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清朝灭亡后国库剩下十个银元 清朝都把钱用在什么地方

清朝灭亡后国库剩下十个银元 清朝都把钱用在什么地方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482 更新时间:2024/1/1 9:15:19

很多人都不了解清朝国库,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犹有树长生。——《过华清宫》李约

我们在一些历史剧当中,发现许多人都很羡慕户部尚书,这是因为户部尚书是我国古代财政管理的最高行政人员,除了皇帝就属户部尚书的权利大。一些刚中举的年轻举子,挤破脑袋都希望可以在户部就职。原因也是因为户部掌管钱财,自然而然户部的油水就比较多。许多拥有理想抱负的学子,希望可以在户部工作,一来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二来可以防止那些贪官贪污腐败。但那些一心想着贪污腐败的官员,也更希望在户部任职,理由就是在户部贪污更加的方便。户部尚书的位置如此的重要,也就说明了国家财政对于一个国家是多么的至关重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经济基础丰厚,我们的上层建筑才可以满足时代的发展要求。

被剥削的百姓

我国古代的财政,大部分来自于国家的税收。由于我国古代是封建制国家,封建剥削是封建税收的主要手段,因此我国古代的人民一直都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百姓除了要缴纳各种形式的赋税之外,他们还需要服劳役。何为服劳役?服劳役的意思就是免费的为皇上干活,比如修皇陵,建造宫殿,加固河堤等等。这一系列的劳动工作,需要大批的劳动力来完成,而大批的劳动力被国家征调走之后,那么自然就意味着许多生产领域缺少劳动力。这就导致百姓没有劳动力参与生产,收入少,支出多,生活水平难以提高。

我国古代有的皇帝比较宅心仁厚,那么自然在其在位的期间,赋税和劳役就要相对的低很多。有爱国爱民的明君,那么自然也就有骄奢淫逸的昏君。这些昏君在位期间往往以各种名义来压迫百姓,收取各种所谓的赋税,导致民不聊生。比如历史上非常出名的昏君秦二世陈胜吴广在前往服徭役的道路上遭遇雨天,不得已耽误了工期,却要面临杀头的危险。他们这些人,既看不到前路,也没有退路,进退维谷,只好选择揭竿起义。

封建制王朝延续到清朝时期,基本上走上了末路。大清朝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制王朝,其覆灭时,发现了一个非常惊讶的现象——当袁世凯打开清朝的国库,准备发一笔横财时,他发现国库里居然只有十枚银元。清朝灭亡时,国库中仅剩下十个银元,钱都花哪儿去了?

清朝国库资金的流向

我国古代的国库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为百姓所设置的,叫做公库。还有一个是为权力最高的皇帝单独设置的,也就是皇帝自己的私人小金库。公库里的钱是用来发展国家建设的,而皇上的小金库,则是受皇帝意志支配使用的清朝在其鼎盛繁荣的时期,也曾经国力雄厚,国库充足。到了晚清时期,国家遭受覆灭,就连国库被使用一空。清朝晚年,国库里的资金主要流向这几个方向。

首先最主要的就是赔款,清朝末年国家凋敝,军队力量十分薄弱,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战斗当中,屡屡遭到失败。失败后,清政府都要向西方国家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这些条约往往都是要割地赔款。在一次一次的赔款要求下,清政府的国库也逐渐被掏空。就比如《南京条约》清政府需要赔给英国1000多万两白银,《马关条约》日本人干脆向清政府索要了两亿两白银,到了《辛丑条约》,西方列强总共向清政府索赔十亿两白银。那时候清政府的国库,每年入账也不过几千万,根本不够用一项西方赔款。正因如此,这些赔款都有额外的说明,几乎都是将数十年关税或者铁路经营所得钱来赔给西方列强。

除了割地赔款之外,大清朝国库的空虚,与清朝的统治者也不无关系。清朝的统治者是满族,满族入关后统治中原地区。在清朝时期,满族是当时社会的贵族,受到非常丰厚的待遇,其中最尊贵的就是那些八旗子弟。只要属于八旗子弟,即使不读书也可以入朝为官,享食俸禄。这就导致清朝的冗官现象非常严重,官员体系十分庞大。那么这就必须要有更多的钱来满足这些人的俸禄。更过分的是,这些八旗子弟往往生活十分奢靡,推崇铺张浪费,一点都不珍惜国家钱财,整日挥霍无度。正是由于他们的种种所作所为,使得并不富裕的清朝国库更加雪上加霜。

结语

清朝晚年,人民的生活已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国家税收无法收上来,但是挥霍却无度,还要赔款西方列强。不但将过去父辈攒下的老底花了个精光,甚至还要打白条。这也就是为什么清朝覆灭时,国库里却只有十个银元的原因。

