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匈奴人“;生化武器”;:疫病肆虐中国与欧洲

匈奴人“;生化武器”;:疫病肆虐中国与欧洲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091 更新时间:2024/1/20 3:58:55

生化武器似乎是一个很现代的概念,但其实早在1700多年前匈奴人就曾使用过它,所造成的瘟疫致使当时汉朝的人口在短短80年间就锐减了5000多万。不仅如此,这场延续了300多年的瘟疫还造成了社会的持续动荡,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给中国社会化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而当匈奴人西迁欧洲之后,同样也给欧洲人带去了挥之不去的记忆……

匈奴的大规模生化武器

西汉年间,匈奴人将战马捆缚前腿送放到长城脚下,对汉军说:“秦人(匈奴人称呼汉人为‘秦人’),你们不是要马吗?我们送战马来了。”这些战马其实是被匈奴投过毒的,这种毒是草原上特有的疫病。汉军将这些沾染了疫病的马匹“引入关内,遂致人染病”。

匈奴人出此毒计,是因为当时正值汉匈战争的后期,汉军攻势猛烈,匈奴人被迫不断北迁。为了阻挡汉军继续北进,匈奴人用沾染病毒的牛羊尸体污染汉军所要经过的道路和河流的上游,让汉军染上疫病,从而丧失战斗力。

紧接着,这种人类历史上最早见诸记载的生化武器很快发挥了连匈奴人都没有想到的巨大威力。

匈奴骑兵

可以想见,之前毫无免疫力的汉人面对这种传染性和生命力都极强的瘟疫病毒,无异于一群待宰的牛羊,这也是这场瘟疫得以在中原地区反复肆虐长达300年之久的原因。

其中,仅由黄巾起义(公元184年)到晋武帝泰始元年(公元265年)重新统一中国为止这80年时间里,战乱与疫病就导致了人口的惊人锐减。黄巾起义前东汉统计全国人口为5650万,而到三国末年魏蜀吴合计只剩下560万,这是等惊心骇目的数字。

匈奴后裔

匈奴通过疫马和疫畜所施放的瘟疫,当时人称之为“伤寒”。这种“伤寒”有两个病征:一是患者身体有斑瘀(所以称为“伤”);一是因发高烧而苦寒(所以称为“寒”),死亡率非高。东汉末期的名医仲景在《伤寒论》的序中就悲痛地说:“我的家族人多,有二百口人,但自建安元年以来不到十年,就死去了三分之二,其中十分之七是死于伤寒。”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没有条件注射疫苗的非洲,伤寒的死亡率最高也只有10%,这同汉朝的伤寒病很不一样。

那么汉朝人所说的伤寒病究竟是什么疫病呢?我们来看这几点细节,一个是匈奴巫医的下“蛊”,这“蛊”可以污染牛羊和马却并不会让它们发病;另一个是此病基本未过长江;还有就是自公元1世纪至4世纪的前后数百年间,“伤寒”瘟疫在中原地区反复发作。

根据这些细节,我们可以推断这个伤寒病就是现代医学中所说的流行性出血热,是由动物(特别是鼠类)传播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由于主要是老鼠传播,长江阻隔了老鼠南下,因此此病基本未过长江。由于老鼠捕杀不绝,因此其体内持续隐性感染的病毒造成瘟疫反复发作;而匈奴巫医所下的“蛊”则很可能是老鼠的粪便。

魏晋“疯”流

瘟疫疾病加上战乱兵灾,还造就了一个独特的时代文化现象,那就是“魏晋风流”。我们现在看到魏晋时期许多文人名士轻裘缓带着宽衣,放荡形骸穿木屐,总会认为这是逍遥高逸的表现,却不知这是吃药的缘故。史载魏晋时期人们为了医治和预防伤寒病,常会服用一种叫做五石散的药。

汉匈战争

五石散作为药酒具有发汗的功效,因此即使在冬日,服药的人也会皮肉发烧,穿得少自不用说,而且若是穿着紧身的窄衣服还会把皮肤擦伤,于是非穿宽大衣衫不可。脚上也是一样,穿鞋袜很容易磨破脚皮,因此以屐代鞋是不二的选择。

除此之外,为避疫疾传染,当时许多士人远避人世寻找净土,于是顺带着流行起了寻找大自然的风尚,导致山水诗及山水文学的兴起。

匈奴人后裔大会

匈奴是汉代这场生物战的始作俑者,但其本族后来也成为严重的受害者。在南匈奴内附汉朝之后的这几百年中,北匈奴不断西迁,同时也把瘟疫一路传播了出去。公元2世纪,出血热瘟疫爆发于中亚、西亚,2至3世纪流行到罗马。之后反复发作,到公元6世纪几乎遍及整个欧洲。

公元375年,匈奴人出现在顿河草原,之后它横扫大草原直至大半个欧洲,这些骑马的入侵者给欧洲带去的并不只有战争,还有更可怕的瘟疫。之后的一个多世纪里,流行性瘟疫震撼了整个欧洲,在英国,公元444年的瘟疫让不列颠人没有足够的健康者掩埋尸体;维也纳和罗马也分别在公元455年和公元467年遭遇类似的瘟疫袭击,死者无数。

