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效古赠崔二》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效古赠崔二》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290 更新时间:2024/1/14 16:04:10

效古赠崔二

高适〔唐代〕

十月河洲时,一看有归思。风飙生惨烈,雨雪暗天地。

我辈今胡为?浩哉迷所至。缅怀当途者,济济居声位。

邈然在云霄,宁肯更沦踬?周旋多燕乐,门馆列车骑。

美人芙蓉姿,狭室兰麝气。金炉陈兽炭,谈笑正得意。

岂论草泽中,有此枯槁士?我惭经济策,久欲甘弃置。

君负纵横才,如尚憔悴?长歌增郁怏,对酒不能醉。

穷达自有时,夫子莫下泪。

寒冬十月我徘徊在河洲之上,一眼看去便想回家乡。

猛烈的风暴带来了严寒,雨雪飘飘天地为之无光。

我们今天为了什么?浩渺地不知走何方。

遥想那当道的执政,一个个地位显赫名声远扬。

他们高远地像坐在云端,哪里还能沦落困顿。

款待宾客演奏着流行音乐,门前的马车排得老长。

美人像盛开的芙蓉,狭室里散发出兰麝的芬芳。

金色的火炉里燃着兽炭,宾主间谈笑风生得意洋洋。

有谁知道在广大的平民中,我等是如此枯槁模样。

我惭愧没有经世济民的谋略,甘愿长久地被弃置闲放。

您有经营天下的才能,为什么也还是那么憔悴忧伤!

长歌反添胸中愤懑,对酒不醉烦恼怎忘。

穷达自有命运,请您切莫独自泪下成行。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冬高适第一次出塞蓟北而归之后。这之前,诗人二十岁曾西游长安求仕,失意而归。北游蓟门,“时事多谬”,内心极为愤懑不平,故借与崔二赠答之际,深刻揭露了当时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正直之士长期沉沦的悲惨遭遇。

鉴赏

开始六句,以景托情,情景交隔,渲染出笼罩天地的巨大悲愁。“十月河洲”,景物萧条,托出诗人心境的悲凉、前途的黯淡,因此有“归欤”之思。三、四句进一步渲染这种“惨”景:狂风的呼啸使气氛更添严酷凄惨,暴雨大雪使天地黯然,故“归思”虽切,却不知“胡为”。“迷所至”,表现进退维谷之状。“浩哉”的强烈感叹,不仅是严酷景象的浑浩无边,也是指悲愁之情的混茫无尽。

紧接着十二句,以“缅怀”二字将人们引向京城,把自己西游长安所见的“当途者”们花天酒地的生活一一展示出来,进一步反衬“我辈”的仓惶失路:权贵们人数众多,名声显赫,如在“云霄”,是不肯变“更”困顿之士的悲惨处境的。他们以“燕乐”高奏,“车骑”如云,交游何其贵盛;“美人”如荷,幽房飘香,生活何其淫逸,兽形火炭陈于“金炉”,眉飞色舞“谈笑”得意,姿态何其骄矜。这一幅幅生活图景的生动刻画,使对权贵们的腐败生活揭露程度更为深广,愈益猛烈。笔势至此突转,以“岂论草泽中,有此枯槁士”的鲜明对比,以义愤之情揭露社会的黑暗污浊。

最后八句,回应“赠崔二”的题意,倾诉胸中的不平。前四句中,先说我惭愧的是无经世济民之策,故早就自甘沉沦,接着以一个有力的反诘,写崔二有“纵横”之才,却还是与自己一样同处“憔悴”境地的事实,进而揭露当时社会对有识之士的普遍压抑。至此可知,前面的自惭自弃,乃是正言反说,以退为进,恰恰说明自己“永愿拯刍荛”的理想无法实现,内心悲愤无法排遣。接着思绪再一转折:企图“长歌”一曲,以抒其愤,谁料反增郁闷;再以酒解愁吧,却不能一醉,反而倍添忧愁。故最后两句,只好以“穷达自有时,夫子莫下泪”的劝慰,流露出自己安于时命,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情。这八句抒情,几经转折回旋,情愈遣愈烈,把主人公愁思百结,痛苦万状的悲慨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该诗以景托情起,渲染出深广浓烈的悲凉之气。再以铺陈之法揭露“当途者”的骄奢淫逸,真切生动,如在目前。最后以回旋婉转的笔法,波澜层生,峰峦迭起,将自己深沉的悲愤推向高潮。其中还多用尖锐的对比,不着议论,让读者通过铁的事实,看到当时社会的不平,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而且对比之处,多用反诘的语气推出,就使感情的力度更强,增加了激昂顿挫之势。这种抒情的悲叹和对当时社会关系的愤怒抗议,使他的创作一开始就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除了雄壮豪放的风格外,还有“沉郁悲凉”的一面,而且“其沉雄直不减杜甫”(叶燮《原诗》卷四)。这种特点,也使他的边塞诗,表现出对将帅无能的尖锐揭露和对士卒的深刻同情,在边塞诗人中独树一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该如何

