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朱元璋收养了那么多义子,为何没让沐英改姓朱?

朱元璋收养了那么多义子,为何没让沐英改姓朱?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617 更新时间:2024/1/18 1:13:55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沐英,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公元1343年,一场大旱席卷了淮泗之地。农者耕于田,颗粒无所收。辛勤耘四季,遗尸满荒野。哀嚎遍地的土地上,那仅存的一点绿草,又被铺天盖地的蝗虫所吞噬。因为大旱,所以饿死;又因遗尸,引发瘟疫。年幼的朱元璋,眼睁睁地看着,父亲、母亲、大哥,一个个患病、一个个饿死……那一年,他失去了家,也出家了。

沐英

凤阳少了个放牛娃,皇觉寺多了个敲钟童。有时他在想,如此晨钟暮鼓,直至两鬓斑白,也是不错的人生。可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皇觉寺断粮了,朱元璋的童子梦也破灭了,他成了一个尊严换糊口的乞丐。再后来,如火如荼的红巾军起义,又多了个无名小卒。

子兴奇其状貌,留为亲兵。战辄胜,遂妻以所抚马公女,即高皇后也。

郭子兴的青睐,是朱元璋的人生转折点。他将养女马氏,也就是后来的马皇后,嫁给了朱元璋。他为朱取名元璋,字国瑞,号朱公子。朱元璋自此,成为了义军的后起之秀,迈出了逐鹿天下的步伐。

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须教父子兵。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报慈母惊。 ——《增广贤文》

打天下的人分两种:一种是世家大族用宗室,另一种是布衣白丁谈感情。前者如:秦始皇嬴政、魏武帝曹操、唐太宗李世民;后者如:汉高祖刘邦、先主刘备、明太祖朱元璋。

而谈感情,拉拢人心者:义子忠诚第一;兄弟之情第二;君臣之义第三。所以,有韩信身死长乐宫;张良闲云求安身;萧何自污以保命的事迹。

可是,义子忠诚第一,又有一前提——义父无亲子,或亲子远强于义子。所以,为了保住孱弱的刘禅,刘备将骁勇的刘封,送上了断头台。

古人养义子者,如:刘备之刘封、郭威之柴荣、李克用之“十三太保”、朱元璋之二十义子……论数量、论质量、论忠诚,朱元璋都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太祖下滁州,得文辉,年十四,抚为己子,赐姓朱氏。太祖初起,多蓄义子。及长,命偕诸将分守诸路。

朱元璋所收20多位义子,大多选自年幼的孤儿,由马皇后抚养成人。他们有李文忠、沐英、何文辉、朱文逊、朱文刚、道舍、马儿、真童、金刚奴、保儿、买驴、泼儿、王驸马等人。

这些人,大多是孤儿,或是丧父幼童。饱受战乱之苦,亦受饥寒之迫,孑然于天地之间,而无所依附。马皇后视若亲子,嘘寒问暖,教他们读书习武,让他们沐浴母爱的温暖。

沐英,字文英,定远人。少孤,从母避兵,母又死。太祖与孝慈皇后怜之,抚为子,从朱姓。

沐英早年丧父,7岁丧母,一路乞讨流落濠州。半年的颠簸生涯,饥饿、兵乱、丧母之痛,使得这个孩子沉默寡言。还没有孩子的马皇后,将他当成自己孩子来养,教他读书、教他习字、教他做人。

这个8岁的孩子,一点一点为马皇后的母爱所孵化。在他心中,他有两个母亲:一个母亲生他为人,一个母亲教他做人。

府中机务繁积,英年少明敏,剖决无滞。后数称其才,帝亦器重之。

受尽磨难的沐英,少年老成,才思敏捷,为朱元璋所器重。他没了父母,又有了父母,在马皇后的温言细语中,他学会了感恩。这样的孩子,并不止一个,沐英还有20多个兄弟。

他们受义母抚育,为义父出力。朱文刚战死了、朱文逊战死了、金刚奴战死了……一个个兄弟,都倒在了路上,义父说:那条路通向中原,而他要逐鹿。

周舍守镇江,文辉守宁国,马儿守婺州,柴舍、真童守处州,金刚奴守衢州,皆义子也。

为了义父逐鹿中原,沐英的20多个兄弟,大半死于乱军之中,活着的都成了天下名将。他们中有“明初六公爵”之曹国公李文忠;永镇云南之沐英;天宁翼元帅何文辉;左副总兵徐司马……

