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子路性格较为独异,为何却是孔子门下的十哲之一?

子路性格较为独异,为何却是孔子门下的十哲之一?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435 更新时间:2024/2/13 4:15:41

孔门十哲指的是孔子门下最优秀的十位学生(子渊、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的合称。

子路(仲由)

仲由(前542~前480)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鲁莽,好勇力,事亲至孝。除学诗、礼外,还为孔子赶车,做侍卫,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深得器重。孔子称赞说:“子路好勇,闻过则喜。”初仕鲁,后事卫。孔子任鲁国司寇时,他任季孙氏的宰,后任大夫孔俚的宰。卫庄公元年(前480年),孔俚的母亲伯姬与人谋立蒯聩(伯姬之弟)为君,胁迫孔俚弑卫出公,出公闻讯而逃。子路在外闻讯后,即进城去见蒯聩。蒯聩命石乞挥戈击落子路冠缨,子路目毗尽裂,严厉喝斥道:“君子死,而冠不免。”毅然系好帽缨,从容就义。

子路性格爽直,为人勇武,信守承诺,忠于职守,以擅长“政事”着称。对孔子的言行,虽然常提出意见,但却是个好弟子。曾协助孔子“堕三都”,都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他为人伉直好勇、重友朋、讲信义,是孔门弟子中性格较为独异的一位。仲由后做卫国大夫孔悝之蒲邑宰,卫国贵族发生内讧,因参与斗争而被杀害。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卫侯”。宋大中符二年(1009)加封“河内公”。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封为“卫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仲子”。

子路的伉直好勇在师从孔子之前即已形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暇豚”,《集解》说:“冠以雄鸡,佩以暇豚。二物皆勇,子路好勇,故冠之。”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想象出子路的好勇之态,但“志伉直”一句,又使得子路的好勇与一般的逞勇好斗之徒有所区分,使他的好勇含有了某些伸张正义、为民请命、不欺幼弱的意蕴。子路师从孔子后,尽避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亦”儒服委质“,接受孔子的礼义教化,但山难移、性难改,子路的伉直好勇之气终其一生,未能脱尽,为此,他常遭师之痛责,说他”好勇过我,无所取材“,”不得其死“,等等。孔于曾评价子路:”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有人以为这是单纯评论子路的学问,但我觉得这一评价包括的涵义更加广泛。它说明子路尽避经过孔门的洗礼,但身上的野气始终未能脱除干净,故孔子说他只是”升堂“,而始终未能”入室“,即子路始终未能成为儒雅君子。但人需要有个性,伉直好勇恰恰是子路人性中最闪光的地方。子路”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的重友朋、讲义气,以及在卫国动乱中勇于喊出”食其食者不避其难“,从而为主人冒死拼杀殉道尽忠的舍身取义精神,所有这些,皆与其伉直好勇性格息息相通。

子路性伉直,表现在言语上就是从不掺假欺瞒,对此孔子评价说:”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与?“断狱必须两造俱至,但子路的话却笃实无欺故听子路一面之辞便可断狱。但是也有人认为,片言可以折狱,是对子路的批评。又,子路重言诺,故孔子评价说:子路”无宿诺“,意谓子路答应今天兑现的事情,决不拖延到明天。孔子对子路忠心不二、讲信义的品性深有了解,曾断言:”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他坚信当穷途末路、逸往海外时,随从自己的只有子路一人。子路自师从孔子后还成了孔子忠心耿耿的贴身侍卫,由于子路勇力过人,武艺高强,因之无人敢欺慢孔子。孔子自谓”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

总之,子路为人伉直好勇、光明磊落,重友朋、讲信义、守言诺,是孔子门徒中性格独异的一位。

子路不仅性格独异,而且还有着政治方面的杰出才干。孔子设案授徒,辟德行、政事、言语、文学四科,而子路是政事科之优异者。《论语》有不少篇章提到他同孔子讨论政治方面的问题,如《论语·子路》:”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不倦’。“由于热心政治,关注社会政治问题的学习和研究,使得子路在政治方面的才能大有长进。对此孔子不止一次地予以称道,比如称赞子路:”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意谓有一千辆战车的国家,子路可以充当管理兵役的长官。孔子还向季康子推荐子路说:”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意思是子路果断干练,不拖泥带水,从政不成问题。孔子还称赞子路:”可谓具臣矣“,言子路已经具备做臣僚的素质了。从政治实践看,子路曾数度做官:曾为季氏宰,曾做过卫国蒲邑的大夫,曾做过卫国大夫孔悝的邑宰,可以说子路是学而优则仕的典范,是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典范,也是学以致用优良学风的践履者。

在对待老师方面,子路一方面忠贞不二,极其尊重,但另一方面又不像颜回那样于孔子之言”无所不悦“,总取”不违“态度。只要他认为孔子的言与行有不正确的地方,总是直率地提出批评和反驳。这是子路率直、光明磊落性格的又一体现。《论语·阳货》载:”公山弗扰以费叛,召,子欲往。“对孔子的这一举动,子路以为不妥,当面反讥说:没有人用你就算了,为什么要投奔这个叛乱分子呢?

