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为什么说左良玉所谓的“清君侧”加速了南明的灭亡?

为什么说左良玉所谓的“清君侧”加速了南明的灭亡?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241 更新时间:2024/1/3 10:45:48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打进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上自缢身亡。随后李自成以帝王之礼安葬崇祯帝,并派人招降吴三桂。吴三桂本来打算投降,但是走到半路上听说父亲吴襄和爱妾陈圆圆的悲惨境遇,大怒,调转马头回了山海关。回到山海关之后吴三桂便向清朝摄政王多尔衮写信“请兵”光复大明,但是多尔衮一路慢慢吞吞的,故意逼着吴三桂从请兵变成了投降。李自成在二者的进攻下战败,多尔衮占据北京,随后便把孝庄太后和顺治皇帝迎到了北京。

清军占领了北方,但是南方尚有广大的区域,而明朝的宗室也就称帝誓图光复明朝,至少与清朝分庭抗礼。不过由于很多原因,南明的抵抗还是以失败告终。南明的失败有很多原因,例如各政权内斗争正统,没有正确的决策等等。其中左良玉的“清君侧”更是加速了南明的覆灭。

弘光元年,顺治二年(1645年)三月二十三日,左良玉打着奉密诏“清君侧”的名义率军南下。但是最终因左良玉病死而不了了之。

当时有个人自称是崇祯皇帝的太子。到底是真是假谁也说不好,但是却在朝廷里掀起了轩然大波。一派以马士英等人为首,认为此少年必是假冒无疑,应该立即以欺君之罪论处。而左良玉等人认为此少年确实是太子,马士英等定是惧怕太子归来后自己权势削弱,才否认太子的存在。

说到了左良玉就要知道这是个什么人,左良玉(?—1645年),字昆山,临清人。“长身赪面,骁勇,善左右射。目不知书,多智谋,抚士卒得其欢心,以故战辄有功。”官至平贼将军、太子少保,封南宁侯。在最初的时候他在辽东抗清,后来在和农民军的作战中不断壮大起来,而且变得骄横跋扈。他还十分利己,在作战中避强就弱,保存实力。但是谁也拿他没办法,因为这是手握重兵的人。

明朝吸取了宋朝武将手中无权的教训,给了武将权力,但是武将们也就会变得骄横起来。当时朝廷中马士英、阮大钺用事,而左良玉一直看不惯马士英,马士英排斥东林党,而左良玉就袒护东林党。马士英在朝廷里专权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左良玉就借机发难。左良玉就借手中有密诏“清君侧”为由放弃南京上游的武昌,率重兵南下,使南京失去屏障。马士英为与左良玉对抗,抽调长江北边的军队,致使防线南移。上述因素综合起来,清军趁机南下,遇到的阻力会很小,加速了明王朝的灭亡。徐鼒后来谈到左良玉的时候就说:“亡明之天下者,左良玉也。”

《明史》认为:“左良玉以骁勇之材,频歼剧寇,遂拥强兵,骄亢自恣,缓则养寇以贻忧,急则弃甲以致溃。当时以不用命罪诸将者屡矣,而良玉偃蹇偾事,未正刑章,姑息酿患,是以卒至称兵犯阙而不顾也。”明确指出了左良玉拥兵自重,因党争而“称兵犯阙”的野心。

标签:

更多文章

  • 为什么故宫的三大殿没有树?答案出人意料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去过故宫的朋友都知道,故宫里树非常的少,尤其是宏伟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居然没栽一棵树,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故宫的结构故宫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外朝和内廷。外朝是皇帝处理朝政的地方,上早朝、举行盛典什么的。而内廷是皇帝和他妃子们生活的地方,就是皇帝的后花园。外朝的核心建筑便

  • 三国时期马超临终前的一句话竟然使蜀国后期走向败亡?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马援死后一百多年的三国时代,他的后人中,又出了一个名传千古的大将,此人就是蜀汉五虎上将之一的马超,官封骠骑将军、威候。马超出身将门世家,父亲马腾是西凉军阀,手下有一支实力强悍、剽悍善战的西凉军。马腾被征召入京后,马超成为西凉军的掌门人。在曹操统一中原的战争中,桀骜不驯的马超与曹操发生激烈冲突。最初的

