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代善实力是高于皇太极的,为何却没能成为皇帝?

代善实力是高于皇太极的,为何却没能成为皇帝?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784 更新时间:2024/1/29 18:08:03

努尔哈赤在晚年对于立太子的事一直没有做出决定,直到临终也依然没有留下任何诏书确立此事。这毫无疑问导致了贝勒之间的帝位之争。当然,这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参与的。那究竟是哪些人有这个资格?

在之前曾讲过,努尔哈赤在位期间曾设立了四大贝勒,分别为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和四贝勒皇太极,能竞争帝位的自然是这四位贝勒。按理说,这四位贝勒必然是都有获得帝位的资格,且皇太极身位于四大贝勒的末端,本身年龄又是最小,其机会也是最低的。可最后帝位却偏偏被他所获得,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大贝勒代善

其实,皇太极之所以能获得帝位说是天时地利人和也不为过。二贝勒阿敏,因他的父亲犯罪被囚禁,自己也曾经犯错,便失去了资格。三贝勒莽古尔泰虽然战功赫赫,但有勇无谋,军力也薄弱,况且相传他曾弑母,这也使得他失去了与皇太极争夺皇位的资格。要知道在那时候争的可是帝位,这弑母的名头一出来,自然难以服众。而最后,能与皇太极一争高低的自然也是只有大贝勒代善。当时的代善实力是高于皇太极的,他性善宽柔,军功赫赫,势大且得人心。连努尔哈赤都说过他最有机会继承自己的位置。然而,结果却是皇太极登上了帝位,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这里就有一个故事就是关于这之间的原由:相传曾经小福晋德因泽向努尔哈赤举报,说大福晋曾经备佳肴给大贝勒和四贝勒送去,这大贝勒是欣然接受,而四贝勒皇太极则是没有接受。这在我们现在看来,本是无关痛痒的事情,但是在那时候来说。小福晋这一举报,自然被视作贿赂。

当然,除了此事她还提及大福晋经常派人拜访大贝勒,还经常深夜出宫。虽没说是怎么回事,但身为大福晋却与大贝勒走得这么近,其中的猫腻自然不言而喻。努尔哈赤知道后自然是十分的生气,但是却不愿被外人知道,便找机会处置了大福晋。但纸是包不住火的,后来这事自然就传到了满洲贵族耳中,这对大贝勒的声望无疑是致命的打击。最后也失去了争夺帝位的权利。

这里有人就曾经怀疑说小福晋是受皇太极的指使才这么做的。他通过大福晋和大贝勒之间说不清的关系,一方面打压制裁大福晋,另一方面使大贝勒声名狼藉,同时也可以以此震慑莽古尔泰和阿敏,最终夺得帝位。当然,真实与否,我们无从考证,但皇太极在庙堂之外受推举,顺利继承帝位却是不争的事实。也许有人认为,既然皇太极顺利上位了,那这帝位之争也该落幕了才对。其实相反,帝位之争真正残酷的地方才刚刚开始!

自古都说帝王之争免了的便是兄弟相残,皇太极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自然也就将屠刀伸向了自己的兄弟。而二贝勒阿敏自然成为他的第一个目标,毕竟阿敏是四位贝勒中唯一一个不是皇太极的亲兄弟,其次他曾表示皇太极上位后他便会离开,以及1627年的时候在攻打朝鲜首都之时他主张攻占首尔一带与皇太极的意愿相违背。这一系列举动在皇太极眼中无不是对他的背叛,以及其野心的显现。终于在1629年,皇太极命阿敏驻守京东永平等四座孤城,最终以阿敏兵败等原因,定罪并监禁于他。至此,皇太极拔除了自己其中一个心腹大患。

莽古尔泰

之所以说是其中一个,自然是还有一个人在皇太极眼中也是他的心腹大患。那人就是三贝勒莽古尔泰。之前说莽古尔泰弑母才失去了竞争帝位的资格,但据说他的这个行为是为了讨好努尔哈赤。这在皇太极眼中无疑是图谋皇位的举动,上位之后必然是免不了想办法除去这心腹大患。莽古尔泰虽有勇无谋,但其作战实力以及赫赫战功却是摆在那里。这让皇太极也是没有办法。然而,1631年的大凌河之战,却给了皇太极机会。这是怎么回事呢?

当时皇太极对大凌河城是进行了四面围攻,而莽古尔泰带兵在南面攻城,不料被炮火打得兵力大损。当时,他请求皇太极调整兵力,却遭到了皇太极的拒绝。一气之下,他直接质问皇太极为什么为难他,要借刀杀他。这话一出来,就不得了了!不仅如此,还欲对皇太极拔刀相向。这是彻底给了皇太极打压他的机会。首先,当面质疑君主,有顶撞的意思这是大忌,其次又欲拔刀,更是大罪。皇太极当时就质问他,这是打算做什么?

