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古代吃货大盘点,乾隆竟然只能排第四?

古代吃货大盘点,乾隆竟然只能排第四?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367 更新时间:2024/1/15 19:57:11

吃货物种是从古流传至今的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

今天,在我们的身边总是不乏吃货,但要论吃货的境界,古人可谓是更胜一筹。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古代那些出了名的吃货。

一,吃货第四名——乾隆

乾隆皇帝在位期间曾六下江南,除了阅尽江南美色,各种小吃也是必不可少。以至于现在我们随处可见的江南小吃,大多都打着乾隆爷的旗号。下面我们随便举几个,知道乾隆爷对美食的影响有多大了:

相传乾隆爷下江南到了三江口。这天,他在江边赏景,忽然一阵河风袭来,阵阵香味扑鼻,乾隆爷随着香气望去,发现百米之外有个茅草屋。

乾隆爷随即来到茅屋,才知道是主人在用石锅蒸鱼,味道极美,吃完美味的乾隆爷连口称赞,“蒸汽石锅鱼,人间极品”,后人都以此为招牌来招揽顾客。

相传,又有一次,乾隆爷下江南到镇江游玩时,忽觉饥肠辘辘,便来到张嫂子伙面店,张嫂子得知是皇帝驾临,忙中出错,误将汤罐上的小锅盖当成大锅盖,撂到面锅里,煮出来的面条却很可口,得到乾隆爷夸赞。锅盖面由此而来。

除了江南美食,乾隆爷在宫里也不安分。

吃腻味了御膳房的精致菜肴,乾隆皇帝在宫中终日烦闷,常常感到胃口不适,这可急坏了御膳房的厨子们,他们变着法儿地、换着样地去做,想调起他的胃口,总不见效。

眼见皇帝的脸庞日渐消瘦,脑袋别在裤腰里的御厨们,一边替自己的命运担心,一边想办法。

有一天,负责采购的御厨来到咸阳大街,老远看见前面围着很多人,好奇地走近仔细端详,原来是一个老汉正在表演揪面片。

只见在一辆简陋、加长的木橼板车上,架着一口大铁锅和一筛子莲花的花瓣,锅里沸腾的开水,咕嘟着冒热气。

出锅的面片滑香如玉润,白皙似凝脂,入碗后的面片摇曳着醉人的芳香,袅袅的灵气。这时那老汉将炖了的辣子肉汤,和着早已炖制好的佐料,浇盖在面上。

御厨看得入神,端了一碗给乾隆皇帝品尝。没想到,辣味窜,米醋酸,顿时皇帝胃口大开,连连称赞不已,非得让御厨将老汉请进宫中,要亲自看着他表演。

表演毕,乾隆皇帝兴致正浓,即兴挥毫题下一个非常复杂的字,据说这个字读“biang”,只有关中人才看得懂。得了乾隆皇帝御封亲点的“biang

biang面”的面片,从此走进御膳房。

二,吃货第三名——孔子

说到孔老夫子,你一定想到的是一个孜孜不倦的老头形象,门下弟子三千,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但是,你不知道的是,孔老夫子也是位资深吃货。

孔子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可以看出,孔子在吃的方面十分讲究,粮食越精致越好,肉类切得越细越好。

精细还只是孔子对食物的基本要求,除此之外,孔子还有“十不食”之论:

饭伤了热湿、甚至有了不好的气味,鱼陈了和肉腐烂了,不能吃;食物气味不正常了、夹生了或过熟了不能吃;不是进餐得正常时间不可以吃;羊猪等牲肉割得不符祭礼或分配得不合尊卑身份,不应当吃;没有配置应有的酱物,不吃;肉虽多,也不应进食过量,仍以饭食为主;酒可以不划为一限量,但也要把握住不失礼度的原则;仅酿一夜的酒,市场上卖的酒和干肉都不可以食用;姜虽属斋祭进食时可以食用的辛而不荤之物,也不可吃得太多;助祭分得的肉,应不留神惠当天班赐;祭肉过了三天也不能再吃了。