急得孔子支支吾吾地回答:我去应召是想借那块地方复兴周朝啊。由于此事于情于理都欠妥,加之子路的反对,孔子未能成行。又《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欲至卫国求仕,当时卫灵公夫人南子深得灵公宠爱,欲得到卫灵公任用,必须走南子这个后门不可,而南子在当时名声又极为不佳,这实在给以守礼着称的孔子出了一道难题,但由于求官心切,孔子还是拉下脸来,硬着头皮去见南子。对孔子的这一”失节“举动,子路极为反感,当面质问孔子,急得孔子对天发起誓来:我如果不是为了得君行道而不得已去见南子的话,那么老天一定会厌弃我!

老天一定会厌弃我!子路就是这样一个光明磊落、伉直坦率的人,只要他认为不对,一定会坚决提出批评,即使是自己尊敬的老师也不例外,这一点在孔子的所有弟子中是不多见的。

标签: 春秋子路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通讯并不发达,诸葛亮是如何做到不出门而知天下事的呢?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诸葛亮,蜀汉

    诸葛亮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熟悉三国的都知道,诸葛亮躬耕于南阳,隐居于隆中茅庐,然而却能不出门而知天下事,并对天下走势做出了极准确的预判,在刘备求教时,诸葛亮给他绘出一幅三足鼎立、甚至一统天下的蓝图。而那个时候通讯并不发达,诸葛亮究竟是如何做到不出门而知天下事的呢?要

  •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为何会容忍卫国继续存在呢?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始皇,秦朝

    大家好,说起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发动了兼并六国的统一战争,在短短的十年间韩、赵、魏、楚、燕、齐六个国家相继被秦国所灭。在很多人的认识中,此时的秦国境内已经不可能出现其他的政权了,但是在历史的细节中却透露出一个被忽略的事实,那就是当时还存在一个

  • 古代太监手里为什么要拿着拂尘 这东西有什么作用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太监,拂尘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太监拿拂尘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我国封建社会是个非常神奇的社会,在当时总是会出现一些非常奇怪的东西。例如太监,就是当时产生的,不过他们的出现也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皇帝,只不过是身份比较特殊,吃的穿的和普通人也不一样。让我们最好奇的就是他们手中拿的东西,每个太监基本上都

  • 常遇春的儿子常茂,为什么年仅24岁就去世了?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常茂,明朝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常茂的故事大家听过吗?1369年,常遇春因为卸甲风突然暴病而亡。对于这位对自己有救命之恩,更是为自己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朱元璋有万般不舍,不仅追封开平王,还赠谥忠武,配享太庙。而对于他的子嗣也是厚加抚恤。根据宋濂为常遇春撰写的神道碑序文记载,常遇春有三个儿子常茂、常升、常森,

  • 群臣皆畏惧齐威王,为何淳于髡却敢讽刺他呢?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春秋,淳于髡

    淳于髡,髡字读做kūn。战国时期齐国(今山东省龙口市)人。齐国赘婿,齐威王用为客卿。他学无所主,博闻强记,能言善辩。他多次用隐言微语的方式讽谏威王,居安思危,革新朝政。还多次以特使身份,周旋诸侯之间,不辱国格,不负君命。公元前349年,楚国侵齐,他奉命使赵,说服了赵王,得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国闻风

  • 耶稣真的是神吗?历史上耶稣到底是人还是神?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耶稣,神

    在历史上有很多关于神话人物的传说,耶稣就是其中一个。关于耶稣是人还是神的争论,至今都没停止过。在历史上耶稣被称为神的儿子,是拯救世人的神!耶稣真的是神吗?耶稣是人还是神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耶稣是《圣经》中所预言的救主,又称基督(希伯来语为弥赛亚),耶稣被称为神的儿

  • 曾国藩与原配妻子欧阳氏的故事,他们是如何在一起的?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曾国藩,清朝

    说到曾国藩,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说起曾国藩这个人物大家应该还是比较熟悉的,但是不知道大家对他了解多少呢?相信很多人只是知道曾国藩是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别的了解并不多,但其实曾国藩早年的经历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小编今天就跟大家讲一件关于曾国藩的趣事。道光十四年

  • 孙权上位后,哥哥孙策的后代结局怎么样?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孙策,三国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孙策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时期的孙策是一个非常骁勇之人,被人称为江东小霸王,与项羽相提并论。在他的带领下,孙家很快崛起,一统了整个江东。而他本人还颇有大志,有一统天下的志向,曾经计划北上袭击许都,迎接汉献帝到江东,以此挟天子而令诸侯。不过遗憾的是,孙

  • 历史上不被正史承认的王朝 桓楚政权就无人承认过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古代,王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古代王朝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正史所忽略的王朝在中国的传统历史体系中,历史分为正史和野史两个部分,所谓的正史,可以理解成历朝历代由官方所修订的,或者被官方承认的史书所记载的内容,而野史则大多出自民间人士手笔。在我国古代,由于统治者讲究正统和天命人心,因此有的王朝,虽

  • 寒浞杀后羿夺取大权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寒浞最后的下场又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寒浞,后羿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寒浞杀后羿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我知道,很多人看到“寒浞杀后羿夺取大权”这几个字,都会心肝儿一颤,为之色变。因为,关于寒浞的故事传说太少,大家都没有听说过,对之感到相当陌生。而对于后羿射日的故事,却是如雷贯耳,毕生不忘。而且,大家不但知道后羿射落了九个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