  • 同样是河北四庭柱,为什么赵云能秒杀高览,却杀不了张郃?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古往今来,我国历史上,涌现出了很多名将,他们之中,有的骁勇善战,有的谋略过人,有的以狠辣著称。但是有“常胜将军”之称的,却只有赵云一人。当然了,真实历史上的赵云虽勇,但他获此殊荣,主要还是因为《三国演义》的缘故。毕竟在演义中,他智勇双全,且威名赫赫,经常一枪将其他名将秒杀,战绩比第一猛将吕布,还要耀

  • 三国时期 为什么外族不敢中原土地呢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众所周知,三国时期三国鼎立,魏蜀吴三国称势,其他小国都难以望其项背。在乱世之中,三个大国始终矗立其上,经历多年混战,世间纷乱。奇怪的是,在三国鼎立之时,三国时期始终没有外族大面积入侵。北方的匈奴分为了几个部分,其地盘大多都在以曹操为首的地方割据势力的严格管控之下,并且,曹操对匈奴采取了分别治理的方略

  • 长平之战,整个战国时代最为惨重的一战,为什么会导致如此惨烈?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公元前的260年,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一次非常著名的战争,我们称之为较长平之战,是整个战国时代杀伤最为惨重的一次战争。大家都知道,次战争是以赵国的失败而告终的。秦赵两国之间的争霸之战,最后是赵国被秦国的将军白起。赵国的军队被白起活埋了四十五万人,惨痛的结局告终。么一次战争是三国历史上非常著名,也是受伤

  • 抗美援朝战争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结果是如何的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抗美援朝是世界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战役,而关于抗美援朝背景则深受人们关注。1950年,朝鲜战争正式爆发,原本朝鲜战争只是朝鲜内部的战争,但是因为美国的强行加入,最终导致朝鲜战争愈演愈烈。朝鲜一方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不得不向中国请求援助,而中国军队深知美国强行攻打朝鲜的用心所在,于是毅然响应了朝鲜方的

  • 武则天为了上位真的掐死了自己的女儿吗?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对于武则天这个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我们不能否认她有着很强的政治手腕,我们也不能否认她对历史做出的贡献,更加不能否认她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女人。但是很多传统史书对于武则天的评价都是负面的,认为她是一个极度歹毒的女人,人说虎毒不食子,但是武则天四个儿子硬是被她逼死了俩,所以很多人都认为武则天直是蛇蝎心肠。在

  • 明清内阁制度有什么不同?孰好孰坏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清初内阁不能和明朝,尤其是晚明内阁相提并论,它始终受到皇帝和保守满洲贵族的严密监督和控制,下面两个现象尤其值得重视:一是内阁票拟权力受到严格限制。票拟是内阁权力之所在,票拟范围的大小反映了内阁在朝廷地位的高低。清初内阁从一开始,其票拟权就颇为有限。先是言官本章“是与不是必须封进听旨定夺”,阁臣不得过

  • 明朝繁衍了百万宗室?别再被骗了,这才是事实!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在明朝276年的历史上,有一件事一直被人批判,即:明朝藩王庞大的寄生集团,到明末之时,宗室人口高达百万!事实究竟怎样呢?如果找到崇祯年间的玉牒,那么事情就真相大白了!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清代档案记载,顺治初年明代玉牒尚存(玉牒,记录皇族的族谱,每十年一修,定期公布),只是不知其是否完整,但随后就

  • 诸葛亮得知赵云身亡只是大哭,为什么得知张苞身亡而口吐鲜血?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话说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正在筹划北伐,兵强马壮,粮草丰足,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了。但就在此时,忽然刮起一阵妖风,吹得诸葛亮睁不开眼,等到风停时,他却发现庭前的松树已经折了。这似乎不是一个好兆头,所以诸葛亮赶紧回屋打了一卦,随即对军中的将帅们说:“不妙,我军已损失一员大将!”众将帅们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