透过这“十不食”,足以看出,孔老夫子绝对是吃货界的行家。而且孔老夫子的饮食观完整而自成系统,涉及到饮食原则、饮食礼仪、烹饪技术等方面,并为我国的古代饮食理论拓展了思维空间。

三,吃货第二名——苏东坡

苏东坡作为宋朝一代文豪,其在诗词书画方面的成就无人能比。但除了才华,苏轼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资深吃货。

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酥,东坡饼……全国各地以东坡命名的食物多达六十多种。无论是在朝为官还是贬谪外地,苏东坡是走到哪吃到哪。

公元1080年,苏东坡被贬黄州,生活极为困顿。多亏当地书生马正卿向官府请求,官府才把东郊外的一片荒坡赐给了苏东坡。

王闰之的陪同下,苏东坡在此建了房屋,开垦了耕地。于是便有了“东坡居士”。

由于家徒四壁,所以苏东坡全家整日以素食度日。

不久后,苏东坡觉得实在是口中无味,便亲自去集市上买菜,到了集市上苏东坡才知道,原来牛肉羊肉价格都很昂贵,唯独猪肉很便宜。

苏东坡便买了几斤猪肉回去了。回去后,他亲自动手烹饪红烧肉并,将经验写入《食猪肉诗》中。随着诗的流传,“东坡肉”也开始闻名全国。

不仅如此,苏东坡还写篇《老饕赋》,此赋把中国烹饪与饮食表现得很精妙,《老饕赋》可谓是一个资深吃货的内心独白。

四,吃货第一名——袁枚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人,祖籍浙江慈溪。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

袁枚作为吃货,有三个癖好。第一是不管去谁家,都要带上家里的厨子。若吃到好吃的,就让厨子到厨房里去学,别人若不愿意教,就“执弟子之礼”,死乞白赖地求。再不教,就想吃的时候抬着轿子去把别人家的厨师请来随园。

第二是爱收集食谱。有一次,袁枚的朋友煮了一道芙蓉豆腐,特地招他来吃。

袁枚吃完,立马求朋友赐他食谱。朋友笑道:“人说我朝两个人写诗最好,一个是纪晓岚,一个是随园山人袁枚。随园山人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那不知是否愿意为美食折腰呢?若你朝我鞠三个躬,我即刻把食谱给你。”

袁枚立刻站起来鞠躬,拿着菜谱得意地走了。

第三是喜欢和名厨交朋友。王小余是南京城里许多达官贵人都争相聘请的名厨。厨艺高超,调味从不用试,手一捏,勺一颠,分毫不差。闲暇时最大的乐事就是洗磨自己三十多件专用厨具,是个让人捉摸不透的狂厨。

王小余连当御厨都看不上,但就是一心要跟着袁枚。

朋友问他:“以你的才干,何必老死在随园里。”王小余答:“那些达官贵人,就知道砸着嘴吃东西,给他们吃猪食也是一样的。只有袁枚懂我。人生乐事,无非找一个知己而已。”

王小余死后,袁枚十几年都忘不了他,吃饭常常吃得泪流满面。还为他写下了中国史上第一篇厨师传记——《厨者王小余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乾隆

更多文章

  • 为什么魏蜀吴三国都想得到荆州?荆州是现在的哪些地方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荆州

    荆州,是《禹贡》中所描述的古九州之一。《禹贡》记载:荆及衡阳惟荆州。荆山在今湖北南漳县。荆州大体相当于今湖北湖南二省全境(也包含河南省的部分地区),由荆山一带直到衡山之南地域。在汉末三国这一历史阶段,荆州可以说是兵家必争之地。对于曹操来说,为了夺取荆州,所以派遣大军进攻荆州牧刘表。在赤壁之战后,围绕

  • 红楼梦王熙凤真的是贾府的罪人吗?为何这么说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的是

    王熙凤,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在《红楼梦》众多的人物之中,凤姐是被刻画的最深刻的女子。她聪明、干练,作为一个柔弱的女子,却能将荣国府上下两百多人的大家族打理的仅仅有条,实属难得。只是,这样一个优秀的女子,又有着让人诟病的缺点,就如她同净虚老尼