参考资料:《过华清宫》

标签: 清朝国库

更多文章

  • 郑庄公统治期间郑国国力蒸蒸日上,为何后来郑国走了下坡路?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郑庄公,郑国

    郑庄公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高中的时候,学过一篇名为《郑伯克段于鄢》的文言文。后来才知道文中的主角郑庄公是位非常厉害的人物,居然是春秋时期的“小霸”,也可以说是第一个称霸的国君。可是,郑国却并没有强大起来,反而沦为秦、楚、晋等大国的附庸,过起了“朝秦暮楚”的生活。那么

  • 日本明治维新能够成功 清朝洋务运动为什么却失败了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洋务运动,清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洋务运动,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近代历史上,洋务运动前的中国,和明治维新之前的日本,两国有着极其相似的国情,就是都被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强行打开国门。当时中国清朝和日本都严格执行一个政策——闭关锁国,只留有一个或者两个通商口岸和外国接触,导致国家严重落后于西方国家。俗话说得好

  • 古代女子到了年纪不结婚为什么会坐牢 朝廷为什么有这样的规定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古代,女子

    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女子结婚,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在现代这个单身狗横行的年代,大家都通过相亲,户外活动等多重方式找到自己有缘的另一半,那么在古代的单身男女又是如何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呢?俗话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古代女子的婚姻都是被安排好的,很难自己选择一个如意郎君,更没有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概念。古

  • 在兵力和军火都处于优势的情况下,李秀成为什么还是输了?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李秀成,太平天国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秀成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1862年9、10月,李秀成率20余万大军(号称60万)猛攻驻于雨花台的曾国荃3万湘军。李秀成部刚从苏浙前线回来,通过各种方式装备了大量的新式装备。其装备水平并不弱于湘军。可是,在兵力、火力均处于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李秀成仍然败

  • “寡人”这一词是什么意思?皇帝为何自称为“寡人”?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寡人

    你真的了解“寡人”这个称呼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历史上,皇帝用来称呼自己的方式有很多,我们比较熟悉的有“朕”、“寡人”、“ 吾”、“孤”等。不过大家知道这些称谓都是怎么来的么?其实这基本上都是沿用了秦始皇的规定,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把自己叫做“皇帝”,而“朕”和“寡人”这两个词也只有皇

  • 为什么有人说刘禅才是三国中最好的皇帝?刘禅其实很有能力?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刘禅,蜀汉

    你真的了解刘禅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说起蜀汉后主刘禅,大家都会对之嗤之以鼻,身为皇帝的刘禅,确实算的上是昏庸无能了。其“乐不思蜀”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千古笑谈,刘禅也一直为人们所耻笑,至今都被我们称作“扶不起的阿斗”,坠了他父亲汉昭烈帝刘备的一世英名。但是有的人却说阿斗是三国中最好的

  • 成吉思汗的一生都在征战,为何他的军队里没有叛徒?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成吉思汗,蒙古

    成吉思汗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说到叛徒这个事情其实很多时候也还是比较常见的,在一个地方呆久了不喜欢了,那么就会想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好比有的人在打仗的时候打久了就会想着要到另外一个军队里面去,成吉思汗机会是打了一生的仗啊,那么他的军队里面从来没有一个叛徒呢?一说到成吉思

  • 兵马俑的规模那么大,为何史书中找不到直接记载?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兵马俑,秦朝

    兵马俑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确实,兵马俑的规模确实很大,可是我们翻看了史书,却发现,找不任何关于兵马俑的直接记载。我们来看看兵马俑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兵马俑?兵马俑,显而易见,是兵俑,马俑的合称,兵就是士兵,兵卒,而马呢,因为当时有骑兵,马车,这些都需要马,兵与马都是活

  • 历史上的赵子龙是什么样的人?为何后世的评价那么高呢?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赵子龙

    三国之中,蜀国的五虎上将地位最为显赫,因为他们战功很多,所以也常常被后世所铭记。关羽忠肝义胆,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水淹七军。黄忠则杀了曹军主帅夏侯淳的弟弟夏侯渊。马超之勇也是举世无双,为报杀父之仇,杀得曹操割须断袍,差点就终结了曹操的生命。万人敌张飞张飞也是素有“万人敌”的称呼,在面对吕布的时

  • 孙权如果统一三国,他会大杀有功之人吗?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孙权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范蠡离开越国时,给大夫文种留下一封信,信上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典故。这个典故常用在开国皇帝取得天下后,将建功立业的大将们诛杀殆尽的场合,也指一个人失去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