怒,立刻将他处以剐刑。此外,乾隆皇帝还十分鼓励外朝大臣对宦官进行监督。一个九品的巡检张若瀛杖责一个在外胡作非为的宦官,乾隆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给他连升七级直接升到了五品官。

三、清朝后期,宦官势力也在不断扩大

清朝的后期由于皇帝的水平下降严重,宦官的势力再次抬头。道光时期的大宦官曹进喜伺候了乾隆、嘉庆、道光三位皇帝,在宫中影响力很大。各地的封疆大吏逢年过节都要给他送礼,以求自己能够多干几年;那些皇子亲王为了得到老皇帝的青睐,也对他进行拉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同治、光绪两位小皇帝在位时,他们的“母后”慈禧太后十分重新宦官,曾经派安德海前往江南一带置办龙衣,安德海一路打着她的旗号耀武扬威。对总管内监李莲英更是宠信有加,以至于李莲英成为清朝唯一一个数得着的大宦官。不过,这比起明朝那些前辈们,李莲英可是差远了。

1912年清朝灭亡以后,宦官并没有立刻废除。小溥仪居住在紫禁城时身边还有几百名宦官。不过。这时的宦官早已没有了昔日的威风,他们待在宫中只是为了生存,他们离开了皇宫几乎什么也做不了。1923年,溥仪被赶出了紫禁城,这些宦官们才不得不开始自谋生路。

标签:

更多文章

  • 一个女人究竟是如何拖垮强大勇猛的匈奴部落?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匈奴属于游牧民族,匈奴人有奋勇抗战的精神,同时也是欲望很大的野心家,所以匈奴始终都觊觎着中原的领土,他们也曾经多次向中原展开攻势,可以说匈奴的存在让当时的汉朝国力大伤,帝王们坐在王座上也时刻担心江山会被匈奴人夺去,所以汉朝和匈奴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两者征战不断。解忧公主本来是楚王的孙女,在朝中的地位

  • 秦始皇陵兵马俑:竟然是秦国的皇家仪仗队?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6月13日,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再度发掘。虽然这次发掘的面积不过200平米,还不足一号坑14260平米的零头,但仍令考古学家非常期待:一是能否发现文官俑。根据秦朝时期的战阵情况,军队建制有武官必有军师。但从1978到1984年两次发掘一号坑的情况看,6000多兵马俑唯独缺少文官俑;二是能否发现更多的秦

  • 康熙帝景陵灾祸不断 光绪三十一年再遭鬼火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是清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期间除鳌拜、平三藩、收台湾、征噶尔丹和保卫雅克萨,可以说做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事实上维护了多民族局面和统一局面,由此许多学者对于康熙帝的评价都较为高,甚至有些人还把康熙归为“千古一帝”。不过再圣明的帝王都难逃一死,康熙帝早在康熙十五年(1676年)

  • 古代流传的春宫画为什么在清代开始消亡了?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春宫图是指以男女交合为主题的绘画,又名秘戏图、春宫画,日本称为“春画”。春宫画起源很早,根据荷兰汉学家高罗佩考证,《汉书》中“坐画屋为男女裸交接,置酒请诸父姐妹饮,令仰视画。”,其中所述男女裸交合画,就是后来我们所说的春宫图。特别是自明代下半时期以后,春宫画特别流行,那时这方面的名画家首推唐寅。但是

  • 乾隆皇陵的地宫里为什么会有朝鲜女人的尸体?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大清皇陵的地宫怎么会有朝鲜女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由于清朝执行满蒙联姻政策,早期清朝皇帝的后妃,多为蒙古女子。到了中期,女子逐渐增多。乾隆皇帝为了加强与新疆上层人物的团结,巩固已平定的新疆安定的局面,娶了一位维族女子为妃,她就是著名的容妃即香妃。清朝皇帝的后宫中,汉族妃嫔也不在少数。但从来未听说过清

  • 历史上最滑稽的谋反者 只为了到皇宫吃一顿饭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谋反是个永恒的历史主题。其实换位思考一下,也不能全怪谋反的人。比如身家性命受到威胁,人格精神受到污辱,翅膀硬了想单飞,受了委屈想不开……上述情况虽然不一定非反不可,但总算在正常智商的理解范围之内。但只是为了跑到金殿上吃顿大餐就要杀皇帝,这恐怕不是一般人能干出来的。唐敬宗李湛当政时期,发生了一次匪夷所

  • 解密:曾国藩被小毛贼骗去千金为什么不敢缉拿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同治三年(1864年)七月,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光复南京城的时候,有一个人自称是某部队的校官,前往会见曾国藩。那个人滔滔不绝,高谈阔论,其不可一世的气概,一下子就把曾国藩吸引住了。在谈话中,曾国藩论及到用人必须杜绝欺骗这件事,那个人接过话头,义正词严地说道:“会被欺骗或不会被欺骗,完全看人而定。像中

  • 明太祖当皇帝的第八个年头 天象为什么出现异常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公元1375年,朱元璋当皇帝的第八个年头,天象突然出现异常,谓之曰“星变”。那时候的人不懂科学,便认为这是上天对人间的警告,标志着将有大难,要不就是天下有不平之事,比如重大冤案啥的。最高领导朱元璋心想,看来在下无意中做了不该做的事。到底是什么他也不知道,就下诏让全国人民给他提意见,指出他在政治上的得

  • 蜀汉灭国之后为什么只有关羽后代被灭族?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司马昭灭蜀国后,昏庸无能的刘禅被封为安乐公,在魏国过着乐不思蜀的生活。大部分蜀国官员将士待遇优渥,唯独关羽一族后代满门被灭,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这一切要从关羽镇守荆州说起。当年刘备攻打汉中,命关羽出兵北伐,进攻樊城以为策应。话说这一战,关羽犹如天神下凡,利用天降大雨,引汉水至樊城,水淹七军,俘虏魏

  • 项羽失败竟然是因为眼睛? 项羽真的是重瞳吗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西楚霸王”项羽的一生充满着神秘色彩,他怀揣着英雄梦想,石破天惊地出世;然后又领着江东才俊们东挡西杀、南征北战,入咸阳、烧秦宫、成霸王,威风不可一世;接着又在鸿门宴上放走刘邦,使得老虎归山,为他不久以后的乌江自刎埋下了隐患……如此波澜壮阔的一生、如此气壮山河的经历,不是一般人能拥有的。据说,项羽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