从大军征福建,破分水关,略崇安,别破闵溪十八寨,缚冯谷保。始命复姓。

有一天,义父说:你们长大了,都恢复原来的姓氏吧!一个个活着的兄弟,有了新的姓名。沐英想起了,马皇后的抚育之恩,含泪说道:“朱英本就是您的儿子,是陛下和母后的大恩,沐浴在下长大成人的”。

朱元璋心有触动,但想起太子朱标后,还是忍痛说道:“可你终究是朕的养子!既然你说沐浴朕的养育之恩,那你今后就叫沐英吧”!

朱元璋的做法不可谓不高明:1.收养20多个孤儿,视如己出。这些义子为大明抛头颅、洒热血,大半死于疆场;2.将义子们都改回原姓,确保朱标的唯一继承权;3.划清君臣、父子界限,公私分明、以绝后患。

正是朱元璋,狠心将所有义子,全部改回原姓。一个不准姓“朱”,才避免了如刘封一般的刀兵相见。朱元璋打击淮西勋贵,只有义子受牵连而死,从无刻意针对其中一人。

朱元璋在义子问题上的决策,也换来了义子们的回报,沐英一脉为大明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初,高皇后崩,英哭至呕血。

高皇后病逝后,远在云南的沐英,如丧亲母,痛哭流涕、咳血不止。

二十五年六月,闻皇太子薨,哭极哀。至是感疾,卒于镇,年四十八。

太子朱标英年早逝,更是使沐英,痛丧发小兼君主。昔日的义子朱英,如今的云南一号大员,因感伤朱标之死,活生生地哭死了。

归葬京师,追封黔宁王,谥昭靖,侑享太庙。

就连见惯生死的朱元璋,也为沐英的情谊所感动。追封其为黔宁王,许诺沐氏一脉,永镇云贵。沐英之后,为大明王朝,守边270年。

先是李自成进京,崇祯身死社稷。而后清军入关,吴三桂甘为爪牙,南明危在旦夕。末代沐王府家主沐天波,追随永历帝朱由榔,逃入缅甸境内。

缅甸起初以礼相待,但随着李定国,在外数万军力不断折损。缅甸国王莽白,以约见永历帝共饮咒水、永结兄弟之情为名。中途派兵3000,对南明小朝廷痛下杀手。

沐天波见生变故,夺刀击杀缅兵9名,因寡不敌众而死。40多名大臣、300多位随从,全数遇难。永历帝朱由榔,为缅军所擒,后移交吴三桂。南明自此,再无反清之力,史称“咒水之难”。

朱元璋将20多位义子,全部抚养成人,可却让他们复姓,不准1人姓“朱”,这正是他的智慧所在。从刘封之死,到“十三太保”,再无一人养子,如朱元璋高明。那豁达的胸襟下,令义子们感到的是发自内心的温暖——他们不是义父打天下的工具。

所以,沐英会为朱标之死,而痛哭丧命。沐氏一脉,为大明守边270年,直至沐天波身死,为朱家流尽最后一滴血。朱元璋退出的一步,是人父的气度;是人间的温度;更是不朽的智慧。他尊重了义子的人格,所以义子们效之以死命,此为得失之道。

权力是一时的,智慧是永恒的。中国历史的伟大之处,就在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周朝之后,再无贵族,或者说人人都是贵族。我们失去了,一群拥有贵族身份的人;却产生了一片,可以传承智慧的净土。

人人皆可为君子,人人皆可雄如龙,而其中关键就是——智慧。书本上的、书本外的、帝王将相的、平民百姓的,各有各的智慧,各有各的生存方式,这就是我们的文化根基。

标签: 沐英明朝

更多文章

  • 水浒传中关胜的性格如何?他为何要上梁山呢?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朝,水浒传

    关胜的性格特点是什么总体而言,关胜是一个有胆识,明事理,重义气的人。关胜作为《水浒传》中一个笔墨浓重,人物形象深入人心的角色,关胜的人物性格特征也是愈渐分明的。关胜作为一个北宋年间的蒲州巡检,自然是深受中国古代的根深蒂固儒家思想的熏陶与影响的,他的心中总也是保持着一股子的忠诚赤胆之心的,无论是对还是