更多文章

  • 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点在哪里呢?改如何区分呢?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战国

    春秋和战国同属于一个朝代周朝,周幽王死后,他的长子周平王迁都洛阳开始了东周王朝,周平王建立的还是周朝,只是他东迁了国都,为了区别前面武王建立的王朝,历史定义为周武王建立的是西周,周平王建立的是东周。东周分为两个时期春秋和战国,春秋和战国其实没有明显的分界线,研究历史的专家把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为大概的

  • 叶赫那拉·东哥:一代绝色公主,却接连嫁人7次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东哥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叶赫那拉·东哥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美人自古有红颜祸水之称,尤其是纣王妲己被耻笑千年,在历史上,还有一位绝色公主,只因生下来会“可兴天下,可亡天下。”一生在联姻,接连嫁人7次,33岁仍是处子身。叶赫那拉·东哥,1582年出生在吉林,是后金时期叶赫部首领布扬古的妹妹,女真族的

  • 《满江红·为问封姨》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满江红

    满江红·为问封姨纳兰性德〔清代〕为问封姨,何事却、排空卷地。又不是、江南春好,妒花天气。叶尽归鸦栖未得,带垂惊燕飘还起。甚天公、不肯惜愁人,添憔悴。搅一霎,灯前睡。听半晌,心如醉。倩碧纱遮断,画屏深翠。只影凄清残烛下,离魂飘缈秋空里。总随他、泊粉与飘香,真无谓。译文想问风神你为何掀起如此狂暴的飓风,

  • 盘点中国史上四个惊天骗局,人人都信以为真,其实…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史上

    历史之所以被研究,是因为现如今的已经形成的观点,看法都是来源于历史,而持续不断的研究历史,是判断这些观点对错的唯一方法,再加上大家都知道一句话就是“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在中国的历史上,下一个王朝的胜利者,也可能会出于某种需要,去抹黑上一个王朝,真相就这样被尘封了起来。在我国历史当中,有这样四件事

  • 世界上最会捕鱼的鸟类,鸬鹚能够潜入水中让鱼无所遁形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鸬鹚

    谁还没见过几只鸟呢?鸟类虽然主要吃虫,但是也有吃鱼的,而世界上最会捕鱼的鸟类就是鸬鹚,你肯定没有见过,但是捕鱼的鸟你可能见过。鸬鹚是一种大型的食鱼游禽,擅长潜水,这对于大多数鸟类来说就非常奇特了,不过它的翅膀也只有在晒干后才能飞翔,不然就太bug了。世界上最会捕鱼的鸟类——鸬鹚世界上最会捕鱼的鸟类是

  • 为什么只有段誉一人炼成六脉神剑,其他人都不行?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一人

    大理开国皇帝段思平创造了一阳指和六脉神剑两大绝世武学,如果以体系来区分,也可以说是一宗武学,堪称金庸笔下最强的指力招式。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大理段氏的祖传的武功叫做六脉神剑,这个武功非常帅气让人印象深刻,而六脉神剑中的六脉,其实是说的手上的六条经脉。了解这六条经脉可以帮助人养生,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 方腊为人豪爽,为什么总是有许多生活困苦的农民追随他?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有许多

    方腊简介方腊,又名方十三,安徽歙县人,但也有说是睦州青溪人即现今杭州淳安。北宋末年反朝廷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方腊为人豪爽,深得人心,又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又是贫苦出身,于是有许多生活困苦的农民追随他。他又十分信仰摩尼教,利用摩尼教传教,使他的队伍逐渐扩大。公元1120年,方腊带领他的人在漆园誓师,宣

  • 世界上最牛逼的雄性动物,海蛤蝓的一次性阳具用完还能再生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世界上

    雄性动物最重要的是什么?当然是阳具了,一般都要粗大的,然而科学家却发现海蛤蝓的阳具竟然是一次性的,最最关键的是,交配完成后竟然还会长出新阳具,因此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牛逼的雄性动物,每一次交配都是全新的阳具,能够保证阳具每一次使用都是干干净净的!海蛤蝓的神奇阳具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在对学名“Chro

  • 红楼梦王熙凤生日宴会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红楼梦

    王熙凤,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红楼梦》第四十四回“变生不测凤姐泼醋”一回中,发生了一场大风波。此回正值王熙凤的生日宴会,众人劝酒不断,王熙凤喝了不少,便准备回家去歇歇,结果正好撞见丈夫贾琏和鲍二家的行不轨之事,于是

  • 奴才二字为何一直以来都是骂人的意思,又为何在清朝变成了称呼?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都是

    大家看清宫剧的时候总是会听见宫里的下人自称奴才,其实,奴才二字一直以来都是骂人的意思,只有在清朝才变成了称呼,在清代,奴才这个称呼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叫的。清朝年间,满族的大臣和入了满族籍贯的汉人大臣才能面对皇帝自称奴才,汉人大臣是不能称奴才的,即使你官再大也不能自称奴才。虽然奴才两字为贬义,但是在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