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为什么明治可以维新成功,而戊戌变法会失败呢?

为什么明治可以维新成功,而戊戌变法会失败呢?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280 更新时间:2023/12/19 9:21:41

公元1943年日本南京汪伪政权成立中华电影公司,拍摄了拍摄了几十部颠倒黑白的汉奸电影,借此宣传“大东亚共荣圈”。到了1944年,战场形势逆转,日军逐渐处于下风时,这个电影公司依然在运作,并拍摄了一部讲述清朝太平天国的电影《春江遗恨》。

《春江遗恨》是通过一个日本武士高杉晋作的视野,描绘了同治元年之后一段时期的中国上海。当然这部“汉奸”电影的宣传方向,主要就是讲“中日一家亲”,我们是兄弟要联手抵抗外国殖民者之类的扭曲历史的观念。

高杉晋作是日本长州藩尊讨幕的领袖之一,而在1861年,他确实也到了中国上海做过考察,主要目的是考察西方殖民者强迫打开关门之后的中国现状,以及收集当时的太平军的情报。高杉晋作看到中国,已经早已不是当初的天朝上国,而是一个西方人横行霸道,大量中国人吸食鸦片,中国的风貌已不复存在,同时他指出:“上海之势可谓大英属国矣!”

高杉晋作回到长崎后,有了深深地危机感,自主主张匆忙代表本藩与荷兰人草签了购买军舰的协定,这不仅被藩里拒绝,其行为也一度传为笑柄。第二个月,他在斡旋日本公家和武家合体的而进京的藩主们详细叙述了中国的形势,然后就前往江户,不久之后就参加了倒幕运动。

说道这里,其实大部分朋友应该能明白,笔者为何要介绍高杉晋作的这一段经历。日本的明治维新,并非一个孤立的事件,也不是天皇一声令下,就开展了一场自上而下的轰轰烈烈的维新运动。它其实与中国的戊戌变法有着本质的区别。

从美国海军进入日本江户,强迫日本签下一系列不平等通商条约后。而这些条约都是在德川幕府的主持下签订的,因此从19世纪60年开始,德川幕府就成为了日本社会的讨伐对象,幕府统治最严重的危机接踵而至。

日本封建阵营出现了分化,中下级武士要求改革的成为了革新势力,号召尊王攘夷,这些人主要集中在日本长州、萨摩、土佐、肥前几个西南强藩。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吉田松阴、高杉晋作、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等人的。

尊王攘夷,有点像戊戌变法里公车上书,要求将权力回归给天皇,展开变法来实现国家富强,这跟康有为等人提倡的依靠实权皇帝光绪来变法一定程度上讲有些相似之处。

然后轰轰烈烈的“尊王攘夷”运动最终失败了,于是以长州、萨摩、土佐、肥前四个西南强藩为根据地,开始了倒幕运动,同时爆发了戊辰战争,最终幕府倒台,四藩尊王重新统一了日本,这才使得日本走上了明治维新的道路。

日本的明治维新,并不是一场温和的变革,而是在推翻一个政权的基础上,重新建立新政府才得以顺利进行的。它标志着幕府时代的结束,藩国各自为政的局面终结,西南四藩从封建藩主转化为了中央势力。

而当时的戊戌变法,光绪即便掌握实权,慈禧不阻挠,或者她直接挂掉,变法也无法成功。当日本在倒幕的时候,大清也在洋务运动。但洋务运动只是一场在原有政治制度的基础上引进西方思想和技术的运动,其作用有限。

旧的政府制度不被彻底终结,那么变法是无法成功的。秦国商鞅变法也是在消灭了大小封君的前提下才得以实现的。而戊戌变法要成功,起码就要终结两百年以来的“首崇尚满洲”的国策方针,使得整个帝国拥有平等的民族政策,获取中下层社会的支持,以对抗上层既得利益者的阻挠。

但这只是基础的要求而已,人士大夫们或许会支持维新,但维新不能给大部分人带来切实的利益,其实最终也只是纸上画饼,空中楼阁而已。

明治维新的成功是在于,他凝聚了中下层武士平民的力量,将其从封建制度中解放出来,使其获得了一定的利益,遂才能成功的。

当时四万万民众的大清,有多少人知道维新,又有多少人理解什么是君主立宪?