由此可见,匈奴人是见诸记载的最早使用瘟疫作为战争手段的群体,这一举动给古代的中国和欧洲带去了几百年的“生化”灾难,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两汉和罗马帝国的崩溃。

标签:

更多文章

  • 刘姥姥人物的作用是什么,刘姥姥与贾府的关系?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刘姥姥是曹雪芹笔下极为出彩的一个人物,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红楼梦》通过描写宝黛的爱情故事,从而展现出四大家族的兴盛衰败。在这个庞大的故事架构中,曹雪芹填入了众多各有特色的人物,描写最为出彩的便是“金陵十二钗”。在一群长相清丽,教养良好的姑娘少爷中,出身卑贱的村妇刘姥姥却得到了作者的青睐,对其进行了细

  • 导致近代中国远远落后的根源,是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清朝“天朝上国”的思想,导致了闭关锁国政策的诞生,而这个政策,是导致近代中国落后西方国家的根源所在。在中国近代历史上,闭关锁国的影响和危害路人皆知。可以说,闭关锁国政策的执行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使一向强大的中华固步自封,走向落后。而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制定这一政策的时期是康乾盛世。闭关锁国是哪个皇帝?是

  • 以德服人的刘备,有哪些经典事迹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三国霸主之一的刘备,其实并没有小说中说的那么窝囊,相反他是一个很有胆识谋略的人,很多经典的事迹都是他身上的。刘备出生在幽州涿郡涿县,他的家祖是西汉年间的中山靖王刘胜。刘备幼时在涿县的家边,有一株高大的形状宛如一辆篷车车盖的桑树,所过行人都判定此屋中将来必出达贵显赫之人。年轻时候的刘备从学于九江太守卢

  • 刘备真的是穷苦人家出身吗?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在三国演义的描写中,刘备自幼家境贫寒,成年后靠编草鞋维生,这种说法真的可靠吗,底层出身的刘备真的能有机会成就大事吗?《三国志》“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从“世仕州郡”这话证明了,刘备祖父刘雄,生父刘弘,两代做官,其中刘雄更是通过孝廉察举制,既后世所谓科考举人;官至东郡范县令

  • 周文王姬昌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姬昌是如何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周朝是我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朝代,西周东周两朝诞生了很多有作为的帝王,其中周文王姬昌就是其中之一。周文王是历史上的一代明君,在位时广招贤才,礼贤下士,拜姜子牙为师,教授军事大计,使周朝一片昌盛,且创作了《周易》,八卦演变成64卦,为世人传诵,享年94岁。周文王在接受父亲的爵位后,虽然只是一介诸侯,

  • 皇帝也有私房钱吗,皇帝要私房钱有什么用?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古代皇帝坐拥全天下的财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那这样听起来皇帝似乎并没有什么理由去存私房钱,但其实皇帝存私房钱的情况还是很常见的。法理上说,在中国古代皇家财政与国家财政是分开的。古代国库的钱归户部管,皇帝说了不算‍,皇帝要动用国库里的钱,必须先跟大臣们打商量,要是群臣反对,户部尚书硬是不给,皇帝也无可

  • 娶妻当得阴丽华 一个让男人着迷的女人 为什么她有这么大的魅力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刘秀为称帝之前听说阴君有个女儿名叫阴丽华,长得是非常的漂亮,是无与伦比的。后来他去了长安,看到执金吾出行时车骑随从之盛,情不自禁地说:仕宦当作执金吾,娶老婆就应该取阴丽华。他后来起兵于舂陵(今湖北枣阳县南),一心想要把天下打下来,不再想做执金吾了,但是对阴丽华却从未忘记。更始元年(二三年)六月,刘秀

  • “抗战史上最大之耻辱” 中条山战役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中条山战役前后历时一个多月发生在1941年5月7日至月底。为了迅速"解决中国事变",日方决心集中兵力进犯中条山,并阴谋策划全歼中国守军。为此,日本中国派遣军"不顾警备地区治安状况的下降","从华中抽调第17、第33两个师团",配属华北方面军。再由关东军调集飞行第32、第83战队,第3飞行集团主力,在

  • 19岁女子容貌惊动66岁乾隆,最后却被吓死?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在古代历史上皇帝,作为统治阶层的顶层,可以说许多的女子都向往进入后宫,在乾隆66岁时就收纳了一位19岁的女子,但是她最后却被吓死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位女子就是循贵妃。循贵妃(1758年10月29日-1798年1月10日),伊尔根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总督桂林女。乾隆二十三年九月十八日生,乾隆四十一

  • 明太祖朱元璋几则故事 只有他才能做的出来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朱元璋这人,不像别的皇帝那样少有大志。小时候,父母双亡,到处乞讨;乞讨不下去了,又去皇觉寺当一介小沙弥,木鱼经卷,阿弥陀佛。最后,沙弥也当不成了,就木鱼一扔,佛经一烧,拿起屠刀,开始革命。这里要分享的是关于朱元璋的一些故事。第一则:朱元璋家里特别特别穷,这是众所周知的!他曾经当过和尚,只是为了活命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