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家坡》这出戏,梅兰芳在北京演过多次,与王凤卿合作也有不少次了,所以他并不怵这出戏。等台帘一掀,他更加沉着了,早已忘了许少卿的担心,也忘了他昨晚失眠内心紧张这码子事了。当他的一个亮相而赢来满堂彩时,他全身心地进入了情境。接下来,他无论是唱那段西皮慢板,还是在做工身段方面始终博得观众的阵阵叫好声。显然,台下的观众十分注意这位来自北京的第一青衣兼花旦。当晚的演出是很成功的,整出戏始终有喝彩声叫好声相伴,虽然这是小范围的演出,观众也是极有限的一部分,但这次成功的演出坚定了梅兰芳的信心,为他后来在戏馆里的演出成功打下了基础。在紧张、担心、焦虑、自尊心受伤等等复杂的心理状态下,梅兰芳在上海的头几天演出,几乎是在屏气凝神下完成的,不出错是他那几天的唯一追求。那时演员新到一个演出地点,最初3天所演出的剧目被称为“打泡戏”(又称“打炮戏”)。“打泡戏”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这个演员日后在当地的演出成绩。开头要开得好,要给观众一个好印象,所以,一般演员都非常重视“打泡戏”,梅兰芳自然也不例外。按《申报》事先预告,梅兰芳头3天的“打泡戏”分别是《彩楼配》《玉堂春》和《武家坡》。1913年11月4日,对普通上海人来说绝对是一个平常的日子,而对梅兰芳来说意义十分重大,这是他第一次登上上海舞台的日子,更是他红遍上海的起点。当然,他自己并没有想得那么远、那么深,他只是要求尽心尽力唱好每一场。这天傍晚,他和王凤卿以及琴师茹莱卿、胡琴田宝林、鼓手杭子和走进丹桂第一台的后台,管事为他们一一介绍了‘丹桂第一台’的基本演员:武生盖叫天、杨瑞亭、张德俊;老生小杨月楼、八岁红(刘汉臣);花脸刘寿峰、郎德山、冯志奎;小生朱素云、陈嘉祥;花旦粉菊花(高秋颦)、月月红。介绍完,梅兰芳在心里感叹:“难怪许老板从北京只请了凤二爷和我两个人,原来‘丹桂第一台’是人才萃聚之地,可以说是人才济济,应有尽有啊。”接着,后台管事将梅兰芳领到楼上一间化妆间,而王凤卿则在后台账桌上扮戏(即化妆)。别小看这看似普通的账桌,它可是身份地位的象征。那时候,几乎每个戏馆后台都有这么一张账桌,账桌上往往摆放着戏圭(即水牌,用以公布戏码的器具)和戏簿(即戏班演出的备忘录),有时戏圭旁还有牙笏(用以公布处分、通知演出事项等的器具),这几样东西是戏班里的重要物件。就因为账桌很重要,所以不是一般演员都能在账桌前扮戏的,在生行演员占舞台统治地位时,只有老生、武生等生行演员可以坐在账桌前扮戏,而旦行等其他行演员是没有资格的,后来又形成了凡是挂头牌的名角才可以坐在账桌前扮戏的习惯。王凤卿本是老生演员,而且这次赴沪挂的又是头牌,所以自然是可以坐在账桌前扮戏的。显然,这个时候的梅兰芳,还没有这个资格。梅兰芳的戏码被排在倒数第二,在北京这被称为“压轴戏”,而在上海这被称为“压台戏”。上海的“压台戏”相当于北京的“大轴戏”,因为上海的演出习惯,一般是最后一出戏被称为“送客戏”。