标签: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差点被一群宫女杀死的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在历史上宫女不乏被皇帝宠信,而后改变人生的人,按道理宫女应当想办法讨皇帝的喜欢,但历史上有位皇帝却差点被宫女杀死了,那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就由小编来说说。这位皇帝就是明朝的嘉靖皇帝。嘉靖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的年号,使用时间为嘉靖元年(1522年)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一共使用四

  • 曹丕文不如曹植,武不及曹彰,曹操为什么让曹丕继承王位呢?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曹丕自幼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击败了其弟曹植,被立为魏王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受禅登基,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的历史,并建

  • 历史上真正赵氏孤儿是怎么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在传统戏曲《赵氏孤儿》中,程婴为了保全友人赵氏家族的血脉,不惜牺牲自己孩子的性命,隐居山中,终于得到复仇。然而,戏曲总是把人往美好的地方塑造,真实的赵氏孤儿真相回事如何呢?赵氏孤儿的名字叫赵武,他的曾祖父赵衰是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重耳的辅臣,曾在晋文公角逐王位的争夺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当仁不让的头

  • 张学良家族财产去向之谜 后人:被日军搜刮殆尽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从“东北王”到阶下囚,再到“叛将之后”,中国现代史上煊赫一时的张氏家族如今散布世界各地,甚至互不相识。而张氏家族后人却依然执着地在寻找着家族故地与历史真相。2010年,这里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张作霖之孙、张学良六弟张学浚之子张闾实。张闾实在台湾与张学良相处了25年,此次来天津,就任历史文化顾问,将

  • 项伯为什么背叛项羽,怎么评价项伯这个人?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项伯为什么要在鸿门宴帮刘邦,并且在最后接受刘邦赐姓刘,此人难道真的丝毫不在乎家项家吗?现在对项伯这个人的说法也褒贬不一,下面我们来看看从各个观点去看项伯这个人吧。反方观点:项伯是项羽的叔叔,是项梁的弟弟,也是项家堂堂正正的后人,而且史书记载,其也颇有勇略,可以说也是一位优秀的项燕后人。因此,其深藏功

  • 中国的情人节是哪一天, 七夕是不是情人节?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七夕节又叫乞巧节,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乞巧节不是纪念牛郎织女的爱情,而是纪念织女这个人,民间又称“七姐”。乞巧节是女子的节日,织女被视为纺织女神,凡间女子便在七月初七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免不了求赐美满姻缘。乞巧的方式各年代

  • 他是五子良将之一,本可成为不败战神,最后却沦为历史最大笑柄!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自古以来战场上的武将,想一辈子都不打败仗,这是非常难的事情。而且通常一生打几次败仗可以理解,这也不影响他们后世名将地位。但三国中有一位名将比较特殊,他一辈子差点就做到了不打败仗,但可惜最后一战却晚节不保,身败名裂。成为三国最大的笑柄,大大影响了他后世名将的地位。此人是谁?在他身上又发生了什么呢?相信

  • 满洲八旗的次序是什么样的,哪个旗的地位最高?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当我们翻开清代京城的驻防图时,人随旗居的格局清晰可见。以紫禁城为中心,两黄旗居北、两白旗居东、两红旗居西、两蓝旗居南,清晰严整,界限分明,带着浓郁的准军事化味道。可是问题来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八旗的次序呢?清代的博学鸿儒们自然晓得传统的阴阳五行学说,八旗以颜色为区分,颜色本身就具备五行属性,于是一个

  • 历史上只有六位皇帝称仁宗,又是那六位呢?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大家都知道庙号就是古代皇帝死了之后供奉在太庙里,由后人给他取的一个名字。但是在古代不是所有的帝王都有庙号的。特别是在隋朝以前,只要是没有特别大的功绩,就算你当了一辈子的皇帝也是没有庙号的。只不过后来庙号的形式开始变得泛滥,也就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了。虽然庙号都有了,但是可以称作是仁宗的就很少了,在整个

  • 第一清官施世纶,无法被奸臣所陷害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大家好。给大家推荐江南第一清官施世纶。“眼歪,手蜷,足跋,门偏”,所谓“五行不全”是清人邓之诚对施世纶外貌所作出的描述,康熙也因为这个称施世纶为“施不全”。不过当人们提起施世纶的时候,最先想到的通常不是他其貌不扬的外表,也不是他那个以靖海总督之职,为大清收复台湾,立下赫赫战功,爵列公侯的父亲施琅,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