  • 秦始皇作为中国第一个皇帝 秦始皇一日三餐都吃些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始皇,先秦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秦始皇吃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这个问题有意思,如今是一个吃货的时代,而中国也不愧是一个美食大国,我们周围可以享受美食是五花八门。不过在先秦时期,中国人吃饭的花样并不多。首先在先秦时代铁器还没有普及,当时是没有铁锅的,所以什么“煎炒烹炸”都没有。那时候贵族用青铜鼎做饭,布

  • 明朝灭亡后,陈圆圆的结局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古代,明朝

    一句“冲冠一怒为红颜”,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就此推向了历史的风口浪尖,有人说这体现了吴三桂对于她的深深爱慕,也有人索性就将陈圆圆说成是“红颜祸水”。历史上的吴三桂真的是因为陈圆圆被李自成的部将刘宗敏霸占,才选择投降清朝的么,而陈圆圆在明朝灭亡后的人生经历和最终结局又是怎样的,在这里我就为大家做一个解

  • 水浒传中武松是个怎样的人?他的历史评价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朝,水浒传

    武松有个大哥叫武大郎,武大郎娶了个貌美如花的妻子潘金莲,潘金莲嫌弃武大郎长得丑陋、人又矮,还很猥琐,但对于高大威猛的武松一直都心怀爱慕,多次勾引武松未果。后来潘金莲红杏出墙趁着武松外出办公的时候联合自己的奸夫西门庆一起谋害了武大郎,等到武松回来之后得知了这些消息,暴怒之下,接连杀了这两个奸夫淫妇。武

  • 纳兰容若的出身是怎样的?他为什么英年早逝?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纳兰容若,清朝

    还不知道:纳兰容若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纳兰容若,是清代最著名的词人之一。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都是他的经典词作。纳兰容若(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本名纳兰性德,叶赫那拉氏,正黄旗,大学士纳兰明珠的长子

  • 朱棣篡位成功,朱元璋想过这种结果吗?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元璋,明朝

    朱元璋是一个控制欲极强的人,他恨不得把子孙万代的事情都一一规划好。为了自己的好孙子能够坐稳江山,他把自己的那些老兄弟们搞死搞残。为了江山永固,设立了九大塞王,拱卫大明的边疆。可是老朱有没有想到,随着自己的长子太子朱标去世,朱标的那些兄弟们会对自己那个大侄子心悦诚服吗?知子莫若父,朱元璋对于自己几个儿

  • 水浒传中宋江真的写了反诗吗?内容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朝,水浒传

    宋江反诗全文解读宋江的反诗,是在他醉酒之后,感叹世道不公,有感而发,遂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写于浔阳楼,是宋江被刺配江州的时候,写在自己醉酒所作的词《西江月》之后,这首诗没有具体的名字。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全文如下: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这是一首咏志之诗,表

  • 水浒传中宋江有几个绰号?有什么含义?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朝,水浒传

    宋江是《水浒传》贯彻始终的主角,也是小说的第一号人物,同时他又是争议最多的一个人物,现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一、宋江有几个绰号,它们各有哪些含义?《水浒传》一百零八将每人都有一个绰号,如智多星吴用、黑旋风李逵、豹子头林冲等等,而宋江却有几个绰号。宋江,表字公明,绰号黑宋江、孝义黑三郎、及时雨、

  • 清朝入关时只有几万军队 清朝为何能坐稳江山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明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清兵入关,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清军入关后,在摄政王多尔衮的带领下,数万清军由山海关进入了偌大的关内地区。从此,他们长驱直入,很快打败了农民起义军和明朝军队,并且还建立了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按理说,农民起义军和盘踞在各地的明朝军队各有几十万,加起来共有一百多万人。这么多人竟然打不

  • 水浒中梁山好汉是如何排位的?有什么讲究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梁山,宋朝

    水浒中梁山好汉是如何排位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我们都知道梁山排位次,尤其是在第七十一回“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被很多人熟记。宋江借着石碣,假借天意,对梁山的108个头领进行论功行赏。这一次也是梁山最后一次排位次,梁山的108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