戏码排的较后,梅兰芳估计约到10点才能出场,8点半时,他开始扮戏。他一边不急不忙地扮着,一边竖着耳朵听前台一出紧一出的戏。当快轮到他上场时,他这才感觉到自己其实是很紧张的。前几日的堂会唱得还算成功,不过唱堂会毕竟不能算正规演出,这次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登上海的舞台,第一次与陌生的上海观众见面,他们该如何看待自己、如何品评自己呢?虽然他的心里有些忐忑,但因为他的性格一向很平和很沉着,不急躁不浮躁,很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从外表上看,他胸有成竹。时间一点点临近,管事在催了。他深吸几口气,又自我安慰道:“《彩楼配》我唱过好多回了,已经很熟了,从来没有出过错的,怕什么呢?”这么一想,他更加平静了。这时,场上小锣响起,检场的已经掀开了台帘,梅兰芳明白此时已容不得自己多想了,他平复了一下心情,这才急步走上场去。演出效果很好,上海观众一下子就迷上了这个来自京城的年轻旦角,他们喜欢他的扮相,认为美不可言;他们欣赏他的唱,一看便知基本功扎实,因而也就毫不吝啬自己的掌声和喝彩。3天的“打泡戏”,不仅很顺利,而且很成功。www.lishi54.com眼见票房一路高歌猛进,许少卿的态度也大为改变,由对王凤卿的巴结奉承对梅兰芳的不冷不热转而对梅兰芳大加恭维,直夸梅兰芳是“福星”。3天“打泡戏”后的那天晚上,许少卿设宴款待王、梅二人。酒座上,许少卿忙不迭地为他俩添酒加菜。梅兰芳面前的小盘子里的菜堆得小山一般高,许少卿还在一个劲地往里夹菜,还连声:“台上辛苦了,今晚应该舒舒服服地吃顿消夜了。”接着,他又说了一大堆夸赞他俩技艺的溢美之词。梅兰芳很清醒地意识到许少卿不过是看在钱的分上,恭维他们而已。吃得差不多时,许少卿激动地对他俩说:“你们知道这几天的卖座成绩吗?”不等他俩回答,他接着说:“真是好得不能再好,有许多大公馆和客帮公司都已经订了长座了。”王凤卿插嘴道:“许老板这回岂不是生意兴隆了吗?难怪许老板这么高兴。”许少卿嘿嘿笑着,说:“托两位老板的福。”说完,他举着一小杯白兰地冲梅兰芳说:“外面都传这位新来的角儿,能唱能做,有扮相,有嗓子,没有挑剔。”他的言下之意就是这次梅兰芳的作用功劳是最大的,人们也都是冲着这位新来的角儿而上戏馆的。梅兰芳只是笑笑,没有作声。许少卿又说:“无啥话头,我的运气来了,要靠你们的福,过一个舒服年。”看许少卿几乎是得意忘形的样子,王凤卿禁不住想起前几日他死活不让他们去杨家唱堂会一事,便故意问他:“许老板,我们没有给你唱砸了吧?”许少卿也是聪明之人,他一听此说便明白王凤卿所指,赔着笑脸解释说:“哪里的话,你们的玩意儿我早就知道是好的,不过我们开戏馆的银东,花了这些钱,辛辛苦苦从北京邀来的名角儿,如果先在别处露了脸,恐怕大家看见过就不新鲜了,这是开戏馆的一种噱头,我这次邀你们来还有别人的股子,不要让他们说闲话,也有我的不得已的苦衷,其实真金不怕火炼,你们的玩意儿,我太知道了,要不然我怎么会千里迢迢从北京把你们邀来呢?”