  • 世界核电站最多的国家:美国(104座核电站占全球总数的25%)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核电站

    核电站是的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发电站,与传统的火电站相比,核电站消耗燃料更少、排放的污染更少。虽然它的优点很多,但是对技术和资金的要求极高,而且具有较大的放射性。因此世界上拥有核电站的国家也不多,那么世界核电站最多的国家是哪个?拥有多少核电站呢?下面排行榜123(phb123.com)就为大家带来详细

  • 明朝清官回乡缺钱,做了一件事,朱元璋震怒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

    古往今来,当官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出路。不但能够给家族带来荣耀也能带来物质上的切实收入,就算是两袖清风的官员,也不用为温饱问题犯愁。毕竟自己领到手的俸禄就能够养家了。但是这种在我们看来根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在朱元璋在位期间却出现了意外。一位正三品的清官竟然因为过于廉洁,回乡拿不出盘缠,被朱元璋极刑处置!

  • 为什么说唐石霞天生是个极不安分的才女美女?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是个

    唐怡莹,字石霞,满族,满清贵族出身,本姓他他拉氏,镶红旗扎库木世族。其曾祖父曾任湖广、甘陕总督,祖父曾任户部右侍郎,光绪皇帝的瑾妃和珍妃为其姑母。唐石霞的母亲姓爱新觉罗,出自皇族。这样的身世,能诗会画,才艺出众,已是凤毛麟角了,偏还出落得花容月貌,真是“天生丽质难自弃”,难怪她的姑母瑾妃在她20岁那

  • 水下利箭,世界上速度最快的鲨鱼—尖吻鲭鲨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世界上

    世界上速度最快的鲨鱼是尖吻鲭鲨(lsurusoxyrinchus)。据吉尼斯世界记录显示尖吻鲭鲨的游泳速度超过56公里每小时(34.8英里/小时),是游泳速度最快的鲨鱼。通过比较,人类游泳的速度最快只有7.5公里每小时(4.7英里/小时)。尖吻鲭鲨,又名灰鲭鲨、尖吻鲭鲨、马加鲨、烟仔沙,是软骨鱼纲鼠

  • 豆蔻年华指的是几岁?古人为什么用豆蔻形容少女?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豆蔻年华

    在古代,男女的适婚年龄普遍很低,古时女子在20多岁的时候,估计孩子都会打酱油了,也因此,十三四岁的女孩子正是花一样的年纪。古人从不吝啬把世间最好的事物都用来赞美这个年纪的女孩子们,那最后,为什么偏偏豆蔻胜出了呢?看过豆蔻照片,你便会明白了。“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

  • 考古专家挖掘文物,为什么突然逃出古墓?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古墓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除了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有很多的陵墓景点,像我国的秦始皇兵马俑,每年都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往观光。我国古人对入葬非常看重,特别是对身份高贵的人来说,他们都会在家族里逝世的人的陵墓上花很多心思,因此在现代,有很多考古学家都会去这些陵墓现场挖掘文物。很多人认为,考古的行为

  • 盛极一时的匈奴在历史中消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匈奴

    匈奴这个昔日北方彪悍的民族,曾经在马背上叱咤风云,盛极一时。但最后它不但退出了中国的历史舞台,就连令欧洲闻风丧胆制造出匈奴神话的西迁一支,也在泱泱的历史长河中消逝的无影无踪,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这个强盛一时的民族为何逐渐衰败而致消亡了呢?究其原因,路卫兵认为有五个:一,该族始终为汉族所排斥;二,崛起

  • “秦始皇陵”被盗是真的假的?那么现在的“秦始皇陵”是重修的吗?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被盗是真的假的?那么现在的“秦始皇陵是重修的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古代的盗墓是比较猖獗的,很多墓葬其实都被盗过,更是有以盗墓为职业的盗墓贼,而关于陵墓是否被盗的问题,恐怕秦始皇陵受关注的程度是最高的了。秦始皇陵作为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陵墓,至今一直没有被发掘,原因也有很多,而有人根据一些古代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