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乾隆继位时为什么要痛哭 乾隆是喜还是悲

乾隆继位时为什么要痛哭 乾隆是喜还是悲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776 更新时间:2023/12/6 9:41:53

乾隆皇帝继位之际为痛哭,原因又是什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章供大家参考。

1636年到1912年,清朝自皇太极建立清朝到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历时276年。在这两百多年的历史中,共有12位皇帝,其中康熙帝、雍正、乾隆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因为在清朝的历史上,他们做出来的政绩相对而言是更大的,康乾盛世更是耳熟能详。

康熙之后是雍正继位,而雍正之后是乾隆继位,这三者在位期间都为清朝的统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三者中,雍正皇帝却是极具神秘色彩,具有很大争议性的皇帝,其登上皇位是否名正言顺也是颇具争议,其生前做出的政绩也是褒贬不一,就连其驾崩的原因也是被看作是一道未解之谜。在古代皇帝的驾崩方式多种多样,如果不属于自然死亡,则是战乱,或是被人谋害致死。而雍正皇帝的死因至今无人能揭晓。

有的史料记载说是正死亡,因为病种而驾崩;另外一种说法是被宫女勒死的;还有一种说法就是由于雍正皇帝服用仙丹而亡。总之,雍正皇帝的死亡给人留下了很多的猜疑。逝者已逝,那对于即将继位的乾隆皇帝又将如何呢?当时的他得知自己的皇帝老爸了,乾隆皇帝当时内心又是作何感想呢?毋庸置疑的是当时的他得知这样的消息之后肯定是很伤心,痛哭流涕的,那我们就来盘点下当时乾隆皇帝的内心感受?

首先,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除元朝之外的第二个由非汉族所统治下的封建王朝,与汉族的习俗自然会有很大的不同,在丧礼方面也是会有所不同,但是为了治理整个清朝,不得不将自己的民族文化融入到汉族,然而在融入的过程中却被渐渐汉化了,因为汉族的文化始终是占据着华夏历史的主流,清朝入关之后,随着逐渐汉化,满清的丧礼也趋于汉族,在雍正皇帝之后,作为皇家之首,必须用最高的规格来悼念,少不了汉族的哭丧礼节以表示对死者的悲痛之情,哭得越悲痛也被看着是感情越深,越不舍。在这些礼节下,作为皇位的继承人,自然是充当最主要的吊唁对象,哭声自然是少不了。

其次,撇去习俗和礼节上的原因,当然,乾隆作为雍正的皇子,自然是有血缘亲情的成分在里面的,虽然说身在皇家。而雍正对于乾隆相对于其他的皇子更是宠爱有加,对其的栽培也是溢于言表,对于这样一份皇恩浩荡加上父爱,乾隆皇帝自然是万分感激。当突然听到自己的老爸之后,第一反应肯定是悲痛欲绝。

再者,雍正皇帝的时候只有58岁,而当时的乾隆皇帝只有25岁,当时的乾隆虽然是太子,但是并不像雍正皇帝那样忧国忧民,日理万机。当时的雍正皇帝在前两天还在正常处理政事,正常上早朝,正常批复奏折,两天之后却突然,没有太多的征兆,给乾隆皇帝一种手足无措,没有任何的心理准备,一时间一国之主突然,突如其来的国家大任就落在了自己的肩膀上,一种没有准备好却伴随着曾经顶梁柱的倒塌而不得不面对的哭泣。

最后,不得不说,雍正皇帝在位期间一直励精图治,匡扶社稷,对于江山社稷有着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政治上,建立起军机处,提高了执政效率,防止了权利的滥用,并且在为期间整顿吏治,为乾隆上台扫除障碍。赋税上,实行摊丁入地,减轻农民税负,为乾隆上台打下群众基础;民族上,实行改土归流,将民族关系缓和,并更加合理地治理民族区域。皇权内部,创建秘密立储制度,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皇权内部之争,为乾隆皇帝的顺利登基做好了铺垫。这所有的举措都为乾隆皇帝上台之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日后的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础。对于能够有这样的老爸,接手这样的江山,当时的乾隆皇帝自然是泪水中带着真情和感激了。

标签: 乾隆清朝

更多文章

  • 商鞅变法的起点是什么时候?商鞅初到秦国是是何光景?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商鞅,商鞅变法