更多文章
古代妓女恐怖的水银避孕过程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水银
在现代的避孕药具出现之前,过去的青楼女子她们是如何采取避孕措施的呢?史书上鲜有记载,野史上也不多见,影视剧里也是轻描淡写了之。巩俐出演的一部电影,就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位妓女在接客之前,喝下一种汤药,说是喝了就不会怀孕了。当然,这种药究竟含有何种成分,无从考证,当关于古代的妓女避孕的方法也就众说纷纭。
古代皇帝的“催情菜单”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皇帝
皇帝跟后妃之间的那些事儿,基本上可以用“夜夜不空过”来概括。比如周代,君主选妃侍寝,以日、月、星、辰来决定;汉代,皇后和一品夫人拥有绝对优先权,九嫔以下轮着来;魏晋时,有个荒淫的晋武帝,是坐羊车选寝妃的;到了唐代,后宫侍寝又恢复了周代的顺序,按照月圆月缺来制定。。。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清代,皇帝每天翻
中国古代的整形美容术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美容术
整形手术对于多数人来说还是一门相对神秘的技术。提起整形,我们往往会想到韩国的整形技术,认为这是一门现代医学技术。而事实上,早在我国古代就已经有了整形技术,人工“酒窝”、唇裂修补术等整形技术当时在世界上已达到非常高的水平。而手术疗法早在三国时期以华佗为代表的中医学家就开创了这门技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唐朝贪官因贪污胡椒丧命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胡椒
公元777年(唐大历十二年)三月,宰相元载伏诛。他被押往万年县行刑,刽子手开刀问斩之前,循例要问:相公,可有什么遗言和要求,且说无妨。元载说他只有一事,唯求速死。刽子手说,那倒不难,不过要委屈相公。于是,剥下他的臭袜子,塞进他的口中。然后,刀光一闪,人头落地。同时,他的妻子、他的两个儿子、他的主书、
汉哀帝不爱江山独爱美男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哀帝
朱孝天版的《楚留香传奇》里有句歌词唱得好:江山如画却独爱美人。古往今来的许多风流皇帝无不是美人中间摆,江山百姓靠边站,譬如北齐后主高纬、陈后主陈叔宝等等,都是泡妞有方、治国无方,好端端的一座江山被他们整得改了姓。但这些皇帝即使再不务正业,一旦触及自己的皇位,他们还是会拼命反击的。比如高纬同志,一上台
古代两大著名“妻管严”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妻管严
中国古代的皇帝们虽系“九五之尊”,却也有不少“惧内”的,套用现代的俗语就是“妻管严”。而其中最著名的两大“妻管严”皇帝,当数隋文帝杨坚与唐中宗李显。隋文帝杨坚是开创“开皇之治”的一代明君,又是一个著名的怕老婆皇帝。据《隋书》、《资治通鉴》记载,隋朝宫中将杨坚与独孤皇后并称为“二圣”,主要指杨坚在决断
古代社会的流氓们究竟有多恶毒?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有多
晚清时节,由于西风熏染日烈,中国的社会风气也日渐开化,往昔那种大门不出二门不入的闺秀已不再恪守闺房的寂寞,而是频频步出闺阁,时常出来抛头露面。年轻女子抛头露面相会的增多,这就为那些“轻薄子弟”调戏良家妇女提供了极好的机会。据《申报》载,同治十一年(1872)四月二十八日,在上海城中城隍庙前,一妇人彳
点穴其实是截住血脉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血脉
江湖神马的都是浮云?所有的影视人物中,姚老认为李小龙是真的懂武术、会功夫,而所有的文学作品中,姚老认为《水浒》里的众形象所会的武功是最贴近现实的,他认为施耐庵是懂武术的。金钟罩铁布衫、九阳神功、如来神掌、一阳指、铁砂掌、水上漂……这些只是传说,还是真正的高手隐匿世间?中国武术真正的高手是否存在?到底
7万日本妓女侵略中国内幕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日本
上个世纪末,一位中国史学工作者在整理资料时,偶然发现了一个名叫阿马利多·维斯帕的意大利间谍在30年代写下的自述。自述详细而真实地记录了他在中国东北期间为日军做事,后来帮助中国抗日游击队的曲折经历,这其中还包括了一个日本派7万妓女到东北为国家赚取军费的故事。披露日军组织卖淫业内幕维斯帕在自述中,记录了
魏王与龙阳君的“龙阳之癖”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龙阳
战国时代,魏国国君魏王是位同性恋者,他与龙阳君的关系非同寻常,以致于后世把同性恋称为“龙阳之癖”。这两个人的同性恋,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龙阳君为达到独占魏王的目的,竟演出了一幕欲宠专房的丑剧。据《战国策·魏策》记载:“魂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龙阳君得十余鱼而涕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对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