事后,莽古尔泰虽有请罪之心,但皇太极本就想除掉这个大患,自然是不可能原谅他。也借此将对他的打压,放到了明面上来。第二年便传来莽古尔泰病死的消息,这莽古尔泰是否是病死的,我们不得而知,但皇太极的另一个心腹大患被拔出却也是事实。据记载,当时皇太极还将莽古尔泰的亲属及其手下官兵屠杀殆尽,其手段之狠辣,让人望而生寒。

到了这里,相信各位应该有发现,大贝勒代善并没有被皇太极除去,这又是为何呢?其实也简单,毕竟皇太极要除去的是对自己帝位有威胁的人,而这代善早已对皇太极俯首顺从,自然也便保住了性命。

帝位之争,骨肉相残,虽残酷,却是真实。其中的善恶,并不是我们后人能评价的。它只是烙印于历史长河中的其中一个印记。皇太极在帝位争夺中,无论他做了什么,最后的结果是他成为了一位君主。成王败寇,就是那个时代的生存法则。

标签: 清朝皇太极

更多文章

  • 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顾炎武是怎么学习的?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顾炎武,明朝

    众所周知顾炎武精通经学、史学、音韵、小学、金石考古、方志舆地以及诗文诸学,那他是怎么做到的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小时候,由于家庭的缘故,顾炎武被送给他的叔叔抚养。叔叔婶婶对他很好。顾炎武小的时候,有一次生了一场大病,是天花。天花对古代人来说,就像是今人的绝症,他的母亲好不容易

  • 历史上的麻沸散究竟是谁发明的?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古代,三国

    历史上的麻沸散究竟是谁发明的?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麻沸散传说是华佗创制的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药。《后汉书·华佗传》载:“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kū,剖开)破腹背,抽割积聚(肿块)。”华佗所创麻沸散的处方后来失传。传说是由

  • 高柔和袁绍关系很好,为何却能得曹操重用呢?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高柔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随着曹操统一北方以后中原的混战局面才一点点的消亡殆尽。不管是战乱还是和平时期,朝廷内部是要保持一个正常运作的水准的,而三国时期,不仅仅有横刀立马、征战沙场的将军,更有一些精通官场之道,做人原理的官员,而曹魏政权有一个人就是如此,虽然这个人和曹操的死对头——袁绍关系亲密,但是却能在曹

  • 会稽长公主刘兴弟之子徐湛之最后结局怎么样?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刘兴,徐湛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趣历史小编一起走进了解会稽长公主刘兴弟之子徐湛之的故事。徐湛之(410~453年),字孝源,东海郡郯县(今山东郯城)人。南朝宋时期大臣。徐湛之出身东海徐氏,宋武帝刘裕外孙、会稽长公主刘兴弟之子。深得宋武帝刘裕喜爱,封枝江县开国侯。

  • 和亲的唐朝崇徽公主有着怎样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古代,唐朝

    和亲的唐朝崇徽公主有着怎样的故事?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西汉以来,“和亲”是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交往的主要方式之一。和亲公主也成为被后世文人同情怀念的群体,创作了很多同情她们的诗词文章。有意思的是,后世的文人大都不太同情与回纥和亲的唐朝崇徽公主,只有李山甫和欧阳修等三人为其写过诗。这

  • 丁固曾在战场上救过刘邦,为何会被刘邦所杀?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丁固,秦末

    丁固,秦末汉初历史人物,西楚霸王项羽的部将,大将季布的同母异父的弟弟。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前202年,虽然项羽战败了,但还有许多楚军将领逃散,比如季布。为了躲避刘邦的通缉,季布寄身于颇有侠气的朱家。朱家人亲自游说夏侯婴,季布当时是项羽部下,尽管多次打得陛下

  • 刘邦为何能在秦末乱世中称帝?韩信是怎么说的?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邦,西汉

    刘邦,西汉开国皇帝,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谈起中国历史上的传奇皇帝,刘邦绝对算得上一位,他既没有显赫的家门背景,也不是富可敌国的豪绅,更没有惊艳天下的才华。在秦末乱世中,他却在48岁高

  • 赵匡胤推翻后周时,没人出来反对吗?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古代,宋朝

    赵匡胤推翻后周时,没人出来反对吗?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赵匡胤通过黄袍加身建立宋朝,这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十分经典的时刻,也是被后人津津乐道的一大事件。赵匡胤本是后周大将,受幼主之命北上抵御北汉、契丹的联军,但行至陈桥时,将士们纷纷拥立他为皇帝,将象征皇权的黄袍披在他的身上。被强行拥戴

  • 关羽张飞真的没有拜过师学过艺吗?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古代,三国

    关羽张飞真的没有拜过师学过艺吗?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张飞大家都很熟悉,因为他们都属于英雄好汉。他们都是刘备身边的大英雄,是能力特别强的将领,他们更是刘备的结拜兄弟。所以他们一直跟随在刘备的身边一起出征打仗。当时关羽和张飞都是属于有勇有谋的将军。在战场上不管面对

  • 公孙瓒麾下的三大名将最后去哪儿了?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古代,三国

    公孙瓒麾下的三大名将最后去哪儿了?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一提起公孙瓒这个名字大家或许只会想起他与刘备的亲密关系,以为他只是个普通的地方将领而已。但其实他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中的价值不止于此,他是汉末十八路诸侯之一,被后世称为“白马将军”。他出生贵族家庭,可惜身为庶子不得家族信赖,只