    商鞅(约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38年),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军事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后代。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前362年,秦国来了一个很特殊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是卫国公族的一个远方偏支子孙。在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大家

  • 越王勾践称霸时,其他几个大国是怎么情况?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春秋,勾践

    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通常用来指中国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 春秋时期止于公元前476年(周元王元年),总共295年。一说止于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灭智氏,一说止于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越国作为春秋后期新

  • 冒顿单于是如何夺取政权的?他的能力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冒顿,匈奴

    冒顿单于,挛鞮氏,匈奴族雄才大略的军事家、军事统帅,他是匈奴百年一遇的雄主,带领匈奴再一次走向辉煌。他不仅趁乱收复了被秦国夺走的匈奴土地,还首次统一了北方草原,建立起庞大强盛的匈奴帝国。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这样一位百年一遇的雄主,却是靠“杀父代立、妻群母”的方式夺取政权

  • 刘邦为什么临幸了女婿张敖的小妾?背后隐藏着帝王权术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邦,西汉

    汉高祖八年(公元前199年),汉高祖刘邦到边境亲征韩王信余党,途中路过女婿张敖的封国,并临幸了张敖的小妾赵姬,随后扔下赵姬,自己回到长安去。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邦霸占女婿张敖小妾的事,不仅仅是一出强人所难的戏码,更是一种极深的帝王权术。在刘邦霸占赵王张敖小妾的前一年,

  • 唐中宗李显简介 被3个女人左右一生被毒杀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中宗李显,唐朝皇帝

    唐朝第四位皇帝: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汉族,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4年1月23日—684年2月27日、705年—710年在位)。唐中宗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公元710年被韦后毒杀,终年55岁,葬于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

  • 唐睿宗李旦简介 历史上两次即位继承大统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睿宗李旦,唐朝皇帝

    唐朝第五位皇帝:唐睿宗李旦简介(662年6月22日—716年7月13日),唐睿宗,名旦,又名旭轮,汉族,唐高宗第八子,武则天幼子,唐中宗为其兄长。他一生两度登基,两让天下,在位时间文明元年至载初二年(684年至690年)和景云元年至延和元年(710年至712年),共在位8年。公元712年禅位于子李隆

  • 商章王小辛简介 商朝国运短暂复兴后又一次衰落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商章王,商朝皇帝

    商章王(小辛)子颂前,1285年—前1272年,在位14年。小辛,小辛,商朝国王,姓子名颂,商王盘庚之弟,商王祖丁之子。盘庚死后继位。病死,葬于殷。小辛继位后,放弃了盘庚的治国之策,商朝国运又一次衰落。死后小乙继位。小辛在位时商朝再度衰落,人民开始怀念盘庚时代。小辛定都于殷。《今本竹书纪年》称小辛在

  • 商惠王小乙简介 为武丁中兴打好了关键的基础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商惠王,商朝皇帝

    小乙,姓子名敛,是中国商朝第22任国王。前任国王小辛之弟,首都设在殷,《今本竹书纪年》称他在位十年。死后由儿子武丁继位。也是古代对年轻男性排行第一者的俗称。 帝王档案姓名:子敛别名:小乙国籍:商朝职业:君王在位时间:10年继承人:武丁小乙:殷墟甲骨文又作小祖乙、后祖乙、亚祖乙。商王,名敛。祖丁之子,

  • 为什么说朱元璋的“缓称王”策略棋高一着?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称王

    蒙古人从马背上得天下,也企图在马背上治天下。元朝建立后,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政策,把国人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高高在上,汉人、南人饱受剥削和压迫。元末,汉人、南人奋起反抗,红巾军大起义波及全国。在起义军首领纷纷称王称霸时,朱元璋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他采用“缓称王”的策略,使北方红巾军成为自己的屏障;然

  • 考证:江南首富沈万三因太富被朱元璋害死?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沈万三

    万历年间刊行的《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三回里,潘金莲顺口说了句当日流行的歇后语:“南京沈万三,北京枯柳树;人的名儿,树的影儿。”意思是,此事尽人皆知,想瞒也瞒不住。万历距沈万三时代已两百多年,沈万三仍是名满天下,妇孺皆知,可见,沈万三确乎是一个具有轰动效应的人物。沈万三,名富,字仲荣,历史上称他为沈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